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农民都不种地,粮食全部依赖进口,将会是什么结果?

寻日常乐点享美好生活


中国本身就是农耕大国,有着几千年的种粮传统,现在广大农村的农民仍靠种粮、养殖、种经济作物为经济来源!近几年城镇化人口急剧增加,城市面积也在翻倍,有部分人觉得农村落后贫困,在国家发展过程中起不了多大作用!更有无知专家大言不惭,侃侃而谈,大说农业的落后,产粮的利弊,更有专家把污染的源头强加给农业养殖!

如果从此停种粮食,大量的农民失业,因为没有够多的企业和就业岗位给农民,他们大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将何去何从!大片的耕地被荒废,难道要将所有耕地卖给开发商盖楼吗?经济来源都没有了,谁购买你的洋楼?耕地千年不坏。中国式的商品房能用五十年的都不多!

中国人口众多,全靠进口粮食供应国人,数量庞大,再者倘若进口国哄抬粮价,经济必遭重创!废止容易,复兴难!当下的生猪就是个例子,废止了养殖户,进口了非洲猪,带来了猪瘟,影响了一个行业!

我认为此事断不能做!非但不能做,还得鼓励农民种粮食!让年轻的一代也加入种粮食队伍,对粮农给予支持;种子,农药,化肥,农具,农机等,给予财政补贴,技术,技能给予培训,能者多劳,有技术有能力的农民在土地承包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让新一代的农民开垦出新的一片土地!


杨韩誉


假设农民都不种地,粮食全部依赖进口的话,我们国家经济可能就会被其他国家牵着鼻子走,就比如石油被人家全部控制,我们只能进口一样。

关于这个情况会造成什么结果。我给大家打个比方吧——对于一个大户人家,如果自己不种任何的粮食,全部靠外部购买的话,一旦粮食买卖的渠道被人掐断,也就意味着自己即便是再有钱,也会饿着肚子,那么他的金钱,他的权势在粮食供应不足所造成的饥荒面前就会变得一文不值。而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也是如此。粮食全部依赖于进口就意味着本国国民的所有饭碗被外人牢牢的把持,当外部势力想找事,或者发生一些特殊情况的时候,对方甚至不需要一兵一卒,不需要一炮一弹,只需要控制你的粮食进口来源即可,就可以让你的国家瘫痪,不战而败。

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而言,不管其本国的粮食生产自然条件多么的恶劣,都要尽可能的保证本国的粮食生产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畴之内。而关于这一种情况,典型的代表就是日本。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多山地,少平原的地区,为数不多的土地大多是以丘陵或者梯田的形式存在,根本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的种植,也不利于粮食产量的提高和扩大。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实现了本国粮食消费量自给率达到40%左右,其中稻谷的自给率达到了60%以上。而且未来6年内,日本力争本国粮食自给率达到50%以上。其实以日本目前的经济实力和世界粮食贸易以及粮食价格来看,日本完全可以做到粮食消费全部进口,国内无需再种植一颗稻谷或者玉米,但是为了尽可能的提高粮食自给水平,秉承着居安思危的心态,日本还是尽可能的在想方设法提高本国的粮食产量。

而作为世界上粮食进口最大的国家,中国也是如此,在确保我国粮食自给率保持在一个合理范畴的同时,也力争我国的粮食产量必须保持在高位稳定的状态。否则,我们也不会每年宁愿投入数千亿元来对我国的粮食种植发放补贴,也不宁愿彻底放开我国的三大主粮进口市场。2018年,我国粮食进口总量大约在1.05亿吨,几乎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可是与此同时,我国本国的粮食总产量达到了6.58亿吨,属于历史最高水平。中国目前的包括稻谷、玉米、小麦和大豆在内的几大粮食生产成本和粮食价格,统统高于世界粮食贸易平均价格,但是我国并未完全把粮食消费全部寄托于进口之上。即便是大豆消费消费市场由于种种原因必须依赖于进口,但是我国并未放松国产大豆的振兴,也在尽可能的扩大国产大豆的种植面积和产量!不管何时,粮食饭碗还是端在自家手里比较放心!

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属于自己的饭碗,这样才会拥有自己的选者权!



