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育真的很賺錢嘛?認識個95年姑娘,教英語月入3w!96年男孩月入5w嚇死人?

喜歡抬槓的小槓精


的確在現在目前的社會環境下,很多做教育的機構都是賺得盆滿缽滿,最有名的無外乎就是我們所熟知的新東方了。然而做教育培訓就一定能夠賺錢嗎?

無論市場多麼的火爆沒有特色的教育機構仍然支撐不下去

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有各式各樣的特長班補習班,看上去市場資源一片大好,現在的家長也更加要重視孩子各種素質的培養,因此做一個教育機構似乎看上去很賺錢,但是我們不能忽視一個結果就是,即使現在市場依然很火熱,但是並不是說任何一個教育機構都能夠賺錢的。一個教育機構能否盈利?始終還是要看自身的教育水平能不能得到家長的認可,在市場上做出口碑,就這樣有失只有空白的教育機構才能夠實現盈利,也才能夠讓其中從事教育機構的行業的人獲得較高的收入。否則盲目的進入這個行業,依然是不可能人人都賺錢,一樣是有人賺有人虧。

知名培訓機構賺得多的老師一樣有自己巨大的壓力

我們只看到了很多老師在培訓機構裡轉的錢是很多,可是不能忽視了,在這樣的機構裡當老師,他的壓力也是非常巨大的。你不僅課要上的好,更要有自己上課的特色,留住老學生吸引新學生,只有持續不斷的保證了,有了源源不斷的學生來交錢,才能保證你的收入。可以說,要絞盡腦汁費盡心血完善豐富自己的課程,打造成一個品牌,這絕不是說輕描淡寫就可以做到的。要想拿高薪就必須有更多更大的付出。在我身邊就有這樣一個培訓語文素養非常有名,賺的錢也很多,然而同樣是他自己開設的這樣一個培訓機構,只有只有她自己的課程人滿為患,其他人不出名的老師的課程讓鮮有人問津。

要想真的從教育行業得到高收入,始終還是打鐵還要自身硬

我們不能僅僅盯著某些年輕的老師在從事這些教育培訓方面獲得了高收入,更要看到他背後為這份收入所付出的艱辛和勞動,最根本的是他自己具有這樣的教育素質,或者最簡單的說他的教育方法能夠讓學生獲得最好的收益提高成績,或者說他教授的孩子就是要比其他的孩子要強。只有看到這個問題的根本那麼才能考慮是否真的是進入這個教育行業,沒有金剛鑽是不能去攬這個瓷器活的。


小學英語點點通


這個是有可能的,前提是你要有能力,教英語,至少你要會英語吧。不要說5W了,10萬的人我也見過不少。

我一個同學之前在公司上班,這幾年知識付費興起,為了多學技能,結合自己的興趣,下班後專注學習知識管理,在各大媒體發佈文章,經過2-3年的積累,粉絲慢慢增加,個人的影響力也提高,現在每天都有人關注,最近開設了一個關於知識管理的課程,竟然有200人報名,學費300塊,收款6萬。沒多久又開設私教課,1對1教學,每個收費1萬塊,10個名額,收款10萬。打造個人品牌很有必要,找自己熟悉和愛好的領域,專注學習,成為該領域的意見領袖,這個時候賺錢真的不難。

個人品牌,每個人都可以做,建議先用業餘時間做,畢竟這個需要積累,要做到頂尖的高手,不是1-2個月就能實現,專注學習2-3年,甚至更長時間。很多人會說,萬一不成功怎麼辦?總比下班後玩遊戲,看電視強。付出的努力,總會有收穫的。

做個人品牌需要堅持和耐心,多看到自己進步的地方,只要每天都有進步,做正向積累,成功就是時間問題了。


滿天星內容創業


做教育真的很賺錢,但前提是你必要有實力。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身邊的例子吧。

在我們小區旁邊,就有很多做補習班的。我朋友說過,做補習社競爭很大,以她為例,她看中了一間鋪位,大約130方,上下兩層。地理位置優越,旁邊就是小學、幼兒園。面對優越的地理位置,競爭非常大。


