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究竟盜取了誰的墓,能養活軍隊三年?

姒莞萱


曹操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謀略家,文學家,詩人。然而除此之外,曹操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身份,那就是盜墓界的祖師爺。



那麼一代奸雄曹操又是如何成了盜墓賊的祖師爺了呢?據傳他曾盜過一個人的陵墓,所得財寶足以養活軍隊三年,下面我們來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大戰爆發之前,袁紹請當時有名的學士,“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撰寫一篇討伐曹操的檄文,這篇檄文名叫《為袁紹檄豫州文》,在這篇檄文裡,陳琳不僅酣暢淋漓的痛罵了曹操,他的父親和爺爺,甚至還詳細說了一件令天下人都為之一驚的大事,那就是曹操曾盜挖了西漢梁孝王劉武的陵墓!

原文是: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陳琳指責曹操當年特意在軍中設立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官職,用以盜挖梁孝王之墓,不僅如此,曹操的軍隊還到處搶劫,很多墳墓都被他洗劫一空。總之陳琳筆下的曹操絕對是一個十惡不赦之人。

陳琳這篇檄文中關於曹操盜挖梁孝王陵墓的記載在後來也得到了另一位史學家的認可,他就是南北朝時期南朝著名史學家裴松之,裴松之當時被南朝宋文帝劉義隆任用,為《三國志》作注,在補註中裴松之就引入了陳琳的觀點,將曹操盜挖梁孝王陵墓一事加了進去,這就更加令人相信這件事是真的了。


梁孝王劉武是竇太后的小兒子,漢景帝的親弟弟,七國之亂時曾立下天大的功勞再加上母親竇太后的寵愛,所以劉武的地位非常高,其家產也非常豐厚,《史記》記載:“其未死時,財以聚萬計,不可勝數,及死藏府餘黃金四十餘萬金”,而且他和王后的陵墓面積非常大,所以陵墓內陪葬的財寶肯定非常巨大,因而假如曹操當年真的挖了梁孝王的陵墓,那養活軍隊幾年根本不是問題。

但問題就在於,曹操到底有沒有挖過樑孝王的陵墓?我個人認為沒有,三點原因:

1,《三國志》作為記錄三國時期的正史,其原文裡並沒有關於這件事的任何記載,所謂的盜挖一事只見於補註,要知道“補註”時間與三國時間相差兩百多年,作者僅憑陳琳的一道檄文便妄下定論,這難以說服眾人。

2,陳琳撰寫檄文肯定是要極力的貶低曹操,不管是確定發生過的還是一些捕風捉影之事,他都會去極力加工渲染一番,這種不能以一個旁觀者的中肯公平的態度寫下來的話,又有多少可信度?

3,檄文寫於官渡之戰期間,但那時候曹操早就迎漢獻帝於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了!既然以“匡扶大漢”自居,又怎麼會去盜挖漢朝皇族的陵墓以貽人口實呢?根本說不通。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我個人認為曹操應該沒有盜過樑孝王的陵墓,但應該盜過別的墓,只不過曹操盜墓這件事被陳琳等人誇大了而已,其實在亂世時期,盜墓籌集軍費也是很常見的事情,所以曹操應該是背黑鍋了。


鹹魚閒聊


曹操為了養活自己的軍隊,做了一件不光彩的“盜墓”之事。那麼,他盜的是誰的墓?為什麼會選擇那個人來盜墓呢?還有,曹操既然能盜別人的墓,難道他就不怕被後人盜墓嗎?

(曹操劇照)

關於曹操盜墓的行為,史書上有很多記載。

三國名士、“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曾在《為袁紹檄豫州》中記載:“(操)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意思是說,曹操專門設置了兩種盜墓的官職,分別叫做“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他們不但掘人墳墓,盜取財寶,還把墓室裡的屍骸隨意踐踏,棄屍荒野。

正史《三國志》中也有記載:“操引兵入碭,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萬金。”

這段話,不但記載了曹操盜挖墳墓的行徑,還清楚地交代了,他盜挖的是梁孝王的墳墓。在盜墓的過程中,曹操的軍隊不但撬壞了梁孝王的棺材,還收穫了上萬斤的金銀財寶。

梁孝王是誰?曹操為何會盯上他的陵寢呢?

