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的方天画戟从何而来?

雨缘竹读书


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在戟杆一端装有金属枪尖,一侧有月牙形利刃通过两枚小枝与枪尖相连,可刺可砍,分为单耳和双耳,单耳一般叫做青龙戟,双耳叫做方天画戟。方天画戟能劈能砍、能剌能钩,功能强大,所向无敌。但是,它也有致命的弱点:因为太重,用起来很累;因为太长,很难施展开;又因为有钩,容易卡住抽不出来。多少英雄豪杰,望而生畏,爱之惜之却不敢用之。

在古代使戟的高手有《三国》吕布、唐朝的薛仁贵、还有《水浒传》中的吕方 和郭盛。

但是使方天画戟的只有薛仁贵。

但是也有传闻,吕布使得也是方天画戟,在吕布死后,曹操为了世人不再出吕布这等武将,所以就将此兵器沉入江中,自唐朝时期才将此兵器找到。由于这方天画戟太重,没有天生神力的猛将很难使得动。而薛仁贵自小天生神力,勇猛过人,所以冥冥中,这等神兵利器辗转来到了薛仁贵手上。

薛仁贵使用的方天画戟,还有一种说法,很可能是他的家传兵器。他的六世祖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将领薛安都,"安都勤王之略,义阙于籓屏,以地外奔,罪同于三叛",因为宫廷斗争中站错了队伍,在南朝无法容身,被迫投靠了北魏,传到薛仁贵这一代,已然完全没落,但远祖的荣光和勇悍,使薛仁贵文武双修、体魄强健,在战斗中很快脱颖而出,进入大唐天子的法眼。


8090看看


唐朝大将军薛仁贵武艺高强,胯下白龙马,掌中一条方天画戟,神勇无敌。而薛仁贵的方天画戟可不是普通的兵器,它原本乃是三国时期号称武力盖世的猛将吕布吕奉先所有。那么,薛仁贵是怎么得到这把盖世神兵的呢?


薛仁贵是唐朝人,家住山西省绛州龙门镇大王庄。他打小就异于常人,力大无穷,身体壮硕,关键是能吃,据说他一顿能吃十多人的饭菜。

原本薛家也是富户,可不幸的是,突发一场天火,烧得薛家一无所有,从富家公子转眼变成穷光蛋,薛仁贵只好去大户家做长工混口饭吃。

后来有一天,他和同事们一起翻修一座庙,其中有一根支撑房屋的柱子腐朽不堪,必须得更换。薛仁贵自恃力气大,就来了个“托梁换柱”,左手抽出腐朽的柱子,右手迅速换上新的,自己就把这活儿给搞定了。

干完活儿,薛仁贵发现这根换下来的柱子特别重,劈开木头一看,原来柱子里面裹了一杆方天画戟。这条黑黝黝的铁家伙足有一百多斤重,并且在戟的小枝上,薛仁贵还发现了“温侯奉先”四个小字。此时他才明白,原来这杆方天画戟乃是三国时期的“人中吕布”吕奉先所使用的盖世神兵!


再仔细看他们修葺的这个庙,薛仁贵发现这是吕布的义父丁原的庙宇。因为丁原曾做过并州刺史,而并州就是古代的山西,这也是丁原庙存在的原因。

原来当初吕布白门楼兵败后被曹操斩杀,赤兔马被关羽骑走,吕布的亲兵只好偷偷把将军的方天画戟带走,然后藏在了丁原庙的木柱之中。方天画戟被薛仁贵得到,也是机缘巧合,传说中神兵有灵,它再次选择了一位盖世英雄!

