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朋友吃饭都是那几个人买单,你怎么看?

小新的一家


好朋友经常在一起吃饭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几个人抢着买单也是理所应当,但要是一直都是其他几个人买单,自己一次也不买,我觉着时间久了,朋友们肯定不愿意再把你喊出来一起吃饭了,虽然吃顿饭花不多少钱,但做任何事都是有来有往,相互照应,自己不能太抠门了,一毛不拔只会让朋友越来越嫌弃你,为了照顾你的面子他们不愿意把事情说破,所以你也要偶尔买次单来挽回你们的友谊。


西朱庄香油


大家好我是八卦维修工!

我的朋友圈也有这样子的,这种人往往口才是过得去的那种人,说起话来滔滔不绝,见多识广,能吃能喝更能说,关键时候(出钱出力)就开溜了。

相反的几个少言寡语的就与之相反,待人接物特别实在,这也是相对来讲的,我就不大喜欢说话能哄人的,这样的我老早会提防了,本人拙见,勿喷谢谢


八卦维修工


我就是其中买单的一个,出嘴的永远是出嘴的。每次要打牙祭的时候带嘴的都比较活跃而且理由也比较充分,兄弟们很长时间没有聚了联络下感情,今生是兄弟来生还做兄弟,说的你是热泪盈眶于是屁颠屁颠地去把帐结了。而且免不了大把的赞美之词。后来把这件事看淡了,再说工作也忙自然也少了聚餐。再后来听说他们又找到了新的目标,日子也过的很滋润的同时我也就成了他们的谈资


风中晚餐


每次朋友吃饭都是那几个人买单,说明我们的朋友圈是比较稳定的。在我的朋友圈中也有这样的情况,我就是经常买单那几个人中的其中一个。

  1. 喜欢买单的人,并不是最富有的人,只是把朋友看的比钱重要。

  2. 熟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个朋友多条路,买单的人更喜欢结交朋友吧!

  3. 买单的人会有一种心里满足,有成就感,并不在乎这顿饭吃了多少钱,在乎的是朋友们相聚在一起所带来的快乐。

  4. 从来不买单的朋友,为什么还会在我们的朋友圈呢?我想一定是因为他身上有一些优点是我们所接受和喜欢的吧!比如说他比较风趣幽默,聚餐的时候只要有他在,就会带来快乐,不会冷场。

  5. 那些不买单的朋友是不是每次吃饭都很积极?

  6. 当我们想组织一个饭局,只要通知到他,他是不是会积极的组织圈里的朋友呢?

  7. 把我们对别人的好,写在沙滩上。把别人对我们的好,刻在石头上。分享快乐,我们的快乐会随之增加!

  8. 祝你生活愉快!


总李影视剪辑


穷大方和真富有,真情酒桌见,社会上普遍存在,作为80后现在很少主动参与一些聚会了……看透不说透还能做朋友



万象罗胶粘大全


买的不是单,是友谊的价值!那些长期一起吃饭不买单的,要不是穷得叮当响,要不就葛朗台(抠得要死)。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祈祷]千古金科玉律!

分享一个小故事:

管仲,名夷吾,是颍上人。他年轻时,经常与鲍叔牙交游,鲍叔牙知道他很有才能。管仲生活贫困,经常占鲍叔牙的便宜,但鲍叔牙始终对他很好,没有怨言。后来鲍叔牙侍奉齐国的公子小白,管仲侍奉公子纠。

等到小白立为齐桓公,公子纠被杀死后,管仲也被囚禁起来。鲍叔牙向齐桓公推荐管仲。管仲被任用为齐国的相国以后,执掌齐国的政事,辅助齐桓公成就霸业,九次会集各国诸侯,使天下一切得到匡正,全都仰赖管仲的计谋和策划。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也。

管鲍之交

起初,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买卖。管仲家里穷,出的本钱没有鲍叔牙多,可是到分红的时候,他却要多拿。鲍叔牙手下的人都很不高兴,骂管仲贪婪。鲍叔牙却解释说:“他哪里是贪这几个钱呢?他家生活困难,是我自愿让给他。”