梁孝王劉武,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孫子、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劉啟的胞弟。

七國之亂時,劉濞率領諸王叛軍,打到劉武的梁國時,劉武以區區彈丸之地,阻擊了數倍於己的吳王劉濞,成功地拖住了叛軍。為周亞夫平定叛亂,贏得了寶貴的戰略時間。

叛亂平息後,劉武成了朝野上下的紅人,各種封賞接踵而至,聖恩優渥。除了劉啟給予了弟弟各種賞賜外,竇太后更是對這個兒子大加獎賞。

(劉武劇照)

史書記載,由於賞賜太多,當時的劉武的富有程度,甚至超過了皇帝劉啟,成為了富可敵國的王爺。劉武去世時,他所擁有的財富非常驚人,連倉庫裡都裝不下了。

除了物資賞賜外,劉啟還給了劉武很高的政治待遇。《資治通鑑》載:“(劉武)既至,寵幸無比,入則侍上同輦,出則同車,射獵上林中。”

劉武不但能和劉啟同乘一輛車,劉啟還親自為他駕過一回車。這樣逆天的殊榮,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甚至有一回,劉啟在宴會上喝得酩酊大醉後,拉著劉武的手說,“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竇太后聽後也非常高興。劉武嘴上雖百般推辭,可內心卻欣喜若狂。

後來的劉武就有些驕橫跋扈,還真把自己當成了天子接班人,不但逾越禮制,還參與儲位爭奪,擅殺袁盎等朝廷重臣。這些作為,終於惹怒了劉啟,他詔令劉武不得踏入長安半步。

劉武從此備受冷落,鬱鬱寡歡,後來在一次打獵途中突發熱病,隨即暴斃而死。

劉武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寢修得恢弘氣派,“斬山作廓,穿石為藏”,把一座山作為他的陵墓。同時,他還把自己一生的財寶,悉數葬入陵寢中。以劉武當時富可敵國的家產來看,他的陪葬品是何等的奢華。

(梁王墓中的隨葬品)

對於幾乎是白手起家的曹操來說,要想維繫一支龐大的軍隊,在群雄並起的三國時代立足,最直接和快速的辦法,就是盜墓。而劉武顯赫的身世和墓中豐厚的殉葬品,自然成了曹操的首選。

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詳細記載了曹操盜掘劉武墓的情景:“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因為劉武把陵墓修建得異常堅固,每個墓室的封門達數千斤,曹操不得不動用大批軍隊,才將劉武墓洗劫一空,得到了數以萬計的財寶。

正因為曹操深諳盜墓之道,因此在他臨死前,提出了薄葬的觀念。下令陵墓中,不得陪葬金銀玉器等物貴重物品,陵墓上不封土,不植樹,不大面積地修建陵園。

而且,據說曹操去世後,為迷惑世人,當然也是避免被盜,從鄴城的四面城門中共抬出了72具棺槨,分別去往四面八方安葬。

至此,盜墓高手曹操給後世的盜墓者留下了一個不解之謎,真正的曹操墓葬在哪裡?這個謎題直到2009年才被破解。曹操的陵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的高陵。神奇的是,他的墓,確實沒有被盜過。

雖然沒有被盜過,卻還是被開掘了出來。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鑑》)


張生全精彩歷史


無論是在什麼時候盜墓,一般都被看作是十惡不赦的罪行。而封建社會為了防止盜墓的現象發生,統治者通常會制定嚴格的法律來限制盜墓者的行為。但是中國歷史上從來不缺少的就是鋌而走險的人。總有些人會為了墓葬中豐厚的陪葬品,幹起偷墳掘墓的行當。


三國時期的一代梟雄曹操就曾經明目張膽的幹過這種事。

曹操崛起於天下亂世之中。在剛剛起步,發展實力的時候,有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曹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即便曹操家族是大地主,那也不足以支撐曹操聚集一股強大的軍事力量。怎麼來籌措資金,發展隊伍就成了一個大問題。

