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戰死80000人,劉備為什麼一仗就輸掉了國運?

Norahs


類似的問題,我回答過多次,看到題主這個問題,還是忍不住再說幾句。

對待歷史問題,還是應該回到歷史史實中去,不可以隨意開口。

劉備去哪裡弄八萬人參與夷陵之戰哪?

如果這個數字太離譜,這個問題還有意義嗎?

本來,劉備還是很了不起的歷史人物。

就是因為演義過度拔高,反而弄巧成拙。

演義看多了,再稍微瞭解一下真實的歷史,心理反差太大,反而會對劉備產生反感。

帶領三萬大軍的劉備,敗了也就敗了,起碼還有個理由是為兄弟報仇,那可是舉國之兵啊,也算盡到了情義。

如果劉備夷陵之戰死了八萬人,那就不好說了吧。

起碼不會是全部死了吧。

就算是十萬人,那也是最保守的數字。

既然劉備能調集十多萬人,那為何當時不去救關羽哪?

這不是打劉備的臉嗎?

儘管襄樊之戰有其他原因需要探究,但起碼荊州失去,對劉備是最大的損失。

即便劉備真的不想救關羽,但劉備也要救荊州嘛。

實際上,劉備根本就沒有能力出兵救荊州。

漢中與曹操對峙一年多,劉備是把吃奶的勁都用上了。

漢中對峙結束,關羽立馬發動襄樊之戰,劉備實在沒有能力支援。

關羽被殺一年後,劉備才湊集了三萬人征伐東吳。

這些人不是揹包客裸遊,吃喝拉撒是很複雜的事,是需要時間準備的。

史料記載,孫權給曹丕上書,說劉備出動了四萬人東擊孫吳。

這個數只會少不會多。

有資料說,劉備派遣將軍吳班、馮習、張南率領約三萬人為先頭部隊,很快就攻入吳地。

如果黃權駐屯江北防禦曹魏的兵力,不在這三萬之內,那麼,劉備動用的兵力就是三到四萬人。

派遣馬良去武陵等地鼓動沙摩柯等五奚蠻夷加入,總兵力到了五萬左右。

再看看劉備派遣的這些將領,有多少是著名的戰將?

關羽、張飛都死了,趙雲守江州,魏延守漢中。

劉備敗退白帝城後,趙雲才帶領一萬人作為後援到來。

劉備收集潰散的部將及趙雲帶來的兵力,共有兩萬人馬。

滿打滿算劉備自己損失了兩萬多人,這還包括黃權駐紮在北岸,後來投降曹魏的人馬,起碼劉備也給黃權五千兵力吧。

劉備戰死、燒死的兵力最多就是一萬五千左右。

就是把一群豬圈在圈裡,放一把火,也會有逃出去的,何況是經過戰陣的將士。

火燒連營,主要是從氣勢上擊垮了劉備的將士,失去了鬥志,被孫吳斬殺的居多。

如果真的是大部分被燒死,那劉備實在是菜的沒法再菜了。

就像赤壁大戰一樣,曹操能有多少人會被燒死哪?

也像官渡之戰一樣,曹操能把袁紹多少人燒死哪?

主要是燒掉了他們的鬥志,氣勢沒了,戰鬥也就結束了。

再說,夷陵之戰,的確是燒掉了蜀漢的元氣,但沒有燒掉蜀漢的國運。

本就是一個益州牧,就是劉備心大,自己給自己封了個皇帝,給許多人安排了更高的職位罷了。

蜀漢滅亡,人口不足百萬,兵力十萬二千,可官吏就有四萬。

一個益州牧是沒法安置那麼多官吏的。

這個皇帝與益州牧劉焉、劉璋相比,又強盛多少哪?

就這點實力,何談國運啊?

同時期的燕國,比蜀漢也強大很多。

不是曹魏存在,孫吳滅掉蜀漢也是輕而易舉的事。

蜀漢號稱一過,哪有國運可言?

不喜勿噴,睜眼看歷史為要!


豹眼看歷史


劉備伐吳真的是為兄弟關羽報仇?還是為奪回地盤?

本文作者為珀爾修斯之弓,主編為薩沙,如果轉載請務必註明

三國演義裡,羅貫中極力渲染劉備張飛和關羽的兄弟感情,說伐吳是為了給關羽報仇。在趙雲勸諫劉備先北擊曹魏佔領關中時,劉備更是說出了“朕不為弟報仇,雖有萬里江山,何足為貴?”這樣的話。三國志裡面也記載了,“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但伐吳真的是因為為關羽報仇嗎?

