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陵被人多次光顧,三次“擋門事件”嚇壞考古隊,專家卻難以解釋

歷史中的盛世王朝並不多,“康乾盛世”稱得上佼佼者了;所謂“康乾盛世”,是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君王創造的偉業,這裡單說乾隆。乾隆帝在今天看來頗有爭議,有人說乾隆處於“盛世的尾巴”,不過是前兩代君王的繼承者而已,甚至有朋友說“十全老人”徒有虛名;不管怎麼說,

乾隆五次大免天下錢糧,三免八省漕銀,人口大幅增長破億,版圖曠古絕今等,即便其死後還發生了三次“離奇事件”。

帝陵被人多次光顧,三次“擋門事件”嚇壞考古隊,專家卻難以解釋

乾隆,其實是清高宗的年號,本名“愛新覺羅·弘曆”,歷史記載其在位六十年;說明一下,乾隆並不是死後將皇位傳給子孫,而是其壽命太長,自己主動將皇位“讓”給兒子,自己則做起了“太上皇”。如果這麼算,乾隆讓位後依然“訓政”了數年,其實際統治時間應為六十三年零四個月;由此,乾隆成了五千年曆史上執政時間最長,壽命也是最長的皇帝。

公元1795年,八十九歲高齡的乾隆皇帝終於走完了自己輝煌的一生,卒於紫禁城“養心殿”內,後葬於清東陵之“裕陵”;裕陵也是他自己選的葬地,史料中還有“乾隆巧點金井穴”的記載,真假與否暫且不提,至少從側面反映了這位皇帝的“才高八斗”。據說乾隆登基後,和其他君王一樣,馬上開始籌劃自己的墓地,一次他親自來到清孝陵以西的勝水峪實地考察;乾隆帝可不是泛泛的看一眼風景,其才高八斗,博通古今,對堪輿定穴之術也頗有研究。

帝陵被人多次光顧,三次“擋門事件”嚇壞考古隊,專家卻難以解釋

就見勝水峪龍踞虎盤,含華毓秀,龍脈綿延,再看土質,更是無沙細膩;乾隆帝見狀龍顏大悅,遂取下手上扳指,孔眼朝天的埋入選好的“龍穴”土內。此事隨即轟動朝堂,最為緊張的是執掌堪輿卜算的“司天監”;第二天,乾隆帝果然讓“司天監”再到勝水峪選擇吉地,這位“監正”更是緊張的不得了。直白點說,古代皇帝至高無上,如果司天監選擇的墓地不合乾隆的“扳指”,那就說明現任“監正”才疏學淺,輕則罷官,重則有掉頭之罪;如果司天監選擇的位置正合乾隆的“扳指”,那也說明“當今天子”才高八斗,博學廣知。

帝陵被人多次光顧,三次“擋門事件”嚇壞考古隊,專家卻難以解釋

當時的司天監“監正”嚇得滿頭大汗,選址更是慎之又慎,最終顫顫巍巍地將一根“令籤”插入土中;乾隆帝馬上令人扒開浮土,就見“令籤”不偏不倚的正好插在扳指的孔眼內,群臣歌頌“天子才高”。至此,乾隆八年開始動工,歷時九年,氣勢恢弘的“裕陵”終於告竣;強調一下,雖然“裕陵”是乾隆親選的萬年吉穴,但終究沒能保佑大清長久,到了近代還是被一幫軍閥亂兵給盜發了。

帝陵被人多次光顧,三次“擋門事件”嚇壞考古隊,專家卻難以解釋

熟悉歷史的朋友或許知道,盜發裕陵的是孫殿英,時間在1928年,這也引出了第一次“離奇事件”;史料記載,孫殿英令軍隊挖開裕陵中三道石門,最後一道門卻怎麼也打不開。一怒之下,孫殿英動用大量火藥,終於將第四道門炸開,出現在眼前的情形令人“不寒而慄”;墓室內原有五具棺槨,其他四具仍舊陳列在棺床上,唯有乾隆的巨大石棺“走”下棺床,也正是它在擋門。

此事一出遂引發巨大轟動,民間各種神鬼流言層出不窮,此後有清朝遺老趕往裕陵收拾殘局,乾隆棺槨再次被安置在棺床上;事情並未就此結束,當時天下大亂,遊兵亂勇到處都是,一幫土匪想要“撿漏”,遂再次闖入。簡單地說,土匪很容易打開前三道石門,到了最後一道門居然又打不開了;也是“撿寶”心切,由於第四道石門僅是草草修補,這次土匪幹脆強行將其砸碎了。

帝陵被人多次光顧,三次“擋門事件”嚇壞考古隊,專家卻難以解釋

等土匪一湧而入,已安置在棺床上的乾隆棺槨再次移位,居然仍舊是它在“擋門”;如果說上次棺槨移位勉強能說成“巧合”,但這次明明將棺槨重新安置在棺床上,再出現“棺材擋門”就真沒法解釋了。這可嚇壞了土匪,膽小者跪地祈禱,膽大的轉身就逃,一場聲勢浩大的“撿漏”運動就這樣變成了一出鬧劇,遺老們只好再次收拾裕陵。

說到這或許有朋友對此不屑一顧“簡直是胡說八道,不過是坊間傳說罷了,今天的考古專家才不信這些呢”,關鍵就在這裡,考古隊居然又遭遇一次“擋門事件”。1975年,一支專業考古隊再次打開裕陵,和之前的情況類似,前三道石門都沒問題,到最後一道門時怎麼也打不開;無奈之下,考古隊同樣選擇了爆破,結果仍然是乾隆棺槨在擋門。

帝陵被人多次光顧,三次“擋門事件”嚇壞考古隊,專家卻難以解釋

這場橫跨數十年的“靈異事件”再次引起轟動,為了給出合理解釋,專家分析:墓室內原本存在大量積水,乾隆棺槨就像“船”一樣浮在水面上;在門外考古隊抽水的過程中,由於墓室內的水位下降和吸力,乾隆棺槨就“漂”到了石門背後,由此才給人一種“擋門”的錯覺。乍一看,這種說法似乎合情入理,但仔細想又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首先,乾隆棺槨可不是一般的平民木棺,而是一副巨大精美的石棺,能將以“噸”為重量單位的石棺浮起來,墓室內原本得有多少水才能達到如此巨大的浮力?

帝陵被人多次光顧,三次“擋門事件”嚇壞考古隊,專家卻難以解釋

不僅如此,乾隆貴為帝王,墓室也進行了特殊處理。或許是古人已經考慮到地震、水災等特殊情況,因此“棺床”四角都有卡石,正好將乾隆棺槨固定在內,這就保證了遭遇地震、洪水等,棺槨不會移位,為保萬一還有四塊沉重的“龍山石”以增加重量;理論上說,別說墓室內的積水,就是人為故意破壞也很難把乾隆棺槨弄下棺床,那就更別說自己“走”下來,然後找到擋門的精確位置了。

帝陵被人多次光顧,三次“擋門事件”嚇壞考古隊,專家卻難以解釋

對此,民間開始盛傳“乾隆地下有知,不讓賊人進門”的說法;可考古隊不是“賊”,乾隆依然“不讓進門”又是為了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