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機頭的雷達整流罩為什麼不能塗成與機身相同的顏色?

fswxx


我們平時看一款戰機先不先進最顯明的方法就是看戰機是否好看?一般越是好看的戰機性能都不會差,比如我國的殲20、美國的F22戰機都是非常漂亮的戰機。當然戰機好不好看除了外形外主要還有塗裝的選擇。比如殲20戰機的外形整個就是銀灰色,從機頭到機尾整個都非常漂亮,但是我們看其他戰機的時候,會發現這些戰機的機頭雷達罩的顏色和機身的顏色是不同的,有些是截然相反的,有些則是相近顏色的,那戰機的雷達罩顏色為什麼不能和機身一樣呢?

其實因為現在戰鬥機的機頭內部都是雷達天線,除了保證雷達天線可以不受高速空氣影響和整機的流體延續性外,在雷達罩的應用上也要滿足對雷達天線的影響降至最小的材料選擇,所以雷達罩在材料應用上都會選擇透波性非常好的非金屬符合材料,而且很多雷達罩外輪廓上也會安裝有防雷電的金屬條。
但是因為戰機在飛行過程中機身表面與空氣摩擦會產生附著在雷達罩上的靜電層,很明顯會干擾雷達的正常工作,所以雷達罩塗裝的最大作用就是降低和消除靜電層對雷達天線的干擾,簡單來說就是雷達罩的顏色主要由靜電塗層顏色決定。抗靜電塗層最初採用石墨作為導電材料,但用石墨作為材料只能生產黑色塗層,所以這也是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大多數戰機的雷達罩是黑色的原因所在,而且黑色的雷達罩也有利於戰機形態的確認。
但是隨著三代機對目視隱蔽的低可視塗裝的普及,採用黑色塗裝的雷達罩的戰機在迎頭交戰中非常顯眼,被發現的幾率也無形中增大了不少,這對於戰機的視覺隱身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按照美國對炸雞視覺隱身塗裝的分析結果來看,主要還是根據飛行高度的不同而選擇不同顏色的塗裝的,比如像一代諜王SR-71這種高空戰略偵察機採用黑色塗裝除了可以降低機身表面的紅外特徵外,還可以利用太空背景實現視覺隱身。而高空飛行的戰機採用深灰色塗裝可以削弱機身表面金屬蒙皮的反光,同樣實現視覺隱身。但是對於大多數活動在中低空的戰機而言,採用淺灰色塗裝可以更好的利用天空背景實現視覺隱身。
所以說到底雷達罩的塗裝顏色主要和抗靜電塗層的顏色有關,其次在視覺隱身上也有極大的好處,但是受限於各國在抗靜電塗層研發上的技術差距,雖然也有像殲11這樣機身塗裝凹進雷達罩一部分的設計來降低視覺目標特徵,但是終究還是抗靜電塗層的原因,當然更不存在有些人口中的所謂採用平板縫隙天線的戰機用黑色雷達罩,採用有源固態雷達的戰機用灰色塗裝的假話,當然這話用來分辨戰機採用機械雷達還是固態雷達還是很有用的。


魑魅涅槃


戰鬥機的整流罩和機身材料是不一樣的。


機身材料一般是鋁合金,表面氧化後呈黃色,上面再噴漆防腐蝕。也有鈦合金的機身蒙皮和複合材料部件。一般也是刷同樣的防護漆。

雷達罩一般採用非金屬材料。低速飛機有用玻璃鋼的,高速飛機也不會採用金屬,也是複合材料。允許雷達波能夠穿透雷達罩。表面塗層也要具有良好的透過雷達波的性能。而且不發生畸變。和機身防護漆不是同一類油漆。


至於顏色,一般採用深色。因為淺色表面反射陽光強烈,可能對飛行員的視覺有不良影響。但這都不是絕對的,也有用淺色雷達罩油漆的。

F4D-1

西班牙空軍的幻影F1

美國海軍F-4B

埃及空軍F-4E

土耳其F-4E

波蘭米格-29和美國F-16

法國陣風

希臘幻影2000

英國龍捲風F.3

奧地利颱風

巴基斯坦雷電JF-17


一葉楓流O靈似舞妖


有一樣的!也有不一樣的!但是機頭雷達罩是特殊材料製成!日本還要進口法國的材料!自己無法解決!哈哈哈!為了提高透波性能!會塗昂貴的高性能塗料!所以有不一樣的顏色![耶][耶][耶]