建安二十四年秋七月,劉備在取得漢中後,稱漢中王。八月關羽出兵襄陽樊城,水淹七軍,威震華夏,險些使曹操遷都。但卻在當年冬天被孫權率呂蒙陸遜襲取荊州,關羽走麥城兵敗身死。建安二十五年冬天,曹丕受漢獻帝禪讓,即皇帝位。次年四月,劉備在成都稱帝,建元彰武,六月車騎將軍張飛被害後,七月開始起兵伐吳。

從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關羽兵敗身死,到章武元年七月伐吳,時間已經過去了二十個月。期間曹丕代漢後,劉備和群臣從《河圖》、《洛書》和《孝經》找出數條帶“備”和“玄”字的文字,又鼓吹天象感應,來佐證劉備稱帝天命所歸的合法性。最終劉備稱帝,併發布文告聲討曹丕,號稱要對曹丕“龔行天罰”,結果當上皇帝后第一個出兵目標卻是東吳。

劉備忿孫權之襲關羽,忿的其實未必是關羽被殺,三國時代沒有結拜兄弟的說法,即使劉關張在起家時親如兄弟,但到了後來,主公就是主公,臣下就是臣下。劉備真正忿恨的是孫權在他背後捅了一刀,奪去了全部荊州。使得劉備手裡只剩下益州一州之地。更無法實行諸葛亮《隆中對》提出的等候天下有變,分別從益州北出秦川和從荊州直趨宛洛的核心戰略。

而孫權早在奪荊州殺關羽的兩年前,就在孫權馬躍津橋後,已經向曹操請降言和。曹操也同意雙方修好,孫權暫時放棄了向淮南徐州拓展的計劃,轉而專心謀求奪取荊州西部。孫權和劉備的聯盟其實很脆弱,在雙方都沒有受到來自曹魏方面的直接壓力時,就會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而互相攻擊,前有東吳奪取荊州湘江以東三郡,後有關羽失荊州走麥城。等到劉備稱帝時,無論是劉備,還是孫權,都很難和對方保持足夠的信任和意願進行聯盟。所以劉備在稱帝后,就同時面臨著兩個敵人,東面的孫吳和北方的曹魏。

此時劉備雖然稱帝,但卻只有西川一州之地,九十萬人口,十餘萬軍隊,在三國中實力最弱,是不足以爭霸天下問鼎中原的。所以他利用登基為帝這一機緣,封賞籠絡手下各方將領官員,整合領地和軍隊之後,就急需向外用兵,獲取新的地盤和人口,增強自身實力。用兵的方向自然也有兩個,一個是如趙雲所勸諫的北進關中,進而出擊河洛。另一個方向就是東下伐吳,奪回荊州。

從當時的三國“國際”環境來看,東吳和曹魏之間處於緩和期,孫權甚至向曹丕稱臣。如果劉備經過艱難蜀道北進關中,面對的將是曹魏幾乎全部機動兵團。兵力對比將會是,十萬對三十萬甚至更多。加上關中經過漢末兵禍饑荒,一片荒涼,人口稀少,早已不是秦漢時的沃野千里物阜民豐之地,沒什麼軍事價值。出兵關中,雖然符合對曹丕“龔行天罰”的宣言,但僅僅是數萬大軍出川作戰的後勤問題,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而東下荊州,條件就比北進關中優裕很多。首先劉備在荊州經營十年,手下還有帶入西川的四五萬荊州軍,熟悉荊州地理民情,便於恢復統治;其次益州在荊州上流,糧草輜重可以依靠長江水運,保障有力;第三孫吳的實力比起曹魏來要差許多,對蜀漢沒有絕對優勢。孫權雖然名義上向曹魏稱臣,實際仍然是敵人。如果孫吳受到蜀漢進攻,曹魏是絕對不會派兵在關中向益州用兵進行牽制的,反而樂於坐山觀虎鬥,趁機坐收漁利。

所以,劉備東征孫吳,是在細緻權衡考量各方面實力和反應的情況下,才做出的以擴張領地人口,增強自身實力為核心目的的一次征伐。戰爭目的至少是奪回荊州。至於關羽之死,其實最多是出兵的一個藉口罷了。

