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的最後一計是殯葬,成為困擾後世2000年的謎團,究竟是怎樣的呢?

wow75563482


諸葛亮一生智計百出,特別是他的那些個謎語,給後人留下不少珍貴的研究資料。

傳說諸葛亮在臨死前,曾留下一個計謀,成為困擾了後人兩千多年的謎團。


諸葛亮最後一計,保護了自己卻困擾了劉禪

三國時期是盜墓業的一個鼎盛時期,因為戰亂頻繁,各人軍資耗費巨大,而漢朝皇家的陵墓裡面都有著不少貴重的陪葬品。所以一些等錢用的軍閥們,不擇手段地在死人身上打主意,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曹操了。

他不止專挖漢朝宗親的墳墓,為了以後自己的陵墓不被破壞,在臨死前特意叮囑曹丕不要用珍寶給自己下葬,弄些粗麻破布包著就可以了。甚至還專門設了七十二疑冢,就是要讓後人沒人知道他的具體墓穴在哪個地方。曹操墓到現在為止都還沒有人敢確定具體所在,足見曹操的心思縝密。

而三國人才輩出,心思縝密的可不止曹操一人。諸葛亮也是其中當晚佼佼者。為了保護自己的葬所不被人發現,諸葛亮特意想出了“移葬”的辦法。就是讓四個抬棺材的士兵往西邊一直走,命令抬棺的繩一斷立刻下葬。畢竟雖然諸葛亮沒有什麼像樣的陪葬品,但難保有仇家會盜墓洩憤。就像龐德之子龐會一樣,為了給父親報仇,不止挖了關羽墳墓,還殺盡了關氏族人。



諸葛亮執政十幾年,得罪的人就更多了。有鑑於此,諸葛亮才想出了這種辦法來埋葬自己的遺體。不過諸葛亮想得倒好,可抬棺的士兵們可不這麼想,要知道一個棺材至少幾百斤重,作為一國丞相的棺材,所用的材料肯定都是上等的,要抬到繩子斷的話可能得一直抬到西藏,而諸葛亮死時又是十月份,天氣不是很冷,甚至還是挺熱的。

四個抬棺的士兵抬著幾百上千斤的棺材,走了幾十里路就受不了了,於是故意把事繩子割斷,選了一個風水較好的地方就地埋葬,然後就回去向劉禪覆命,想著老婆兒子熱炕頭了。不過士兵們聰明,劉禪也不蠢,他估摸著棺材的繩子大概要在什麼斷,士兵們一去一回要多少時間才算正常。

現在士兵們回來得太快了,完全超出了劉禪的預定時間,於是立刻明白這些人在騙自己,丞相的棺材並沒有按照約定埋葬好。於是劉禪一怒之下,就把四個士兵全殺了。可殺完之後,劉禪坐下來一想:糟了,沒問他們丞相的棺材埋在哪裡了?這下完了,以後怎麼去拜祭丞相啊?

現在我們所知道的那些諸葛亮墓和祠堂,基本都是劉禪為了掩人耳目而設立的,諸葛亮到底葬在哪裡根本已沒人知道。不過這或許也是諸葛亮的打算,他也預料到士兵們不會按照約定來埋葬自己的遺體,這樣的結果正是諸葛亮想要看到的。

不過諸葛亮是保護了自己,卻給劉禪出了個難題,也給後人留下了一個困擾了近兩千年的疑問:諸葛亮究竟葬在哪裡了呢?



一貳一橙


公元234年10月8日,將星隕落,一代名相諸葛亮在五丈原的秋風中溘然長逝。

諸葛亮死前曾以七星續命法延壽,但在關鍵時刻,魏延突然闖入踩滅了七星燈陣法中的主燈,導致諸葛亮延壽法術失敗,要讓諸葛亮明白自己終於無法擺脫命運的定數。

儘管放不下蜀後主劉禪,但該來的還要來,諸葛亮帶著不捨和不甘離開了這個世界。

諸葛亮的最後一計

當然,即便在死前的最後一刻,諸葛亮想的依然是國家安危,他叮囑楊儀和姜維自己死後要秘不發喪,然後有計劃地組織撤退,如果魏軍追趕而來,就把他的木製傀儡推出來,必定能嚇回司馬懿的數十萬大軍。

