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的地理條件有多好?

盤紹東


印度位於南亞地區,國土面積約298萬平方千米,是南亞次大陸最大的國家。印度東臨孟加拉灣,西瀕阿拉伯海,陸上與巴基斯坦、中國、尼泊爾、不丹、孟加拉國和緬甸接壤,海上與斯里蘭卡、馬爾代夫隔海相望。

從地形上看,佔印度國土面積最大的是平原,平原面積約2/5,其次高原面積約1/3,山地約1/4。但無論是高原還是山地,海拔大部分在千米以下,可開發利用土地多。而且印度土地大多是沖積土和熱帶黑土,土壤肥沃,適宜農作物生長。

從氣候條件來看,印度大部分地區都是熱帶季風氣候,少部分地區是高原山地氣候以及亞熱帶和熱帶沙漠氣候。因此印度大部分地區雨水充沛,同時受喜馬拉雅山脈屏障影響,基本上沒有寒流,農作物一年三熟。

雖然印度國土面積不到我國的1/3,但得益於優越的地理條件,印度耕地面積幾乎佔國土面積的50%之上,可耕地面積約1.6億公頃,比中國還要多。印度也是人口大國,人口超過13億,未來幾年就有可能超過中國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但印度不僅能夠養活本國人口,而且每年還是大量出口糧食,是世界上第六大糧食出口國。


錦繡中源


國土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七,實際控制土地面積有310多萬平方公里的印度地理條件堪稱優越!

無論是從地形和氣候還是從區位和自然資源上來說,印度都可以說是相當優越的了在世界上也是位居前列的。而印度優越的地理條件也讓它具備了成為超級大國的潛質,儘管我們國家的許多人不承認這一點。




從地形上來說,印度主要分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和南部高原這三部分。但是北部山地只佔了印度國土很小的一部分,印度大部分國土都是低海拔的平原和平均海拔1000米地勢平坦的高原。這導致印度至少三分之二的國土都可以開墾成耕地,因此儘管印度的國土面積只位居世界第七,但是可耕地面積卻比我們國家都要多。

從氣候上來說,除了少部分沙漠外印度大部分地區都是熱帶季風氣候高溫高雨,年平均溫度在20攝氏度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這樣印度的水稻等農作物可以達到一年三熟,可以說優越的氣候條件進一步增強了印度的農業發展潛力。儘管印度也存在水旱災害頻繁和夏天高溫酷熱死人等自然災害,但是如果印度改善水利建設和提高經濟發展水平的話這些自然災害的影響就可以大大降低了。



從區域位置上來說,印度領土深深的插入印度洋位於其中心位置,因此印度在控制印度洋上相比其他國家有天然的優勢。我們知道世界最重要的石油產區波斯灣就屬於印度洋,此外世界許多國家對外貿易的海上交通線都需要經過印度洋!所以印度目前正在大力打造三航母編隊企圖利用其有利的區域位置控制印度洋,隨著印度實力的不斷強大,未來其即使不能控制印度洋也可以威脅到其他國家海上生命線的安全。

從自然資源上來說,印度煤鐵等礦產資源和棉花等農產品資源豐富在世界上位居前列,這些都為印度工農業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所以其經濟目前來說發展非常強勁已經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如果保持目前的發展趨勢在將來至少能發展成世界第三大經濟體。而一旦印度發展成為世界前三的經濟體,那麼即使它沒有成為超級大國在世界上也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總之印度優越的地理條件使得它具有了發展成為超級大國的潛質,實際上印度依託優越的地理條件已經發展成人口超級大國了,而且在不久的將來其人口規模很快就會超過中國位居世界第一。以印度的人口規模如果不解體的話未來成為世界大國那是肯定的,而如果能將人口優勢哪怕是部分轉化為人才優勢,那麼印度的未來將更加可期。

所以對於印度這樣一個發展潛力巨大的國家我們絕不可能輕視,實際上印度也在緩慢的清除種姓制度等阻礙其進一步發展的頑疾了,因此如無意外印度只會成為我們越來越強勁的對手!