有好几次,管仲帮鲍叔牙出主意办事,反而把事情办砸了,鲍叔牙也不生气,还安慰管仲,说:“事情办不成,不是因为你的主意不好,而是因为时机不好,你别介意。”管仲曾经做了三次官,但是每次都被罢免,鲍叔牙认为不是管仲没有才能,而是因为管仲没有碰到赏识他的人。

管仲曾经带兵打仗,进攻的时候他躲在后面,退却的时候他却跑在最前面。手下的士兵全都瞧不起他,不愿再跟他去打仗。鲍叔牙却说:“管仲家里有老母亲,他保护自己是为了侍奉母亲,并不真是怕死。”

鲍叔牙替管仲辩护,极力掩盖管仲的缺点,完全是为了爱惜管仲这个人才。管仲听到这些话,非常感动,叹口气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是鲍叔牙啊!”管仲和鲍叔牙就这样结成了生死之交。

鲍叔牙(公元前723年或公元前716年-前644年)姒姓,鲍氏,名叔牙。颍上(今属安徽)人。春秋时期齐国大夫。

早年辅助公子小白(即后来的齐桓公),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协助公子小白夺得国君之位,并推荐管仲为相。齐桓公三十年(公元前656年),参与“召陵之盟”使诸国尊齐王霸主。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鲍叔牙称相,并在不久后病逝。

在鲍叔牙的协助下,在齐国顺利实行了他的治国之道。鲍叔牙为政重教化,使齐国迅速由乱转治,由弱变强,齐桓公也成了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颍上人(今安徽颍上),周穆王的后代。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齐僖公三十三年(公元前698年),管仲开始辅助公子纠。齐桓公元年(公元前685年),管仲任齐相。管仲在任内大兴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国强兵。齐桓公四十一年(公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我是BOB


大家好,我是陈高明。 今天说一说,每次朋友吃饭为什么都是那几个买单。我身边也有几个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一般是能说会道,油嘴滑舌,脸皮是非常厚的,很自私自利的人,真是遇到事都会联系不到他的,谁都不傻,只不过不愿意和他一样而已,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时间久了,这样的人我们都会避而远之,不会和他有太大的来往。


陈高明


在我看来,朋友吃饭时都是那几个人买单,有以下几种情况:

1、那几个人经济条件比较好,在座的朋友都没有他们混的好,他们心知肚明,也不好意思让不如他们的朋友买单;

2、那几个人比较热情好客,喜欢结交朋友,喜欢热闹,一有时间,就叫朋友在一起聚聚,加强一下感情,交流一下最近的情况;

3、还有一种虚荣心作祟的情况,认为朋友吃饭,自己来买单,有一种优越感,久而久之,成为习惯。

当然不排除也有其他的一些情况和原因,但我相信,上面这几种情况,应该是比较常见的,相信你我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吧!





天下客88


这样的人还不少呢,以前刚进那个厂谁也不认识,后来认识了同宿舍的几个朋友慢慢的都熟了,宿舍一共6个人4个人是一个部门的,我们部门工资比较高点但是活是那种比较脏的活,另外两个工作比较体面但工资没有我们4个高,刚开始一块吃饭还轮流掏钱,后来人家两个干脆也就不出钱了每次跟我们一起出去吃饭,吃完饭也不说去结账,就在那里坐着等着我们4个去结账,我们四个有一个脾气比较直,有一次就说了,为啥每次都是我们结账,你俩也请一次呗,那两个就说,谁让你们工资高呢,哎我们四个互相看看,也都不在说啥了。往下不用说各位都应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所以说有那么一些几个人把你对他的号当成理所应当,慢慢的时间会冷化一切的!分开那么多年,虽说在一起有时候会闹点不开心,但是这么长时间没年还有点想念,朋友珍惜眼前的开心,幸福,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f7000734d2ab75e35c\

酷酷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提高,朋友一起吃吃喝喝成为家常便饭,相聚次数也陡增不少,吃饭以后,更是抢着买单,也显示了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但时间长了,总是那几个人买单,我觉得也会出问题的,朋友之间应该你来我往,相敬加宾,感情才能越来越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