Ownerryu


可以啊,誰說不能的。我給你看幾個圖,基本上每個國家都有塗成一樣的,不要聽那些人該你胡扯什麼雷達罩要透波不能塗之內呢,只要不是金屬漆有啥不能透波的。


開著皮卡打坦克


戰鬥機雷達罩的顏色主要由抗靜電塗層的顏色決定!一般來說,雷達罩在製造完成之後表面的就要塗上“基體底漆+抗雨蝕塗層+抗靜電塗層”。這三種圖層的順序是由下至上,所以雷達罩最終的顏色是由抗靜電塗層決定的。


當戰鬥機在高速飛行時,雷達罩表面除了會受到流體和固體粒子的衝擊之外,還會在與高速氣流摩擦或者受大氣電離層的影響而在表面產生靜電,當靜電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將對電子設備和雷達產生干擾,從而影響戰鬥機的性能。為了避免這種干擾,雷達罩外層就要噴塗抗靜電塗層,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將雷達罩上積累的靜電導引到機身蒙皮上。

抗靜電塗層除了有引導靜電的作用外,還要有一定的彈性。上面也提到了,雷達罩也會受到固體粒子的衝擊,有一定的彈性就可以將衝擊力吸收掉,大大減少雷達罩本體受到的衝擊力,以提升雷達罩的壽命。



早些時候,我國並沒有研發出抗靜電塗層,雷達罩的顏色由抗雨蝕塗層的顏色決定。根據我國《飛機雷達罩塗料規範》中所示,抗雨腐蝕的漆為綠色或者白色,這也是綠頭殲7,殲8出現的原因。


隨著技術的發展,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研製出了黑色的石墨導電抗靜電塗層,而美國斯坦福研究機構開發了白色的抗靜電塗層。這也就是殲11B/BS,殲10A,梟龍戰鬥機採用這種黑色雷達罩的原因。隨著技術的發展,我國研製出了第二代彈性抗靜電塗層,其顏色為潛灰色。可以看到的是殲20,殲16,殲10C等戰機的雷達罩都是灰色的,這就是塗上了一層抗靜電塗層。

事實上,抗靜電塗層的發展也經過了很長的一段時間。在上世紀50年代,美國研製出的抗靜電塗層是由氯丁橡膠製作的,但是其較容易老化,以至於需要多次噴塗。隨著技術的發展,又研製出彈性聚氨酯塗層,這種塗層的壽命極高,且不易老化。之後,美國又開發出了彈性氟樹脂塗層,顏色有黑白兩種。在暴曬六個月後,其透波率仍然高達94%。



事實上,雷達罩的塗裝還有目視隱身的作用。如果雷達罩的顏色與機身差異太大,那麼很明顯就可以被目視觀察到,儘可能的保持與機身顏色差異不大,以起到目視隱身的功能。(圖片來自網絡)


江山何沉


雷達罩是透波材料,表面有特殊防靜電塗層,所以顏色和機身顏色可能不一樣。但是,並不是不能塗別的油漆,絕大多數情況是沒有必要,雷達罩出廠時就帶著塗層的,除非特別需要,軍方不會再增加一道塗層,對成本、維護都不利,所以很多飛機的雷達罩和機身顏色不同。


慣性導航88761176


這個印象可不對呀,現代戰機的雷達罩色彩可以與機身其他部位一樣,而且為數不少,只是一部分戰機才採用相對獨特的塗裝。

這個原因就在於雷達罩不是簡簡單單的普通材料,它與機載雷達有非常大的關係,屬於一個獨立的部件,與機身的其他部分在設計及材料上有很大的

不同,一般採用非金屬材料,主要是允許雷達波能夠穿透過雷達罩,自由進出,要求具有良好的透過雷達波的性能。

由於材料等不同,與機身的其他部分在本來色彩就自然形成不一樣,即便看上去一樣,其實細分的話,還是有一定的差別,也不是隨意的塗成那個顏色的,表面往往是某種特定材料與塗料,不是想塗成什

麼色就是色的,這才上出現一些差別的原因,有時也是特意與其他部位有所區別。


浴火


很多飛機可以,F-14好多中隊雷達罩和機身同色


無名未老


因為要透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