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像劉備這樣到處遊走的集團,他的軍費從何而來?

王事情


劉備當然有自己的發家歷史。

最初,劉備家很貧窮,窮得織蓆販履。但得同宗資助拜到大儒盧植的門下。雖然同時有記錄說劉備好美食寶馬,根本沒心思讀書,但劉備因這個經歷獲得兩個起家條件。一,有大儒老師作門面。二,認識了後面的金主,世家軍閥公孫瓚是師兄。

諸位可真別小看了盧植,他就是後面大世家之首的范陽盧氏之祖先:



至少,劉備在大儒門下學到了忽悠。成功忽悠到富商張世平、蘇雙贈送千金(兩個商人還不是被大儒學生迷惑了),所以劉備才以這些錢財結交到本地豪傑。



黃巾暴動後,劉備又成功忽悠到縣中大戶張飛與逃犯關羽,張飛年幼好忽悠,關羽則是因為必須投軍洗白身份。接著張世平蘇雙贈送馬匹鐵器錢糧,劉備得以召集500青壯參加討伐黃巾。之後,劉備投到老師盧植門下,自然就有錢糧補給。

桃園三結義當然是沒有的:



討伐黃巾結束,劉備解散軍隊擔任縣尉。當然暫時不需要養活軍隊。之後劉備逃到公孫瓚門下擔任別部司馬(獨立團團長),當然就有編制與補給。

劉備的貴人公孫瓚:



討伐董卓後,劉備帶領關張參加,但此事存在疑問,因公孫瓚沒去。作為別部司馬的劉備敢自己去?或者私下去?暫且不論。

191年,多次立功的劉備晉升平原相,當然有一郡之地來養兵。第二年,北海孔融被黃巾包圍,向周圍大佬求救,劉備跟隨田楷救護北海後屯兵齊地,自然還是有供應。

公孫瓚部下田楷:



194年,曹操攻徐州。劉備跟田楷救援,此時劉備兵力很雜,精銳正兵千人,胡騎幾千又收攏流民幾千。曹操因陳宮叛亂退走,陶謙贈精銳丹陽兵4000,劉備也就脫離公孫瓚,暫時屯兵小沛,又有地方養兵。之後陶謙讓徐州,劉備有一州之地養兵。

徐州刺史陶謙:



呂布奪取徐州後,劉備孤窮於海西縣,手下殘兵兩三千,餓得互相吃人。此時,糜竺開始風險投資(之前為何不投資?),嫁妹妹並陪嫁奴客2000及錢糧財物,劉備得以緩過來。然而呂布竟然送還甘氏,準劉備屯兵小沛,可憐的糜竺,妹妹降成了妾。

善於投資的精明人糜竺:



劉備恢復了生氣,又有一萬多軍隊,呂布開始擔心,出兵擊敗劉備。劉備逃向曹操,曹操給了錢糧。隨後劉備又被呂布擊敗,幾乎隻身逃向曹操,手上沒啥兵了。

養虎遺患的曹操:



199年,劉備殺車胄而重佔徐州,召集數萬兵馬,被曹操擊敗,狼狽逃向河北,得駐軍平原的學生袁譚幫助,恢復一些人馬,也得到了袁紹的補給。

袁紹長子袁潭,劉備的學生:



200年,劉備藉口結交劉表到汝南,得劉闢龔都的擁戴,有數千的流寇武裝,第二年被曹操擊敗,領殘兵千人投靠劉表。劉表把劉備當門神安置在新野。一縣能夠有多少錢糧人口,劉備六七年也就最多五六千人。

黃巾餘黨劉闢:



後面就不用說了。


四川達州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劉備他們的軍費從哪裡來呢?有三個來源。

第一,在起步階段,主要靠是豪強大族的資助。

曹操起兵,靠的是本家和夏侯家的資助。靠著這些人的資助,在陳留拉起了五千人的隊伍。這就是他最初的家底。

孫策起兵,是他父親孫堅留下的2000人馬,還有他舅舅的支持。後來又得到周瑜的鼎力支持。周瑜的隊伍缺糧,魯肅拿出家中一半的糧食資助他。後來孫權重用周瑜、魯肅,這都是有原因的。

劉備家貧,不像曹操他們拿著家產起兵。但是劉備會籠絡人心,成功吸引了很多超級富豪資助他!