這個時候曹操手下有的謀士就向他獻上一計——既然活人的錢不好斂,那就像死人下手。尤其是漢代流行厚葬的傳統,墓葬中一般陪葬有大量豐富的隨葬品。

為了籌集資金,曹操真的幹起了盜墓的事,專門成立了一個叫做摸金校尉的機構,負責從死人手裡拿錢。

曹操到底搞過哪些人的墓呢?《水經注疏》中記載:"操發兵入碭, 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室數萬斤。"

也就是說曹操派人挖開了梁孝王的墓,從裡面搞到了一大批隨葬品,為自己起事增加了資本。


一盤拉條子


“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連天不休”,講起三國,曹操可謂是公認的一代梟雄,可是你可知道,曹操也有盜墓的經歷?

梁孝王墓的主墓室《曹操別傳》中記載著曹操一段盜墓的事蹟:“(曹)操別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梁孝王冢”是漢景帝弟弟劉武的陵墓,其墓葬是漢朝皇帝的規格。

《史記·梁孝王世家》記載:“財以聚萬計,不可勝數,及死藏府餘黃金尚四十餘萬斤。”梁孝王生前喜歡斂財,其封國管轄40多城,大多數是富庶之地,加上竇太后和漢景帝的封賞,一生積累的財富甚至和漢朝國庫相差無幾。

《水經注》中記載梁孝王墓“斬山作郭,穿石為藏”,梁孝王將積累的財富都放入自己的陵墓,其陵墓工程浩大,歷時20多年才竣工。

修復的梁孝王金縷玉衣而在東漢末年,天下戰亂,梟雄四起,人口銳減,稅賦來源大為減少。曹操為了養活軍隊,起了盜墓的念想,設置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等官職,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

鎏金青銅器據《水經注疏》中記載,曹操從梁孝王墓中盜掘的金銀財寶多達70多船,能養活其手下的士兵10年之久。


靈聞檔案


說曹操盜了一個墓,就能養活軍隊三年,十有八九是假的。

(影視劇裡的曹操)

關於曹操的黑料,《曹瞞傳》是第一大出處,但是這本書是吳國人寫的,各種黑,可信度其實並不高。

然後就是著名的《討曹操檄》,大才子陳琳寫的。曹操盜墓這事兒,也是出自這裡。按照裡面的內容,曹操挖了梁孝王的墓,搞到了大批的金銀財寶,賺大了。

梁孝王是誰呢?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的弟弟,有功勞有權勢,死後葬於芒碭山,墓葬規模極大,應該有不少陪葬品。

按照陳琳所寫的,“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 ”

曹操還親自來到盜墓現場,弄走了不少金寶。這事兒讓漢獻帝非常難過,畢竟是自家祖宗的墳被人家刨了,所以痛哭流涕。


咱們不去刻意為曹操洗白,只是簡單分析一下,這種可能性有多大。

(陳琳)

首先,陳琳的《討曹操檄》是建安五年的作品,也就是說如果曹操真的挖了梁孝王的墓,肯定是在這之前。

建安五年之前曹操還沒有和袁紹決戰,雖然打敗了黃巾軍,得到精銳之師青州兵。但整體來說,軍事實力和政治資本都不算強大。所以,曹操才會在建安元年迎接逃亡的漢獻帝。

迎漢獻帝這一招,明擺著是為了自己賺一些政治資本。此時的曹操,雖不能說是完全忠於漢室,但為了自己的“口碑”,不會明目張膽的幹糊塗事兒。這時候,他會去刨漢獻帝的祖墳?這不是明顯招天下人罵,明顯招漢室宗族恨麼?

所以,就算是真的幹了這事,也絕不會大張旗鼓,更不會親臨現場。

其次,金銀財寶的作用有多大?

我們以現代人的眼光去看,覺得隨便挖出來一件古董,一件美玉,一定能換很多錢,再加上無數的黃金,可以買好多好多糧食呢!