毛毛与吉吉


不用多少年就会显现,这个问题根本不用去假设,我是农民,五十多岁,再种几年就不种了,也种不了,到处的农村都一样,除非你长生不老,小孩基本都工作在外,并不是城里想象的外出农民工,他们都进入了社会各个领域,若叫他们回家种田可能吗?大型农场也是冒险做法,一旦粮食紧缺,农民也不会轻意的把田租给农场,现在的问题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国家收回土地,形成专职农民,


用户感悟大自然


没有假设。虽然粮价低,不可能都不种地。国家进口粮食,只是弥补不足,也是无奈之举。是权宜之计,并非长远之计。若不从政策方面调整以振兴农业,进口量势必越来越大,那是很可怕的!


苦行僧181251802


农村没有什么别的产品,最值钱的就是农民地里种的那点农产品,所以对农民来说,粮食收获该是最高兴的时候,但这几年,农民在收粮食的时候已经没有太大的惊喜了,更像是完成任务。至于原因,农民心里最清楚,粮食价格太低,一斤粮食买不了一瓶矿泉水。现在农村仍旧种地的大都是55岁偏上的农民,本身体力就有限,辛苦一年,家里的几亩地总共赚不到两千块,农民觉得没种头儿。

这不是一个农民的感觉,而是农村人普遍的感受,所以在土地确权的时候,不少农村都发现农村出现了大片良田无人耕种的情况。虽然不种地了,农民还是要面对生活的压力,作为第一选择,农民会选择外出打工,毕竟打工一个月都可以赚几千,这可是种地一年的收入。农村最有活力的年轻人离开了,农业出现了“后继无人”的尴尬情况。

这时候,可能很多人想到了进口。对,这些年,大量的洋小麦,洋玉米,洋大豆被进口到国内,满足国内的需求,依赖于国外先进且发达的农业技术,国外农民种出来的粮食物美价廉,这是事实。但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假如农民不种地,粮食全从国外进口,可行吗?专家坦言担心2点!

1、粮食事关民生,饭碗要端在自己手里。在平时,粮食可能是最普通的物资,很多人压根不会在乎,反正饿了去吃就是,可正是这种最普通的东西却又是最重要的东西。民以食为天,我国有十几亿人口,吃饭的问题绝对是事关民生的头等大事,国外进口可以作为辅助,但不能过度依赖,能满足绝大多数人吃饭的口粮,还是得由农民种出来。所以前段时间,袁隆平院士才呼吁希望把补贴工业的钱补贴给农民,当然,要实现怕是还要段时间了。但农民真不种粮食是绝对不行的。

2、全部进口的话,就是去了价格主动权。这几年,国内的粮食价格之所以一路降下来,虽然跟洋粮食关系不小,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国内的粮食败给了国外的市场,因为价格是国外的粮食决定的,进口的话只能被动的接受,根本没有价格主动权。如果粮食全部都靠进口,万一有什么别的原因导致粮食价格上涨,那作为主要进口国,我们只能被动的全盘接受,这显然是十分的不合理的。

其实别的不说,我国人口众多,粮食的消耗量巨大,但这一点,也不能忽视农业的发展。农民是农业的直接从事人群,所以必须鼓励农民回到地里,把荒芜的土地给种起来,这样才是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此外,也希望完成土地确权后,土地改革能快速的执行,让农民的土地权益彻底激活,这样才能稳定粮食生产,让农民的生活更富足。


三农专栏


觉得将会演变极少人种粮食的现象。到那时就会从新大洗牌的局面,说的也是为什么吃的东西不作重,耕种的人也不被重视,到农村去看去了解耕种的人是过怎么的生活,除了农产品不涨价其余不是农民生产的就天天涨价,这然道没有蹊跷吗。


金通硬1


就目前而言,

种粮成本高,

收入低,

现在有外国人种粮廉价供应我们,

让我国农民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去发展经济,

为今后更好地发展本国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不是天赐良机吗?

如果放着这么好的便宜不赚,

硬让自己揽下这赔本的买卖,

接下来还须解释吗?


桂林全州文桥0536


搞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是国家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中国人要端好自己的饭碗。不能依赖别人吃饭。

农民种地的热情与种地收入是正比例才行,可现在是反比例。所以农民无种地热情。种地热情需国家政策调节好才行。

市场经济利敝相等。


我爱浇地


一个国家,没粮食很可怕,一有战争就会灭亡整个民族。这是真理,古人都知道,要想灭亡一个强大的军队。首先就是断绝对方的粮草。


紫薇花


老兵认为,我们都看过我们党毛主席南泥湾吧,干什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去劳动创造,看长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