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紅樓夢》中,賈府親戚只見“姨媽”,不見“姑媽”?

在《紅樓夢》全書中,除了榮寧二府的主子奴才,還寫了與他們有親屬關係的各色人等。在賈氏宗族之外,作者使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各類親戚。

但是,這些親戚都是外戚,俗稱“孃家人”。每一個夫人太太的外戚都到過賈府,或是長期居住,或是短期做客。史湘雲是賈母孃家孫女,薛姨媽、薛寶釵、薛蟠一家是王夫人和王熙鳳的孃家親戚,邢岫煙是邢夫人孃家侄女,尤二姐尤三姐是寧國府當家太太尤氏的妹妹,與寶玉共同讀書的秦鍾是賈蓉之妻秦可卿的弟弟。

這些人在賈家不是一兩個時辰的禮儀拜訪,而是長期或短期的寄居附讀,每個人在故事情節中都有自己存在的意義。到第四十九回之前,女主子中只有李紈的親戚沒有出現,因此作者又安排了李紈的寡嬸帶著女兒李紋、李綺上京,也來到賈家。與之共同出現的還有王熙鳳的哥哥王仁,薛姨媽的婆家侄子薛科、侄女薛寶琴,邢夫人的嫂子及女兒邢岫煙。雖然李紋、李綺的出現沒有對故事情節起什麼作用,但是,她們的到來把所有應該出現的親屬關係全部展示出來了。書中出現的另類人物劉姥姥,和賈府遠的不能再遠的親屬關係,也是從外戚發展來的。

為什麼《紅樓夢》中,賈府親戚只見“姨媽”,不見“姑媽”?

尤二姐尤三姐

仔細分析,我們發現一個疑問,賈家上幾代的姑娘出嫁之後形成的親戚根本沒有出現。這究竟是為什麼?東府從寧國公到賈代化、到賈敬、到賈珍、到賈蓉,共有五代,西府從榮國公到老太太的丈夫賈代善、到賈赦賈政、到賈璉賈珠賈寶玉賈環、到賈蘭也有五代。榮寧二府正宗的第五代剛剛出現,女兒只有巧姐一人,男兒也只有賈蓉、賈蘭兩個,他們個人尚未長成,沒有任何姻親關係。第四代是全書描寫的重點,女兒有元迎探惜四姐妹,她們的成長與婚嫁也在敘述範圍,不僅不能躲開,還要重點描寫。

可是第三代,只提到了賈敏,而第二代第一代的姑太太隻字未提。第三代的賈敏所以能夠被提到,那是因為她是林黛玉的母親。林黛玉是全書最重點描寫的女性,她與寶玉的關係是姑表兄妹;而另一個重點女性是薛寶釵,她與寶玉的關係是姨表姐弟。兩個本沒有任何關連的女性各自與自己的表兄弟出現戀愛婚姻糾葛,而這個戀愛婚姻的對象恰恰集中在賈寶玉一個人身上。作者的這種設計不偏不倚,便於展開旗鼓相當的矛盾衝突。在這樣的狀態下,林黛玉的出身就不能不提,作為賈家出嫁女兒的賈敏就必須出現。

為什麼《紅樓夢》中,賈府親戚只見“姨媽”,不見“姑媽”?

林黛玉

在此,我們又發現一個疑問,那就是賈敏是個什麼樣的人?回答只能是所有的人都不知道。作為賈家血緣關係最近的出嫁女兒,作為全書重點描寫的女主角的母親,作為賈府至尊老太太最疼愛的“小棉襖”作者為什麼如此惜墨如金呢?在故事情節展開的時候,賈敏已經去世,關於她的一切,書中都省略了。《紅樓夢》全書對日常生活的描寫是非常細膩的,從衣食住行等生活細節,到思念煩惱妒忌爭強等精神活動,表達得無不淋漓盡致。可是,除了黛玉進府,我們幾乎看不到賈母對親生女兒早逝的悲傷,看不到賈赦、賈政對胞妹的懷念,至於子侄輩和奴婢們更是從不提起。

作者為了讓林黛玉常住賈家,又寫出黛玉父親林如海的死亡,對這些內容僅僅是交代一下,為的是使黛玉居住更加“合理”,便於展開寶黛戀情的描寫,就連黛玉奔喪這樣重要且頗能表現人物性格的情節,作者都有意略過。同時,我們又發現一個疑問,那就是自從林黛玉住在賈家,林家的人從未與賈家有過往來,至少作者沒有寫出來。

不僅林如海去世後林氏家族再沒有關心過自家孤女,就是林如海生前也沒有什麼表示。這些都不符合常理。

為什麼《紅樓夢》中,賈府親戚只見“姨媽”,不見“姑媽”?