我朋友為了租到在學校對面的鋪位,不惜死纏爛打,追著房東,三顧茅廬般去哀求房東租給她。最後以15000元/月租金談妥了,明天一大早就準備去籤合同了。結果,第二天,去到找房東,房東說已經租給其他人了,對方開價20000元/月,比你的多5000元,所以我選擇租給她。


當時,我朋友真是痛心欲絕啊,明明到手的鋪位,因為忽略了沒下定金,導致被人搶走了。


然後,經過這件事後,我朋友豁出去了。


她看到隔離有一塊地準備建房子,於是,我朋友找到房東洽談,朋友願意出50萬資金給房東建房子,不收利息。前提是,房東必須把建好的房子的1、2、3層租給她做補習班。其餘的讓房東自己處理。等到不再合作時,再歸還50萬元。這回,朋友搶回了先機。成功拿到了一間鋪位做補習社。


做教育的有多賺?


按照當地的物價水平,朋友做補習社,午託500元/人、晚託850元/人,全託1200元/人。一個補習社能招納約100位學生,按照全託的收費,一個月就收入120000元,扣除租金,水電,伙食,人工等費用,老闆淨賺至少60000元/月。可觀嗎?非常可觀,這難怪很多人爭破頭也得不到一個鋪位的原因。


加上週末,寒暑假,這些補習社還會開展興趣班、輔導班。我朋友還把鋪位間隔開一間間課室,分租給其他老師做興趣班。一間20方的課室,租金3000元,也有大把老師爭著來租。因為實在太好賺了,以書法班為例吧,書法老師只需租一間20方的課室,招納10個學生,收費2000元/10節課,1節課約45分鐘,一個寒暑假下來,扣除所有開支,也能淨賺至少50000吧。


光看到光鮮的表面,是不夠的,別人有能力做到月入5萬,6萬,關鍵還是要靠實力。你的實力足,知名度就高,生源自然湧著來,你的收益也暴增,這是一個良性的循環。


月入5萬不是沒可能,實力很重要。


以上是我的分享,同意的請點贊哦,謝謝。


關注我@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教育行業是很賺錢,也是朝陽產業之一。但是最賺錢的做教育的老闆,不是拿工資的人。尤其3-5萬月薪只是極個別,多數連這個數字的一半都拿不到,只有行業精英以及頂級外語培訓機構的第一梯隊能做到月入兩三萬以上,而且是帶提成的,不只是工資。

我一個表哥某211英語專業碩士,給大公司紀錄片英文版配過音,前幾年一直在二線省會全球連鎖外語結構任教,全職六年工齡,到離任時連月薪帶各種獎金和補貼也只有2萬多,新入職的全職只有七八千,兼職三四千。外教比資深全職略高,一個月三萬左右。只有總部直接派來的兩個核心外教月收入能達到五萬。後來我哥自己開了個小規模的培訓機構,雖然三個班加一起只有六十幾個學生,但交完房租付完工資等開銷之後,年收入也比上班要翻兩番。做校外教育越是節假日工作越忙,基本都是輪休。家人節假日想一起出去玩是比較難實現的。

23歲的年齡,充其量本科剛畢業,沒有教齡、沒有研究生學歷,更不是老外,一畢業直接月薪5萬,你信嗎?北外英語專業去年應屆生人均薪資也才不到2萬,情何以堪?


城市發展報告


在機構做老師的做的好的還是挺賺錢的,但也要怎麼看這個問題。

目前機構的教師都是青春飯,賺錢主要靠長時間上課得到的,年齡在30歲之後,會開始厭倦上課,每天重複,還與其他人作息不同,生活圈子很小,很多30多歲的女老師還找不到對象,一方面作息問題,一方面因為收入較好,一般人看不上,太好的也看不上她們。

同時,也有很多機構教師連溫飽都無法解決,畢竟這個行業是吃開口飯的,對自身的能力會方法無數倍,一眼就能看出來

他們的未來,要麼就是走向管理或創業,要麼可能也就賺這麼多了

您怎麼看呢?


