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马岛战争是苏联来打的话,你觉得会怎么样?

用户146754908


如果马岛战争换苏联来打肯定是阿根廷被抽爆。苏联打马岛战争有两种可能:

一、马岛原来就属于苏联,那么阿根廷根本不可能进攻马岛,即使进攻也会被抽回。

如果马岛不是英国殖民地,而是苏联的殖民地,那么在冷战时期一个在美洲的基地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它是苏联自己直接控制的一个岛屿,不用担心当地政局变化。而且位于美洲南部,距离美国本土有一定距离,既可以威慑美国的后花园南美洲,也不用担心遭到美国直接的军事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可想而知苏联会把马岛经营成怎么样,上面肯定军人比居民还多,标准的纯军事化要塞。以阿根廷的实力肯定是打不过的。而且因为担心美国的威胁,岛上肯定会严加戒备,阿根廷想偷袭也不可能。

所以如果马岛开始就属于苏联,那么阿根廷还是早点洗洗睡去吧,不用尝试去送死了。

二、如果其他和历史上一样,只是蛋疼星人要求必须由苏联去攻打马岛,当然,这个情况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美国不会直接参战,否则就没法讨论了,这种情况下阿根廷也是必输无疑。

确实,打马岛的话对于苏联来说距离是远了些,加上马岛附近缺乏军事基地。唯一一个在美洲的盟国古巴因为政治因素,苏联也不可能真的大规模部署军队,特别是战略力量,因此它的空军和战略空军都基本没法发挥作用。

所以苏联在马岛附近能使用的,只有海军和海军航空兵。而当时苏联海军虽然比英国强大的多,但是其航母力量甚至不如英国。1982年时,苏联共有两艘基辅级航空母舰和两艘莫斯科级直升机母舰,其载机主要是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雅克38垂直起降战斗机总体性能大致和英国的鹞式垂直起降战斗机相当,不过航程更短一些。所以就航空兵来说,苏联不会比英国更强。

但是苏联军舰上的防空导弹力量要强于英国,而且按照毛子的尿性,肯定不介意首先用导弹先给阿根廷的机场洗一遍地,等到洗地结束,阿根廷还有多少飞机飞的起来就是个问题了。

阿根廷的海军就不要说了,苏联的潜艇就足够让它们全部老老实实待在港里。所以阿根廷人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岛上的守军。但是苏联的运输能力比英国要强的多,因此投入的陆军数量也会更多,阿根廷人坚持不了多久。

所以阿根廷人怎么和苏联人玩都是一个死字。


不沉的经远


苏联的表现不会比英国好到哪里去。

首先笔者要说,论绝对实力,苏联比英国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而且马岛战争爆发的1982年,是苏联军事力量处于最巅峰的时刻,在与美国的全球争霸中处于进攻态势。

马岛战争爆发前1年的1981年,苏联组织了历史上前无古人(估计也后无来者)的西方81大演习,这次演习动用了超过百万军队、数万辆坦克。演习的结果证明在战术核武器的作用下,苏联钢铁洪流可以在一周左右横扫欧洲大陆。这次演习给西方世界造成极大震动,西方世界正是通过这次演习认识到用武力压倒苏联不可取,转而采取了和平演变的方式。

但是,如果由苏联出面代替英国来打马岛战争,这支钢铁洪流却派不上用场,因为苏联没有相应的战略投送能力。马岛战争的结果,更多是海军力量来决定。而1982年的苏联海军,不比英国海军强多少,尤其是对于远洋作战来说的核心---航空母舰来说。

熟悉那场战争的人都知道,英国打赢马岛战争最大的功臣就是两艘航母以及其舰载航空兵。英国用两艘2万吨级的航母加40架左右的海鹞勉强维持了在马岛海域的制空权,为打赢战争奠定了基础。