劉備率領七八萬軍隊從巫縣出兵,一路沿江東下直趨夷陵西界,在那裡和陸遜率領的五萬東吳軍隊對峙。劉備不能水陸並進突破吳軍防守,反而舍舟登岸,在巫山到夷陵四五百里山路上設置了數十個屯兵營寨。陸遜則謹守夷陵道,不輕易出擊。雙方對峙七八個月,陸遜的耐心終於獲得回報,劉備師老兵疲,被陸遜用火攻之策,連破劉備五十多座營寨,劉備倉皇逃竄回到白帝城才得以收攏殘兵。此役損兵折將,亡失過半。

幸運的是曹丕在夷陵之戰後不久就派遣曹休、張遼、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須,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圍南郡,分三路進攻孫吳。孫權一面隔江拒守,一面派出太中大夫鄭泉前往白帝城和劉備重新交好結盟。三國重新回到蜀漢東吳聯合對抗曹魏的格局,但夷陵之敗後,蜀漢只能侷限於益州一州之地,擴張方向只剩下了向北的關隴地區,遂有諸葛亮六出祁山,但終究因後勤困難不能進取,最終蜀漢還是第一個被北魏滅亡。


薩沙


夷陵之戰所謂的劉備戰死8萬人,是出自夷陵之戰後,孫權上報曹丕的戰果數據,聲稱殺敵八萬,劉備僅以身免,但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嚴重誇大的數字。

如果夷陵之戰東吳殺敵8萬,這也就意味著劉備在整個戰爭中至少會出動8萬以上的兵力,但實際上在這一次戰爭中,劉備根本拿不出這麼多的兵力,按照戰爭前期孫權向魏國求救時提到的情況,劉備動用的力量也不過是支黨四萬,馬兩三千匹,出動8萬人那是不可能的。



當然相信有一些人也會糾結“支黨”二字,認為這只是劉備的先鋒部隊,真正的主力還在後面,劉備的總兵力應該會在8萬人以上,但如果考慮蜀漢歷史實際的軍事情況的話,恐怕就不會這麼想了。

在蜀漢的歷史上,由於長時間被壓縮在益州地去,蜀漢政權的人口無法擴張,軍事資源也自然有限,在蜀漢的歷史上蜀漢軍隊最大規模也不過10萬出頭,考慮到夷陵之戰爆發前,漢中郡一線因為漢中之戰早已變成無人區,需要留守大量部隊防衛曹魏,南中地區尚未平定,也需要駐守一定數量的軍隊,白帝城一線又有趙雲留守上萬人,如果劉備能出動8萬人征討東吳,恐怕漢中—益州—南中一線,早已無兵可守,這顯然是不可能的,劉備雖然著急奪回荊州,但他給不可能為一場還不知道有什麼結果的戰爭而放棄自己的大後方,根據夷陵之戰爆發前劉備集團的實際情況,劉備能出動4萬人已經是極限,事後孫權的上報有明顯的誇大,當然考慮到夷陵之戰爆發期間,原劉備佔領的荊州三郡的武陵郡零陵郡一帶發生了相應劉備的叛亂,還有五溪蠻夷上萬人北上加入劉備的大軍,不排除孫權把鎮壓叛亂過程中消滅的叛軍人數也加入到了夷陵之戰的戰果統計當中。



當然不管是4萬還是8萬,可以肯定的是劉備在這一戰中付出了極大的損失,只有不到兩萬人退回白帝城,對於劉備而言同樣是傷筋動骨,公元212年,當劉備進入益州援助劉璋之後,隨後就展開了爭奪益州的益州之戰,在歷時三年的戰爭結束後,隨即又發動了漢中之戰,直到公元219年戰爭才宣告平定,劉備雖然先後統一了益中和漢中,但也付出了極大的損失,一定程度上已經喪失了大規模主動出擊的能力,這也是不久後當關羽發動北伐之戰時,在東吳偷襲荊州三郡之前,這期間長達幾個月的時間,劉備沒有任何反應,因為他已經沒有能力支援荊州地區了。



荊州三郡失守兩年後,劉備雖然恢復了一定元氣,但考慮到益州南部還不穩定,主動出擊的限制因素仍然較大,這也是劉備宣佈討伐東吳後,曾有多位高官表示反對的原因,但對於劉備來說,這也是一個不好抉擇的關口,作為蜀漢政權的一號領袖,他當然明白自己的實力,但考慮到荊州三郡剛丟失兩年,劉備集團在益州地區多少還保留一定的人氣,如果能在短時間內向東吳發動進攻,也許會在荊州地區引起一定的內亂,給東吳造成麻煩,如果拖延日久當東吳徹底平息荊州,再行征伐將變得困難重重,在這種惡性循環下,劉備只能選擇冒險出擊。