教培行業於盼


我兒子在學拼音,私人培訓班,就一個老師,專教拼音,我毛估估給她老師算了下,年收入超過100萬。一個班25個小朋友,一節課80,一週2節。一個月8節。一共有8個班級。暑假班一個小朋友2個月(減去頭和腳其實只上40幾天)學費4200。你們自己去算,但辛苦是真的。早上到晚上都沒有停的。沒有一天是整休的,週末也上課的,國家法定日有休息


米粒m


我就在IT培訓公司上班。

我們一個學生學費2萬,大概5-7個月能學完畢業,找工作。面試入職的基本上都是北京鄭州杭州等互聯網公司程序員,薪資從1.2萬起,目前我看到的最高的學生就業薪資年薪24萬。

我們一個Java技術講師,一年經驗的8千起,有幾年經驗的基本都在1.5萬起,這只是底線,還有提成。

為什麼做教育會賺錢?

第一,在資本寒冬的時候,整個經濟都不景氣,人們就會想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可以說,當整個市場經濟大環境都不好的時候,很多人都害怕被開掉,尤其是年紀超過35歲,或者技術能力不行的,沒有技術優勢的人。所以,從去年開始的離職裁員潮之後,我們公司來了一大批重新學技術的老員工。現在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很火吧,但是很多人的技術都太老了,還是在只用HTML或者C語言,被淘汰只能再重新學新技術。

像培訓公司、繼續教育公司等等為什麼會受歡迎,就是因為經濟不景氣,人們怕失業,而只有讓自己擁有更強的能力才不會被拋棄。

第二,投資自己永遠是隻賺不虧的買賣,所以必須得有相應的培訓公司來幫你提升自己。

不管你是提升學歷,還是學習一門技術,這種為教育/學習投資的行為,是整個社會都在鼓勵的,多學一門技術,就少說一句求人的話。很多心靈雞湯不都是在戳人們的痛點。而且,現在整個社會競爭壓力這麼大,已經轉移到小孩子身上了。

你看這個文案寫的,是不是更讓你感到很焦慮。你孩子不報班,那孩子的競爭對手報班了。你已經是個失敗的人了,你總不能讓孩子也失敗在起跑線吧。所以這就是商家故意營造的“教育恐慌”,“教育焦慮”,但是也確實切中了各位家長的痛點。所以,不管培訓班多貴,你都會花錢,而且是心甘情願的花錢。所以說,有買方必然有賣方,培訓公司能不賺錢嗎?培訓公司都賺錢了,那培訓老師能不賺錢嗎?

第三,當培訓老師真的超級累啊

培訓老師是賺的錢多,但是他們的業績考核也非常難啊。

講課不順暢,聽不懂,投訴!

上課不幽默,氣氛不活躍,投訴!

上課講段子,學生抱怨一天光哈哈哈了沒學到什麼,投訴!

老師上課遲到兩分鐘,學生不滿意,投訴!

每天每節課都有課堂打分,而且都是匿名的,如果分數太低就會強制停課反思。他們是按照課時拿錢的啊,停課就沒有提成啊。

而且很多培訓機構不是都在一個地方,有的老師也不是常駐一個地方上課。出差就更是常事兒。

比如,我們有老師去廣東講課,老師是東北人,滿口的大碴子味兒讓人家廣東的小姑娘投訴說普通話不標準,有口音。還有上課光講段子,還罵人。後來監督小組去調查看視頻回放,根本沒罵人好吧,就是東北方言太重而已。

所以,能有什麼辦法?人家學生交錢了,就是上帝,作為盈利的教育培訓機構,就是要服務好顧客啊。而且,每個老師都要為自己的教學品質,和畢業率負責。

如果一個學校的畢業就業率或者通過考試合格率很低,那這個學校的口碑也完了,以後肯定招不到學生了。這個還得靠老師平時上課。


培訓老師賺得是多,但是不能光看到人家吃肉看到不到人家付出的東西吧。


愛啃骨頭的貓咪Iris


曾經我也這麼想的。前些天來了北京。面試了很多個教育機構。都是上市公司。給的最多的底薪2600,課時費50,而且,不保證課時量。大部分都是底薪1400還包含了二十個義務課時,什麼補助都沒有,而且連五險都不給交的。某方,沒有底薪,課時費70,無薪培訓兩個月,並且自己買教材教輔等等,入職一年後才給交保險。說實話,我畢業在家鄉教育機構兩年多了,底薪2000,課時費30。沒想過北京這麼低的。大部分都包含了很多銷售和續班。純上課真的掙不了錢。隱形的加班會讓人受不了的。


