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司馬光砸缸,救出的小孩究竟是誰,為何老師從來不說?

小娛先森


前言:

司馬光的名字從小到大都一直閃現在我腦海之中,他對我而言,不管是童年時代,亦或是如今成年時期,都是一個偉大形象的存在。童年時期,“司馬光砸缸”的故事深深印在了我的腦海當中。漸漸的,伴隨著年齡變大和知識的寬泛,我才知道,原來年少時砸缸的司馬光竟然是北宋、乃至中國歷史上都赫赫大名的人物。

《資治通鑑》和“司馬光變法”

如果司馬光僅僅只是在歷史上“砸缸”了,那麼他必定也不會如同現在這般被後世人眾口相傳,果不其然,司馬光在中國歷史上不僅“砸缸救人”,而且還一手主導了北宋頗具影響力的“司馬光變法”,嘔心瀝血編纂了對後世瞭解北宋之前歷史的文學專著——《資治通鑑》。

  1. 《資治通鑑》是由主人公司馬光親手主編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前後共歷時十九年完成。此書主要前及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後至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共1362年曆史。此書涵蓋內容極為廣泛,尤對君王治國理政別有影響。宋神宗評價此書:“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
  2. “司馬光變法”對於北宋政治來說,其地位和影響力是相當重要的。“王安石變法”的內容在內容上和司馬光孫主張的內容完全不同,王安石針對軍事和財政,而司馬光則重操守,注重天下萬民的倫理綱常。“大壞而更改,非得良匠美材不成,今二者皆無,臣恐風雨之不庇也”。
    從我的角度來看,當時王安石變法的內容還是太不合乎實際,相比之下,司馬光的改革之法卻正中統治者和人民下懷。

老師只講司馬光?

因為課文標題取名叫為“司馬光砸缸”,所以司馬光先生才是課文主角。至於破缸而出的那個孩子,我老師曾經提過這麼一句:“兒時的司馬光救出的這個孩子,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兩個是好朋友;其次,這個孩子在當時也是很有名頭的。”

但是至於這個孩子具體姓甚名誰,我老師還真的沒有另外提及。對於老師而言,有可能這裡是他的知識盲區(老師也不清楚);也有可能這篇課文講的重點在司馬光身上,無關那個孩子(老師就算知道,也沒必要特別指出來)。

缸中之孩童:究竟姓甚名誰?

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元末·阿魯圖《宋史》

《宋史》當中只是簡單講述了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對所救之人並未有任何形式的記載。不過好在其他史料對這個破缸而出的孩童有過記載。記載史料對之有過記載,那麼想必這個孩童也必然不是什麼等閒之輩,看來是有些名氣。

此孩名曰“上官尚光”,其家族主要是北宋時期流通北方的商業大戶,在當地具有一定影響力。上官尚光就是當年被司馬光有幸砸缸救出的那個孩子。對於這次事件,上官家還重金酬謝過年少的司馬光,鄰里鄉親也對小司馬光頗具讚賞。

後來,當司馬光逐漸步入仕途之後,曾同他一起成長的上官尚光卻選擇繼承了家族商業,進入到了商人的行列。在北宋時期,商品經濟發展基本上不怎麼受到政府限制,“重農抑商”的政策施壓程度並不深。所以,上官尚光為商的過程也是一帆風順,很好地繼承了家族之商。

結語:

有言道:“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上官尚光長大之後,便移居城西龍堤南坡,而且主動出資建亭,如取其名曰“感恩亭”,以此來報答好友司馬光對他的救命之恩。由此可見,上官尚光知人圖報之心意之舉動確實是倍受後世人所讚揚的。反觀司馬光先生一生之作為,於北宋、於後世子孫,都產生了難以估量的價值(文學價值、思想價值、治世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