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農民都不種地,糧食全部依賴進口,將會是什麼結果?

尋日常樂點享美好生活


中國本身就是農耕大國,有著幾千年的種糧傳統,現在廣大農村的農民仍靠種糧、養殖、種經濟作物為經濟來源!近幾年城鎮化人口急劇增加,城市面積也在翻倍,有部分人覺得農村落後貧困,在國家發展過程中起不了多大作用!更有無知專家大言不慚,侃侃而談,大說農業的落後,產糧的利弊,更有專家把汙染的源頭強加給農業養殖!

如果從此停種糧食,大量的農民失業,因為沒有夠多的企業和就業崗位給農民,他們大都是四十歲以上的中老年人!將何去何從!大片的耕地被荒廢,難道要將所有耕地賣給開發商蓋樓嗎?經濟來源都沒有了,誰購買你的洋樓?耕地千年不壞。中國式的商品房能用五十年的都不多!

中國人口眾多,全靠進口糧食供應國人,數量龐大,再者倘若進口國哄抬糧價,經濟必遭重創!廢止容易,復興難!當下的生豬就是個例子,廢止了養殖戶,進口了非洲豬,帶來了豬瘟,影響了一個行業!

我認為此事斷不能做!非但不能做,還得鼓勵農民種糧食!讓年輕的一代也加入種糧食隊伍,對糧農給予支持;種子,農藥,化肥,農具,農機等,給予財政補貼,技術,技能給予培訓,能者多勞,有技術有能力的農民在土地承包方面給予政策支持!讓新一代的農民開墾出新的一片土地!


楊韓譽


假設農民都不種地,糧食全部依賴進口的話,我們國家經濟可能就會被其他國家牽著鼻子走,就比如石油被人家全部控制,我們只能進口一樣。

關於這個情況會造成什麼結果。我給大家打個比方吧——對於一個大戶人家,如果自己不種任何的糧食,全部靠外部購買的話,一旦糧食買賣的渠道被人掐斷,也就意味著自己即便是再有錢,也會餓著肚子,那麼他的金錢,他的權勢在糧食供應不足所造成的饑荒面前就會變得一文不值。而對於一個國家而言,也是如此。糧食全部依賴於進口就意味著本國國民的所有飯碗被外人牢牢的把持,當外部勢力想找事,或者發生一些特殊情況的時候,對方甚至不需要一兵一卒,不需要一炮一彈,只需要控制你的糧食進口來源即可,就可以讓你的國家癱瘓,不戰而敗。

所以,我們才會看到,對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大國而言,不管其本國的糧食生產自然條件多麼的惡劣,都要儘可能的保證本國的糧食生產保持在一個合理的範疇之內。而關於這一種情況,典型的代表就是日本。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個多山地,少平原的地區,為數不多的土地大多是以丘陵或者梯田的形式存在,根本不利於大規模機械化的種植,也不利於糧食產量的提高和擴大。可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實現了本國糧食消費量自給率達到40%左右,其中稻穀的自給率達到了60%以上。而且未來6年內,日本力爭本國糧食自給率達到50%以上。其實以日本目前的經濟實力和世界糧食貿易以及糧食價格來看,日本完全可以做到糧食消費全部進口,國內無需再種植一顆稻穀或者玉米,但是為了儘可能的提高糧食自給水平,秉承著居安思危的心態,日本還是儘可能的在想方設法提高本國的糧食產量。

而作為世界上糧食進口最大的國家,中國也是如此,在確保我國糧食自給率保持在一個合理範疇的同時,也力爭我國的糧食產量必須保持在高位穩定的狀態。否則,我們也不會每年寧願投入數千億元來對我國的糧食種植發放補貼,也不寧願徹底放開我國的三大主糧進口市場。2018年,我國糧食進口總量大約在1.05億噸,幾乎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可是與此同時,我國本國的糧食總產量達到了6.58億噸,屬於歷史最高水平。中國目前的包括稻穀、玉米、小麥和大豆在內的幾大糧食生產成本和糧食價格,統統高於世界糧食貿易平均價格,但是我國並未完全把糧食消費全部寄託於進口之上。即便是大豆消費消費市場由於種種原因必須依賴於進口,但是我國並未放鬆國產大豆的振興,也在儘可能的擴大國產大豆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不管何時,糧食飯碗還是端在自家手裡比較放心!

所以我們一定要有屬於自己的飯碗,這樣才會擁有自己的選者權!