有兩位中山鉅商,資助了劉備數千金。劉備就是靠這些財富拉起了1000來人的隊伍。這是他人生的第一桶金。

後來劉備的徐州被呂布偷襲,劉備人馬散失殆盡。徐州鉅富糜竺糜芳兄弟,傾家蕩產資助劉備,還把3000個家奴交給劉備。劉備這才東山再起。

東漢三國時代,世家大族真是舉足輕重的勢力。

第二,靠徵收稅賦。

這個很理解。

世家大族雖然有錢,但也不可能長期供養軍、隊,真正擴大實力,還得靠稅賦。

當各地勢力有了比較鞏固的地盤以後,就會建立起穩定的稅負制度。從老百姓身上徵稅徵糧,供養人馬。

這其中,曹操搞的很好,他實行屯田,吸引了很多流民。增加了人口,也增加了糧食產量。稅賦當然也多了。

第三,靠搶敵對勢力的糧草軍餉。

以戰養戰,也是常用的手段。以曹操征討荊州為例。曹軍佔領襄陽以後,派出虎豹騎,一日一夜行軍300裡,在長坂坡擊敗劉備。然後佔領江陵。為什麼著急忙慌要佔領江陵呢?因為江陵廣有軍實。就是有很多糧草和軍用物資。劉備也是一樣,打敗了劉璋,佔領益州。奪取的兵馬錢糧那可太多太多了。


上將噯福斯


劉備在創業過程中,很長一段時間不能稱之為集團,只能稱為團伙,而且是建立在以劉備、關羽、張飛兄弟情誼和劉備個人魅力上的團伙。直到諸葛亮加入,劉備才能真正稱為集團。

劉備出身沒落皇室後裔,家徒四壁,一無所有,只得以織蓆販履為業,而且常常需要宗族的接濟才能維持生活,劉備能起來創業,首先就是他的個人魅力。



我們都知道劉備最初起兵的第一筆資金是來自中山馬販子商人張世平、蘇雙的資助,但是商人是逐利的,為什麼張世平和蘇雙要資助劉備?

因為劉備的個人魅力。劉備喜歡結交英雄豪傑,待人又真誠,禮賢下士,又有關羽和張飛這樣的一流猛將如兄弟般相助,因此在劉備的身邊就聚攏了一批人,再加上劉備素有雄心大志,又有意趁著亂世現來打拼,因此像張世平和蘇雙這樣的商人,有意結識劉備,並資助了劉備起兵的第一筆資金



劉備用這筆軍費拿來招兵買馬,武裝人員,在黃巾起義的當時,與政府軍一起圍剿黃巾軍,黃巾起義在經歷十個月後於當年就失敗了,劉備還因為在打擊黃巾軍的過程中立下功勞,因此被政府封為為安喜縣縣尉。

當時的東漢帝國已處於晚期,打黃巾軍除了皇甫嵩、朱儁、盧植等政府軍主力由朝廷提供軍費外,其他地方武裝和私人武裝的軍費都是由自已解決的,包括劉備。



劉備在當上安喜縣縣尉後,就成為公務員,理應由國家提供薪水,劉備手下的部隊也搖身一變,變成安喜縣駐軍,理應由國家提供軍費,但是東漢朝廷當時已經非常腐敗,也沒有太多的金錢拿來開支,因此裁員成為必須

於是劉備這樣因為軍功而當下公務員的人,大多被進行裁員,劉備再次淪為庶民,帶著手下一幫兄弟,四處遊蕩,自籌經費,自尋活路,政府就不管了,這個時候劉備只能想辦法養活一幫人,結果劉備帶著手下人碰到了大將軍何進派到丹楊招募兵馬的毌丘毅,於是劉備加入,畢竟沒地方混。



劉備也明白,就這麼跟著也不是辦法,因此極力表現,到下邳時齊力因為與盜賊力戰立功,又被任為下密縣丞,不久又因為某種原因辭官,後又任高唐尉、高唐令,結果高唐縣被盜賊攻破,於是劉備就投靠了公孫瓚。

劉備為官時,肯定是政府要提供軍費養著他們及手下那一幫人,有時候政府也沒錢,劉備就只能就地取材了,靠著當官的機會,在當地收取軍費,一部分來自當地豪強的攤派,一部分來自百姓的稅收



劉備投靠公孫瓚後,他的軍費就理應由公孫瓚提供,畢竟當時的公孫瓚既是劉備的同學,又是幽州的大軍閥,權大勢大,又有錢,劉備跟著公孫瓚混了幾年後,趁徐州陶謙求援的機會,離開公孫瓚投靠陶謙了。

劉備投靠陶謙後,他的軍費就由陶謙提供,畢竟劉備出賣武力,陶謙就得提供軍費養著劉備,劉備手下也有一支軍隊,而且陶謙還另外撥了一些人馬給劉備,劉備在徐州也算是小有勢力,陶謙是徐州牧,掌管一州之政,徐州所有的稅收都掌握在陶謙手中,多養劉備一支小軍隊,不是什麼問題。



陶謙去世後,將徐州讓給劉備管理,這樣子劉備就成徐州牧,也就是徐州的父母官了,這下子軍費問題解決了,有地盤就能解決軍費,有人口就能解決糧食問題,所以地盤和人口是養活一支軍隊的根本軍費。

劉備在徐州的時候,還認識了一個大財主,由於劉備這個很有魅力,讓這個大財主相見恨晚,之後便緊緊跟隨劉備,這個大財主就是糜竺,徐州首富,也許也是全國首富,糜竺甚至在劉備被呂布偷襲失去徐州後,仍然支持劉備,這隻能說明劉備有魅力了。



糜竺家裡有多有錢呢?