關鍵是,當時去哪裡買糧食?黃巾軍之所以鬧這麼大,就是因為天災人禍,老百姓沒有糧食,快餓死了才造反的。連年征戰,再加上漢末的瘟疫橫行,大片大片的荒地無人耕種,曹操拉著一大車的黃金,去哪買糧食?找袁紹買嗎?當時袁紹軍隊都不見的夠吃呢。

亂世之中,金銀古董是最不值錢的。大家都餓著,有錢也買不到糧食。說曹操用挖出來的財寶養活了軍隊三年,不太可能。


那麼,曹操靠什麼養活軍隊呢?很簡單,建安元年,曹操就開始了屯田制。

(黃巾軍)

曹操收了大量的黃巾軍,這些人之前都是普通農民,說不定打仗還帶著農具呢。曹操直接劃分了土地給他們,安心種地,生產糧食,才保證了這麼多年的征戰。光靠盜墓那些金銀古董,大軍早就都餓死了。

劉備逃亡的時候還帶著老百姓,難道僅僅是因為善良?善良的話,找個地方安置老百姓,自己跑就是了。帶著老百姓,那就是生產力,穩定了就可以種地,就有了軍糧。那時候有人有地,比有錢要重要。

所以,曹操盜墓確實有可能,但是盜梁孝王的墓,可能性不大。而且靠盜墓養活軍隊三年,更是不可能。

陳琳寫《討曹操檄》,那是幫袁紹打輿論戰,自然要努力黑曹操一把。也許就是聽到了一些小道消息,就誇張成了這樣。

當然,上面的內容也只是推理分析,不敢確定。因為三國時期的史料並不多,而且因為立場問題,很多記載可信度都不太高。

曹操盜梁孝王墓這事兒,還是需要討論的。


七追風


東漢末年,年年爭戰,民不聊生,百姓流離失所,因為沒有多少百姓種地,所以,軍隊的供養也就成為了軍閥們比較頭疼的問題。古代人講究厚葬,特別是帝王和王公貴族,盜墓也就成為了來錢最快的方式了。

史上關於曹操盜墓的事,出處見於陳琳的《討曹檄文》:

操欲迷奪時明,杜絕言路,擅收立殺,不俟報國。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

從中可知曹操當年盜的墓是梁孝王的墓,檄文中還特別提到曹操為盜墓還特意增設了發丘中郎將以及摸金校尉。看過《鬼吹燈》的朋友應該比較熟悉摸金校尉,摸金校尉的出處就在於此,曹操因為此舉還被公認為盜墓界的鼻祖,當然了這是外話。

話說回來,梁孝王是何人呢?

梁孝王劉武,是文帝劉恆的次子,也是景帝劉啟的親弟弟,文帝初封劉武為代王,後改封淮陽王,梁王劉揖死後,由於其無子嗣,便讓劉武繼嗣梁王。景帝時,爆發了七國之亂,劉武作為劉啟的親弟弟,自然站在景帝這邊,其帶領梁國軍隊拼死抵抗吳楚聯軍,功勞極大,景帝給予他的賞賜之多無以計算,後太子劉榮被廢,竇太后本打算立劉武為繼承人,因群臣勸諫而作罷。後劉武因病去世。

劉武作為竇太后最寵愛的小兒子,不僅賞賜不計其數,連其封國也是大國,財富之多更是不言而喻,太史公曾在其著作《史記》中提到過劉武的家財:

其未死時,財以聚萬計,不可勝數,及死藏府餘黃金四十餘萬金。

從太史公的記載可見劉武是個實打實的大土豪。劉武陵寢位於芒碭山,面積達七百平米,而劉武此人又十分講究排場,自然會厚葬,其陵寢裡面的奇珍異寶是不計其數,曹操盜了他的墓養活軍隊三年、五年的自然不成問題。

讀史使人明智,讀史使人聰慧,我是混沌聊史,歡迎【關注】

混沌聊史


按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文》記載,曹操盜掘了梁孝王劉武的墓。清末地理學家楊守敬,在他的《水經注疏》中說:“操引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數萬斤。”所謂養活軍隊三年之說,一定是文學作品的說法。

據現代考古發現,劉武的墓確實被盜掘過,按照他的規模,其中的寶藏價值連城,無法估算。所以養活軍隊三年之說一點不誇張。不過,曹操盜墓一說是孤證,恐怕是硬扣在曹操頭上的屎盆子,不足為信。

曹操盜掘梁孝王墓記載

民間一直流傳,曹操為了籌集軍餉,將目光盯在了漢皇(王)室的陵墓上,為此專門成立了盜墓機構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就是這個機構的首領。曹操盜墓的記錄,記載於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文》: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據說曹操當時頭風病發作,正躺在床上疼得打滾,一讀陳琳的檄文,頓時驚出一身冷汗,立馬頭不疼,一咕嚕從床上跳起!