但結局偏偏是最壞的,好不容易積攢起來的進攻力量又在這一戰中損失殆盡,劉備在荊州三郡的殘餘勢力也被東吳徹底消滅,劉備只能接受與東吳和談的結果,但同一時間也因為自己損失太大,隨後的諸葛亮用了整整五年時間才重新恢復主動出擊的能力,但東征的出路已經堵死,北伐的道路面對著漢中西北一帶的高山險阻,也變得困難重重。。。


遼寧資深球迷


首先,夷陵之戰蜀國出兵遠沒有八萬,何論戰死8萬人。戰前,孫權上書給曹丕:“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可以得知,夷陵之戰劉備自己親率4萬大軍,此外,馬良從五溪搬來了一些蠻夷兵,另加上先期到達夷陵的一些水軍,總兵力大概在5萬左右,和東吳兵力不相上下。即便如此,蜀國總人口有九十多萬,修生養息幾年,國力自然會慢慢恢復。所以,單論兵力損失,並沒有到一戰輸掉國運的地步。那麼,為什麼說夷陵之戰劉備一仗輸掉國運呢?原因就是,夷陵之戰蜀國徹底失掉了荊州,且再無收復可能,這才是致命的打擊。

荊州—吳蜀集團戰略衝突的焦點

荊州,在東漢時期下轄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七郡(另有說法是荊襄九郡,這裡採用東漢時期七郡說法),在三國時期是極為重要的戰略要地,說荊州的歸屬影響了整個三國時期的形勢走向也不為過。建安五年(200),孫策去世,魯肅向新吳王孫權獻策:“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大概就是說,先剿滅黃祖,然後討伐劉表,佔據荊州,沿著長江一路打過去,最後奪取天下。建安十三年(208),甘寧建議:“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甘寧的戰略設想比魯肅更具體,即先打黃祖,後取劉表,然後以荊州為跳板,向西奪取巴蜀。赤壁之戰後曹操退回北方,而孫權只得到了荊州的江夏,長沙,桂陽三郡。可以說孫吳戰略中的第二步,佔據荊州,勉強算達成了,雖然水分比較大。這時候周瑜提出“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蹙操,北方可圖也。孫吳的整個戰略意圖已經明晰了,周瑜與奮威將軍(孫權的堂兄孫瑜)共同攻取蜀地,討伐張魯,而後留下孫瑜鎮守,並與馬超結援,解除後顧之憂,周瑜則親自領兵奪取襄陽,直取曹操。接下來說說劉備的戰略規劃,當然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隆中對”了。總的來說就是佔據荊、益兩州,以此作為根基,等待時機,時機一到,從荊州,益州兩路出兵北伐。後來,荊州守將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由樊城攻至襄城,直逼許昌,威震華夏,曹操甚至準備遷都,可見荊州一線對曹魏威脅相當大。益州一線,劉備由漢中出天水、隴西,乘渭水順流而東下,進擊弘農、洛陽,配合荊州對魏都形成包圍。如果再能聯合孫吳,在合肥、徐州一帶發起進攻,那曹魏真是要玩完了。說了這麼多,其實就一個意思,荊州,無論對孫權,還是劉備來說,都非常重要。

荊州一失,蜀漢優勢蕩然無存

建安二十四年(219),趁關羽攻打襄樊之際,呂蒙白衣渡江,偷襲關羽後方,佔據荊州,關羽也敗走麥城,兵敗而亡。這對劉備來說是致命的打擊,以為這隆中對戰略中規劃的東路(即荊州一線)的戰線已經不復存在。為了重新奪回荊州,實現兩路出擊的戰略構想,劉備於黃初二年(221)對吳國發動戰爭。關於劉備發動戰爭的動機,大多數說法都是認為劉備是為了給二弟關羽報仇。不過,冷月認為,復仇只是劉備興師伐吳的藉口,畢竟劉備也是一代雄主,不可能如此義氣用事,況且,劉備當初就是以借的名義佔據荊州的,如果公然打著收復荊州的旗號,有點名不正言不順。劉備伐吳距關羽之死將近兩年,期間,還發生了一件大事,220 年,本屬蜀漢的上庸、魏興,均因守將叛變而歸曹魏所有,曹魏在東三郡這個地方建立了一個新的郡———新城郡,治房陵、上庸、西城三郡,以孟達為新城太守。這個變故更進一步加重了劉備收回荊州的願望,才會不顧群臣勸阻,甚至在沒有得到諸葛亮的支持下,執意伐吳。這裡有個有意思的猜測,《三國志》卷十四《劉曄傳》記載,劉曄說: “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意思是劉備沒想真的開打,只是想秀一下軍事肌肉,逼迫東吳放棄荊州,沒想到低估了東吳佔據荊州的決心。


