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不出門,在家看展覽:江蘇省美術館特別推出微信大展(一)

2020年新春之際,首先祝各位藝術愛好者新春快樂,闔家幸福!鑑於當前疫情的嚴峻態勢,為避免人員聚集,導致傳染的風險,江蘇省美術館為滿足廣大觀眾的文化需求,特推出微信展廳系列,讓廣大藝術愛好者

“今年春節不出門,在家也能看展覽”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朱振庚(1939-2012),生於徐州。1980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研究生班,師從蔣兆和、葉淺予、吳作人、李可染、李苦禪、劉凌滄、盧沉、姚有多等。曾為華中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出版有《朱振庚談藝》、《中國名畫家全集——朱振庚》、《中國美術三十年——朱振庚卷》、《中國當代繪畫之家作品集——朱振庚畫集》、《朱振庚 談藝論教》、《朱振庚速寫集》、《朱振庚刻紙藝術》、《速寫教學》、《南京的陷落》、《高等藝術院校中國畫名家教學系列——朱振庚課稿》、《名家線描——朱振庚》、《當代藝術家生活與創作——朱振庚》等。設計《愛國民主人士》郵票一、二兩套於1993年、1994年發行。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展廳現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展廳現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展廳現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展覽現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展覽現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展覽現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展覽現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展覽現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畫現代畫,做現代人

一 作畫貴在膽識

中國畫之變革不是望著西方畫東方,而是講究中國味的現代感,與西方藝術平起平坐的獨立性,催發傳統藝術的全新化。中國現代藝術必居國際之位置而非以西方化之心態迎之,現代感不是西方化。

作畫貴在膽識。敢不敢把你的想象力充分地擺到畫上去,謂之膽;能不能擺得好,謂之識。膽識二字來自平日對藝術的感受積累和學識修養。

畫之為道,以實就虛,實之不逮,如渺冥中畫符,恍兮惚兮不自知,不明白,不自得。

下筆處有“大力量”,於明白處見大美。

畫家神妙之筆非毫端之神妙,乃妙於心,敏於目,傳於手,果於毫端。

氣息關乎筆性,而非無筆性之效果。“表面效果”如“彩雲”,無根本,陣風吹來,即無蹤影,世上凡趕時髦的東西就容易過時。

中國人物畫,筆墨與造型弱一則不可成器。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壺·人系列三 138.5cm×68.5cm 紙本重彩 2002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節奏 145×89.4cm 紙本重彩 2000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人體 68.3×46.3cm 紙本彩墨 1992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二 我與筆墨自然漸變

我與筆墨循序漸進,自然漸變。

中國畫要見筆性,通過筆性呈現氣息,所謂當代“水墨畫”依然要見骨氣,不見骨氣的水墨畫便容易失之空泛而不耐看。

我習書法乃畫之道用,練筆性、練線條。舍形跡之異求妙理同趣。

美食悅於口,好畫悅於心。

“寫實”者當於通靈上下工夫,給受眾以悅心,不可愚實而不移,悅目以媚俗;“變形”者當善寫實,以寫實工底興養靈明,不可以似之不能而不似以欺世。前者易失於市井氣,後者易失於江湖氣,野狐禪。

畫要養心氣,心氣足,便畫得好。

與古人通,傳現代神;於傳統中識現代,於現代中醒傳統。

傳統乃一創造精神,惟有求其所涵清新、活潑之真理,以真實生命衝動之力,裨益現代之藝術,出之以自然生動之語言,畫現代畫,做現代人。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藍色仕女 50×41cm 紙本重彩 1995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三美圖 扇面 28.5×61cm 紙本重彩 2007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武劇 45.5×34.5cm 紙本重彩 2001年

