相声节目《笑礼相迎》请的却是郭冬临、巩汉林这样的小品节目评委,你怎么看?

沾化的冬枣熟了


这还不明白吗?高雅相声和三俗相声内在的区别就是别具一格!求新求怪,比如公式相声等等!


李潞伟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专门去看了2019年的第二季的节目,真的看得有点痛苦,应该不单单是评委的问题,而是参加的选手就大有问题,大概是有点实力的都看不上这档节目还是怎么着,反正整场看下来,都没办法很耐心地看完一个节目,用李成儒最近的名句:“如坐针毡”形容。

这档节目的核心问题是根本就没有像样的选手

这个说起来真的有点丢人,天津本来就是相声的发源地之一,居然找不到像样的选手出来比赛。虽然那些选手说起来貌似都是师出名门,但是真的让人感觉完全脱离了市场。说句实在话,就这水平,如果办商演,宁愿请个小丑上台吹吹气球都不会请这些选手。选手素质真的差得不能再差。

郭冬临和巩汉林做评委虽然不够咖位,但是其实还算凑合,相对这些选手来说绰绰有余

很多人会说郭冬临和巩汉林不是说相声的,其实这个说得不对,只能说他们说得一般般。郭冬临和冯巩一起说相声还上过春晚,节目叫《旧曲新歌》。而巩汉林更是师承唐杰忠,只是后来改为专门演小品。

所以他们两位确实都说过相声,只是确实也都改行了。让改行了的相声演员做评委,我想说是对相声的不尊重,对选手的不尊重,更是对观众的不尊重,这糊弄谁啊?


节目口碑算是砸了

这一档《笑礼相迎》虽然是天津卫视的,但实际号称是所谓曲协的作品,实在是丢人丢到家了。就这样的水平,还代表中国的相声,实在让人觉得可笑。而且整档节目的制作实在太粗糙了,貌似是多年前的综艺,那些灯光打得就像企业的年会一样业余。

结语

其实作为观众,我们是喜欢有新的东西的,有人去挑战德云社,我们更开心,因为我们可以看到更好的作品。但是像这种一天到晚喊口号,结果拿出来粗制滥造的作品想得到观众的喜爱,简直就是笑话。



十三盘娱乐


提到相声的话题,总是绕不开郭德纲,提到郭德纲就总会伴随着一些争议的话题。《笑礼相迎》节目主持人裘英俊说的清楚,他在该节目播出当天(10月6日)表示:没有郭老师,但有郭老师。这显然指的是该节目没有郭德纲,但是有郭冬临。


《笑礼相迎》节目第二季已经开播,笔者注意到:该节目已经全面升级。其实严格来说,这已经和第一季的节目形式完全不一样了。第一季播出时,节目以聊相声再加上3组相声展示为主,总体感觉节目平平没有什么亮点。从收视率和节目的话题性来说,完全被同时期播出的《相声有新人》碾压。当时《相声有新人》平均收视率约0.5左右,而且话题不断。《笑礼相迎》的收视率,大约在0.1左右(差了约5倍)。如今《笑礼相迎》第二季开播,说实话已经没有了第一季的风格,更像是《相声有新人》的改版。但该节目主持人裘英俊公开表示:由于郭德纲的费用太高,节目组经费有限,所以邀请不起郭德纲。下图是裘英俊发布在《头条》的说明截图。


第二季《笑礼相迎》的形式,从原来单纯的聊相声和相声表演,改成了由5组相声演员pk进行淘汰和晋级。相声段子由原来的20来分钟调整到每段4分钟,每期邀请一位首席观察员(类似评委)来点评,然后由20位专业观察团和133位大众观察团进行打分。这个模式特别像去年的《相声有新人》,连每段相声展示的分钟数都一样。这样一来,节目增加了紧张的气氛和话题性,确实比第一季好看多了。但遗憾的是,虽然节目内容和形式类似《相声有新人》,但目前收视率并没比去年有明显提高。笔者随机查看了去年三期的《笑礼相迎》收视率,2018年7月13日这一期收视率是0.08、2018年9月21日的收视率是0.12,2018年10月12日的收视率是0.18。那么第二季的前3期节目均在0.12,基本和去年持平。也就是说虽然节目形式与《相声有新人》类似,但收视率目前来看并没有比第一季提高多少,问题究竟出在了哪?如果由郭德纲来担任首席观察员(评委),节目收视率是不是会有所提高呢?