我只說一句話,糜竺家裡有僮僕、食客近萬人,資產上億,不僅養僕人,而且還養門客,資產上億錢,這不是首富又是什麼?

糜竺在劉備最低落的時候拿出自已家的錢財給劉備,買糧食,招兵馬,很快劉備就滿血復活了,從這之後,劉備及手下軍隊的軍費就由糜竺負責,劉備再也不用擔心軍費問題了,而劉備對糜竺也是厚待有加



後來劉備還投靠了呂布、曹操、袁紹,直到來到荊州投靠劉表,在劉表的地盤上,劉備開始穩定下來,由於有糜竺的幫助,劉備並不發愁軍費,他發愁的是前途問題。

雖然替劉表鎮守北大門,但劉備的雄心顯然並不止這些,在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後,劉備才真正開始鹹魚翻身了,由團伙或流寇或小軍閥轉變為政治集團。



為什麼?

因為諸葛亮提也了政治目標,政治理想,政治藍圖,這就讓劉備覺得如魚得水,如虎添冀,人生終於有了發展方向,於是在赤壁之戰後,劉備就佔據了荊南四郡,同時從孫權那裡借來了南郡。

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再也不缺兵員和軍費了,因為有了地盤,可以在地盤建立政府,徵收兵員,收取賦稅,而且這些都是諸葛亮的強項



再之後,劉備地盤進一步擴大,逐漸形成了政府的規模,地跨荊、益二州,即使是後來失去了荊州,劉備集團也有益州作為最後的根據地,而軍費就不再是問題了,來自益州百姓的賦稅。

另外,劉備還有一個黑點就是接納了劉巴的建議,發行五誅錢掠奪益州百姓的財富,簡單的說,就是發行本身價值較低的貨幣,以通貨膨脹的手段,讓益州百姓的財富到自已的手中,然後再利用這些作為軍費,進行擴張和對外戰爭的資本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備,中山靖王之後,連漢獻帝見著都要尊稱一聲皇叔,但這都是後話,劉備在發家前只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小民,既無田地,也無房產,靠賣草鞋為生,溫飽都是問題。古人打仗,講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軍中無糧之日,就是士兵造反之時,曹操攻打袁術的時候,糧草不濟,只能嫁禍於糧官王垕,雖說這種做法過於陰毒,但在當時的形勢下,實則是一種捨車保帥的無奈選擇。

東漢末年,群雄並起,江東孫堅,河北袁紹,淮南袁術,荊州劉表,西涼馬騰,徐州陶謙,幽州公孫瓚,這些人,不是出身貴族,就是地方官員,身份背景雄厚,也正因為如此,他們才有了割據一方的實力和名氣。像劉備這種身份、地位低下的小人物,要錢沒錢,要名沒名,也想學人家聚眾起義,簡直是痴人說夢。

第一桶金

劉備的第一桶金來源於兩位“投資人”——張世平與蘇雙。劉備在涿郡時,結識了前往涿郡販賣馬匹的富戶張世平與蘇雙,農耕時代,馬匹是十分重要的軍事戰略物資,能夠從事馬匹生意,不僅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還要有強硬的後臺做支撐,史書雖然對此二人著墨不多,但有理由推斷,張世平與蘇雙遠非“中山商人”那麼簡單。

張世平與蘇雙都讀過呂不韋的書,認定亂世出英雄,如果投資的當,將來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益。彼時劉備雖是一介草鞋,但“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好交結豪俠,年少爭附之”。儼然龍鳳之姿,日月之表。

如此出類拔萃的人才,張世平與蘇雙自然不願錯過,他們一致認定劉備有大才,是一個可靠地人才,於是決定投資劉備,《三國志.蜀書.先主傳》說的很清楚: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

有意思的是:這筆投資完成後,二人再無音信!

富商資助

縱觀三國諸侯之戰,活脫脫就是皇族與諸侯世家之間的戰爭,當時漢室傾頹,劉家式微,江東孫家、河北袁氏、西涼董卓、荊州劉表等等都想取漢朝而代之,面對這樣的情況,各路商賈紛紛選擇“站隊”,結識各路英雄好漢,近則可以自保,遠則飛黃騰達,而劉備身為漢室宗親,佔據了道義上的優勢,因此飽受各路富豪的青睞,加之他為人謙和,行事任意,名聲遠播海內,適逢亂世,禮崩樂壞,能有劉備這樣的仁者,自然為大家所喜聞樂見,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地方上的富商大戶們紛紛向劉備進獻錢財、表達自己對漢室的忠心,順帶對劉備進行投資。在劉備東奔西跑的這段時期裡,各地的富商大戶們給劉備進獻的錢財軍餉是很多的。可以說在劉備偷襲劉璋之前,劉備依靠“重情重義之君”這個人設獲得了很多資助。

