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军汽车兵拿命护物资,敢与飞机较量,扬威朝鲜战场

朝鲜战争中,后勤输送问题始终困扰着中朝军队。为了抑制对手的攻势,美军对志愿军运输线进行了极其严酷的绞杀作战。本文的主人公——陈序,是一位阿充满传奇色彩的志愿军汽车兵,当年就战斗在朝鲜北部的铁血大动脉上。他的讲述,为我们再现了当年志愿军汽车部队战斗的惊心动魄。

志愿军汽车兵拿命护物资,敢与飞机较量,扬威朝鲜战场

1951年正月,一列军列在中国东北的冰原上飞驰。闷罐子车厢里,是刚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原解放军华东汽车1团。正月十五那天,汽车兵陈序和战友们接到开拔的命令,与以往的调动不同,上级命令:车辆就地封存,部队轻装行进。之前,部队一直有口风,可能要进朝鲜。这一回,动真格的了。

当闷罐子车的大门再次拉开时,已经是边城安东(今丹东)了,战场的气氛扑面撞来。

在安东,陈序看到了自己的新汽车——苏联造的嘎斯51。陈序对嘎斯51的第一印象不错,至少比自己以前开的老“道奇”漂亮。武器的样子好看,是建立士兵初步信心的关键,至于性能,还得战场上见。

真正上了战场,陈序越来越感到嘎斯51是辆好车,是个好武器!不过嘎斯51让陈序最震撼的,还是第一次行车的经历。

每一车物资,都是人命换的

志愿军汽车兵拿命护物资,敢与飞机较量,扬威朝鲜战场

抗美援朝战争时志愿军的高炮部队

在朝鲜战场,死亡就像影子,触手可及。入朝的第二天晚上,陈序趁着夜色向南开进。为了防备美军空袭,汽车的大灯都拆了,司机要摸着黑向前行进。

抵达平壤。在那里,陈序接受了向前方送黄油的任务。当时,志愿军对付美军飞机唯一的武器就是高炮,而高炮离不开黄油。

过了平壤还是爬山。为了尽快抵达,陈序趁傍晚日落前就出发了。天色尚亮,陈序的车速也很快,大约有70多公里/小时。这时,一辆志愿军运输大米的卡车从后面超车。路左侧是沟,右侧是山,后车从右侧超过陈序后,由于车速过快,回轮的时候后车轮刮到了陈序车的前保险杠,两辆车顿时失控。陈序的车冲到沟下,撞到了一棵树,副司机重伤,车子损毁。运米车副司机从车门飞了出去,当场牺牲,车上的45袋大米全都甩到了山沟里,空车在路上来了个180度大转弯。

志愿军汽车兵拿命护物资,敢与飞机较量,扬威朝鲜战场

朝鲜天空美国战斗机轰炸群

经过紧急商量,陈序决定把黄油转到空车上,留下那名司机在这里照顾自己受伤的副司机,并看护车辆物资和烈士遗体,自己驾车继续向前送油。后来,通过打听其他路过的志愿军司机,陈序才得知,当天夜里美军发现了这辆损毁的车,把车子炸成了一团灰。这样一来,这辆原本用来送米的嘎斯51成了陈序的车子,陈序驾驶这台嘎斯51,在朝鲜连续跑了5年,17万公里,从没出过故障。这在朝鲜战场志愿军运输线上,绝对是个奇迹。

汽车与飞机的较量

志愿军汽车兵拿命护物资,敢与飞机较量,扬威朝鲜战场

朝鲜的路况恶劣至极,但当时对汽车最大的威胁,还是美军的飞机。美军也摸透了志愿军的命门,只要掐断了运输线,前边的中国军队就发动不了攻势。因此,当时的运输线上空,几乎没有连续5分钟看不到美机的。

陈序遇到的最猛烈的一次轰炸,是在突破阳德封锁线。听声音,陈序感觉那不是平时空袭的战斗机,“嗡嗡嗡”地震耳欲聋,是重型轰炸机。陈序趁着两批敌机交替的空当,把嘎斯51简单伪装了一下,自己和副司机钻进了路边的一处下水道躲避。那一次美军也是拼了,整整一晚,轰炸机一批接一批,始终没停。天明,敌机撤了,陈序钻出下水道一看,神了!自己的嘎斯51除了雨刷器被炸飞了,其余的都毫发未损。

在朝鲜,陈序与美军战机较量了5年多,最悬的一次空袭发生在运送喀秋莎炮弹的途中。那是一个月夜,陈序拉着一车炮弹爬山。因为载重,再加上爬山,嘎斯51用一挡缓缓地前进着。突然,一架美机飞临,甩下几颗炸弹。一枚炸弹在道路下方的山坡上爆炸了。爆炸的气浪凶猛地掀过来,嘎斯51好像被人推了一把,猛地晃了一下。陈序明显感觉到车子不对劲儿了,但因为是负重爬山,只要没熄火,陈序就继续往上开。到山顶后,陈序对副司机说:“车子伤了”,拉开车门准备下车检查,结果一脚踏空摔在地上。原来,炸弹把司机门边的脚踏板和电瓶给削掉了,一个车轮子也瘪了。如果弹片再高一点点,可以轻易地穿过车门削在司机的腰上。

揭秘,鲜为人知的运输物资

志愿军汽车兵拿命护物资,敢与飞机较量,扬威朝鲜战场

隐蔽中的志愿军汽车兵

今天,关于当年志愿军铁血动脉的故事,小说和影视作品中讲得很多,但车上到底拉了什么东西,却鲜有介绍。对交战双方来说,打仗就是扔钱,几十万大军的给养、被服、武器、弹药,都要靠汽车一辆辆地运过去。陈序在朝鲜的5年多,拉过炮弹、枪支、工程材料,也送过伤病员和俘虏。

当时,美军对志愿军运输线上的桥梁重点“照顾”。志愿军工程兵部队架桥需要大量的工程材料。搭建浮桥,陈序就把一箱箱的檩子、三角钉送上去。战争后期,陈序最高兴的是往前方送喀秋莎炮弹。喀秋莎的炮弹很长,横着放在嘎斯51的车厢里,最多只能装7发。一卡车炮弹,转眼间就打光了,马上需要新的弹药补充上来,可见喀秋莎虽然威力大,但对后勤输送的要求很高。

车辆从前方下来,一般会带上志愿军伤病员或敌军俘虏。伤病员在前方野战医院进行紧急处置后,就要送到后方医院进一步治疗。这个后送的过程一般要持续3天时间。3天内,伤病员无法换药。陈序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停车伪装时给伤病员送上饮水和干粮。后送中的伤病员是很遭罪的。至今,后送伤病员的情景在陈序脑海中仍历历在目。无论车厢里的战友伤再重,车子该冲封锁线还是要猛冲,加之很多重伤员也得不到换药和治疗。只能大喊来减轻痛苦。

志愿军汽车兵拿命护物资,敢与飞机较量,扬威朝鲜战场

志愿军押送美军俘虏

拉俘虏的车要安静得多。陈序拉过来自几个国家的俘虏。俘虏们很老实,后送过程中,志愿军有时甚至都不配押车的战士,一车厢十几个俘虏都乖乖地坐着,静等着到达战俘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