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9 清朝有一個人,差一點讓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因這個女人壞了事

中國作為古代四大文明古國唯一一個文明沒有覆滅的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是立於世界之巔的在東方,基本都是萬國朝拜,在西方,也都是非常向往著東方的文明古國。全盛的朝代,很多外國人士紛紛來到中國,學習中國的先進文明。也是因為這樣,中國的統治者才逐步得越來越自大,不屑於與外國交往。在西方文藝復興和工業革命的時候,中國確實以天朝上過自居,對這些變化看都不堪一眼。

清朝有一個人,差一點讓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因這個女人壞了事

這樣,中國也錯過了自然發展的機會,在剩下的時間裡,也只能被動的發展。在被英國打開大門之後,中國依舊是不思進取。這個時候,反倒是日本,他們最初和中國面臨著一樣的問題,美國來到日本的國門前,讓日本打開國門,日本並沒有直接拒絕,他們讓美國人等一年,一年之後給結果。於是日本在國內商量了一年,一年之後,美國又回來了,日本全面的打開國門,得到了發展。

清朝有一個人,差一點讓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因這個女人壞了事

日本進行明治維新,全面西化之後,國家的實力很快就超過了中國。中國這樣一個泱泱大國,連自古以來都是學生的日本也可以隨隨便便欺負了。在中國籌備建立北洋海軍的時候,日本就開始籌劃向中國發動戰爭。最終日本在1894年的時候,藉口向中國發動了甲午中日戰爭,最終使得中國戰敗。

清朝有一個人,差一點讓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因這個女人壞了事

甲午海戰

在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的時候,幾乎是傾了全國之力了。聯合艦隊出動了日本所有的戰艦,陸軍人數達到了將近數十萬人。當時日本國內正式空虛的時候。這個時候有一個人,名叫宋育仁,但是他是中國駐英法意比的四國參贊。在公使龔照瑗回國述職的時候,宋育仁發現了此時日本國內比較空虛,於是他自己就開始籌備軍隊,來解甲午之圍。並且不斷地和國內封疆大吏劉坤一,張之洞聯繫以取得他們的支持。眼看一切都準備就緒,可是到最後,朝廷卻不同意。

清朝有一個人,差一點讓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因這個女人壞了事

宋育仁

甲午戰爭是在1894年開始的,那個時候,國內只有李鴻章一個人,指揮他的北洋艦隊和淮軍,在和日本做鬥爭。李鴻章其實是一直反對開展的,在甲午戰爭之前,他一直是在利用外交手段和各國進行周旋,讓各國給日本施加壓力,迫使日本不與開戰。但是日本是鐵了心的要打中國的主義,所以對各國的壓力是不管不問。因為日本打中國實際上並沒有世界侵犯到各國之間的利益,所以各國對於中國,自然不會很盡心盡力的去幫助。

清朝有一個人,差一點讓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因這個女人壞了事

李鴻章

而且,在這個時候,朝廷基本上是被保守派把持住的,一直極力的主戰。光緒皇帝年輕氣盛,也十分的想做出一番大的事業。並且受到他受到他的老師翁同龢的影響,也一直極力主戰,並且極力催促李鴻章開戰。這個時候能夠左右政局的慈禧太后,卻在過她的60大壽。其實慈禧這一生也是挺悲慘的。40歲的時候死了丈夫,生日沒有過好。50歲的時候,中法戰爭,中國不敗而敗,生日也沒有過好。到60歲的時候,說什麼也不能被打擾了。實際上,甲午戰爭也一點沒有影響到慈禧太后過生日。

清朝有一個人,差一點讓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因這個女人壞了事

以慈禧太后為中心的宮廷

到1895年的時候,中國軍隊在前線已經是全線敗退了。日本已經達到了鴨綠江以內,向中國的旅順,大連,威海灣挺近,深入到了中國腹地。這個時候,慈禧太后也過完生日了。看到這種情形,中國的敗亡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她自然會想著去求和。此時,宋育仁提出的方案,慈禧太后也註定不會同意。這種方案沒有十分勝算的把握,一旦失敗,中國國承受更大的損失。何況日本已經打進來了。清政府註定不會去承擔這個風險。李鴻章在戰爭之初就反對開戰,也自然反對這種冒險的做法。所以宋育仁的做法自然不會得到朝廷的同意。

清朝有一個人,差一點讓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因這個女人壞了事

劉公島保衛戰

在和談的過程當中,最初,為了要面子,中國並沒有派出全權的談判代表去日本,使得日本拒絕談判,也正是因為這樣,在這段期間,使得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國家花重金,建立的海軍,培養出來的海軍人才,經過這一戰,全部灰飛煙滅了。李鴻章一手建立的北洋海軍,覆沒後,李鴻章最終,也得作為全權代表,為清政府擦屁股,這也是李鴻章的悲哀呀。

清朝有一個人,差一點讓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因這個女人壞了事

馬關條約簽訂

歷史無法假設,但是偶爾,我們也能夠去想象一下,如果清政府抱著一種破釜沉舟的決心,同意宋育仁的方案,讓他去偷襲日本,一旦成功了,把日本拿下,成為中國的一個省份,也未嘗不可呀。可是,歷史畢竟是歷史,我們要通過歷史的教訓,來使自己變得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