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節日,不同的心情——“十年舊夢無尋處,幾度新春不在家”

《思佳客•癸卯除夜》 宋(吳文英)

自唱新詞送歲華。鬢絲添得老生涯。十年舊夢無尋處,幾度新春不在家。

衣懶換,酒難賒。可憐此夕看梅花。隔年昨夜青燈在,無限妝樓盡醉譁。

同樣的節日,不同的心情——“十年舊夢無尋處,幾度新春不在家”


在除夕守歲的時候,我創作了這首新詞,用來送舊迎新。又是新的一年,自己的雙鬢又添了許多白髮。

從前美好的生活,蹤跡難尋。已經好幾年了,春節都不在家中。可是,為了夢想,我還要漂泊在外,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故鄉!

雖然正值新春佳節,可現在的我,卻生活潦倒。沒有心情換洗衣服,想賒點酒獨酌守歲,卻也只是一個奢望!可憐的我,只能望著窗外的梅花度過這漫漫除夕之夜。

大年初一早上,一覺醒來,旁邊仍然是那盞照明用的隔年孤燈;而外面,卻飄來人們酒醉後喧囂的聲音。

同樣的節日,不同的心情——“十年舊夢無尋處,幾度新春不在家”


【註釋】

(1)思佳客,詞牌名,即《鷓鴣天》,首見於北宋宋祁之作,至晏幾道填此調最多。《詞譜》卷十一說:“宋人填此調者,字、句、韻悉同”。因賀鑄詞有“化出白蓮千葉花”句,故又名《千葉蓮》,又因其有“梧桐半死清霜後”句,故又名《半死桐》,又名《於中好》、《思越人》、《看瑞香》、《第一花》、《禁菸》、《翦朝霞》、《驪歌一疊》、《錦鷓鴣》、《避少年》、《鷓鴣引》、《醉梅花》。雙調,五十五字,上片四句,下片五句,上下片各三平韻。前片第三、四句,與過片三言兩句多作對偶。

(2)癸卯:公元1243年(宋理宗淳祐三年)。根據夏承燾《吳夢窗系年》,當時詞人四十四歲,尚在蘇州。

(3)十年:是計整數,並非確數,其實詞人從公元1232年(宋理宗紹定五年)到蘇州倉幕,至公元1243年(癸卯年)已有十一年了。

(4)醉譁:一作“翠華”。

同樣的節日,不同的心情——“十年舊夢無尋處,幾度新春不在家”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後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宋史》無傳。一生未第,遊幕終身,於蘇、杭、越三地居留最久。並以蘇州為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遊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後為浙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後“困躓以死”。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餘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量豐沃,風格雅緻,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後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