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慈禧阻止,宋育仁組建的海軍僱傭兵,說不定能給日本重創

假如說,明治維新是日本本土的一次大飛飛躍,那麼甲午戰爭就成為了他們爭霸亞洲的一個基礎。在美回的黑船事件後,日本一個如此弱小的國家,沒有被列入鎮民,其實是一個非常大的奇蹟了,而他們也由此見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於是打算要下定決心學習先進的科制與制度,強大自己的祖國。

因為,在這時候日本其實就已經要趕超上正在退步的中國。而許多中國的大臣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雖然他們也意識到自己存在有短板,但依然只認為日本是一個小國,所以,並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當然,下場是非常慘痛的。

若不是慈禧阻止,宋育仁組建的海軍僱傭兵,說不定能給日本重創

在甲午戰爭爆發之前,中國的洋務派已經進行了革新,不過,他們所做出的改變收效甚微,而李張二人還是引用了西方的一些先進機器與技術。不過,對於西方人的制度,他們絲毫沒有打算去學習,他們認為,西方技術不過是一些奇淫巧計,根本比不上中國的優越。

正是因為這股優越感,導師了大臣們與掌舵者一葉障目,最終付出了非常悽慘的下場。

難道中國就沒有有志之士嗎?當然不是,並不是所有的大臣都是如此,宋育仁就是為數不多清醒的人,他深刻的意識到,如果再不進行改革,只怕是連日本也要遠遠的甩開我們。


若不是慈禧阻止,宋育仁組建的海軍僱傭兵,說不定能給日本重創

此時,已經到了甲午戰爭前期,日軍與中軍在朝鮮對峙,所有人都認為,日本的目的不過是佔領朝鮮,而其實沒有察覺到,日本的目標早就已經是對準了大清帝國。而此時的宋育仁還遠在英國學習。


若不是慈禧阻止,宋育仁組建的海軍僱傭兵,說不定能給日本重創

宋育仁是早期資產階級的改良主義思想家,更是被稱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94年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國公使參贊,著意考察西方社會、經濟、政治制度,積極策劃維新大計,提倡民主共和。

在國人還在熱衷著把西方技術與先進文化帶回中國時,宋育仁已經意識到,如果政治制度沒有進行改革,一切都只是空談。當時的宋育仁所學習的是英國的政治制度,當然我們也知道,慈禧太后自然是不可能讓他在中國進行維新革命。


若不是慈禧阻止,宋育仁組建的海軍僱傭兵,說不定能給日本重創

在此之後,朝鮮的局勢一觸即發,中國與日本已經正式交火,遠在英國的宋育仁自然也收到消息,他連夜給朝廷上書,希望可以為打敗日本做出一份力量。日本的目的並不在於朝鮮,他們已經拼上了國力,要與中國在海上一決雌雄。宋育仁當然知道,大清的水師其實不過是銀樣鑞槍頭,根本中看不中用,所以他建議,從海上帶軍直接殺入日本大陸。

若不是慈禧阻止,宋育仁組建的海軍僱傭兵,說不定能給日本重創

宋育仁的思想非常的奇妙,他建議馬上向英國人購買船隻,然後使用這些船隻來運送軍士,而這些軍士直接送到日本島上,並且不要使用中國的旗幟,懸掛英國的旗幟,這樣有助於起到迷惑日本的目的,那麼人家當時不不懂情況的日本人,當然是不可能對英國開火。

船隊先取菲律賓,而後直達東京,這無疑是給日本人的心臟上來了一刀。船上的士兵最好不要用漢人,可以從澳大利亞僱傭士兵,那麼在資金方面,宋育仁與英國康敵克特銀行經理格林密爾交好,可以借款200萬英鎊,再貸款100萬英鎊。

若不是慈禧阻止,宋育仁組建的海軍僱傭兵,說不定能給日本重創

那麼宋育仁的計謀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呢。其實,他的這個計劃效仿的是古人孫臏圍魏救趙的典禮,只要計劃成功,日本撤圍之後,清軍只要在後面追趕,很容易是可以追趕得上日本,在陸地上與日本人一戰高下,如果運氣好,說不定還可以剿滅日本這個國家。

宋育仁的計劃還是得到了一部分洋務派大人的支持,連張之洞也同意了他的計謀,只可惜,保密工作沒有做好,消息走漏,一下子傳到了慈禧太后的耳朵裡。

若不是慈禧阻止,宋育仁組建的海軍僱傭兵,說不定能給日本重創

慈禧一聽,當即是雷霆大怒,大清本就是多事之秋,而宋育仁還在想著惹事生非,竟然主張跑去打日本本土,這不是多生事端嗎?因為慈禧的不同意,宋育仁的計劃只能作廢,而他本人也被好生訓斥了一頓,後來的結果也是知曉,甲午戰爭失敗,神州陸沉。而他的計劃也成為了軍事上的一個未解之迷。

若不是慈禧阻止,宋育仁組建的海軍僱傭兵,說不定能給日本重創

在宋育仁回國之後,官降四品。假如宋育仁的計劃如果實行,不知是否真如他所言,可以突襲成功,那麼也不會有後來的中日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