第二季《笑礼相迎》,前三期请到的首席观察员分别是郭冬临、巩汉林、高亚麟。笔者并不反对请这些人来相声节目做点评,毕竟这些人也和相声有着很多渊源。例如:郭冬临5岁就开始学曲艺,巩汉林本来就是相声演员出身,高亚麟也曾经说过相声,由于名人效应,他们也会给节目带来一定的话题性和收视率,如果郭德纲来担任评委的话,收视率应该会更好。但郭德纲作为天津人,却从来没参加过天津的相声节目,这让网友们有了诸多疑问。从节目主持人裘英俊的回应来看,似乎是郭德纲费用太高请不起。但笔者质疑,为什么德云社的其他人也不邀请呢?难道也是费用太高吗?裘英俊的回应算是官方的回应,但笔者觉得可信度并不高。


在笔者看来,郭德纲并没少与天津卫视合作。例如:《今夜有戏》《国色天香》《王者归来》等节目都是郭德纲主持的,天津卫视还有不少节目郭德纲都参与过,例如:《非你莫属》《笑星夫妻嘉年华》《每日笑吧》等。怎么到了相声节目《笑礼相迎》这,突然节目组就宣布请不起郭德纲了呢?那么就算请不起郭德纲,德云社的其他演员总该请的起吧?烧饼、曹鹤阳、孟鹤堂等就经常参加一些地方台的节目,不会连他们也请不起吧?裘英俊说请不起郭德纲,还算勉强说得过去。那么德云社的高峰总该请的起吧?于情高峰是裘英俊的老搭档,于理高峰也是天津人,于情于理高峰也应该在天津相声节目中与老搭档同台再重逢一次啊?就在今年5月,高峰还参加了天津文艺频道的《最美文化人》的录制,节目已经播出了。也就是说高峰不会有费用高的问题,为什么《笑礼相迎》也不邀请呢?这不得不让笔者和网友们质疑裘英俊所言“没钱”的真实性。




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不是皮裤没有毛,就是棉裤薄儿。由于《笑礼相迎》未播出,就被主持人爆出郭德纲费用太高请不起。一时间被网友吐槽该节目曾郭德纲热度有碰瓷之嫌,但裘英俊回应网友很是不屑,他认为不一定谁碰谁的磁。看的出来,裘英俊几次回应言语间都带有嘲讽之意。虽然裘英俊从来不承认自己是主流相声演员,他认为相声分一流二流,或入流不入流,在他看来主流或非主流无法界定。但在大多数网友眼中很好界定,凡事体制内的基本就是主流相声界,以郭德纲为代表的基本就是非主流相声界。笔者认为:裘英俊代表部分主流相声界,因为《笑礼相迎》不邀请德云社绝不单纯是钱的事。


郭德纲如今参加节目,如果是和相声喜剧有关的,基本都会带上自己的徒弟。对于郭德纲来说,他上不上节目无所谓,他已经是功成名就了,推徒弟才是当务之急,往往带徒弟上节目都是必要条件之一。哪怕是郭德纲不上节目,德云社也常常会给小有名气的徒弟们接一些地方台节目。那么《笑礼相迎》第一季,是依靠着主流相声界来支持,所以没有德云社的演员也不足为奇。郭德纲也常说,天津有不少反对他的同行,据说当年裘英俊也是天津同行阻止其加入德云社的。