马岛战争中的无敌号航空母舰及海鹞式飞机。在马岛战争中,海鹞+AIM9L的组合在空战中取得21:0的战绩,为特混舰队凑合拿到了制空权。有了制空权,特混舰队才能长期封锁马岛海域,并且最终顺利发动了登陆战。可以说,马岛海战是最能体现航母价值的战争,哪怕是鸡肋一般的小航母+废柴一样的垂直起降战机,有和没有就是实质上的差别。

而此时的苏联,在航母路上跑歪了,红色帝国的远洋作战能力与其令人生畏的陆军完全是两码事。

基辅级航母,准确的说,这不是航母,而是叫“载机巡洋舰”,苏联独特(跑歪)的航母发展思路的产物,拥有巡洋舰的全部作战能力,但是又搭载了伊尔38垂直起降战机作为舰队防空、侦查、打击的辅助手段。在1982年4月马岛海战爆发时,苏联共有2艘基辅级服役。

雅克38垂直起降战机,整体研制思路与英国的鹞式一脉相承,但是技术水平也相当。但是由于苏联愚蠢的采用了垂直起飞的运作方式,使得该机航程惨不忍睹,据说作战半径在百十公里左右,江湖上人送外号“桅杆保卫者”。而且,由于基辅级载机巡洋舰不是正规航母路数,使得其虽然排水量是无敌级的两倍,但是载机数量远少于无敌级,因此这2艘基辅级载机巡洋舰所能提供的空中力量远远不能与英国的2艘航母相提并论,这使得阿根廷空中力量的发挥余地更大。

除了航母性能差强人意之外,当时的苏联其它水面舰艇无论是性能还是数量,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强。苏联红海军水面舰艇的象征---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1号舰刚刚服役,估计还没有形成完整战斗力。

对于基洛夫级核动力巡洋舰,很多朋友被它庞大、威猛的外形圈粉,是毛熊暴力美学的代表。该型舰的1号舰1980年低入役,饱受动力系统故障之苦,1982年4月估计还没有形成可靠战斗力。

除了中看不中用的史前巨兽基洛夫,现代级驱逐舰在1982年也是只有1艘服役,光荣级巡洋舰还没有完工,红海军能派上用场的主力舰艇就是卡辛级驱逐舰了。

卡辛级驱逐舰排水量4000吨左右,苏联上个世纪60年代水平,性能还不如英国当时的42型驱逐舰呢,但是好在数量众多。

所以,如果苏联真的去打马岛海战,没准打的还不如英国呢。这不是黑毛熊,实际上这与苏联海军的发展思路有关。苏联海军水面舰艇力量的任务只有一个:掩护苏联庞大的战略核潜艇以及巡航导弹核潜艇。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被美国上了一课之后,知道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建立能与美国海军匹敌的水面舰艇力量,因此只要剑走偏锋的以核潜艇为核心打造海军,主要任务就是在核战争中发射核武器以及在常规战争中对美国主要交通线进行破交作战,说到底就是发展不对称的威慑力,让苏联海军去打一场海陆空联合作战的远洋进攻+登陆作战,是赶鸭子上架了。红海军虽然强大,但是它确实不是这块材料。

在1982年,苏联海军比英国明显要强的地方就是核潜艇了,当时苏联海军拥有上百艘核潜艇,如果全A到马岛海域的话,能把马岛围的水泄不通---但是没什么鸟用,因为阿根廷海军在战争期间基本上没发挥作用,苏联上百艘潜艇放在马岛除了干瞪眼,什么也做不了。

除了海军方面的缺陷,笔者觉得苏联未必能比英国打的好的另一个原因就是---苏联没有可靠的前进基地,就像英国当时的阿森松岛那样。苏联到马岛作战,也是上万公里的劳师远征,如果没有一个前进基地,苏联战略投送能力不足的缺点将放大。本来就不适合远洋作战,连个补给、转运基地都没有,难度会更大。