夷陵之戰後,劉備幾乎全軍覆沒,退回永安,次年四月在白帝城去世。而東吳與蜀漢,也握手言和,共拒曹魏。此後四十餘年,三國疆域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夷陵之戰讓蜀漢遭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其一,荊州收復再無可能,僅有益州一線出兵北伐,困難重重,幾無可能成功。其二,劉備過早去世,繼承人威望不足,導致蜀漢內部的荊州派系和益州本土勢力相互傾軋,各蠻族不斷叛亂,內耗削弱了蜀漢原本就弱小的實力,後來靠諸葛亮的不斷調和與鎮壓,五年後蜀漢才重新出兵的實力。


一卷青史


分享有趣有料的歷史趣聞和觀點,我是醉愛談歷史,歡迎關注!

夷陵之戰戰死8萬人?這一仗就輸掉了蜀國國運?

這戰死8萬人的數據是不準確的。《三國演義》中寫劉備發兵75萬,但當時蜀國真有那麼多兵力嗎?明顯不可能。蜀國總人口也才90多萬,總兵力也只有10萬左右,除去都城和各個城池的守城將士,劉備能帶走的兵力也就差不多5萬左右。劉備雖然夷陵之戰戰敗了,也就頂多損失2-3萬兵力。

那為什麼蜀國在此役過後就一蹶不振了呢?

首先,兵力急劇下降,國力肯定會元氣大傷。說劉備輸掉夷陵之戰後就輸掉國運有點誇張,不過蜀漢確實從此走下坡路了。要知道,是劉備帶去的5萬兵力全是蜀國精銳力量。在經此大敗之後,損兵折將在所難免,不僅精銳受挫,士氣受到了嚴重的影響。關羽、張飛死後,夷陵之戰中又折損了馬良、黃權、張南和沙摩柯等骨幹將領。

其次,蜀國失去荊州戰略高地。劉備之所以在關羽死後執意要討伐吳國,不僅僅是因為吳國殺害了他的結義兄弟,還搶走了他的戰略地盤。本來劉備剛稱帝不久,他的目標是北伐曹魏,可孫權這邊背後捅刀子的行為確實讓劉備非常憤怒。劉備不僅要為關羽報仇,他更想要拿回荊州這塊兵家必爭之地。只可惜劉備最終戰敗了,拿不到不下荊州,又損兵折將。在本來就相對羸弱的情況下,蜀國想要再翻身就更難了。

最後,蜀國主戰派核心骨幹損失。蜀漢自從在成都成立以來,就一直存在著內部矛盾。以劉備、諸葛亮、關羽和張飛等為首的元老派和荊襄派是極力主戰的。益州派大部分是主張休兵養息的。劉備在時,哪怕那是關羽、張飛等大將不在,其他派系也不敢造次,而劉備一旦去世,主戰派的勢力就大大降低。

筆者認為諸葛亮主張的北伐戰略方針是完全有必要的,因為蜀國不去征討魏國,魏國也會進犯蜀國。以蜀漢的國力和所處的地理環境,一旦被魏國緩過神來進攻是極其危險的。事實也證明,在諸葛亮去世後,極力主戰的姜維基本上處於孤掌難鳴的狀態,蜀國走向滅亡是必然,只是遲早的事情。

總之,我們要明白一個道理,戰爭即是賭博,如果當時劉備在夷陵之戰勝利了,拿下荊州後可能會出現另一番景象。只是自古以來成王敗寇,劉備戰敗後,本來就弱小的蜀國更是雪上加霜,留給劉禪的蜀國只是一個爛攤子而已。

這個“扶不起的阿斗”能夠在蜀國在位41年絕非等閒之輩。至於說劉備夷陵之戰戰敗讓蜀國輸掉國運,只能說時也命也!