三 談重彩

用色有可為可不為,可為者“色用其色”,可不為者“色色其所不色”。前者畫顏色,後者講色之化、色之味、色之調。

中國重彩有著古遠的傳統淵源,但也並非如“華山自古一條道”。古有古道,今有今道,今日重彩,得現代之優勢,採西方之陽剛,取民間之精華,強中國之氣韻。

色、墨、粉各自為用,又交錯碰撞,看上去渾然一體,韻味於厚重疊加中產生,其銀灰色調顯現獨特。

我由畫水墨到重彩十餘載,不知足、不安份,於變化多端中吃盡苦頭,也嚐到了甘露;開放而不封閉,常變而不確定,任痕跡自由表現,求無羈無絆之美。我今日之重彩畫面貌,是不期然而然、不期至而至,自然漸變的結果。

寫意重彩雖重賦色,但仍於寫中不失其水性,這種改良的方式很難與現代重彩意識接軌。唯有終止水墨,與現代審美同構,強其力度、現代重彩可立矣。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戲劇人物 56.7×44.3cm 紙本重彩 2005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戲劇人物二 45.5×35cm 紙本重彩 2005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戲劇人物 68.7×45.5cm 紙本重彩 2007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戲劇人物 68.1×45.5cm 紙本重彩 2007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新禧圖二 81×38cm 紙本重彩 2007年

得自由

一 今日畫壇

今日畫壇,功利俗深,駁雜其心,假言語多、真言語少,有幾人得幾日閒畫自己心中想畫的東西?

創新與傳統之爭,可謂老生常談,盛衰交替,此一時,彼一時。從高遠處看,當殊途同歸。新舊無高下,好壞有區分,如同植物有根深偃實者,亦有根淺招搖者。為藝者貴獨立性情,不趨時附尚,一個時代出那麼幾個熱鬧人,不看他表象的紅火,就看他是否視藝術以生命,誠藝術以性情,有沒有獨立的人格,獨到的藝術。

一幅好作品展現的是筆痕走過之過程而非大功告成之結果。凡高是這樣,徐渭是這樣,黃賓虹也是這樣。前者具有惺惺然活潑之靈魂,後者則是靈魂靜止之告白。

靈魂出竅、大刀闊斧的敏感和創造,從傳統中走出來的面目全非,自然而不造作,新奇依然樸實,本時代尚無一人可出及。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殘片系列-肖像一 39.2×25.5cm 紙本水墨 2008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大雪 34.7×34.8cm 紙本重彩 2008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怪獸圖 46.2×34.4cm 紙本彩墨 2008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人體 35.1×34.2cm 紙本重彩 2004年

二 得自由

藝貴自然,自然方見本真。

腐朽化新奇,當善“改造”二字。

我的畫常在未完成時完成,在不了處了之;創作一幅畫的同時也創作著一種創作方法。

藝術的根本緣於情,情在理在。

藝可盡則情無盡,情化藝則藝新生。

作畫須在“過癮”處摻摻沙子,在“習慣”處拉拉後腿。

為藝,何用憂惱,但須順著興趣,平易寬快地做去。

傳統不是“死的東西”,只是用死的眼光去看它的緣故。

不畫時,心不閒。

做藝術的人要有股子性氣,不帶性氣的人,“為僧不成,做道不了。”

文人畫千筆萬筆為一筆,不可千張萬張為一張。

肆譽之文不可讀。行文有價,但不可計利害濫施其文,文者“名流”更須自珍。

畫變在於心,心有所變,畫不得不變。

人無常心,物無常性。順性隨緣,畫便可自由。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古兵圖 138×69cm 紙本彩墨 2011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古兵圖二 28×45.5cm 紙本彩墨 2011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古兵圖三 32×45.5cm 紙本彩墨 2011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這個世界整天打 34×46cm 紙本設色 2011年

三 畫戲

人生如戲指喜怒哀樂之得失,人之好惡指生旦淨末醜。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惟墨客戲筆是福氣,可以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生旦淨末醜,可以發揮由自性想象力隨意發揮,天底下唯此暢懷不羈,其樂無窮,這是指不入名利套之畫家。凡畫家都會熱衷名利,我也不例外,只是不為其“套”住,便是聰明,便可自由,便可由己,便可遊性情而墨戲。