軍閥外包

劉備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依附在大諸侯的羽翼之下“發育”,而作為小弟,軍餉自然不能自己掏腰包。

劉備一開始投奔了太守劉焉;之後棄官不做投奔何進,被何進封為高唐縣尉,高唐縣被黃巾軍攻破後,劉備又投奔自己的老朋友公孫瓚;直到此時,劉備才真正的“發育”起來。在這之後劉備又先後投奔陶謙、曹操、劉表等等,這些跳槽經歷讓他積攢了實力、名氣,並且不用為糧草發愁。這就好比是一個小公司,剛剛創立的時候產品市場佔有率低,為了維持生存,選擇給大公司做外包,賺取一部分收益,等到公司壯大起來,就可以自立門戶了。

實力壯大,稅收

“借”來荊州之後,一直東奔西走的劉備集團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彼時荊襄九郡,涵蓋今日整個江漢平原,物產豐富,交通便利,人口眾多,可謂帝王之業,有了這塊地盤,劉備終於可以喘口氣,光是田地賦稅,就足以養活手下兵馬,而地處四川盆地的益州,更是不逞多讓,秦朝末年,張良在論證定都關中時說到“關中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

有了這兩塊根據地,劉備集團不僅實現了自給自足,還可以向東力據孫吳,向北抗衡曹魏,三分天下自此而始。如果不是關羽大意失荊州,蜀國的實力將大大增強,諸葛亮的北伐也不至於那麼窘迫。

經營生財

自西漢開始,政府為了減少糧草供應,允許軍隊利用荒地自行組織生產,《漢書·爰盎晁錯傳》記載:選常居者,家室田作,且以備之。這裡的常居者就是戍邊的軍隊,武帝年間,大力對匈奴用兵,屯田制得到了更大規模的推廣,“吏卒五六萬人”,還據此設立了屯田校尉進行管理。

劉備是否做過屯田耕地的買賣史書沒有記載,但蜀漢大將姜維卻是實打實的屯田地主,當年姜維北伐,困鄧艾於祁山,勝利有望,卻被宦官黃皓讒言召回,在諫殺黃皓不成的情況下,姜維採納郤正的建議,屯田避禍,按照郤正的說法:一者,得麥熟以助軍實;二者,可以盡圖隴右諸郡;三者,魏人不敢正視漢中;四者,將軍在外掌握兵權,人不能圖,可以避禍!

由此可見,自營生產,也是三國時期各路軍隊獲取補給常用的辦法。

以戰養戰

以戰養戰這個說法雖然不雅,但卻是軍閥混戰時期獲取補給的不二法門,試問亂世之下,田地荒蕪,餓殍盈野,哪裡有那麼多從事生產的土地、人口,軍閥爭鬥,都是存量爭奪,就那麼一塊餅,誰爭到就是誰的,一旦攻破城池,首先做的就是搶奪糧草人口,糧草可以作為補給,人口可以擴充兵員,至於長期發展,那都是以後的事情,生存下去才是這些小軍閥優先考慮的。

以項羽為例,鉅鹿之戰前,西楚軍只帶了三天的口糧,然後渡過漳河,破釜沉舟,三天以後的生活問題如何解決?想來只有兩個辦法,一是搶奪對手,二是劫掠百姓,除此以外,也許還有其他軍隊的一點支援,但彼時秦軍勢大,各路軍馬自顧不暇,哪有心力支援項羽。

劉備軍攻破益州後,論功行賞: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還其谷帛。

可見,其賞賜多來自對益州現有資源的掠奪,以戰養戰名不虛傳。

除此以外,還有一些見不得光的手段,史書沒有記載,我們可以略做猜測。

熟悉網文的朋友都知道摸金校尉,但卻少有人知道這一稱呼源於三國時期的曹操,其時為了籌集軍餉,曹操不惜自降身份,盜挖陵墓,獲取陪葬品。

如果說曹操是摸金校尉的開山祖師,那麼同時代的孫權就是挖墳掘墓的集大成者,這位老兄先是將吳越之地的大墓洗劫一空,後又盜掘了長沙王吳芮的陵墓,再後來竟然挖到了彼時尚且十分偏僻的廣州,只因聽說南越王趙佗墓中陪葬甚多,無奈當時盜墓科技水平有限,孫權並沒有挖到趙佗墓,只好把第三代南越王趙嬰齊的墓洗劫一空。

劉備有沒有挖墳掘墓史書沒有記載,但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亂世之下,禮崩樂壞,縱然仁義,也難以抵擋眼前的誘惑。



日慕鄉關


漢昭烈帝劉備,原本只是一個賣草帽草鞋涼蓆的市井鄉民。鬥爭時期一路東奔西走,在諸葛亮出山之前幾乎是居無定所,那麼劉備漂泊之時,他的軍費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三國演義》雖然是親劉派,但是在臉譜化的描寫之中,劉備也未能倖免的成為了“被弱化”的對象。書中劉備給人的印象估計只有兩個:愛哭、愛跑。