寒閒


在教育領域工作,每月三五萬的確實有,但這只是鳳毛麟角而已。多數一線的講師、老實都不超過一萬甚至更低。當然地區不同,可能情況有所差異。無論如何,三五萬的一線教師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了。

一、“做教育行業很賺錢”的說法,不是不對,而是很不客觀!

教育也只能算是一個普通的行業領域而已。做教育的機構多如牛毛。有的培訓機構很賺錢,有些勉強生存,而還有很多倒閉、關閉分支機構。

對於掙錢的機構而言很掙錢。對於那些勉強維持以及虧損的機構而言,賺個毛線啊!

針對從事教育的一線教師而言,他們所在的培訓機構不同,說教授的課程不同,收入的差異也是非常大的。

老鬼所在的省會城市,有些培訓機構的教師每月三五千、五六千、上萬的同時存在。即使在同一個培訓機構裡上班的教師的收入水平也差異非常大!

因此,賺不賺錢,那要看對誰而言了!世界上沒有哪一個行業大家只要做就都可以賺錢的!

看著別人掙錢,並不意味著自己也一定能夠掙錢!同行絕對不同利啊!

二、“做風口上的豬”的思想,你我草根最好不要有!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起來。這句話好像是雷軍說的吧。人家說的確實沒錯。但人家當時沒說的前提是:你得是一頭會飛的豬!否則吹起來之後會被摔死的!

因此,只要你理性的分析就會發現,真正追趕趨勢並且能夠成功的不是我們這些草根!而是有資本、資源、實力、人脈等等支撐的一撥人而已!我等草根,想找一個跟風輕鬆賺錢的機會,很難的。幾乎是不可能的。這和炒股一個道理,如果不是大莊家,幾乎穩賠不賺的!那麼多股票分析師,那麼多牛叉的分析軟件,有幾個草民跟著那些磚家、工具賺錢的?

正如提出此問題的朋友一樣,應該是想找一個掙錢多的行業,自己想進去之後也跟著掙錢多一些。這種想法其實是不成熟的。

絕對不可以拿某個行業中鳳毛麟角的個例作為自己思考問題的參照物!

三、沉進去調研、分析就會發現,各個行業裡底層掙錢的草根職場人,都付出了遠超過同行、同事努力的。

像本問題所說的那兩位月入三五萬的教師,一定是存在的。可大家有沒有計算過,他們要想月入五萬,每天需要付出多大的辛苦、努力?

每天五萬,如果按照30天一天不休息計算,每天就需要收入1600塊!如果休息五天,那每天需要收入2500元的講課收入。

無論是1600元還是2500元,他們需要連續講多少個小時呢?大家計算過沒有?每小時200元,也要中間不停頓的講8個小時!而且是每個月連續三十天每天8小時!

您試試這需要多辛苦!

除非極其個別的教師,或許能夠達到這個收入,百分之九十九的教師是根本不可能的。有上萬塊授課分成的老師已經是非常厲害的嘍!

老鬼上面說舉的還是一對一的高額收費項目!

如果是普通的大班授課,那收入根本無法達到那個級別。老鬼曾經為一家國家生源擁有量前幾面的課外培訓機構做過運營方面的策劃,因此對其中的收入情況非常瞭解。收入到三萬的教師,老鬼都沒見過!

靠給孩子講課就像收入那麼高,幾乎所有人根本不用去想!你做不到!

又或者說:某教師在某個階段、某個月可能拿到那樣的收入而已。而全年平均下來,能夠有十來萬、二十萬收入,幾乎算是非常非常優秀的一線教師了。

四、承認行業收入差距,但更應該知道:每個行業的佼佼者都得憑本事吃飯!