怎樣畫戲,說不清楚。可以即興,可以速寫性,如一匹烈馬,順服它是一種快樂,駕馭它是一種快樂,信馬由韁是一種快樂,勒馬停立而聽其長鳴也是一種快樂。

有後生問我如何變形,我以人的臉部五官為例告訴他:可以任意安排,不離其位。活靈而不油氣,得意而不忘形。如打醉拳,必內醒一招一式精於規矩方可。

變形不是畫醜,不可濫用,要在耐看的前提下,自由、自由、再自由。

變形不可吃噱頭,自然本真方得妙。

情趣在魂,有膽在識。膽識俱在,可趣可魂。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仕女 扇面 紙本彩墨 2005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戲劇人物 138×68.5cm 紙本重彩 2010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選美圖 136.3×69cm 紙本彩墨 2011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竹林七賢圖 68×46cm 紙本重彩 2007年 江蘇省美術館藏

在創作的熱情中度過晚年

一 吾畫識我心

我想一個人的畫應該像這個人的影子,因這個人而存在,從生命裡真實地創造出來。

一張宣紙放在那裡,一天兩天去看去想,自由自在地想象空間,隱約的形象,繪畫性的構成,抽象化的組合……將理想化投入虛幻世界,色、墨、形、點、線、面,苦心經營於嚴謹快意之中去力達恰到好處。每畫一幅畫都是一次新的開始,創作一幅作品同時也創作著一種創作方法,做到這並不輕鬆。朋友講我這是和自己過不去,同學講我這個七八屆的研究生還在研究。是的,這些年我也就是這樣過來的。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古騎圖 38.5×27.6cm 紙本重彩 2009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後裔的傳說 50×34.5cm 紙本重彩 2008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童心未泯 38.5×28cm 紙本重彩 2009年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兔爺 38.3×34.6cm 紙本重彩 2007年

二 畫速寫多麼快樂!

近“名師”則出高徒,非也,近賢師則出高徒。“勤奮”出天才,非也,興趣出天才。

畫速寫多麼快樂!

速寫不速,於穩健中求得活、靈。一筆解決一個問題,一筆畫出一個味道。“欲速則不達”,速寫不在速,而在達。節省了,達到了,速度也就快了,能在短時間裡畫出一個有味道的“充分”來。

要注意從身邊、眼前的事務上發現畫意,速寫是個好幫手。須懂得千里之外,於畫者亦是眼前的道理。看身邊的生活不透,看千里之外的亦不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學藝之道,有相輔相成,亦有相反相成,關鍵是不可拘泥教條,須懂變通之道。

於乏味中悟有味,於平凡中找激情。如同縛沙袋練習跑步,一旦去掉沙袋便能行走如飛,這也是一種基本功。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手稿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朱振庚 手稿

*本文中未加署名的文字,均為朱振庚《談藝錄》節選。

供 稿:謝 蕊 、宋芳菲

監 制:宗 潔

編 輯:李 丹 、賈 鵬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 開放時間 |

9:00 - 17:00 (16:00停止入館)

週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憑身份證有效證件,免費領票,憑票參觀

| 交通信息 |

江蘇省美術館(新館)

南京市長江路333號

公交:

總統府站:乘坐公交29路、44路、65路、95路、201路、202路、304路至總統府站下,步行250米可到達。

大行宮東站:乘坐公交5路、9路、25路、34路、29路至大行宮東站下車,步行150米可到達。

地鐵:地鐵2號線或3號線至大行宮站,1號出口步行300米可達。

江蘇省美術館陳列館

南京市長江路266號(陳列館)

公交:

南京圖書館站:乘坐公交31路、313路、80路、Y2路、3路內環至南京圖書館站,步行250米可到達。

大行宮北站:乘坐公交2路、304路、31路、313路、44路、65路、68路、80路、95路、3路內環至大行宮北,步行230米可到達。

地鐵:地鐵2號線或3號線至大行宮站,6號出口步行300米可到達。

| 官方微博 |

| 官方網站 |

http://www.jsmsg.com

| 諮詢電話 |

025-89610840

春节不出门,在家看展览:江苏省美术馆特别推出微信大展(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