諸葛亮死後,楊儀和姜維依計行事,果然嚇退司馬懿,順利撤軍。

除了國家命運,諸葛亮死前還留下一個小小遺囑,關於自己的安葬之地。

諸葛亮被蜀後主劉禪尊稱為“亞父”,自然十分關心他的墓葬事宜,但諸葛亮已經留下遺書,請求劉禪派四個強壯的軍士抬著自己的棺材往南走,一直走,走到“繩爛槓斷”為止,然後就地把自己的棺材掩埋,不要什麼陪葬品,也不要樹碑。

劉禪有些不明就裡,但他還是尊重了的諸葛亮意見,派出四個軍士依遺囑行事。

四個將士扛著諸葛亮的棺材向南走,一直走,可走了幾天幾夜,不知走到哪裡,他們一看抬棺的繩子和木槓還是好好的,四個人卻已經累趴下了,便商量著就在此地挖坑把棺材埋了,省得吃苦受累,反正這裡地處深山老林,人跡罕至,這件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四人提前收工後,回去向劉禪進行彙報。劉禪覺得有問題,便對四人進行嚴厲盤問。

四人經受不住盤問,老實交代了自己隨處掩埋諸葛亮棺材的事實。

劉禪聽後大怒,立刻下令斬了四人,可四人腦袋剛剛落地,劉禪便後悔不迭,因為知道諸葛亮葬身之處的只有這四名軍士,現在他們已經死了,誰也找不到諸葛亮葬身之處了。

諸葛亮之墓的謎團

實際上,“繩爛槓斷”的這個遺囑就是諸葛亮生前的最後一計策。

諸葛亮一向神機妙算,早就料到抬棺材的人不可能堅持到“繩爛槓斷”才把自己安葬,也計算到劉禪一怒之下會把所有知情人斬首。這樣一來,世上就再也沒人知道諸葛亮的葬身之處,無論是敵是友,諸葛亮都可以在九泉之下安安靜靜享受生活了。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繩爛槓斷”的段子並非正史記載,而是網絡虛構。

真實的歷史上,諸葛亮的遺囑是自己死後把自己葬在漢中定軍山,依山勢修建墳墓,墓穴僅能容納下棺材和幾件衣服,且不起墳塋,不樹碑石。

諸葛亮如此神秘的操作,使得後世始終無法確定其墓地所在,諸如武侯祠等都是後世為紀念諸葛亮修建的衣冠冢或紀念場所,並非真正的殯葬之處。相信一旦這個2000多年曆史的諸葛亮墓葬之謎揭曉,必定震驚國內考古學界。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千古之謎:1:棺材向南抬,繩斷便葬,諸葛先生此計勝過多少墓室機關,又算盡了多少人心。


2:縱觀我過歷史上這些一生充滿傳奇的牛人,他們的離去都伴隨著諸多的疑點或者千古不能解開謎題。有些人留下難解的遺言、有些人留下了神秘的墓葬方式、有些人因為蹊蹺的死亡方式就像趙匡胤斧聲濁影,還有讓人不能接受的奇葩的陪葬品(商人用人陪葬)等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神秘感和猜測!諸葛亮先生一生與天地鬥與人鬥算盡天地人心,算死了不少對手,多智近妖的他去世前還算計了一把自己!給後人留下了千年未解得謎團! 今天老龍和大家掰扯掰扯諸葛亮先生留給世人最後的一計!也留下來這千年未知的神秘!


背景:在這個時期戰爭消耗了無盡的財富,逼於無奈的許多人打起了盜墓的注意,最開始大家還只是盜古墓,西漢的有名的貴族基本都被打攪過,可是古墓數量有限,這些人來說著眼於一些東漢末年貴族的死後安身之處,甚至曹操、袁紹這些梟雄都為了軍費幹過盜墓的勾當,甚至曹操還設立了摸金校尉這一官方機構來盜墓,諸葛亮一生跟隨劉備得罪了不少人,後期更是把握著蜀漢政權,他必然擔心自己死後有人打攪自己安身之處!