醉愛侃足球


關於人數的問題,前面的朋友們已經分析了不少,這裡不在多說。主要說一下為什麼輸掉了國運。

所謂輸掉國運,是一種相對形象的說法,完全可以理解成蜀漢經此一戰,再國家戰略上陷入被動。原因如下:

第一,以關羽、黃忠為代表的大批文臣武將的犧牲,導致了蜀漢集團人才的缺失;

第二,荊州丟失,失去了戰略上的主動性;

第三,糧草、錙重、兵員的損失消耗了蜀漢大量國力;

第四,劉備未完全穩固蜀漢政權就去世,留下了蜀漢集團內部分裂的隱患。


七葉雜談


劉備敗走白帝城,也就是問主所說的夷陵之戰,實際沒有戰死8萬多將士,而是當在六萬名左右,但可惜的是,死去的都是精兵良將啊,而且,桃園三結義,最能打戰的三個人,全死了。還搭上了好多副將,這一戰,直接導致蜀國兵將暫時青黃不接。

而輸掉國運,也是事實:第一,大意失了荊州,這是根本重地啊,劉備起家,就是靠的這兒,丟了荊州,失去了外爭天下的資本,只能偏安西蜀之地了。第二,蜀國在三國中,本就弱小,天下之地、經濟、人口,只佔十分之二還弱。十萬精兵,這是蜀國的規模,吳國有20萬,魏國有45萬。十萬沒了六萬,除了防守,還能幹嗎?

所以,劉備死後,蜀國國內反叛遍地,諸葛亮也沒有平反,而是休養生閒了好幾年,才出兵平叛,十幾年後,才以進為退,北伐魏國,而且,一生真正北伐,只有三次,每次,都是見好就收了。

沒辦法,經濟、人口、軍事是硬實力,在魏國和吳國都沒有明顯犯錯的情況下,蜀國,根本回天無力了。


董江波


夷陵之戰又稱彝陵之戰、猇亭之戰、夷陵猇亭之戰。發生在公元221年,是當時東吳和蜀漢為了爭奪荊州南部五郡的戰略要地所爆發的戰爭。

首先,五虎大獎關羽戰死,關羽在樊城與曹仁交戰時。孫權因此趁虛而入,派呂蒙夥同屬下朱然及潘璋,偷襲關羽所在荊州;致使外出作戰的關羽分身乏術,就在關羽撤退南還時,朱然手下馬忠捕捉到關羽(及其子關平)等人。最後將孫權下令將俘虜關羽等人斬首。

同時孫權佔領了江陵、南郡等地,這樣荊州的大部分地區都被吳國控制了起來。荊州地處魏蜀吳三國交界,咽喉要地。北可破樊城長驅直入伐曹操,東可順流而下伐吳,西可遏制蜀兵出川,兵家必爭,不可不奪,也不可不慎守.

最後,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對吳國發動了大規模的戰爭。為報復東吳而不顧朝中大臣勸諫,不遵從諸葛亮聯吳抗魏的戰略方針,在公元221年7月起兵十多萬向吳國發動大規模戰爭。劉備來勢洶洶,吳國上下無人能拒敵,情勢危急之下,孫權果斷的啟用的陸遜為大都督)率軍5萬前去迎敵。 陸遜這個人很有軍事天賦,準確的分析雙方的兵力、士氣以及地形等諸多條件之後,指出劉備兵勢強大,居高守險,銳氣正盛,求勝心切,吳軍應暫時避開蜀軍的鋒芒,再伺機破敵,耐心說服了吳軍諸將放棄立即決戰的要求。果斷地實施戰略退卻,一直後撤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線。然後在那裡停止退卻,轉入防禦,遏制蜀軍的繼續進兵。並集中兵力,準備相機決戰。這樣,吳軍完全退出了高山峻嶺地帶,把兵力難以展開的數百里長的山地留給了蜀軍。劉備的戰略意圖是希望依靠優勢兵力和吳軍速戰速決的,不過陸遜很狡猾的避開了兩軍的正面決戰。從公元222年正月開始,雙方開始短兵相接,陸遜採取以逸待勞的方法,整整6個月堅守不出。 等到天氣變熱,蜀軍士氣漸衰的時候,陸遜果斷的上書孫權採取了“火燒連營”的方法,一把火將蜀軍十多萬大軍葬身火海。