此后,薛仁贵应征入伍,他胯下白马,掌中方天画戟,浴血征东疆场,为大唐盛世立下了不世功勋。这就是薛仁贵方天画戟的来历。


墨雪问心


古代演义小说中往往神化一些英雄人物,杰出军事将领往往被称作“白虎星君”下凡,帮助君王建功立业,比较著名的白虎星君下凡的有这么几位:

1、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2、平定安史之乱的郭子仪;3、《杨家将》中的杨六郎(杨延昭);4、降服高句丽的薛仁贵;《隋唐演义》中的罗成等。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四大神兽:青龙、白虎、玄武、朱雀;其中白虎象征着威严、军队,古代中调动军队一般都配置“虎符”,白虎星君下凡就是天上主管军队的神仙到凡间来历练历练。(神兽白虎玉雕,象征着威严、肃杀、军队、军权、将领等)

应梦贤臣——薛仁贵。

话说,李世民平定了北部的战乱,回到了京师。徐茂公梦到东海有一道红光,然后一道黑光,自己解梦认为,大唐东部又有不安定的国家出现了。

潜在此时,李世民也做了一个噩梦,他梦到自己独自出了营寨,骑马独行,突然有一个骑着绿马,红盔铁甲,青面獠牙的将领要杀了自己。正在危难之际,突然出现了一个白袍白马的小将,手执方天画戟,四五招就把追杀的将领刺死了,然后,扶着李世民起来。李世民待要问他姓名时,这个白袍小将却跑了,留下了四句诗:

家住遥遥一点红,

飘飘四下影无踪。

三岁孩童千两价,

保主跨海去征东。

徐茂公不愧是徐茂公,马上将这四句诗解开了谜底,“家住遥遥一点红”解梦为“日落西山”,这个人家住在山西了,从“龙口”走的,就是“龙门”,意思是指这个人家住在山西龙门县;“飘飘四下影无踪”则被解释为“雪”,对应的“薛”姓;“三岁孩童千两价”意思是指这个孩子这么一点点就值这么多钱,意思“人贵”了,于是乎,李世民和徐茂公对梦中的将领完成了勾画,形象如下:

白马白袍小将(这对应着白虎星君下凡的颜色一致),手持方天画戟,姓名薛仁贵,山西龙门县人士!(白虎星君形象图)薛仁贵是怎么得到方天画戟的?

薛仁贵在没有配齐所有道具装备之前,他的命运是改变不了的,必须完整配备了李世民、徐茂公所描述的形象、身份相符才能出任将领。

薛仁贵第一次投军到了张士贵军中,张士贵一看姓名、打扮、籍贯都和李世民的“应梦贤臣”相符,唯独没有方天画戟,就想趁机灭了薛仁贵,用自己的人代替,多亏同去的周青帮助,被赶出了军营。(方天画戟形象图,项羽、吕布、杨戬等英雄盖世人物大都使用这个兵器)

投军不成的薛仁贵于是四处游荡,正好来到一个樊家庄,樊家庄中的樊员外有一个女儿生的非常漂亮,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本指望寻找一个好婆家,樊员外下半生也有人照顾了。没想到附近有三个万夫不当之勇的山贼,要强娶了樊员外的女儿。薛仁贵听说之后,立马来了兴致,要为这一方百姓除害,不过薛仁贵没有武器!

樊员外这一村庄原来是西汉刘邦手下将领樊哙的后人,樊哙曾经在淮阴侯韩信手下担任将领,有一杆方天画戟(神器)保留了下来,没有人拿得动,一直拿来做顶梁柱,重达200多斤。薛仁贵拿来之后,挥舞了几下,刚好趁手。(薛仁贵剧照,白袍小将,手持方天画戟)

樊哙大概拿到了淮阴侯韩信的兵器,这是神器,一直保存下来,就是静静的等待白虎星君的再次下凡了!薛仁贵就是白虎星君下凡,自己的武器重新回到了自己手中,开始征战四方了。



穿越再现彼岸


要想知道薛仁贵的方天画戟从何而来,就要说说薛仁贵的几次奇遇!