林如海

至於林如海是什麼樣的人,書中除了用官職給他貼上個標籤及與賈雨村的幾句對話外,幾乎沒有任何文字描述。當時的社會,對封建秩序和封建禮儀是非常講究的,越是富貴之家,越講究尊重女兒。而清代貴族更有尊重女兒的傳統。家庭中所有的規矩都是給兒媳婦定的,女兒受寵不僅是父母親情的表露,更是封建禮儀的需要。

賈府的人際關係也是如此。你看賈府大擺宴席之時,所有的女兒都是上座,圍在賈母左右,邢、王二位夫人還要靠後,而李紈、王熙鳳這再低一輩分的媳婦只屬於分箸傳菜的角色,眾人吃完她們才能靜下心來吃飯。賈母因為喜歡王熙鳳,特意安排了為她慶祝生日,要求她坐著不動好好享受,這是別的媳婦從未得到的高級待遇。平日賈母喜歡與孫子孫女在一起說說笑笑,孫子孫女承歡膝下可以坐著,王熙鳳大逞口才逗賈母高興也只能站著。探春理家時向平兒發難,平兒代表王熙鳳表示溫順服從,之後又向那些管家婆子諄諄告誡,這些都寫出女兒未出嫁前的嬌貴。不僅女兒嬌貴,連伺候姑娘的丫頭都比別處的傭人有仗勢。關於這一特權,王夫人在清理怡紅院前的討論中都表示理解。

為什麼《紅樓夢》中,賈府親戚只見“姨媽”,不見“姑媽”?

王熙鳳

女兒出嫁了更是嬌客,父母與其婆家的禮尚往來要極其認真的對待,絕不能可有可無。出嫁女兒回到孃家更要受到極重的禮遇。即使是姑太太去世,她的孩子也會延續與外祖母家的這種親情。市井間曾流傳著一個諺語,就是“姨表親,一輩親;姑表親,輩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這句話就對出嫁女兒與孃家的關係作了極好的詮釋。平日人們還喜歡說另一句話,“貧居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賈家富貴,居住地又不偏僻,所有的親戚都喜歡和他們交往,而且他們從不以富貴驕人,窮親戚也不會有什麼自慚形穢的心理負擔。更何況賈家富貴,女兒的婚配也會門當戶對,在正常的情況下,互不來往是不可能的。

曹雪芹創作《紅樓夢》依據生活的真實,反映生活的本質,全書對現實生活和風俗習慣的描寫細膩生動,被人們譽為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但是,他描寫的親戚結構非常奇怪,我們從賈府眾人的角度講,他們只見姨媽,不見姑媽。

為什麼曹雪芹這樣寫,他是有意的,還是無意的?我們作一個推測,這恐怕與他經歷過人生大起大落的坎坷、飽嘗過親友世態炎涼的嘴臉有關,這些生活的創傷和陰影影響了他的意識,也就會反映在他的作品之中。具體來說,究竟是哪些東西,我們不得而知,有待進一步考證。

為什麼《紅樓夢》中,賈府親戚只見“姨媽”,不見“姑媽”?

《紅樓夢》

在文學領域也有許多難解之謎,比如老舍在他的小說中,描寫的舊社會警察形象與其他作家完全不同,他筆下的警察絕不是統治階級的走狗,而是勞動人民中的一員,比如《四世同堂》裡的白巡警,《龍鬚溝》裡的收衛生捐的警察,《我這一輩子》中的主人公,他們都是正派正直熱心助人的正面形象。為什麼老舍會這樣寫,恐怕和他早年的生活與交往有關吧!只是難以見到真實資料,無法作出資料考證。

《紅樓夢》中的只見“姨媽”不見“姑媽”的現象,也只能在曹雪芹的生活軌跡中去尋找了,至於有什麼支持的資料,只能看我們的努力和運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