正如我剛才所言,如果大家真的認為劉備就是這樣一個人的話,那劉備就冤枉死了。真實的劉備是很有本事的,在為人處世,言語交際方面都是很有一番本事。要不然劉備怎麼能在一面之緣的情況下說服關羽、張飛;三顧茅廬之後成功說服諸葛亮。這些都是劉備的過人之處。也正是這些過人之處,讓劉備在漂泊之中有了依託。

處事信義當先,皇叔四海揚名

劉備在剛出道之後就名揚天下了,“三讓徐州”更是讓他成為了忠義的典範,這也就讓很多鄉紳富豪無償的贊助劉備,這是他的第一筆家資。就比如徐州牧陶謙,在劉備居無定所之時就曾給過很多幫助。

這到不是因為劉備“傳銷能力”有多麼強,而是劉備在言行舉止當中,始終把自己刻畫成為忠義善良的代表。我想世界上並不會有人傻到喜歡和姦臣惡賊交朋友,自然是更加願意與劉備這樣“仁義滿天下”的人交往。

在“偶像”面臨絕境之時,那些地方鄉紳自然而然的就會出力。土豪出力,那肯定是大筆大筆的金錢投資,像這樣的忠義之士,日後要是成立氣候,定當“滴水之恩湧泉想包”,這也算是富豪們的一筆政治投資吧,要是萬一呢!

臨危投親靠友,玄德東奔西走

劉備的第二筆財務來源在於投靠。對,你沒有聽錯,投靠也是一種財產來源,而且是一種穩定的收入方式。在劉備的一生之中,不知道投奔了多少名流。最初投靠公孫瓚,後來投靠陶謙、再後來投靠曹操、然後投靠劉表、在詐騙孫吳、而後才有了蜀地。他的足跡幾乎踏遍祖國大江南北。

劉備是何許人也?作為一個精明的政治家,他怎麼能做賠本買賣呢?每每投奔一處,在保留自身實力的情況下,挖掘老闆內部人才,如果老闆派出打仗,劉備就會採取手段,以最少的自身代價換取最大的政治利益。如果被老闆發現就趕緊開溜,投奔下一個老闆。當然在之前一段時間內,軍費是由老闆完全承包的。

久遷落葉生根,劉備坐擁民眾

劉備的漂泊生涯在其詐取荊州之後可算結束。其實和以前一樣,每撤退到一個新地方,劉備總會帶上民眾。說好聽點叫劉備仁義,說難聽點就是心機。其實農民的遷移並非發自內心,試想人家地種的好好的,你硬要人家把老家扔掉逃命,雖然戰亂必傷民,但是對於曹操等眾多諸侯來說,民眾更重要。

為什麼呢?因為民眾就是生產力,就是糧食,就是賦稅。劉備目的很明確,以仁義之心籠絡萬千大眾,然後讓他們安心為劉備打工。這就是光鮮亮麗的外衣之下殘酷的政治原形。這也是劉備後期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賦稅。

有了資助、投靠和賦稅,才使得劉備漂泊半生卻很穩當。

結束語:劉備的這些措施並沒有過錯,政治人物是不能道德化的,這就是他們與常人的區別。有的人一輩子追求璀璨亮麗的星光,卻從來沒有想過,要登高遠望,觸及星空,就必須做那些表裡不一的勾當。這才是政治家的內心暖鄉!


楚南青史君


想在戰亂時代拉起一支隊伍,首先你得有足夠的錢。軍械鎧甲要錢,馬匹鞍轡要錢,糧食物資都需要錢。任何一支隊伍,都少不了金錢的支撐。沒錢沒糧,誰願意提著腦袋跟你幹。在沒糧沒錢的情況下,即便給你一支隊伍,你照樣留不住,最終還是會一拍即散。

最直觀的例子就是曹操。因為早期的曹操,也沒什麼錢。由於曹嵩的落馬,家道中落,曹操起兵非常困難。得陳留衛茲的資助,拉起了幾千人馬的隊伍。

後來討伐董卓,由於眾諸侯不肯出力,曹操獨自領兵去追擊董卓,遭到卓將徐榮的埋伏,幾千兵馬幾乎全軍覆沒。

於是與夏侯惇到揚州募兵,這時候曹老闆是典型的窮光蛋,沒人願意追隨他,一個兵也沒有募到。

好在他人際關係還不錯。揚州刺史陳溫,以及丹陽太守周昕,送給了曹操四千兵馬。結果如何?這四千兵馬集體反叛,沒人願意跟著曹操幹。



這就是我們前邊說的,你沒錢沒糧,給你一支隊伍,你也養不活。經濟基礎是拉起一支隊伍最重要的因素。



劉備雖然貴為漢皇后裔,家道卻早已中落。早期甚至以織蓆販履維持生計。沒錢,沒地,沒礦,也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是個十足的窮光蛋,他的軍費從何而來?