马岛战争时期的阿森松岛,英国在此囤积了数百万吨的燃油、弹药等物资,而且还是英国远程飞机的基地,极大的改善了英国劳师远征的被动局面,为英国打赢战争起到了关键作用。


从此萧郎是路人甲


不客气的说,如果马岛战争由苏联来代打的话,阿根廷的死相会极其难看,如果阿根廷敢于像对付英国人那样击沉苏联的大型军舰,很有可能遭到疯狂的军事报复,那时就不光是马岛的事情了,整个阿根廷都将会成为苏联人的攻击目标,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阿根廷现任政府被推翻,苏联人扶持的傀儡政府上台,阿根廷成为苏联人的南美前进基地,美国人因为自己的后花园被人染指,再度与苏联爆发类似古巴导弹危机的军事对抗,整个世界再次陷入核大战的恐慌之中。



苏联在1982年时刚好处于回光返照的巅峰时刻,1981年举行的西方81演习让整个西方为之胆寒,而苏联红海军在那几年更是如日中天,随着基洛夫级巡洋舰、现代级驱逐舰、基辅级航空母舰、台风级核潜艇的服役,红海军的实力已经大幅追赶上了当时的美国,如果要和其他国家比的话,苏联海军轻松吊打整个欧洲,一个小小的阿根廷真的不够塞牙缝。如果让苏联人去打马岛战争,和英国人可能就会不太一样,英国人主要依靠的就是特混编队中两艘轻型航母上的鹞式舰载机进行制空权争夺,然后依靠比较强的两栖登陆能力一举击溃阿根廷的守岛防卫。而苏联人则不同,他们的基辅级航母搭载的雅克38对付阿根廷人的幻影3时处于绝对下风。但是我们要记住,苏联的导弹和潜艇是当时全世界最强的存在,苏联人首先会派遣图95轰炸机进行万里奔袭对马岛的斯坦利军港以及阿根廷的各处机场进行轰炸,这玩意儿可比英国人的鸡肋火神轰炸机要好使的多,就这么一轮,阿根廷空军最少损失过半。

紧接着苏联的核动力潜艇前出大西洋,将阿军港全部封锁,只要阿军军舰敢出来,绝对死的妥妥的,这样下来阿空军和海军基本上就废了,然后苏联派出强大的红海军特混编队压轴出场,各种巡洋舰、武库舰,舰对地导弹炸的阿根廷守岛士兵鬼哭狼嚎,而阿根廷指望用飞鱼导弹突破苏联变态的区域防空网,基本不可能,不管是基洛夫还是现代级,轻轻松松将飞鱼打翻在地,阿根廷空军根本没有施展的余地。在经过了一轮狂轰滥炸后,苏联的海军步兵(海军陆战队)再在大型登陆舰的冲击下,进行抢滩登陆,接下来就是各种收拾残兵败将,不过估计这个时候阿根廷应该早就投降了,苏联打阿根廷的结局也就跟美军打伊拉克一样,基本上是一边倒的结局。



如果阿根廷政府再敢垂死挣扎,苏联人会直接打进布宜诺斯艾利斯,活捉加尔铁里,最后随便安上一个罪名送上绞刑架,而扶持起来的阿根廷政府则会成为苏联人的棋子,苏联在此部署重兵对周边南美国家进行威慑和控制,整个南美陷入对红色帝国的恐慌之中,而美国人对此必定不会坐视不理,第二次古巴导弹危机兴许将会重演,人类历史也会因此而改变。


军武吐槽君


如果是苏联那么马岛战争根本打不起来!阿根廷根本不敢招惹苏联。如果非要假设一下阿根廷真的脑子发热跟苏联在马岛打起来。那咱们就来说道说道,往下看↓↓

先来说一下马岛战争发生的背景,1981年阿根廷经济危机,国内通货膨胀百分600,人民与政府矛盾突出,为了转嫁危机阿根廷政府决定用一场胜利来转移百姓的注意力,所以马岛战争就这样爆发了 ↓↓

