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渭鋒 ‖ 文學評論:山川故土 家國情懷


山川故土、家國情懷

——讀恩師何永濤先生散文集《濤聲永芳》有感


王渭鋒 ‖ 文學評論:山川故土  家國情懷


恩師何永濤先生散文集《濤聲永芳》的樣書打印出來了,捧著這本凝結著我們濃濃師生情誼的散文集,我心潮澎湃、思緒萬千;品讀著一篇篇凝結著恩師對故土無限眷戀及對祖國無限熱愛的文章時我幾多感慨,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恩師祖籍西安南郊岳家寨,1918年其父輩兄弟三人即相扶相攜著來到周至縣城經商。在他們兄弟三人的精心經營、通力合作下,他們的商號——“何春茂精品布匹店”生意興隆、令人稱讚。當他們的布匹生意興旺、如日中天時,他的伯父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初不幸的英年早逝。時隔不久,兄弟三支即分門立戶、自謀生路。時逢民國末年,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一家人至此便轉入自給自足的農耕生活。他的父母畢生艱辛備至,即使忍氣吞聲、飽受磨難,依然會寬厚忍讓、泰然處之。在這種善良淳厚家風的影響與薰陶下,恩師自幼即天資聰慧、敏而好學,畢業於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先後在 周至縣物資局、周至中學、周至縣體改委、周至縣縣誌辦公室工作,先生為人厚道、熱情仁愛,學識廣博、治學謹嚴,深受廣大師生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尊重與愛戴。恩師大人的身上既有古長安人的那種磅礴大氣,又有著周至人的那種古道熱腸。

王渭鋒 ‖ 文學評論:山川故土  家國情懷


筆者於2001年9月考入陝西廣播電視大學經理信息管理專業,受教於恩師門下。不久即因對文學事業的共同愛好,我們師生相識相知、情誼篤深。多少次我們漫步於雁塔腳下、曲江池畔,談論著唐詩宋詞,品味著散文小說,恩師大人深厚的學識與質樸的風格滋養著我在文學創作方面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晨鐘文學社”的成立得益於恩師大人的精心指導與諄諄教誨,更加凝結著一代學人對晚輩後生的培植與期盼,其用心程度可謂良苦矣!

畢業後筆者雖迫於生計、勞碌奔波,但我們的師生情誼依然延續、愈久彌深。即使遠在千里之外我們也時常通話共吐心聲、互致問候;每逢節日即互贈禮物、互相祝福。每當恩師寫出好的文章時,他便寄我一份用以分享;每當我寫出只文片語時,也寄給恩師一份以求指導。經過我們十多年的師生交往,筆者共收集恩師精妙文章二十餘篇,約十萬餘字,並有意將其集結成冊、付梓刊行。當筆者將此想法說於恩師時,他淡然言道:“自古以來,文人治學都講究厚積而薄發,而我的那幾篇拙作實在是滄海一粟、九牛一毛。”我笑而答之:“聖人之言在其精,而不在其繁(多)。老子(李耳)所撰的《道德經》區區三千言,亦被奉為經典、萬古流傳。恩師的精妙文章雖二十餘篇,但句句珠璣、篇篇精彩,實乃傳世之作。”

值此恩師文集《濤聲永芳》付梓之際,愚生渭鋒沐手拙文以感其 恩、以記其事。

丁酉年春月於東府渭南

王渭鋒 ‖ 文學評論:山川故土  家國情懷

…………………………………………………

王渭鋒 ‖ 文學評論:山川故土  家國情懷


王渭鋒,男,陝西渭南人,系中國西部網絡作家協會會員、陝西散文學會會員、西安市作家協會會員、渭南市紅樓夢學會理事,先後被聘為“中國書法品評網特約撰稿”、“中國陝菜網特約撰稿”、“《老年生活》雜誌特約撰稿”,先後在各大媒體及網絡平臺發表文學作品一百多萬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