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患有絕症的病人常有懷疑一切的畸形心理?該怎麼辦?

老孫遁世無悶


人在遭逢“絕症”之時,必然經歷四個階段:拒絕期、焦慮恐懼期、討價還價期、接受期。

第一期心境及其惡劣,免疫力最低,之後逐次緩解。當事者,如果接受良好的醫療關懷和心理幫助,就有機會過渡到第四期,即接受期。此時,當事人就會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建設性的生活,就會創造快樂和成就感,就會構建最佳的心境,此時此刻處於直接的免疫狀態。

“絕症”能過渡到“接受期”是通向療愈的必經之路。

美國醫生希爾把晚期癌症隨機分為兩組,兩組都獲得良好的醫療照顧,而第二組同時得到了心理幫助。半年之後,一組絕大部分患者已經離世,而第二組絕大部分人還活著,關鍵是,他們的疼痛較少,而且生活質量和生命品質處於較好的狀態。


張鐵軍158


記得當時岳父癌症晚期的時候,就是這種狀態,所以深有體會。當人被病魔長期折磨,特別是患絕症的病人甚至有時會感覺生不如死,會產生性情大變,懷疑一切,憤怒,絕望,悲哀等不正常心理,這都是很正常的,我們更應該以寬容和理解的心去面對,用心呵護,積極開導,儘量讓病人減少病痛。

1、絕症病人的心理都有難以承受之痛苦,所以會性情大變,懷疑一切。

當患者被疾病折磨,尤其是身患絕症,此時身體生理上的痛苦已經到了難以承受的程度,同樣心理上也是充滿了孤寂、憤怒、悲哀、絕望,懷疑一切等一系列負性情緒,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我們一定要用理解和包容去對待,因為無論是身體的痛苦,還是心裡的難受,還是對死亡的恐懼,都會影響到患者的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

2、懷疑一切等不正常心理,有時正是身體疾病造成的。

心理學研究發現,許多疾病都會造成患者內分泌紊亂,激素水平紊亂,甲亢水平不正常,心臟復旦超負荷,大腦神經紊亂,這一系列生理活動的不正常,最終會影響到患者性情大變,內心無比緊張和充滿壓力,懷疑一切,悲觀憤怒。

當人的體內血糖水平紊亂的時候,也會造成心情鬱悶,脾氣暴躁甚至有時喜怒無常。

3、我們應該給予絕症患者比平時更多的理解,包容和關心照顧。

生病會讓人變得比平時更加脆弱敏感,會讓人感覺到生命無常,世事難料的一種悲觀情緒,會讓人覺得自身渺小無比,同時對自己的未來感受到無比的恐懼和無奈,這個時候是最需要我們身邊家人給予更多的關心,關懷和理解的,我們應該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生活,積極治療,幫助患者梳理負面情緒,同時最關鍵的是用全身心的愛體貼入微的照顧患者,讓患者儘可能減少痛苦。

希望好朋友們都能遠離疾病,擁抱快樂和健康,即使當我們身邊家人身患疾病的時候,我們一定要給予最好的照顧和關心,鼓勵。用全身心的愛來呵護,不要給自己留遺憾,更不要讓自己悔恨當初沒有好好照顧,這才是最重要的。

希望能幫到您,我是道小白歡迎大家關注支持,也歡迎大家隨時互動溝通。





道小白好茶客


無論是誰、一旦檢查出自己患有絕症(包括癌症、白血病等)都不會坦然的,都會感覺死亡就在眼前,都會出現程度不同焦慮、恐慌、害怕、心神不定、做臥不安、難以入睡、胡思亂想、神經敏感,懷疑一切對自己不公,甚至,更為偏激的傾向報復社會,這都是不對的,不切實際的想法,也不要怨天尤人,要敢於面對疾病、面對現實,保持良好的樂觀心態,採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措施,穩定情緒。

人生充滿著不幸和悲慘,就應盡力保持歡愉的心情。

能夠促進愉快心情的不是財富,而是健康。至於如何維護健康實在也無需我來指明——避免任何種類的過度放縱自己和激烈不愉快的情緒,也不要太抑制自己,可以進行適當的戶外運動。

幸福基於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壞又與健康息息相關,所以希望你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的過好每一天。


情緒與健康


因為沒有希望,所以美好的想法都消失了。可以先旅遊多見識一下外面的世界,放鬆放鬆心情,再定些目標,看還有什麼願望沒有實現的,努力去實現一些未完成的願望吧。


希望之光m


絕症,生命受到威脅,安全感降到最低,自然什麼也無法信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