马岛战争时期苏联有三艘基辅级航空母舰,我的配图就是基辅级,苏联也叫它重型载机巡洋舰。基辅级武器配置舰载机:20-22架卡-25直升机和雅克-36М垂直起降飞机(任意组合);舰载武备:1套“旋风”反潜导弹系统,2座РБУ-6000火箭炸弹发射炮,2座533mm鱼雷发射器,8套П-15М反舰导弹系统,2套“风暴”通用防空导弹系统,2套“黄蜂” 防空导弹系统,2门АК-726型76毫米舰炮,8-10套АК-630近防系统,看看这火力,牛逼不!



再来说说苏联海军的实力,80年代初期苏联有四艘航空母舰,巡洋舰30+,驱逐舰70+,轻型驱逐舰30+,护卫舰180+艘,潜艇有300多艘,单核潜艇就有200多艘,马岛战争苏联只用潜艇就可以把阿根廷打回它姥姥家了。接下来苏联海军大反击,只用潜艇就把阿根廷海军所有舰艇击沉在母港。连登录部队都不用出动,阿根廷就蔫了!这只是苏联海军的实力,空军跟火箭军还没算进去。冷战时期,苏联一年就生产四五百枚洲际弹道导弹,我估计没等苏联海军出动,刚用洲际弹道导弹就把阿根廷炸回石器时代了!还有苏联的远程战略轰炸机,能铺天盖地的把阿根廷淹没……

我是抽烟的苦咖啡!


铁血战史1927


马岛战争是上世纪80年代爆发的一场局部较量,英国最终凭借其强大的综合国力取得了胜利。如果我们换个思路,加入控制马岛的不是英国,而是苏联,那么这场战争会出现怎样的形态。英国的军事发展思路和苏联区别很大。二战结束后,英国的军事实力开始缓慢回升,但体系并不完整,导弹打击力量的规模也有限。苏联则不同,采取的是全方位的发展模式,尤其强调陆军和导弹,航空力量。海军重点发展潜艇和驱逐舰。

如果马岛归苏联控制,苏联距离马岛同样遥远,有些鞭长莫及。苏军会按照它们的习惯,在马岛部署足够数量的防空导弹和地对地导弹,岸舰导弹部队。除此之外还会有一定数量的陆军。如果阿根廷空军进攻马岛,苏联在防御敌机的同时,会立刻反击,一次性摧毁阿根廷空军的机场跑道,控制住阿根廷的战机攻势。

苏联当时可以调动的海军力量主要是卡辛级驱逐舰,基洛夫级还没有形成战斗力。除了卡辛级驱逐舰和部分补给舰外,苏联还可以出动一两艘基辅级航母。

基辅级航母准确的讲是一种直升机母舰,虽然可以搭载12架铁匠垂直起降舰载机,无奈作战范围不够大。其实雅克38的技术并不落后,跟英国的海鹞相比,两者互有优势。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基辅级的前甲板安装了过多的导弹系统,尤其是那12枚反舰导弹,成了基辅级的典型特征。这些武器迫使舰载机只能垂直起飞,仅起飞这个过程就损失了30%的航空燃油。如果指望雅克38来夺取制空权,似乎是有点费劲。

苏联的主要任务就是拿到制海权,即使不出动先进的核潜艇,仅凭驱逐舰大队也能办到。利用导弹来防空,逼退阿根廷的战机。此时苏联的战略轰炸机图22逆火和图95需要迅速起飞,直捣黄龙,逼迫阿根廷军队退出战场。

或许苏联海军远洋作战夺取制空权的能力略显不足,但苏联的航空和导弹优势可以碾压阿根廷。再加上苏联拥有强大的运输机体系,快速把空降兵和陆军输送过来,稳住马岛的局势还是绰绰有余的。打法跟英国不同,结果是一样的。