陳琳描述了曹操親自上陣,挖掘陵墓的現場,很具體,據說漢獻帝讀了,不由痛哭流涕。可惜就是沒有具體說,到底曹操挖到了什麼寶貝,更沒有題幹所說的,養活了曹操的軍隊三年。

梁孝王劉武陵墓考古發現

梁孝王的墓裡真的有寶貝嗎?答案是肯定的!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國考古學家,對梁孝王墓進行了搶救性挖掘,得出兩個結論:一是該墓確實早就被盜掘,具體時間無法確認;二是劉武墓規模巨大,珍寶無數!

梁孝王是漢景帝的弟弟,竇太后的心頭肉,也是平定吳楚七國之亂的最主要功臣。當年漢景帝為了拍老媽的馬屁,放話自己百年之後,傳位於弟弟劉武,把竇太后哄得心花怒放。可惜到了劉武也沒等到哥哥的承諾,結果還因捲入朝爭,差點被治罪。

不管怎麼說,以劉武的地位,雖然得不到皇位,但榮華富貴是享盡了。本來梁國就富裕,加之竇太后的偏愛,以富可敵國形容劉武一點不誇張。

考古發現,劉武的墓穴是鑿空山陵建成,整個建築面積是明十三陵的四倍!劉武的墓穴面積650平方米,容積1367立方米,內部墓室、甬道、耳室、側室、迴廊、街區、河流應有盡有。如果不做標記,人走進去很容易迷路。

雖然劉武的墓早就被盜,但考古人員還是在他的墓室中,清理出兩萬多件文物,其中包括金縷玉衣等,許多無法估價的珍寶!

劉武的墓道石門,重達數千斤!顯然能進入墓室的,絕非一般的盜墓賊,很可能是數量龐大的團隊作案。在這種情況下,依然能留下價值連城的文物,說明劉武的墓中寶物,養活一支軍隊那是綽綽有餘!

扣在曹操頭上的屎盆子

可是,曹操盜墓的說法很值得懷疑!

首先同期的史料,除了陳琳的檄文,沒有第二個證據佐證,曹操幹過盜墓掘墳的缺德事。陳琳後來自己也承認,他當時這麼寫,純粹是被袁紹逼的,而且檄文中編造的事比比皆是。所以,陳琳的檄文不可靠,不能作為證據。

假如曹操真的挖了漢墓,當時的政敵們,肯定不會放過他。事實上,包括劉備、孫權等,沒有一個人說過這事。

漢墓確實是盜墓賊最垂涎的目標,考古界一直流出漢墓“十室九空”的說法,這可能跟西漢流行厚葬的習俗有關。

曹操是一個有抱負的政治家,不是孫殿英之類的土匪出身,盜墓挖墳的事,不大可能幹得出來。

後人之所以一直誤傳,除了陳琳的“功勞”外,可能跟曹操提倡薄葬有關,他自己臨終前遺令,以薄地安葬,隨葬品只用瓦器。

後世說,曹操是看到太多的盜墓行為,不想自己重蹈覆轍。也許有關係,不過更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曹操一貫的簡樸作風。說曹操害怕,因為自己的盜墓行為,遭到報應,是典型的過度聯想,不足為據!