執斧傳播開天名


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條件,雖然不是世界第一,也是處於世界前列。
以上是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區,顏色越深越適宜居住。

印度的絕大部分領土都處於綠色範圍內,是非常適宜居住的,印度面積298萬平方公里(不包括其他的實際控制區),平原約佔40%,山地佔25%,高原佔33%,但是山地和高原海拔較低,印度整體地勢平緩,交通便利。



印度處於熱帶季風氣候區,有衝擊土和熱帶黑土,土地肥沃,適宜耕種,全年都可以進行農業生產,莊稼可以一年三熟,有力地保障了印度的糧食供應。


從地理位置來看,印度位置同樣優越,印度位於中東與東亞之間,南方是印度洋,西方不遠就是阿拉伯海,向西就是波斯灣,世界最重要的海灣,承擔了全世界60%以上的石油供給,再向西則是連接地中海與印度洋的紅海與蘇伊士運河。

印度以東則是中南半島,是歐洲、中東通往東亞的重要海上交通線。擁有出海口,交通便利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條件,比如西班牙帝國,“海上馬車伕”荷蘭以及“日不落帝國”英國,全都是依靠大海,內陸國想要獲得快速發展還是很不容易的。



地理條件畢竟只是外部因素,關鍵還是印度自己的制度,印度種姓制度和教育水平低下是制約印度發展的關鍵。


視野新觀


印度地理條件好,那是印吹們腦補出來的。

這些地理條件好,更像是冷戰時期的老學究們搞出來的:既不接蘇聯,又不靠美國;和中東有海洋阻隔,又和中國有喜馬拉雅山天險。

所以,就顯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了。

而這些“地理條件好”恰恰在全球化歷程是極大劣勢:因為既不接蘇又不接美,大規模的貿易做不成;和中國有天險阻隔,就沒法像越南和俄羅斯那樣有極巨前景的邊貿城市。

你看印度旁邊都是什麼國家,哪個不是窮到極致的老夥伴,在這樣的地理環境下,發展個什麼勁呢?而中國旁邊全是華人圈的小富商們,當初窮到掉渣時,日韓新港的小夥伴們拉一把就能起來了。

而且印度是那種本事不大,脾氣不小,架子不低的貨色,CPEC花大價錢修路修橋建港口,印度那些不清楚的跟風黨們在那叫,就沒想過深圳是怎麼起來的。

同時,印度靠著中東產油地,表現上看起來一本萬利,實質上中東這種火藥桶隨時都能燒起來,很多人並不會提的是:大量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國的夥計去中東打工,往往一場折騰就是大面積失業。

同時,印度的大平原啊,水系啊,在印度工業基礎薄弱的背景下全是劣勢,大平原意味著耕地多,按說這不是好事麼?修路難,修橋難,修什麼都難(佔別人家地能不難麼)。而且還有各種集會示威之類亂七八糟的事情。

水系也是一樣,印度那水電至今還沒成規模,近十年大概是搞了幾個像模像樣的水電站,已經能夠成為國家標牌了。


足球新聞翻譯官


印度屬於南亞次大陸,西北與巴基斯坦接壤,東北與中國,尼泊爾,錫金,不丹為鄰,東與緬甸,孟加拉國相連,東南緊挨孟加拉灣,西南面鄰阿拉伯海,南接印度洋,北靠喜馬拉雅山,由於三面環海海上交通十分便利,成為亞、非、歐和大洋洲的海上交通重要樞紐點。而海上交通的便利使其國內物價成本相對較低,百姓生活壓力也比較小。

印度屬於熱帶季風氣候,有大片的熱帶雨林 造就了穩定的河流平原用於耕種,就意味著糧食完全可以自給自足。


阿個貴州人


沒有中國,印度條件不錯。

沒有中國,(印度)條件不錯。

印度快發展吧,一直是中國在撐著。


lh790


正面緊靠印度洋,背靠什麼山不知道,應該是很好的


尚亷


熱帶地區無強國


城北徐公157


全球最好的大面積耕地,沒有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