兵说


如果马岛的主人是苏联,那这场仗根本打不起来。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的超级大国,除了陆军极其强大外,海空军的力量也是仅次于美国的存在。而英国的海军与美苏相比,只是三四流的角色。

当时苏联的海军兵种齐全,装备一流,战斗作风硬朗。苏联海军总兵力将近50万,由60个兵种组成。苏联拥有的潜艇数量比美国多出整整2倍,共有各种潜艇近400艘,包括弹道导弹潜艇70多艘,能携带导弹近千枚。苏联还有美国人都人闻之色变的阿尔法核动力攻击潜艇,阿尔法不仅航速世界第一,潜水最深,能携带的核弹头也最多。即使在四十年后的今天,阿尔法核潜艇的技术依然是世界顶级。

苏联海军的航空兵师也不可小觑,不仅装备有现代化的反潜艇飞机数百架,还有可以携带核弹的战略轰炸机几百架。还有电子侦察机、反水雷直升飞机、机空中加油机,可谓应有尽有;苏联航空兵的各种作战飞机达到了1400架左右。

苏联海军里海、黑海、北方舰队和太平洋四大舰队,四大舰队总兵力47万,各种舰船数千艘。那个时期的苏联帝国正处于最鼎盛时期,1982年夏天,苏联向西方秀肌肉,举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核战演习。短短几小时内,苏军一共发射了三枚运载火箭,两枚中程导弹,两枚洲际导弹,还发射了两枚拦截导弹。而苏联人演习中的导弹拦截水平是划时代的。这场演习对西方领导人心理上产生的强大震撼无法想象。

苏联人在一年前还进行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准实战演习。演习中苏军出动了所有兵种,参战兵力超过了50万。苏军最高统帅勃列日涅夫邀请北约方面和世界各国媒体记者到场观摩。在为期一周的演习中,苏联军队展示的现代化的武器和强大战斗力——苏军从东德边境开始进攻,三天攻占西德,五天占领巴黎,一个星期就能饮马大西洋。

由此可见,如果马岛战争由苏联军队来打而不是英国军队,苏联军队肯定会用最快的速度,以最强阵容出战,马岛的阿根廷军队在苏联海军的强大攻势下,最多支持一天。因为苏军无论是海军战斗力还是运输补给能力都远远超过英军。

依照苏军的传统,苏联陆战师团会在海、空军的配合下,在阿根廷本土快速登陆,占领阿根廷机场和战略要地,进而占领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对阿根廷实施军事占领,整个过程用不了一周。


然后阿根廷人很快就会成立一个临时政府,欢迎苏军的到来,苏联人会在阿根廷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军事基地,巩固苏军对阿根廷的占领。同时,苏联军队担负起维护阿根廷安全的重大责任,阿根廷人则只能有一支维护治安的警察部队。最后的结果,无非就是华约中多一个国家罢了。


小约翰


那阿根廷现在就连块渣都不会剩下了。苏联是典型的重火力轻命中的建军思想,整个苏联时期制导炸弹虽然有研制但是库存量都不够一个空军师装备。苏联领导人迷恋的是大炮、炸弹、夷为平地。

由于阿根廷距离苏联非常远,有13000公里,这已经超出了苏联战略轰炸机的作战航程,苏联的a225运输机更是没法进行这么远的机动作战。苏联要想进攻阿根廷最近的军事基地在古巴,一旦苏联想要取道古巴那么美国肯定不会袖手旁观,因为这批苏军进驻古巴对苏联同样威胁。而在美洲地区又没有其他苏联的军事基地,这使得苏联没法像往常使用的那种大规模空运部队入侵的办法(苏联最可怕的武器),所以,唯一的办法是只能使用纯海军攻击,这恰恰是苏联的软肋。