尋根拜祖


說曹操盜墓,還是盜墓界的祖師,完全是在抹黑這位歷史人物,小說為了好看可以這麼設定,但是要是真的相信曹操是個盜墓賊,就缺乏歷史常識了。


曹操在三國時代被人黑,是因為他的敵人要抹黑他來爭取民心,最惡毒的抹黑當然是把曹操說成是盜墓賊最有效。畢竟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挖人祖墳是最十惡不赦的事。


靠挖墳掘墓能養活軍隊嗎?我們可以用腦子來想想,古代養活軍隊,在和平年代,當然是發放軍餉最方便,軍人可以自己拿錢去買糧食,而且盜墓挖出來的東西方便換成金銀,這個邏輯是可以運轉。


但是曹操所處的時代正好是個大亂世,在亂世裡沒人能安心種地生產,比如你的糧食可能剛剛成熟,就會被人搶光。亂世最珍貴的是能讓人吃飽肚子的糧食,在亂世很多時候即使有金銀也買不到糧食。

當時袁紹和曹操在北方爭霸,袁紹家世好,又有錢,但他的軍隊只能餓肚子打仗,因為有錢也買不到能持續供應幾萬大軍的糧食。


曹操能在北方群雄爭霸中勝出,靠的是他一直堅定的實行屯田,靠盜墓養活軍隊,也就是小說裡能編出來。即使把漢武帝的墓挖了,得到大把金銀,也不可能買到糧食養活軍隊。

所謂的錢和寶物在亂世不好使,什麼都比不上糧食和布匹。在沙漠裡,給你一噸黃金和一瓶水讓你選擇,你也肯定會選水。


就是這個道理,而且盜墓這種事是很壞名聲的,一旦曹操開始做,會成為全國軍閥的討伐對象,曹操的下場就和董卓一樣,以曹操的聰明會幹這樣的蠢事嗎?


所以任何說曹操盜墓的事,看完都呵呵一笑就行,不要當真。


西山講歷史


曹操是三國時期可以呼風喚雨式的人物,我們都知道他養了很多兵,尤其是在曹操早年的時候,他的家業並不豐厚,養兵是一件十分燒錢的事情。

曹操的祖上是太監,這並不是能讓曹操炫耀的一件事。相反,很多人因為曹操是太監的後人,而看不起他。

也就是說,曹操並不像他的好哥們袁紹那樣家大業大。袁紹和袁術可以靠著自己祖上積累的財富和聲望,來養活大規模的部隊。

但是,這一點曹操就不行。

可是,曹操也是一個熱血男兒,他也想建功立業。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曹操不得不想別的辦法,來養活龐大的軍隊。

那麼,曹操想了一個什麼辦法,來解決部隊吃飯的問題的呢?

沒錯,就是組織部隊去盜墓,尤其是盜漢朝時期皇家的陵墓。畢竟,也只有皇家才有值錢的好東西。

話說,曹操盜了一個墓,三年多的時間,他不用擔心軍隊吃飯的問題了。

那麼,曹操盜的這個幕到底是誰的呢?究竟是誰,如此富有,陪葬的東西,能讓一支龐大的軍隊,白吃白喝三年呢?

我們都知道,漢朝有一個非常著名的皇帝叫漢景帝,漢景帝有一個弟弟也就是粱王劉武。

曹操盜的墓正是粱王劉武的。

說到這個粱王劉武,那真的是可以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他。可以說在享受方面,漢景帝都沒有他氣派。

這又是為何呢?

要怪就只能怪,他們的母親。要知道漢景帝和劉武的母親,正是漢朝鼎鼎大名的竇太后。

竇太后又很喜愛小兒子,也就是粱王劉武。所以,為了不讓母親傷心,為了盡力做到孝順,漢景帝對母親袒護劉武的行為,也不加制止。

劉武也就更加的放蕩和目無王法起來。

那時候劉武可以在自己的封地上隨意蓋豪宅別墅,宮殿園林,規格檔次都是按照皇宮的標準來的。而且劉武的生活,也都是按照皇宮裡的流程安排的。其奢華程度,令人難以想象。就是當時的漢景帝,都不能給劉武相比。

因為有母親竇太后做後臺,劉武就等於是得到源源不斷的財富。竇太后賞賜給他的,還有漢景帝賞賜給他的,再加上他自己封國貢獻給他的.......