薛仁贵出生于山西绛州龙门镇大王庄,他的父母老来得子生下了薛仁贵,然而薛仁贵却跟其他孩童不一样,到了七八岁时还不会讲话,这可把老俩口给急坏了。但是突然有一天薛仁贵却开口说话了,喊了一声“爹”,薛仁贵父亲死了,叫了一声“娘”,薛仁贵的娘也去世了,这下薛仁贵成为了孤儿!

(PS:薛仁贵之所以一直不会讲话,是因为白虎星还没有归位,当时的白虎星落在了罗成身上,而罗成被万箭穿心死后,白虎星归位到了薛仁贵身上,薛仁贵会说话了。而薛仁贵的父母毕竟是凡人,受不起白虎星的“爹娘”称呼,所以双双毙命!)



薛仁贵成为孤儿后,四处流浪到了柳家庄,机缘巧合之下认识了柳家小姐柳银环,两人私奔到了寒窑艰苦度日。后来薛仁贵随周青投军,来到唐营成为了伙夫,然而薛仁贵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一个大洞,吃了位人蒸的九个面牛和两个面老虎,自此薛仁贵拥有了九牛二虎之力,还得到了一本无字天书,此时的薛仁贵已经非常厉害了,但是他还缺少一件称手的兵刃!


后来,薛仁贵路过樊家庄,正遇樊家庄遭受土匪攻打,薛仁贵欲帮忙赶走土匪,但苦于没有趁手的兵刃,于是樊老员外把薛仁贵带到了一个亭子边,并对他说这个亭子的柱子是一杆兵刃,就看薛仁贵有没有能耐拿出来,薛仁贵看了看就叫樊老员外拿了一个大木柱子来,自己运用神力“托梁换柱”拿出了这杆兵刃,原来是一杆方天画戟!

之后樊老员外对薛仁贵说,这杆方天画戟是他先人汉朝大将樊哙所留之物,重200余斤,樊哙曾用它为大汉立下了汉马功劳,后来樊哙死后,樊家后人就将这件兵刃收了起来,由于戟太重没人能使动,所以就将它做了柱子!


薛仁贵得到方天画戟后如虎添翼,帮樊家庄打走了土匪,樊老员外见薛仁贵如此勇猛,就将方天画戟赠送给了薛仁贵。而薛仁贵也用这杆方天画戟杀敌立功,最终为大唐平定了辽东之患!


唐古看今


在小说之中,是如此描述的,话说薛仁贵在绛州路上偶然遇见一位老妪啼哭,他就问她为什么哭啊,那老妪告诉薛仁贵说离此五里不远地高山上有一条大如斗的毒蛇,经常出来行恶,她的唯一一儿子也被它所害了。薛仁贵心想这蛇如此歹毒,害人不浅,于是打算为民除害,他就请老妪带他前去诛杀此蛇,老妪连忙制止说,这蛇可厉害了,不能去啊,免得丢了性命。薛仁贵心意已决,老妪无奈只好带薛仁贵前去寻找此毒蛇。

薛仁贵同老妪走了一段路程后,那老妪就不敢往前了,指着前面高山对薛仁贵说:“前面高山的荒僻处便是蛇所在之处,我就在这田间祭祀我的儿子吧”。薛仁贵谢过老妪便只身携带宝剑前往山中寻找毒蛇了。

薛仁贵一人在山中寻找了半天,始终没有找到毒蛇,正在分神之际,突然大风而起,吹得树动山摇,草木分开,远处山洞红光乍现,一条身长数丈、獠牙暴露的毒蛇横空冲到薛仁贵面前。薛仁贵没有被眼前突来的情景吓到,他拔出宝剑对那毒蛇大吼:“妖精,看我薛仁贵如何斩杀汝”。那蛇似乎有灵性,一听此话,低着头一溜烟就逃回山中去了。薛仁贵并没有急着去追,他想:当年汉高祖斩杀了白蛇,后成了帝业,如今此蛇出现怪异,难不成自己也有佳运,于是打算杀掉此蛇表以决心,彰显志向。于是薛仁贵提起宝剑寻去,他看见那毒蛇躲进了一处山洞,薛仁贵赶紧追上,追到深处出现了一个石室,室内亮堂,室内一处壁写着“此石为仁贵所破!”