毛毛與吉吉


不用多少年就會顯現,這個問題根本不用去假設,我是農民,五十多歲,再種幾年就不種了,也種不了,到處的農村都一樣,除非你長生不老,小孩基本都工作在外,並不是城裡想象的外出農民工,他們都進入了社會各個領域,若叫他們回家種田可能嗎?大型農場也是冒險做法,一旦糧食緊缺,農民也不會輕意的把田租給農場,現在的問題只有一條路可走,就是國家收回土地,形成專職農民,


用戶感悟大自然


沒有假設。雖然糧價低,不可能都不種地。國家進口糧食,只是彌補不足,也是無奈之舉。是權宜之計,並非長遠之計。若不從政策方面調整以振興農業,進口量勢必越來越大,那是很可怕的!


苦行僧181251802


農村沒有什麼別的產品,最值錢的就是農民地裡種的那點農產品,所以對農民來說,糧食收穫該是最高興的時候,但這幾年,農民在收糧食的時候已經沒有太大的驚喜了,更像是完成任務。至於原因,農民心裡最清楚,糧食價格太低,一斤糧食買不了一瓶礦泉水。現在農村仍舊種地的大都是55歲偏上的農民,本身體力就有限,辛苦一年,家裡的幾畝地總共賺不到兩千塊,農民覺得沒種頭兒。

這不是一個農民的感覺,而是農村人普遍的感受,所以在土地確權的時候,不少農村都發現農村出現了大片良田無人耕種的情況。雖然不種地了,農民還是要面對生活的壓力,作為第一選擇,農民會選擇外出打工,畢竟打工一個月都可以賺幾千,這可是種地一年的收入。農村最有活力的年輕人離開了,農業出現了“後繼無人”的尷尬情況。

這時候,可能很多人想到了進口。對,這些年,大量的洋小麥,洋玉米,洋大豆被進口到國內,滿足國內的需求,依賴於國外先進且發達的農業技術,國外農民種出來的糧食物美價廉,這是事實。但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假如農民不種地,糧食全從國外進口,可行嗎?專家坦言擔心2點!

1、糧食事關民生,飯碗要端在自己手裡。在平時,糧食可能是最普通的物資,很多人壓根不會在乎,反正餓了去吃就是,可正是這種最普通的東西卻又是最重要的東西。民以食為天,我國有十幾億人口,吃飯的問題絕對是事關民生的頭等大事,國外進口可以作為輔助,但不能過度依賴,能滿足絕大多數人吃飯的口糧,還是得由農民種出來。所以前段時間,袁隆平院士才呼籲希望把補貼工業的錢補貼給農民,當然,要實現怕是還要段時間了。但農民真不種糧食是絕對不行的。

2、全部進口的話,就是去了價格主動權。這幾年,國內的糧食價格之所以一路降下來,雖然跟洋糧食關係不小,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國內的糧食敗給了國外的市場,因為價格是國外的糧食決定的,進口的話只能被動的接受,根本沒有價格主動權。如果糧食全部都靠進口,萬一有什麼別的原因導致糧食價格上漲,那作為主要進口國,我們只能被動的全盤接受,這顯然是十分的不合理的。

其實別的不說,我國人口眾多,糧食的消耗量巨大,但這一點,也不能忽視農業的發展。農民是農業的直接從事人群,所以必須鼓勵農民回到地裡,把荒蕪的土地給種起來,這樣才是發展農業的根本出路。此外,也希望完成土地確權後,土地改革能快速的執行,讓農民的土地權益徹底激活,這樣才能穩定糧食生產,讓農民的生活更富足。


三農專欄


覺得將會演變極少人種糧食的現象。到那時就會從新大洗牌的局面,說的也是為什麼吃的東西不作重,耕種的人也不被重視,到農村去看去了解耕種的人是過怎麼的生活,除了農產品不漲價其餘不是農民生產的就天天漲價,這然道沒有蹊蹺嗎。


金通硬1


就目前而言,

種糧成本高,

收入低,

現在有外國人種糧廉價供應我們,

讓我國農民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去發展經濟,

為今後更好地發展本國農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這不是天賜良機嗎?

如果放著這麼好的便宜不賺,

硬讓自己攬下這賠本的買賣,

接下來還須解釋嗎?


桂林全州文橋0536


搞好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是國家經濟建設的重中之重。中國人要端好自己的飯碗。不能依賴別人吃飯。

農民種地的熱情與種地收入是正比例才行,可現在是反比例。所以農民無種地熱情。種地熱情需國家政策調節好才行。

市場經濟利敝相等。


我愛澆地


一個國家,沒糧食很可怕,一有戰爭就會滅亡整個民族。這是真理,古人都知道,要想滅亡一個強大的軍隊。首先就是斷絕對方的糧草。


紫薇花


老兵認為,我們都看過我們黨毛主席南泥灣吧,幹什麼還是要靠我們自己的雙手去勞動創造,看長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