具體有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靠富商支助

1、富商張士平、蘇雙的支持

劉備的第一次募兵,是黃巾四起的時代。當時朝廷在涿郡一帶張掛榜文,招募天下的有志之士共破黃巾。劉備有心為國出力,無奈沒有經濟基礎,無法拉起一支隊伍。富商張士平、蘇雙為他的志氣所感,資給了他很多金財。

就這樣,劉備拉起了他的第一支隊伍……


2、富商糜竺的入股

糜竺原本是徐州富商,後被徐州牧陶謙闢為別駕從事。陶謙死後,糜竺全力支持劉備。奉陶謙遺命,尊劉備為徐州牧。劉備的成功,很大程度上離不開糜竺的支持。

糜竺的先祖世代經營墾殖,糜竺是徐州的第一富商,養有食客、僕童近萬人,固定資產已經過億。在劉備政權極度不穩定的時候,集團的經濟來源,大多都來自於糜竺。

換句話說,若沒有糜竺的支持,劉備的路會難走很多。所以在糜竺的有生之年中,他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很高,甚至在諸葛亮之上,排在眾臣之最。


第二、以大漢皇叔的名義,遊離於眾諸侯之間,借眾諸侯之力發育自己的實力。

後來劉備投靠了公孫瓚。這段時間內,客居在公孫瓚處。軍費問題不需要劉備擔心。臨走之前,他還拐跑了公孫瓚的一隊軍馬。

然而!他脫離公孫瓚之後,馬上就寄投了徐州陶謙。軍費問題仍然不需要劉備擔心。陶謙死後,劉備提領徐州。

呂布搶了徐州後,劉備又依附於呂布,呂布讓他駐紮在小沛,供給一切錢糧物資。這段時間內,劉備發展了不少的兵力。

被呂布擊敗後,劉備又投靠了曹操。曹操讓他去堵截袁術,劉備趁機拐跑了曹操的幾萬兵馬以及一座徐州城。

後被曹操擊敗,劉備投靠了袁紹,並招攬了名將趙雲。借用袁紹的資源,趁機發育自己的實力。拉起了一支隊伍。

劉備瞅準時機,脫離了袁紹,得黃巾舊部劉闢支持,割據於汝南一帶。後被曹操擊敗,轉投於劉表。在荊州期間,物質錢糧問題仍然不需要劉備擔心。

之後又投靠孫權,在孫權的聯合抗擊下,曹老闆兵敗赤壁。考慮到制衡曹操,孫權將荊州借給了劉備。

從此!劉備就有了自己的穩定收入。

第三、各州郡縣的賦稅

長期遊離於諸侯之間,或者單靠富商支持,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從古至今,稅收才是軍隊開支的主要來源。

劉備先後佔據了徐州、汝南、小沛等城池,這些城區的稅收,足以養活他的一支軍隊,甚至有多餘的錢糧,供給他招兵買馬。

東吳答應借荊州之後,劉備擁有了一塊穩固的地盤。而且是一州之地,稅收數額龐大,一切的軍費開支都不成問題。劉氏政權漸漸得以穩固。

奪取益州之後,劉備坐擁二州之地,加之益州國庫富足,又發了一筆小洋財,他成了名副其實的有錢人。

蜀中殷盛豐樂,先主置酒大饗士卒,取蜀城中金銀分賜將士。——參考,《三國志·先主傳》

單從他對關羽、張飛等功臣的賞賜來看,絕對的大手筆。

益州既平,賜諸葛亮、法正、飛及關羽金各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其餘頒賜各有差。——參考,《三國志·張飛傳》

如今的劉備,已經從之前的一無所有,搖身一變,變成了真土豪。有錢有地,有糧有兵,足可與曹、孫兩家爭雄。


愛尚文史


對於軍閥來說,他所依靠的就是地盤有了地盤就有了人口,有了人口就有了稅收,有了稅收就有了軍費,有了軍費就能養活軍隊,進而搶取更多地地盤、人口。以此形成良性循環。

如果一個地盤喪失的軍閥,那麼最後只能灰溜溜的消失譬如上世紀初期一些軍閥。大多做起了寓公。

漢末亂世事情軍閥混戰,只要佔據地盤就是軍閥,劉備也不例外。在當時他是一個奇葩的存在,多次獲得地盤,又多次丟掉,但是每一次都能化險為夷,他自己的班底從來都單獨成軍,隨時都可以抽走。