薛仁贵又惊又喜,薛仁贵找来一大石头,往石壁一砸,壁破现出一封书函,里面藏有兵书四卷,铁甲一幅,铁盔一顶,当然还有本文提到的一柄方天画戟。

此便是薛仁贵方天画戟之由来,当然在不同的小说里,略有差别,但仅大同小异而已。






西瓜籽视频


薛仁贵是唐代的名将,他的兵器就是方天画戟,他的戟其实是有来历的,因为他无比神勇,所以他的这把兵器也带有了传奇色彩。

在中国的冷兵器时代,能使用方天画戟的人,必定身材极其高大,力大夫穷,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戟这种兵器的特点是第一非常重,属于重兵器,第二尺寸比较大,第三操作比较复杂。

所以吕布就是使方天画戟的三国第一名将,项羽也是使戟,天降战神,典韦,善使80斤的双铁戟,力大无穷,在受重伤的时候,能单手轮得动对方一名士兵当兵器,这简直就是举世无双,项羽再生。薛仁贵也是使的方天画戟,事实上薛仁贵随李世民征辽东时,一出场就力压群雄,勇冠三军。

正因此,薛仁贵的方天画戟也被赋予为神器。

据流传的某些书籍上记载,在薛仁贵年青时,有一次在山间行走,遇到一位老妇人,一边走一边哭,就问那位婆婆为什么如此悲伤,那位婆婆哭着说她儿子,昨天经过前面山口时,被一条巨蟒拖走,至今生死不明。薛仁贵非常气愤,立马让这位婆婆带她去找那只怪兽,心想一定要为人除害,这位婆婆就引他往前,然后指着说那怪兽太凶恶她就不敢过去。

薛仁贵拔出随身的宝剑挺身前往,果然一会那只巨蟒从树林中钻出,薛仁贵大怒骂到“大胆妖兽竟敢挡路行凶,看我来杀你”。那只巨蟒蛇一看薛仁贵,巨蟒就吓得转头就跑进了前面一个山洞,薛仁贵随即进入,发现山洞的石壁上写着“薛仁贵破石得宝”,他就抱起身边一块大石向石壁砸去,石壁破碎后在石壁后面出现放着兵书一本,铠甲一副,还有一把用镔铁通体打造的方天画戟。

这就是薛仁贵的180斤方天画戟的来历,有人说怎么可能这么重,但是确实以前的战争要求人们以体力为主,有个别的武将身材极其高大,力量也惊人,是可以使这种重达180斤的玩意。象项羽当前能单手轻松举起200公斤大鼎,放在现代,世界上恐怕没一个男人有这本事,但这事肯定是真实的,项羽一人在湖州能轻易杀死二百武士,就是一个佐证,虽然薛仁贵可能没项羽这种有力,但做为当时唐代第一武将,三箭定天山就能知道他当时的能力有多强。


渔经猎史小仙女


下面我说的都是根据民间传说和评书演义而来,不要当史实啊。薛仁贵传说是上天白虎星下界辅助唐朝。自幼跟李靖学艺,习得一身好功夫,后投军不得志。有一次入深山在神仙府第吃了9只面牛2只面老虎(其实这些都是丹药)于是有了九牛二虎之力,出山后路过樊家庄,恰逢山大王要强娶樊员外的女儿范金定做压寨夫人,薛仁贵打抱不平但苦无兵器,于是樊员外说家有祖传神兵,是汉初大将樊哙用的方天画戟,樊哙曾用此戟和霸王项羽在战场上厮杀,其中一个耳朵被霸王用枪别断。当时这戟给用作柱子撑着一座柴房,薛仁贵托梁换柱,让人用木头把戟换下。从此薛仁贵就有了趁手的兵器。


