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為慈禧,這個人的提議,有可能將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

縱觀近代中國史,可以說慘不忍睹。這是一部中國人的血淚史,也是一部恥辱史。具有五千年華夏文明的泱泱大國,本來是世界各國爭相膜拜的對象,然而到了清朝末年,所有的優勢消失殆盡。在清朝的統治下,國家一直在走下坡路,這使得西方列強和東方鄰國,都開始對中國蠢蠢欲動,就連之前一直是我們附屬國的東方倭國,也想要從中分一杯羹。

如果不是因為慈禧,這個人的提議,有可能將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

中日甲午戰爭失敗之後,這些列強掀起了列強瓜分中國的浪潮。實際上,在戰爭爆發之初,曾有人提出設想:如果設想能夠在當時被慈禧太后批准、付諸實施,這場戰爭很有可能會反敗為勝,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提出設想的這個人叫宋育仁。

從小刻苦的棟樑

出生於四川富順的宋育仁,從小刻苦努力,勤奮好學。後來他考中進士,他這個人善於接受新的思想,雖然接受的是傳統的中國教育,但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維新派。他在四川、重慶掀起了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還創辦了重慶曆史上第一家愛國雜誌(資產階級最早創辦的白話報紙之一)。

他不僅能夠接受新思想、新潮流,還曾出國見識過大世面。1894年,宋育仁出使歐洲,成為中國駐法國,英國,意大利和比利時四國公使參贊,也就是在那一年,中日爆發了甲午戰爭。

為國為民,提出大膽想法

在這場戰爭中,很顯然,大清處於不利的地位。作為一名愛國人士,宋育仁非常擔心國家局勢,馬上和使館參議宋宜智等人秘密籌謀,購買英國賣給阿根廷、智利等國的5艘兵艦,10艘魚雷快艇;然後招募澳大利亞水兵2000人組成水師,假裝澳大利亞商團以保護商隊的名義,從菲律賓北上,直攻日本長崎、東京。

如果不是因為慈禧,這個人的提議,有可能將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

這個想法非常的大膽,然而並不是完全沒有勝算,畢竟列強之間,都是互相牽制,誰也不想讓他國一家獨大;並且在當時的情況下,英國方面已經表示支持;再說,日本當時的主力軍都在前線戰場,如果遭受這樣的打擊,以當時日本的經濟來看,必定無力迴天。

大膽設想破產

宋育仁很快就把這件事上報朝廷,請求批准。但李鴻章堅決反對宋育仁這一做法,因為當時,朝廷已經打算和日本議和,不想節外生枝。慈禧也認為宋育仁這一做法非常不妥,於是就把這一想法作廢,並且馬上召宋育仁回國。

如果不是因為慈禧,這個人的提議,有可能將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

宋育仁對朝廷的這種處理十分的無奈,但也無可奈何,只能遵從命令。他在回國的途中,把這件事情詳詳細細的記錄了下來,心中的惆悵之情難以壓抑。就這樣,一個有可能改變局面的計劃被慈禧葬送了。

甲午戰爭之後,中日訂立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清朝政府進一步衰弱。經過這次戰爭,中國失去了霸主地位,日本則迅速崛起,世界上的力量格局開始重新分配;這一不平等條約,也讓西方列國進一步看到了中國的軟弱,進一步瓜分中國的野心越來越大,民族危機也越來越嚴重;同時,鉅額的割地賠償也加重了中國人民的負擔;而日本則利用中國的賠款,大力發展軍事力量,兩國的軍事力量差距也越來越大,這都為後來一系列的戰爭留下了隱患。

被貶仍投身於祖國建設

如果當時清政府不那麼軟弱,能再強硬一些,再堅持一下,可能結局就會有所不同。宋育仁的這些想法,不僅沒有得到支持,還受到了懲罰,實在是無奈。本來朝廷想對他進行更嚴重的懲罰,但是他的這一舉動牽連的朝廷命官太多,甚至還有外國人士,朝廷也不得不就此作罷。

經過這件事之後,宋育仁在官場上不再受到重用。但是他仍然沒有放棄,他利用自己先進的思想和豐富的實踐經驗,從這兩方面加入到維新運動中,成為一名維新人士。

如果不是因為慈禧,這個人的提議,有可能將日本變成中國的一個省

他鼓勵民族資本實業的興起和創辦,提出了開創公司的口號,採取了多種措施為國家謀福利;也正是這些舉措,讓四川民族資本主義工商業開始蓬勃發展起來,他還廣泛的聯絡有志之士鼓動當局設立商務局,鼓勵老百姓投資。

後記

宋育仁一生為國為民,儘可能地為國家做實事。當時甲午戰爭時,如果慈禧聽從了他的建議,或許那場戰爭就不會輸,日本也不會憑藉著戰爭發財,以至於後來綜合國力遠遠超過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