既然這樣,他的軍費來自哪裡?自然,在徐州、下邳、新野時候是來自於這些地盤的稅收,甚至跑出去越界搶。


另外一批軍費就是一些鄉民豪紳的捐助譬如徐州的糜竺糜芳就變賣家資自助劉備,甚至在劉備丟了妻子時候還把妹妹送去溫暖劉皇叔。

在其他時候,依靠袁紹、曹操時候是沒有地盤的,他的軍費來自於兩方的補助。畢竟這個時候他們需要的軍費不多,也就核心骨幹如張飛、關羽、簡雍、孫乾、糜竺等人。

劉備在荊州時候才大爆發,獲取了大量的地盤,軍隊這個時候才需要龐大的軍費,但是這時候已經有了地盤,就有稅收。


歪史


劉備是三國時期的重要人物,他從因家貧而不得不幫著母親織蓆販履的落魄宗親,變成了割據一方的蜀漢昭烈帝,堪稱古人勵志典範。

當然,我們不能只看劉備最終的功成名就、繼承大統,也要知曉他篳路藍縷的創業艱辛。畢竟,劉備戎馬半生,歷經無數艱難危險,數次險些喪命、狼狽逃竄,最終也只是當了兩年的帝王便病逝白帝城。

因為實力弱小、名微言輕,起兵初期的劉備不得不四處漂泊,他先後依附於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諸侯,還因為被呂布偷襲奪走徐州而不得不忍辱負重、寄人籬下,在呂布的"開恩"下屯駐小沛。

可見,劉備的發家過程實在堪稱是命運多舛,這也正體現了他創基立業的不易。

那麼,東漢末年,像劉備這樣到處遊走的集團,他的軍費到底是從何而來呢?

筆者認為,這一問題的答案便是資助,要想進行解釋,我們還得從劉備的多次寄人籬下說起。

其實,早在劉備少年時期,他便開始受到了資助,而他的第一個"投資人"是同宗的叔叔劉元起。劉備雖然是中山靖王之後,但這一脈因為漢武帝時酎金失侯事件的發生、《推恩令》頒佈等原因而導致爵位不斷被削減,到他時,只有祖父當過一任小官。

劉備出生不久,父親便溘然長逝,年幼的他因為家中貧困,便只好和母親一同織草蓆、草鞋,拿到集市販賣為生。

即使如此,劉備還是從小便展現出來與眾不同的氣質。於是他同宗的叔叔劉元起感嘆道:"吾宗中有此兒,非常人也",對他家常常給予資助,對待劉備就像對自己的兒子一樣好。

在叔叔劉元起的資助下,劉備家庭條件有所好轉,他也得以前往外地學習,並遇到了更多的"投資人",這是後話。

劉備憑藉自己遊學得到的才識和與生俱來的領導力拉幫結派,很快便形成了一個小有規模的小團伙。據《三國志》記載:"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

最初,劉備組建的團伙只不過是散兵遊勇,但得到了富商的資助,他們終於可以有模有樣地裝備上一些武器、馬匹了。

得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後,劉備又正趕上了聲勢浩大的黃巾起義,他用被贊助的資金進一步招兵買馬後,便帶著組建好的軍隊投入了戰爭。儘管因戰功獲得了小官職,但有著巨大抱負的劉備不甘於此,於是毅然辭官。

劉備三度為官,歷任安喜縣尉、下密縣丞、高唐縣令,但後來被黃巾軍攻破。率眾逃出高唐縣,劉備聽聞當年一同學習的好友公孫瓚已經當了中郎將,便前去投奔,這就是筆者上文所說的"後話"。史載,劉備"往奔中郎將公孫瓚,瓚表為別部司馬。"

在昔日同窗的幫助下,劉備得到了新一輪的資助。

後來,徐州牧陶謙被曹操攻打,求援於公孫瓚,劉備率眾前去救援,因逼退曹操之功,"謙表先主為豫州刺史,屯小沛。"劉備在徐州屯駐不久,年邁的陶謙感到時日無多,臨死前,他囑咐重臣麋竺道:"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

於是,劉備被擁立為了徐州的新主人,這是陶謙對他的極大資助。

後來,呂布趁劉備外出奪走了徐州,並將其安置在了小沛,不久出爾反爾,出兵攻打。無奈之下,劉備只好前去依附曹操,"曹公厚遇之,以為豫州牧。"呂布被誅殺後,曹操還"表先主為左將軍,禮之愈重,出則同輿,坐則同席。"

作為漢室宗親,劉備哪怕是受到優待也沒有歸心於曹操,而是尋機逃走,奪取了徐州。

曹操見狀,自然是率兵來攻,劉備實力弱小,很快被擊潰而北逃。來到青州,劉備受到了曾受其關照的袁譚的照顧,並隨之去見了北方霸主袁紹。史載:"紹遣將道路奉迎,身去鄴二百里,與先主相見",可見劉備受到了很高的禮遇和照顧。

等到官渡之戰爆發,劉備以找劉表結盟為由,離開戰場去了荊州。

在荊州,劉表熱情接待了這位同宗,史稱:"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劉備一生受到了許多資助和關照,一方面,他有著獨特的魅力,另一方面,他漢室宗親的身份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儘管他四處輾轉,但始終有著足以維持基本需要的軍費。當然,每佔領一座城池,他也可以徵收軍資滿足需求。


