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丢三落四?父母试试这4步,孩子不再“马大哈”

我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说:“我家孩子就是太粗心了,考试不是漏题,就是读题不用心。” “我家孩子上学,不是忘记带笔盒,就是忘记带课本,出去玩也是这样,忘这忘那的。这丢三落四的毛病,什么时候能改呀。”

孩子“丢三落四”的问题普遍困扰着家长。有的家长认为,这是因为孩子记忆力不好。其实,这跟记忆力没有多大关系。

但是,“丢三落四”的孩子相对来说,独立性比较差、依赖性强、粗心大意、毛毛糙糙等。

孩子做事丢三落四?父母试试这4步,孩子不再“马大哈”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孩子总是“丢三落四”呢?

1、注意力不集中

当孩子还在幼儿期时,父母无意中,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让孩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一边听故事一边画画,孩子在玩积木时,一会让孩子喝水,一会让孩子吃苹果,孩子经常一心二用。

长期这样,导致了孩子做事情时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

孩子做事丢三落四?父母试试这4步,孩子不再“马大哈”

2、父母包办代替

父母对孩子的关注总是非常及时并且到位,事事都为孩子考虑的非常周全。孩子自然是什么都不用做,什么也不用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依赖性,导致了丢三落四的习惯。

3、受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孩子的心理不稳定,情绪容易焦躁或紧张,也是导致孩子粗心马虎的原因。比如,在考试中,有些孩子会因为太紧张,而发挥失常,出现了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孩子做事丢三落四?父母试试这4步,孩子不再“马大哈”

父母如何正确引导,让孩子告别“马大哈”?

1、放手、相信,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当孩子拥有一定行为能力的时候,父母就要及早放手,逐步减少包办代替,让孩子自己管理自己。

比如,让孩子养成自己的物品自己保管的好习惯,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久而久之,孩子就不再丢三落四了。

不过,有的父母会说,不是不想放手,而是孩子总做不好。其实,不是孩子做不好,而是你不相信孩子能做好

如果,你不相信他,自然会选择干涉。一干涉,孩子就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任何一种能力,或技能,想要做好,做熟练,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的。所以,父母一定要相信孩子做能好。只有你相信,孩子才会有机会

孩子做事丢三落四?父母试试这4步,孩子不再“马大哈”

2、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

东西摆放要分门别类,工作使用完就放回原位,出门时要检查随身携带的物品.........类似这样的生活习惯,父母要从小就培养。

当然,父母也需要以身作则,创建良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和孩子共同维护。井井有条的习惯,自然不会养成“马大哈”。

孩子做事丢三落四?父母试试这4步,孩子不再“马大哈”

3、不给孩子贴“粗心”的标签

有些父母,总跟孩子说:“你怎么那么粗心啊。” “做事总是丢三落四的。” 这其实,给孩子贴了一个“粗心”的标签,他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同时,孩子也会形成自我认知---我是一个粗心的人。

当孩子自己都认为自己是一个粗心的人,那他怎么会有细心的行为出现呢?

所以,父母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只告诉孩子的哪些行为不对,可以怎么做。孩子需要改变的行为,而不是他这个人。

孩子做事丢三落四?父母试试这4步,孩子不再“马大哈”

4、让孩子自食其果

在必要的时候,父母要让舍得让孩子承担自己丢三落四带来的后果。比如,孩子因为丢三落四忘记带学业习用品了,父母要忍着,不给他送到学校去,让他因此吃点苦头。

当孩子体验到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是痛苦的,他就会自觉的想办法,避免这种结果再次发生。进而就改掉了粗心的行为。

孩子做事丢三落四?父母试试这4步,孩子不再“马大哈”

总结:

关于孩子丢三落四的问题,只要父母不过分强化,不要事事都替孩子操心,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调动自己的四肢和大脑,自己管理自己。

及时发现并赞扬孩子的点滴进步,相信孩子很快就会有所转变,慢慢地,丢三落四的问题自然就改了。

孩子做事丢三落四?父母试试这4步,孩子不再“马大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