夷陵之戰劉備損失關羽、丟了荊州、數萬大軍戰死。劉備確實輸掉了國運。


1987那一年


據《傅子》(魏晉時期傅玄所著)記載,夷陵一戰,吳軍消滅了蜀漢軍八萬餘人!這個記載可信嗎?要說夷陵一戰雙方戰死的總人數達到八萬人,我都覺得誇張了。不過劉備一仗便輸了國運倒是真的。話說夷陵之戰的總傷亡人數大概是多少呢?劉備又為何在夷陵之戰中慘敗呢?這個我倒想和大家探討一番。

夷陵之戰的參戰人數及傷亡分析

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的名義東征孫吳,前期一路勢如破竹,深入吳境兩百餘里,後與吳軍相持於猇亭。公元222年六月,吳軍主帥陸遜抓住時機,展開反攻,一舉大敗劉備,同年八月,劉備敗逃白帝城,夷陵之戰終以劉備慘敗而宣告結束。話說這一戰,劉備究竟損失了多少兵力呢?為何說這一戰下來,蜀國就此輸掉了國運呢?

據《魏書》記載:

“孫權上書,說:“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

這裡記載了當時孫權向曹魏求援的記錄,其中明確說到了劉備“支黨四萬人”,那麼真只有這四萬人嗎?肯定是不止的,為什麼這樣說呢?

《三國志·陸遜傳》中明確記載了當時抵禦蜀軍的吳軍人數:

“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硃然、潘璋......孫桓等五萬人拒之”

當時孫權自己派出的軍隊就多達五萬,既然還要向曹魏求援,所以劉備伐吳的總兵力不應該在吳軍數量之下,那麼還有一支兵力從何而來呢?《三國志·先主傳》中有著明確記載:

“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谿蠻夷,鹹相率響應。”

時劉備伐吳是得到了蠻族支持的,當時五溪蠻首領沙摩柯更是隨軍出征,儘管沒有明確記載這支軍隊的數量,但我們大致可以推測人數應該在一萬五千人左右。加上七七八八的一些兵力,所以劉備伐吳的總兵力應該在六萬左右。

那麼最後劉備敗逃白帝城時,還剩了多少兵力呢?據考證,劉備退守白帝城後收攏散兵,加上後來趙雲的援軍,當時永安的守軍接近兩萬。所以劉備損失的兵力應該在四萬左右是個比較合理的數字。有道是“殺敵一萬,自損八千”,吳軍前期節節敗退,後來雖說一招致勝,但也損兵折將不少,保守估計一萬人應該是有的,所以夷陵之戰傷亡的總人數應該在五萬左右,而非八萬。

劉備一戰損失瞭如此之多的有生力量,說輸了國運倒也不為過,後來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劉備夷陵兵敗的原因

導致劉備兵敗的直接原因我們在史書中不難發現,據《三國志》記載:

“水陸俱進,今反舍船就步,處處結營,察其佈置,必無他變。”

這是陸遜對劉備作戰部署的一個評價,其中指出了劉備兩個致命的錯誤,其一是“舍船就步”,即捨棄水路主靠陸戰,當時劉備若水陸並進,順江而下,孫吳是很難招架的,特別是在逆流中與蜀漢水軍作戰,特別吃虧。其二則是屯兵山嶺,且營寨綿延八十餘里,首尾難以呼應。

戰略上的失誤成就了陸遜的一把火,將劉備的宏圖霸業燒得乾乾淨淨!

那麼還有其他原因嗎?在我看來也許我們得看看當時劉備所處的“境遇”。

其一:東征孫吳的計劃遭到了多數朝臣的反對,時諸葛亮,趙雲等人皆不主張伐吳,國賊乃曹魏也。

其二:伐吳的口號不好,時劉備伐吳的目的雖是為了奪回荊州失地,但主打的旗號卻是為關羽報仇。《三國志》記載:

“先主忿孫權之襲關羽,將東征。”

這樣的口號顯然是難以服眾的,這豈不是有因私廢公之嫌?