当时的苏联海军有航空母舰5艘,但是战斗力并不强,这些航母至今没有任何实战经验。而且起降战机的能力不会比英国来得强。因此,按着阿根廷击沉英国驱逐舰的事迹来看,打沉几艘苏联军舰应该没问题,毕竟当时苏联的军舰重火力轻防护的问题很大,防御力不比英国驱逐舰强,又没有苏联空军护航。然后,完了,阿根廷捅了马蜂窝了。苏联可不是英国那种孬货,苏联东西不算好但是足够多,苏联当时有战舰一千多艘,打沉一两艘军舰对苏联无关痛痒,但是却会彻底激怒苏联,然后苏联的做法应该是放弃登陆作战,改为用炮轰将阿根廷夷为平地,派上两百艘军舰,日夜不停的打,导弹打,大炮轰,炸弹扔,直到把阿根廷抹平。


优己


苏联的实力在当时不比英国差,自然打得过阿根廷

巅峰时期的苏联占据着世界上将近六分之一的疆域,每年的钢铁产量为1.8万吨,石油产量为惊人的7亿吨,光这两样就能让苏联稳居世界第一。部队执役人数为513万,假设算上预备役戎行的话,苏联在短时间内能召集千万大军,打一个阿根廷还是可以的

但是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英法可能会转而支持阿根廷

在马岛战争中,其实有一个问题很关键。其实当时英国的远征舰队就一艘轻型航母,没有对阿根廷形成完全的武装或者说兵力优势,本来开始的时候战局十分有利于阿根廷,阿根廷军队甚至还能用导弹干掉了英海军最先进的战舰,但是后来法国人断了阿根廷的导弹来源,阿根廷就干瞪眼没戏唱了,如果是苏联作战,英法估计会支持阿根廷,而苏联当时的远洋作战能力并不太好,所以打起来估计会很艰难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哎呀,那真是恭喜了,毛子海军正好喜提基洛夫号导弹巡洋舰,如果真的打起来的话……emmmmm……阿根廷人怕不是对这艘塞满导弹的玩意儿有什么误解?

另外值得恭喜的是毛子还同时喜提现代和无畏两型驱逐舰首舰,这阿根廷人打仗可真会挑时候。

假装这是现代首舰吧……

不过反正都是架空,如果阿根廷人脑袋抽了,真打起来,毛子会怎么打呢?

优势:

要知道,80年代初的苏联军事实力正是巅峰时期,这可不是走下坡路的女王能比。一艘装着96枚SA-N-6、20枚SS-N-19,搭载远程三坐标雷达的基洛夫足以撑起舰队防空网,并对阿根廷海军各型舰只造成巨大威胁。

劣势:

相对而言,毛海军需要跋涉一段较长的航程,而且美欧诸国可能会为阿根廷提供情报等方面支援。

打法:

基本没有太多悬念,就是变着法子按在地上摩擦。

一旦开战,毛海军多型舰只组成混合编队迅速集结,前往马岛海域,多型攻击核潜艇前出封锁周边海域,由巡洋舰、驱逐舰及少量舰载机为计划登岛的毛海军陆战队提供联合支援。与英军不同的是,毛子的水面和水下作战力量都要高出好几个华莱士,阿根廷海军能否出港还是个大问题。而至于飞鱼导弹……一来射程近,二来当时毛海军已经普遍装备AK630,所以威胁并不会很大。

其实,比起看起来威猛的水面舰艇,苏联的水下作战力量才是真的猛。在苏联人眼里,水面舰艇部队的重要作用,就是掩护各型核潜艇突破美欧各国封锁进入大洋,在关键时刻发挥致命一击。

基本上,以阿根廷海军的小体型,只要苏联人愿意,整片海域基本上可以达到寸草不生的境地吧……

而洲际导弹和图95之类的,算了不说了,太欺负人。


深蓝防务


苏联无力登岛。苏联海军远洋作战能力很弱,缺乏航空兵和两栖登陆舰。苏阿开战,法国人肯定不会断供飞鱼导弹,苏联水面舰艇的损失会大很多。看看古巴导弹危机苏联海军的表现就知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