煮酒君


第一種,別人的資助。在劉備早期的時候,他的潛力就被人看中了。一個徐州城的富豪非常支持他,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他,還給他很多金銀。後來劉備在曹操那裡時,曹操給他軍餉。自立後,他的軍餉來源主要是劉表、劉琦等人。到了後來他獲得了幾個郡縣之後,就開始收稅了,還實行鹽鐵專賣政策,這些都是穩定的軍費來源。 劉備以仁義著稱, 那麼他的軍費從哪來? 你可能不信但這就是現實 第二種,搶劫錢財。古代的軍隊可不像現在,那時候攻破一座城池之後,首先就是搶奪當地百姓的錢財。據說,劉備每次打仗之前都會許諾士兵,只要攻下城,任你們搶。雖說大頭還是劉備的,但是這樣一搶每個士兵手裡也能有幾個錢。所以,那時候成都的百姓還是聽怨恨劉備軍隊的。 劉備以仁義著稱, 那麼他的軍費從哪來? 你可能不信但這就是現實 第三種,在自己治下實施鹽鐵專賣政策。封建社會,這2樣東西最重要,政府一般都是壟斷它們的生產與銷售,這樣會有一大筆的收入。劉備初入四川之時,政府還是挺窮的,劉備實行這一制度之後,獲得了很大的利益。有了制度,就有專門的政府機構來管理。而這個機構的管理人員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天星派


這個問題很有水平,問到了關鍵點上。

大家都知道,創業是需要資本的。遇上好的項目,好的機會,想大幹一場,是需要資本的。劉備就是遇上了好的機會。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宦官把持朝政,遇上天災,瘟疫氾濫,民不聊生。各路強豪、饑民,蜂擁而起。爭奪自己的地盤,稱王稱霸的。

《三國演義》上講,劉備是個涿州編制草鞋和席子的草民。看到官府的檄文榜,說:誰組織隊伍去剿黃巾軍,就給誰封官。劉備覺得機會到了,這是個創業的好機會。可惜沒有資本。於是劉備一聲嘆息,引來了同時看檄文的張飛的呵斥。於是,兩人一拍即合,準備搭夥創業,喝酒的時候又遇上另一個合夥人關羽。後來,殺豬賣肉的張飛,將自己殷實的家產變賣,換成了五百人的隊伍和武器。這是《三國演義》上的說法,說明張飛是第一個天使投資人。

其實,史書《三國志*先主傳》:“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貲累千金,販馬周旋於涿郡,見而異之,乃多與之金財。先主由是得用合徒眾。靈帝末,黃巾起,州郡各舉義兵,先主率其屬從校尉鄒靖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

由此看,劉備創業的啟動資金,是由中山大商張世平、蘇雙等人出的。

那麼,在劉備長達26年的征戰中,在獲得徐州之前,都是東奔西走,四處投靠。最少也有上千人馬。這些軍費開支從哪裡來?

  1. 第一,上級撥付。劉備先後投靠劉焉、公孫瓚、陶謙、呂布、曹操、袁紹、劉表、劉璋等。既然更你混,幫你打人,你就給錢給糧。拿人錢財,替人消災。充當小弟,幫人打架,把自己的隊伍養活著。劉備幫劉表守在新野,就是靠劉表給供養軍資。劉備入川,說是幫劉璋打張魯,就向劉璋要錢要人要糧,並以劉璋怠慢輕視為由,翻了臉。

  2. 第二,佔地盤,自己掙。劉備曾經從陶謙手上接過徐州。算是有了自己的地盤。儘管好景不長,也好歹可以徵集軍娘,徵集人馬。後huo來佔據半個荊州,劉備的手頭總算寬裕了,松活了。畢竟荊州市富庶之地。
  3. 第三,攀關係,求贊助。建安元年(196年) 袁術攻打劉備,呂布乘機襲取下邳,得到了劉備妻子子女。劉備被迫逃亡到廣陵。廣陵的富商麋竺進獻妹妹給劉備作夫人,又送家奴兩千,金銀作為軍資,劉備軍得以重振。這是其中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4. 第四,打家劫舍。劉備的軍隊,在初期就是流寇性質。在沒有資助的情況下,都是要靠自己的。既然有人有武器,又是個無政府狀態下。沒有軍費,那就搶唄。其實前期很長一段時間內,劉備都是靠這種情況來養活軍隊的。曹操家大業大都要靠盜墓來養軍隊,更何況劉備這樣的流寇呢。

說真的。劉備很不容易。在投靠劉表駐紮新野之前,都是東奔西波的。為吃為穿為武器為人馬發愁。直到赤壁之戰後,有了半個荊州,才總算吃飽了肚子,有了自己穩定的地盤,才敢去擴張,才敢去取西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