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光砸缸的故事裡,那個掉進缸裡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李蕭卿


在中國的歷史上有著很多的神童,他們的故事都很勵志,放在現在早就成網紅了,像我們所熟悉的曹衝稱象、孔融讓梨、匡衡鑿壁偷光、五歲的方仲永不曾讀書就出口成章、還有宋代的司馬光砸缸等等,這些故事我們都耳熟能詳,非常感人,在司馬光砸缸裡,司馬光和缸以為大家所熟悉了,但那個被救出來的小孩是誰?他後來又怎樣了呢?相信這也是大家想了解的,現在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司馬光從小就勤奮好學,小孩聽父親給他將《左傳》故事,然後自己再組織語言講給小夥伴們聽,這時的司馬光完全沒有孩童的無知模樣,儼然一個小大人。

有一天司馬光和小夥伴們在後花園裡盡情地玩耍,園裡有一口特別大的水缸,裡面盛滿了水這個缸可能和故宮裡水缸的功能差不多吧,都是用來滅火的,這時一個特別頑皮的小孩出於好奇就爬到了缸上面去了,玩著玩著就不慎掉進缸裡面去了,可這個小孩並不會游水,其他的小孩見狀後都驚慌失措,不知道該怎麼辦,眼看著這個小孩就要被淹死了,這是司馬光異常冷靜,臨危不懼,他看到水缸旁邊有一塊石頭,於是他抱起石頭使出全身的力氣朝水缸砸去,砸了幾次才將大缸砸破,就救出了這個小孩。

這個命大的小孩叫做上官尚光,上官家族在這裡是大家族,而司馬光的父親在這裡當縣令,上官家族的孩子就經常跟縣令的孩子在一塊兒玩。

當時科技不發達,但司馬光的事蹟通過口口相傳擴散出去,很多人都知道了,甚至還流傳起了司馬光砸缸的漫畫書,當時的宋朝經濟繁榮,小報也開始流行起來,小報每天都報道一些奇聞異事,司馬光這個少年小英雄的故事迅速被傳開,人們交口稱讚,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成了網紅了。

司馬光後來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步入仕途,官至宰相,他還通過多年的耕耘,寫下了鴻篇鉅著《資治通鑑》,永世留名。


而上官尚光一直都是個普通人,他得救後,上官家非常感激司馬家,給他家送來了很多東西,兩家非常友好,互動頻繁。

上官尚光不僅知恩圖報,而且還很愛學習,他也曾考取過功名,但是一直不受重用,在官場深耕多年後,上官覺得希望渺茫,所以最好就辭職回家,開辦了一間私塾,在教書育人的同時,還不遺餘力地將司馬光救自己的故事傳播下去,他還修建了一座感恩亭,以示紀念當年司馬光救自己的舉動。


相較於司馬光的人生成就,砸缸其實就是一件小事而已,最早並非完全是砸缸讓司馬光出名,成就事業,而是司馬光功成名就後讓砸缸的是發揚光大罷了。

也正因為如此,沒有什麼社會地位的上官尚光才不為人知,如果上官也做了官,那麼這個故事就變成了司馬光和上官尚光雙主角了,而編故事也要主次分明,這個故事就突出了司馬光,上官尚光就被忽略了,古代社會也很現實啊。







遺產君


司馬光砸缸救的小孩叫上官尚光,聽這個名字應該就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上官在古代(當時是宋朝)都是大家族的姓氏 。當時的上官家族是光山縣的名門望族,富甲一方,用現在的話說當時的上官尚光就是一個富二代。


司馬光在歷史上是有名的,為啥上官尚光在歷史上沒啥大名氣。那是因為司馬光念書後來科舉高中,而上官尚光屢次科舉最終只是個舉人。畢竟是名門望族,上官尚光不願寄人籬下,便退出官場做起了生意。因為家族裡面是做生意的,所以他具有這方面的天賦,具有發現商機的慧眼,便做起了我們現代說的輔導班,古代應該說是學堂。由於他考進了舉人,有這層身份使他的學堂招了很多學生,生意比較紅火。

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感恩的人。當初司馬光救他的恩情他始終沒忘,如今他賺足了錢財便想著來報恩,可此時司馬光已經是朝中重臣,啥也不缺,他也幫不上啥忙。於是,他便在當地修了一個亭子,取名“感恩亭”,以此來紀念司馬光當年的救命之恩。


我是華林曦,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歡迎大家在我的下方評論、討論。當然個人知識水平有限,如果有錯誤之處還請大家指正,認為我說的有些道理的親,請您動動小手,點點關注,點點贊,謝謝您啦!


華林曦


據說司馬光救的也是個大家族的子弟,叫上官尚光,成年後移居城西龍堤南坡,並建亭名曰“感恩亭”, 以報司馬光救命之恩。這位上官尚光並未出現在正史中,只在族譜中有記載。


加菲雜學


上官尚光,當時的富二代


仁者無私大愛至簡


掉進水缸裡的孩子名叫上官尚光,和司馬光同歲,是司馬光從小要好的玩伴。


名稱過於寬泛


司馬光救的是個大家族孩子,叫上官尚光,正史中似乎並未有所記載


牛頓的豪華床墊


以前姓氏有的是按照官位定位的,被救的小孩是上官一門的小夥子,也是個大家族了


半途迷路的秒針


古人的聰慧是現代人的楷模。


Excelsior441


後來那孩賠了二十元錢。


三興771


聽說為了紀念司馬光救命之恩把自己名字中間一個字加了三點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