天津同行能够阻止裘英俊加入德云社,那么阻止德云社来参加天津的相声节目也不是问题,毕竟这个节目还得仰仗他们才可以办下去。看看每年一度的天津相声节,全国各地几十个团队纷纷得到邀请,但从来不会邀请德云社参加。这说明天津相声界和郭德纲之间,还是有一定的隔阂,似乎他与天津部分同行间水火不容。裘英俊虽然没说过郭德纲什么,但似乎偏向主流相声界,毕竟他还要在天津相声界生存。裘英俊在1998年的时候,花10元钱听过郭德纲的专场,后来他在电台工作时,也经常播放郭德纲的相声段子。不过前不久,有篇文章大致意思是:“郭德纲有个大型相声剧被观众骂惨,后来他为了满足观众将相声当成生意,观众买什么他就卖什么,从此走向低俗,再也没有过正经相声剧,再也没有过高雅艺术”。虽然这篇文章漏洞摆出,但却得到了裘英俊的认可,他留言表示:“深刻至极”。

笔者不明白,这篇偏激的文章有什么深刻至极的?文章无非拿郭德纲一台相声剧举例,然后来证明郭德纲以后再也没有正经的相声剧了?再也没有高雅艺术了?但恰恰相反,德云社的相声剧如今发展的风生水起,例如:《唐伯虎三笑点秋香》《天河配》《未央宫》《大西厢》《法门寺》等等约有百十来段,而且还曾被央视邀请,怎么就被说成如此不堪再也没有高雅艺术了呢?不可思议的是还得到了裘英俊的认可?笔者不得不认为裘英俊对德云社还是有一定的偏见,没钱请起不起郭德纲的可信度也有待商榷。至于《笑礼相迎》请的是郭冬临和巩汉林,笔者认为问题不大,都是为了提高观赏性和收视率,只是觉得如果某期请来一次郭德纲更为适合。不知大家是如何看的呢?


明辨是非123


《笑礼相迎》没有了郭德纲和德云社的人,就不会有关注度,但却想提升知名度,就得请名人来炒作。选择郭冬临和巩汉林,正是为了广告宣传,制造话题。

没有德云社就没有关注度

天津卫视的《笑礼相迎》打着“原创相声综艺”的噱头开播了。在此之前,曾经有网友问过裘英俊,为什么没有邀请郭德纲?而裘英俊在网上回复了,一方面是节目组与郭德纲没有谈拢,请不动;另一方面就是节目组经费不足,请不起。



裘英俊的话表面上是在捧郭德纲,实际上就是在暗讽,顺便把那些质疑他的网友也怼了一顿。

而《笑礼相迎》是相声类的节目,现在相声只有德云社是最火的,没有德云社的人参加,这类节目肯定不会有关注度。何况是电视相声,更不会有观众喜欢看了。

这一点是裘英俊等人肯定能够预料得到的,所以,他们就在想办法给节目造势。本身裘英俊之前公开回应为什么不邀请郭德纲,就是在蹭热度,为节目炒作。这远远不够,于是便邀请来了郭冬临和巩汉林。



小品评委确实不专业

《笑礼相迎》开播以后,收视率和口碑并不好,整个节目看下来都没有什么亮点。或许是因为少了德云社的人的缘故,根本没有热度,也没有话题度,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尽管《笑礼相迎》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相声演员,但他们的水平与德云社的人相比起来差的不是半点。还有的选手公然抄袭孟鹤堂的包袱,这个就更令人反感了。


所以,《笑礼相迎》刚一开播不久就被质疑不专业。而把巩汉林和郭冬临这样的小品演员邀请来当评委,就更不专业了。

虽然巩汉林和郭冬临人气很高,也是有名的喜剧演员,但他们与相声还是隔得比较远,在相声这方面确实不专业。从他们的点评就能看出来,尤其是巩汉林,很多地方点评并不到位,过于关注演员的外表而不是内在,引发质疑。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巩汉林和郭冬临这样的小品演员真的不适合参加相声类的节目。

邀请巩汉林和郭冬临只是为了炒作

而《笑礼相迎》之所以会邀请郭冬临和巩汉林,就是为了炒作,增加节目的可看性和话题度。因为巩汉林和郭冬临之前上过很多次央视春晚,他们的小品演的不错,有一些观众对他们还是挺熟悉的。

而且,巩汉林和郭冬临两位最近几年以来在公开场合露面的次数少了很多,有一些老观众挺想念他们的,他们能够参加《笑礼相迎》,当然要关注一下。而天津卫视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才会邀请他们的,并没有考虑他们小品演员的身份。