他的財富,真的是數不勝數。

就這竇太后,還是覺得不爽,對劉武太虧欠了。乾脆她竟然想讓漢景帝百年之後,把皇位傳給劉武。

漢景帝竟然答應了,當然了最終漢景帝並沒有把皇位傳給劉武,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兒子劉徹漢武帝。

不過,通過這件事我們依然可以看出粱王劉武受寵的程度,這樣的一個人,當然是富可敵國的一個存在了。

所以,曹操盜了他的一個墓,養活了部隊三年,也就不難理解了。


笑口常開123


在古代三國時期,身為天下三大霸主之一的曹操,幾乎是白手起家,雖說有夏侯家族的支持,但也是杯水車薪,於是曹操就把主意打到了盜墓上面,於是得到了大量的錢財,足足養活了自己的大軍三年之久。哪麼曹操到底是盜了誰的墓,居然這麼富有呢?

說實話當初東漢馬上崩盤的時候,天下的勢力當中不論是袁家兩兄弟,還是劉表與陶謙,都有自己的地盤和錢財,只有曹操獨身一人從京城逃走,然後在陳留招兵買馬。

這第一筆資金就是夏侯家族所出,雖說當時的夏侯家族實力也不弱,但是對於曹操的大軍來說,只能算杯水車薪。

無奈之下,曹操只能另想他法,於是盜墓大軍就出現了,什麼摸金校尉等等行業,直接興旺了起來。

這些人直接以掘人墳墓為主,把墓中所有財寶全部拿來供養曹操的大軍。

說實話看似這些盜墓者不少,但是曹操的大軍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再加上當時的情況一直處於戰爭時期。

可以說自古以前打仗就是比花錢,誰的錢財多,誰就可以得到最後的勝利。

原本曹操快要撐不下去的時候,自己的摸金校尉帶來了好消息,直接搞了一個大場面。

可以說這一次盜出來的財寶直接可以養活曹操的大軍三年之久。

其實曹操盜墓的時候也是有目的去盜,要知道曹操的祖上可是宮中的太監,雖然不親生的,但是傳承卻是如此。

正是因為太監的身份,所以漢朝所有王爺們的墓地都有一定的瞭解,比如說漢朝的梁王劉武。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劉武是誰,但是他的母親是竇太后,自己的哥哥是漢景帝,這樣是不是大家就比較瞭解了。

原本在竇太后的想法當中,自己的兒子劉武才是自己理想當中的太子,可偏偏得到皇位的卻是漢景帝,這讓竇太后一直以為對劉武有所虧欠。

所以在竇太后活著的時候,一直逼著漢景帝給劉武各種的好處,反正當時的劉武所有的財富幾乎跟漢朝的天子不相上下了。

主要是漢景帝太孝順,自己母親的話一直都很聽從,所以就無限的遷就自己的弟弟劉武。

反正以自己老媽的話來講,自己的皇位都是他的,只是自己運氣好而已,只要竇太后不會當場逼著自己讓位給劉武,一切都好說。

當然了竇太后還真這樣想過,只是很多事情不可能全由著自己的想法來,所以這件事就沒有實行,但是卻又提出另外一種辦法。

就是讓漢景帝在自己百年之後,把自己的帝位傳承給劉武,當時漢景帝就有點不爽了,可是為了不讓自己的母親傷心。

所以就硬著頭皮答應下這件事,反正自己還年輕,怎麼也能活過竇太后吧,大不了等以後再改口好了。

但是為了讓竇太后安心,所以時不時的就賞點錢財給劉武,這一切都是為了讓竇太后安心而已。

於是等到劉武死的時候,家中的財富有點過頭了,這就相當於人死了,錢還在。

所以劉武快死的時候,很不甘心,一定讓自己的後代給自己陪葬一些貴重的物品,最起碼讓自己在另一個世界也能過得如此富有。

然後富可敵國的劉武,在自己死後,墓地之中的財富幾乎佔了自己生前的大半。

至於劉武死後,有沒有享受到這些榮華富貴就不知道了,但是曹操絕對好好的享受到了這些金銀珠寶。

正是自己的摸金校尉直接挖到了這麼大的寶藏,才會一夜之間暴富,從此成為三國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直接將跟自己對抗的呂布打到落花流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