首先承認,選擇非常重要。因為不同的行業確實平均收入有差異,而且可能非常大。但是,各個行業中收入高的群體,特別是作為你我一樣的草根起步的人而言,都是需要憑藉真本事,憑藉不屑的努力,付出常人做不到的時間、精力、智慧才能達到的。

培訓機構的教師,教學水平不夠的話,家長不會將孩子交給這位老師,也不會選擇那個培訓機構,更不會付出每小時一二百甚至更高的課時費。那可是家長辛辛苦苦掙來的真金白銀啊!

特別是題目中所說的培訓機構一對一 教師。一對一服務項目收費是非常高的。從一二百到三五百每小時的收費都有(學科、地區不同,收費有差異),但教師的教學實力、水平不夠,家長不會 選擇那位教師來給孩子補課、授課。而教育本身是一門要求極高的學問!家長為了孩子,絕對不會只看培訓機構的品牌,也不會為了趕時髦而花冤枉錢的!

再例如其他各個行業的銷售人員,雖然各行業、各企業的業務員基礎薪酬差異確實很大,但真正掙錢還是要靠業績收入。不可能因為你所在的行業比較好,產品就好賣!因為各個行業競爭都非常激烈。

因此,都這個時代了,還想著找一個不用努力付出或者說少付出就能多掙錢的行業、領域、職位、崗位,有些說不過去嘍。

五、不要只考慮哪個行業掙錢更多、更快了!這沒什麼意義!我們需要掂量一下自己有沒有真本事進入那個行業!

收入高的行業、企業確實很多啊!這一點必須要承認。但是這又有什麼意義呢?您能否有機會進入那樣的行業、企業,從事某個崗位的工作呢?

確實要承認選擇大於努力的道理,確實在不錯的行業、不同的企業收入確實要比其他行業、企業要高。但是你真正需要思考、評判的是自己能不能進去!

有實力、有能力、有機會、有資源,那請你不要放過。如果由於各種因素的限制自己根本進不去,那就保持平和的心態好了。

正如本問題所說的現象,您得先問問自己:有教師證嗎?現在對於培訓機構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了。沒有教師證就是一個硬傷!您根本無法進入優秀的課外培訓機構的!人家 根本不收你!而一個沒有教師證的人想做培訓?你只能自己偷偷某某的單幹或者找一個不知名的小機構裡去工作。天天擔驚受怕的,這樣也不會有高收入。

因此,還是評估自己為好!

六、寫在最後:職場人不要拿著鳳毛麟角的個例來思考問題了!

不要因為某人做教師一個月三五萬就開始動心。更不能因為某個企業家沒上過大學就認為上學沒用。

少數的案例,不是自己思考問題的參照物!——這個觀念是一定要樹立的。

如果一個人只是拿個例、特例來思考問題,就無法真正的沉下心去研究事物的全貌和真實的狀況,你也無法得出客觀的結論,更無法讓自己採取正確的行動。

願朋友們一定注意這一點為好。


以上供參考。

歡迎【關注】老鬼,每天分享職場、銷售、口才、人脈類實戰內容。

越多分享,越多收穫!


老鬼歸來


前幾天和同事們聊起孩子英語興趣班的事,同事講了一個事,他的一個女同學,公立學校教英語的.偶爾會給同學樣補補課,收入蠻不錯的,但她家條件本來就好,所以也不怎麼上心.

前兩週,據說女同學的同事約的課,臨時有事,去不了,就讓女同學頂他去,下午三個小時,直接給了1200的費用.

聽他這麼說,感覺孩子們的教育費用太好掙了,三小時1200啊,簡直了.羨慕嫉妒呀,但沒辦法,自己不是走這第路的.

我記得之前也聽一個同學說過,她教小學英文的,暑假辦了個補習班,一個暑假收入好幾萬.

站在孩子父母的角度,想想也是,現在的孩子,讀了英語班,一年下來二萬多.隨便報個興趣班,或補習班,費用上萬.如果老師資質很好,很多家長會多出錢點名要那個老師.

兒童教育行業的錢是真的好掙,前提是老師要有好的資質及信譽,雖然收入高,但業餘時間相對比較少,而且也相對比較累,沒辦法,一分付出一分收穫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