江左老张


在小说里面,是这样写的,说薛礼有一次在绛州路上遇到一位老婆婆坐在路边哭泣,薛礼就上前问老婆婆为何在此哭啊,老婆婆就告诉薛礼,说离这里不远的大山里有一条碗口粗的毒蛇,经常出来作恶,她的儿子就被毒蛇所害,丢了性命。薛礼心想如此毒蛇,惊扰乡民,害人性命,非除不可,就让老婆婆带他前去毒蛇所在的地方,老婆婆听到此话连忙制止薛礼,说此蛇可厉害了,不能莽撞丢了性命。奈何薛礼心意已决,老婆婆也只好带他前去。

  薛礼跟着老婆婆走了一段路后,那老婆婆就不敢在往前了,指着前面的高山说:“前面的地方就是毒蛇所在的地方,我就不一同前往了”。薛礼谢过老婆婆便独自带着宝剑去山中寻找毒蛇了。

薛礼一个人在山中转悠半天,却始终没有找到毒蛇,正当他分神思考的时候,突然狂风大作,树动山摇,远处一山洞红光闪闪,一条身长数丈、獠牙暴露的毒蛇直冲薛礼门面而来,即便如此,薛礼也没有被眼前景象吓到,反而拔出宝剑就奔向毒蛇,还一边大喊:“畜生,看我薛仁贵怎么斩杀你”。说来奇怪,那蛇似乎能听懂薛礼的话,转头一溜烟就逃回山中去了。薛礼看到此情景,也很奇怪,但并没有着急去追,心里想:想当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成就汉朝帝业,如今此蛇颇为怪异,难道我也有高祖一样的运气,于是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斩杀此蛇,彰显志向。薛礼提着宝剑就去寻找,远远的看到那毒蛇跑进一处山洞,就赶紧追过去,追至深处发现一处石室,四处望去,只见室内一处石壁上面写着“此石为仁贵所破!”


看经典品百味人生


正史上的薛礼(薛仁贵)败契丹、灭高句丽、破突厥,一生战功卓越,在民间留下了“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脱帽退万敌”等佳话。

历史上的薛仁贵善用戟枪与弓箭,却并没有明确说明他的使用的戟枪是方天画戟,倒是关于薛仁贵的小说里,将方天画戟作为了他的兵器,没错,这戟也是《三国演义》里吕布的兵器,所以方天画戟不仅仅是一种武器,更是一种勇猛的象征。

小说里的薛仁贵获得方天画戟的过程是这样的,在路过绛州的时候,看到一个老婆婆在路边哭泣,薛礼心地善良,就上前问话,老婆婆就说,这里不远处的山里,有一条大蛇,剧毒无比,经常为非作歹,自己的儿子前两天去山中采药,便被这大蛇咬伤而死,所以心里难过又毫无办法,所以在此哭泣。

薛礼一听,竟然有这样的孽畜祸害乡里, 于是提起刀要老婆婆待他去那座山。

老婆婆当然不想让这个小伙子也去送命,就赶紧劝他不要去,但是薛礼当然不答应,路见不平,就要拔刀相助,拗不过,老婆婆只好带他去了。

到了山脚下,薛礼让老婆婆回去,自己独自上了山,转悠了半天,忽然阴风大作,一股难闻的血煞之气扑面而来,只见狂风中两道红光闪过,那是大蛇的眼睛,再定睛一看,一条身长数丈的毒蟒向他扑了过来。

薛礼稳住心神,果断拔出宝剑,大喝一声:“孽障!看我薛某如何斩杀你?”

这一句话说出口,大蛇居然停住了身形,然后慢慢退却,似乎是怕了薛礼。

薛仁贵心说,这孽障是要跑啊!哪里肯放,上前就追,大蛇退却的很快,薛仁贵紧随其后。大蛇忽然冲入一个山洞,薛仁贵也冲了进去,再也没找到大蛇的踪迹。

借着微光,薛仁贵才发现这山洞另有蹊跷,他只见山洞的深处别有洞天,就向山洞深处走去,凑近一看,乃是一座石室,室中央有一块光滑的石壁,上面写着“此石为仁贵所破!”