其三:劉備伐吳是第一次以皇帝的名義親征!若不取勝,豈不顏面掃地?所以劉備深入吳境兩百餘里,與吳軍相持猇亭近四月依然不肯退兵。

這便是劉備夷陵慘敗的原因,命也!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誰說夷陵之戰劉備戰死80000人?其實劉備在夷陵之戰死的士兵沒那麼多,最多也就兩三萬,兵力上並不至於傷筋動骨。為什麼感覺夷陵之戰後蜀漢就不行了,兩點,一是因為劉備陣營最能打仗的兩個人劉備和關羽都死了;二是因為夷陵之戰是一場賭博,是僅有的奪回荊州的機會,輸了這次就再也沒這個機會了,和兵死多少沒關係。


先來說說夷陵之戰究竟死了多少兵。當然我們已經很清楚了絕對不是小說裡講的七十萬,那正史上是怎麼說的呢?《三國志》注引《魏書》:癸亥,孫權上書,說:“劉備支黨四萬人,馬二三千匹,出秭歸,請往掃撲,以克捷為效。”這是曹魏的官方記載,應該是比較準確的。另外,劉備邀請到五溪南蠻為助力,《三國志 先主傳》: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谿蠻夷,鹹相率響應。這支部隊可能也就有一萬左右(如果有四五萬他還能聽劉備的嗎?),所以,劉備的總兵力撐死也就五六萬,怎麼能死八萬人呢?而孫權這邊也就是五萬人迎敵,《三國志 陸遜傳》:黃武元年,劉備率大眾來向西界,權命遜為大都督、假節,督硃然、潘璋、宋謙、韓當、徐盛、鮮于丹、孫桓等五萬人拒之。所以說兵力上雙方勢均力敵


那劉備死了多少人呢?也沒有五六萬全死,因為劉備的大軍聯營五十餘個,長七百餘里,首尾不能相顧,結果被陸遜擊破。既然這麼長,哪有一次能殺完的道理。其實陸遜只是擊潰了劉備的主力精銳,主力一敗,陣腳自亂,只能敗退,至少還有一小半能逃了回去。所以,被殺加投降的還包括大部分的蠻兵援軍,劉備真正損失自己的兵力絕對不超過三萬。

當然,兩三萬兵力損失對劉備來說絕對不算小,但要說一下子就翻不了身了那也不見得。不要忘了劉備在益州還有為數不少的守軍,後來長期的發展更是不充了不少兵力,因此,蜀漢失去奪天下的機會,不是因為死的兵多。

真正的原因:一是劉備和關羽都死了。演義裡諸葛亮如何用兵如神,似乎沒有他一個錦囊搞不定的事。而事實上,劉備陣營前期都靠兩人:劉備自己和關羽。劉備每開展軍事行動,如不分兵,則自己統兵;如需分兵,則自己和關羽各領一軍,他們兩人是劉備陣營軍事上的主心骨。關羽之前已死,劉備在夷陵之戰不久後也病故。所以,劉備陣營一下子特別缺少軍事人才,這是非常重要的。剩下的武將雖有指揮局部戰役的能力,卻無經歷大規模戰爭的指揮能力。

第二就是再也沒機會奪荊州了。從赤壁之戰後,孫劉兩家一直是盟友,共同對抗曹操。但是從劉備入蜀,孫權眼看自己被邊緣化,討要荊州,吳蜀失和,湘水劃界雙方妥協,至呂蒙白衣渡江奪江陵,殺關羽,雙方徹底撕破臉。但是雙方都明白,不能永遠撕破臉的。曹魏還是他們共同的敵人,所以,劉備打東吳有“脅迫”的意味在裡面。


劉備打東吳,絕不是什麼“頭腦發熱為關羽報仇”。恰恰相反,他是權衡後認為東吳不敢跟自己真的打,所以值得賭一把,逼東吳讓出荊州。孫權開始的反應也確如劉備所料,吳軍幾乎是一路後退。這時候孫權是希望劉備適可而止,那劉備大到的地方讓出去也就讓出去了,只求劉備不要意氣用事拼個魚死網破,那樣的話,他們會被曹魏一鍋端的。


但是等劉備打到夷陵-猇亭一線時,東吳不能再退了。一來如果劉備再打過去,那就是一馬平川,荊州會全部落入劉備手中,二來劉備捨棄了戰船僅用步兵,讓東吳知道劉備無意死拼揚州,而是僅僅意在荊州,說明劉備自己也是理智的,不會打的兩敗俱傷。於是,陸遜沉著反擊,在夷陵一戰擊潰劉備。劉備也明白不能糾纏,所以也就退回白帝城。而東吳一樣見好就收,孫權立刻遣使求和,劉備同意。劉備死後,諸葛亮更是直接與東吳重歸舊好,因為他們都明白,面對強大曹魏,吳蜀不能再爆發衝突,讓曹魏漁翁得利了。



故而,劉備輸了夷陵之戰,意味著蜀漢再也不能和東吳爆發衝突,蜀漢再沒有機會奪回荊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