但是,把巩汉林和郭冬临邀请来的效果并不好,让《笑礼相迎》更不上档次,更不专业了。他们真正应该邀请的是德云社的人,但是并没有邀请到,也不想邀请。

虽然裘英俊说是因为郭德纲太大牌,他们请不起,实际上是他们从内心深处就不想请郭德纲。因为他们不是一个派系的,非主流和主流不可能同台竞技。


R娱记


这确实挺尴尬的。

频繁被质疑不专业

天津卫视的《笑礼相迎》,先后邀请了郭冬临、巩汉林这样的喜剧演员。两人虽说都是出身名家,功底深厚。尽管巩汉林也早在88年就拜师唐杰忠。但毕竟相声和小品的表演差异很大,两人在节目中的点评也是频受质疑。巩汉林老师在节目中,则存在过度关注服装、点评不到位、留于片面等问题。

明显蹭热度的炒作

之前也有回答过类似的。《笑礼相迎》第一季就曾用过高峰老师的图片做封面。第二季则是直接和郭德纲杠上了,频频拿郭德纲老师找话题。节目选手也多是《相声有新人》的老面孔,唯一一对不错的还是相声新势力的窦晨光、常鹏旭。

整体来看,《笑礼相迎》离真正的相声节目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整体的氛围、评委的参与、选手的水平等都存在不小的问题。不管怎样,还是希望这档节目能守住本心、逐渐成长起来。




娱乐七分熟


《笑礼相迎》是天津卫视举办的相声类综艺节目,从本季开始改为比赛制,每期请五对相声演员进行比赛,同时请到一位嘉宾现场点评和评分。节目刚播出两集,请来的嘉宾是郭冬临和巩汉林。从专业角度来说,节目应该请到的是知名相声演员或者专家,这两位多年表演的都是小品而非相声,因此就显得有些不太专业。

曲艺之乡应该容易请到知名相声演员

其实天津是曲艺土壤丰厚的城市,有着诸多知名相声演员,也有懂得相声的资深观众,按理说找来几位深受观众喜爱的相声演员并不难,比如第一季节目组就请来了轻易请不动的马志明。

这一季也许还不到时候,目前请来的就是巩汉林和郭冬临,在知名度和相声影响力方面都值得商榷。

巩汉林是相声演员出身但多年不说相声

其实巩汉林还好一些,他毕竟是相声演员出身,也有着正式的相声师承。在八十年代末开始进行喜剧小品表演之前,巩汉林有过不到十年的相声从业经历。在沈阳市曲艺团,他当上一名专业相声演员,其间创作和表演了近百段相声,只不过由于没有说出名气,并没有因为表演相声在全国打响,他当时说过《会海怨》、《无上光荣》等新相声段子。

巩汉林的师父是唐杰忠,1988年拜师。不过从1986年开始,巩汉林就尝试在舞台上表演形式更为新颖和多样的小品,并逐渐崭露头角。

八十年代末他登上央视春晚,与岳红、蔡明等人出演小品,开始小有名气。直到与赵丽蓉展开多年合作,出演《母亲的今天》、《如此包装》、《打工奇遇》等经典作品,成为全面知名的喜剧演员,后来又与黄宏合作。这些年巩汉林基本没有公开表演过相声,因此让他点评相声不会显得不专业,但毕竟不是一直伴随着相声成长变化。

郭冬临基本是相声外行

如果说巩汉林显得有些不专业的话,那郭冬临就基本是个外行。

郭冬临年轻时学过一些相声表演,成名后也和冯巩表演过几段既像相声又像小品的春晚作品,但毕竟没有专门从事过相声表演,更没有什么师承关系,因此台上的他点评起演员的表演就显得很不专业,更多从表演角度笼统地说好还是不好,相声业务角度基本没有涉及。