薛仁贵大惊,于是照办,举起一块巨石,向石壁砸去,“咔嚓”一声石壁裂开了,内里放着几样东西:兵书四卷,甲胄一副,当然,还要一柄方天画戟。

薛仁贵拿着兵书,穿上甲胄,提着方天画戟走下山,再去找那老婆婆,哪里还找得到?

有人说,老婆婆和大蛇都是神仙,引导着薛仁贵拿到宝物,也有人说,方天画戟就是那条大蛇所化,总之,英雄的兵器必须要有个神奇的来头。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应梦贤臣四个字我想很多人都会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一天做了一个噩梦,梦到自己独自一人被敌军将领所追赶,此时的太宗做皇帝多年已经没有了当年矫健的身手,李世民逃跑的太过急促不慎连人带马跌入敌将事先挖好的陷井之中。

李世民眼看逃生无望只觉得天要亡自己于此地,李世民并没有放弃最后生存的希望,请求敌将让其大喊三声,就在李世民刚喊出第三声的时候突然一位白袍小将手持方天画戟杀到,与敌将大战在一起,最终敌将不敌而败走。正当李世民要感谢这位白袍小将的时候,白袍小将却消失在浓雾之中,一首诗也随着飘荡过来,正所谓家住遥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去征东。

李世民正在感到万幸并回味这首诗的时候,突然醒了过来,原来刚才的一切只是梦境,随即李世民召集文武群臣诉说此事的,当时第一奇才徐茂公不一会的功夫就把此四句诗词分析透彻。原来是这四句诗说的这位白袍小将乃是山西龙门县人,唤作薛仁贵。当然以上只不过是民间的传说,也有一些艺术作品引用此段来衬托薛仁贵的不俗之处。

艺术作品中也解释了薛仁贵的方天画戟是如何得来的,其中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薛仁贵跟随大唐名将李靖学了一身本领,一次外出的时候看到一位老妇人在哭泣,问清缘由之后才知道老妇人的儿子被山上的一只头大如斗的毒蛇给咬死了,薛仁贵内心的狭义之气迸然而出,决定为当地百姓除去这一祸害。在老妇人带路之下找到了那只大毒蛇,薛仁贵正要上前斩杀这位孽畜之时,突然一阵大风袭来,毒蛇看到薛仁贵之后离奇的选择遁走,薛仁贵二话不说就要追赶毒蛇,可毒蛇到了一块石头那里突然消失不见了,薛仁贵走上前去发现石头上面赫然写着方仁贵而破五个大字。薛仁贵为了斩杀孽畜还是打破了这块大石头,只见石头之内一部兵法,一杆方天画戟,白袍战甲一副,至此薛仁贵拥有了应梦贤臣的一套装备。

另一个说法是薛仁贵同样为民除害要斩杀一方强盗之时,天色突变让其拥有了方天画戟白袍战甲和兵书一部。当然以上仍然是一些艺术作品所杜撰而来的桥段,目的都是为了展现薛仁贵天生就是一位征战沙场的战将,命中注定要保天下安定。

正史中的薛仁贵得方天画戟并没有艺术作品中那样神奇,首先方天画戟只不过是一种仪仗所用的用具,很少用于实战之中,薛仁贵采取方天画戟为武器自然自身得武力也是不俗,毕竟方天画戟用作实战对使用者要求极高。

薛仁贵能在行伍之中用方天画戟展露头角,也间接的告诉我们薛仁贵当时应该正在使用方天画戟,而方天画戟在唐代只不过是被皇家的仪仗队采用作为排场的工具,充作门面之用,所以说薛仁贵当时应该就是仪仗队中一员。

虽然正史中薛仁贵得到方天画戟的过程,并没有我们熟知的那样神奇,依然不影响我们对这位大唐名将的喜爱,不影响薛仁贵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