德云社不参与是莫大遗憾

既然是专业相声演员在比赛,进行打分和点评的专家就真的应该是专家,否则就很容易贻笑大方,尤其是在天津的电视台。

相比之下,东方卫视的《相声有新人》就舍得投入,请来郭德纲和张国立坐镇,即便张国立显得业余,只要有一个郭德纲就能压住台,说出话来演员和观众也都服气。

只是这一次由于成本投入等原因,郭德纲并没有被邀请担任主持人或者嘉宾,德云社的演员目前也没有参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郑捕头


别的不说,现在有关相声类的电视节目多了很多,感觉到了:相声在崛起了吧!哈哈哈!但是相声势微的时候,这些人都不知道上哪里 去了,还是郭德纲以一已之力振兴了相声之后,也在上海台等大台,掀起了相声热潮,相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了,天津 台也开始做这一类的节目了。

其实说起来也是挺可笑的,在天津 ,相声历来是属于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在相声走向商业化的时候,天津台做得可不到位。

承认郭德纲优秀很难吗?应该是很难吧!

但是,事实摆在面前,收视 率也摆在面前,话题度也摆在面前,不得不说,有点尴尬啊!

没了郭德纲没了德云社,相声想制造点话题,还真的不够。

在《笑礼相迎》上,来的是郭冬临和巩汉林,他们俩都不是以说相声出来的,虽然小品演员和相声演员都是语言类演员,但是,隔行如隔山,两人的点评真还不到位!

让人感觉,就是一个尴尬吧!

巩汉林一直在关注着服装问题,搞不懂他的专业在哪里 。

这节目里,选手的水平不到位,整体氛围也不行,专业评委也不专业。看往后怎么走了。


Longsuixinyuan


没请郭德纲,你们会永远觉得不专业。

其实这类竞演节目主要看的看是选手,投票权在观众手里。观察员也无非是一个手里票数多一点的观众而已。他并不是像《好声音》那样在做导师,还要知道选手之后如何表演,对于有瑕疵的还会指导之类的。

《笑礼相迎》这个节目,观察员一期一换,还想要啥自行车。

在相声行业,能叫的出名字来的,观众耳熟能详的,可不就剩下那些转行说小品的演员了嘛!

在老一辈的,不剩几个了,剩下的也年纪太大。

据说之后几期会有马志明参加,能来最好了。

但是不来也无所谓。

《笑礼相迎》这个节目,守着裘英俊这个专业的相声演员。但是二十票的投票权却没有他的。

以裘英俊的专业程度,以及裘英俊这么多年在天津卫视的资历,不说二十票了,难道他手里有十票的资格还是可以有的吧。

放着裘英俊不用,只让他当一个陪衬的,就说明《笑礼相迎》在观察员这个位置上,也许需要的并不是一个专业的相声演员。

他们只是要找几个观众熟悉的脸孔,打广告搞宣传的时候方便一点而已。

但不得不说,在选手方面,《笑礼相迎》挑选的还都是及格的。除了张宇识的出现让我感到意外之外,但他也不是冲着名次去的,可能这次《笑礼相迎》还是想蹭一下去年《相声有新人》的热度。至少没有公式相声,已经很难得了。而且很多天津籍的相声演员,这次也都涌现出来了,这是对相声有好处的。

至于说到郭冬临和巩汉林,我总觉得他俩被制作组绑架了,因为他们对自己喜欢的相声类型口径太一致了,都是喜欢有故事性的。

这是近几年天津相声的风向,但并不见得郭冬临和巩汉林两个人都是这么想的。按理说,郭冬临当年在春晚上和冯巩说的相声也是柳活。巩汉林更别说了,靠唱“十三香”出道的,相声里属于货声,窦晨光在《相声有新人》的时候就唱过。

都不是靠故事性取胜的,却在节目上旗帜鲜明的偏向有故事性的段子,他们就像节目组的两个傀儡一样,指向性太明显了。专业了又能怎么样。


闲白社


不管大家看什么节目,这些节目永远都不是专业人士在组织,都是媒体在做主,所以,评委,导师,专家,都不是节目对口的专业人士,这就是现状。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当评委导师很正常!!!


yyzll001


敢返场25次,才有今年的德云社新年相声晚会,裘英俊大师因去央视主持节目,没能参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