神算諸葛:算盡人心

《1》天下有臥龍有鳳雛,謀士如雲,在三國這個紛亂的大時代出了數不盡的人才,無論是溫酒斬華雄的關羽還是,一聲呵退曹軍的張飛,都不及諸葛亮這位謀神名氣大,歷史的塵埃落地千百年,而我們這些人對諸葛亮先生談笑間算得天下事風姿的敬仰絲毫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衰減分豪

諸葛亮算盡人心生命的最後再留一計算盡人心,簡單一計為什麼這麼高明?

《2》公元234年10月8日,為了蜀漢嘔心瀝血的丞相在最後一次北伐中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3歲,諸葛先生生前得罪了不少人,在感覺自己時日無多的情況下。他先是給劉禪的寫了一封奏摺,“老臣最開始蒙先帝大恩,走上了匡扶漢室的道路,未曾給自己得人生謀劃過,如今老臣在成都有桑🌳八百棵,薄田十五畝,足以養育我的後代,臣的一生大多在外,生活所需都有朝廷安排,如今假如老臣死後,在外沒有置辦財產,在內沒有多餘財富,也算沒有辜負先帝和陛下,但使臣死後陛下萬不可給老臣多餘的恩賜” 。

諸葛亮一生清苦,為了蜀漢嘔心瀝血,為什麼不求風光厚葬?說到底還是太知人心太理性!

《3》諸葛亮死前給劉嬋寫了一封信,讓他把自己埋在定軍山中,可是這都是障眼法,諸葛亮還給劉嬋寫了一封密信,說讓他在定軍山中的墓地裡面不要放自己得屍身,而是放一些衣服,做一個衣冠冢,以防後人盜墓,這才是狠人,不僅算計了別人一輩子,死後還要謀劃自己得安身地,諸葛亮讓劉嬋安排四個大漢抬著自己得棺木從成都出發,什麼時候繩子斷了,棺木落地哪裡就是自己得落棺之處,四個大漢走了三天,繩子還是沒有斷,於是幾個人一合計就隨便找了個地方草草的埋了棺木,四人回到成都後,和朋友吹牛時說了出來,被劉嬋得知,一怒之下處死了這四個大漢,也不知是巧合還是諸葛亮的安排,劉嬋沒有詢問諸葛亮的埋身之處,四個人就被殺死了,於是諸葛亮的墓地在哪裡成了千古之謎!

千年的歷史塵埃落地,後人們翻開歷史的書籍,瞭解了這一段塵封的歷史,看似簡單的後事安排,確是算盡人心的神計!

結語:1:老龍認為,諸葛亮算無遺策,很有可能早就預料到了,用這麼粗的繩子抬棺木,繩子怎麼可能這麼容易斷,畢竟諸葛亮用得不是奢華得厚葬棺木,而且薄棺木,諸葛亮久病身體也不重,幾個大漢沒有人監督,抬個幾天不耐煩了很有可能隨地埋棺木,而四個人總有一個兩個口風不緊的人會說出去,以諸葛亮對劉嬋的瞭解必然氣急敗壞的殺死他們,那麼自己當真就無後顧之憂了,老龍甚至可以再惡意點猜測,諸葛亮必然安排了人,就算劉嬋不殺這四個人,也可能會有人滅口,有空老龍也可以去成都附近走走,很有可能我們隨處可見風景秀美的地方就埋著這位算無遺策的諸葛先生!


2:當然後面這些意見都只是老龍自己得推測,因為這麼想非常合情合理。不過也不均諸葛亮如何算盡人心,有沒有算盡人心,在過去的近2千年的歷史中裡,他的墓地到底在哪裡依然沒人知道還是和千古迷題,也不知會不會在未來的某個時間,某個農夫挖開土地就翻出來這迷題,不過老龍還是不想不願有人再去打擾這位逝者千百年的安靜!


小A說攝影


我們知道諸葛亮當年出師北伐病逝於五丈原後其屍身是並沒有運回成都安葬的,作為蜀漢的肱股之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然其屍身卻不能歸國安息,這於情於理都是不合的,那麼為什麼諸葛亮的屍身沒有運回成都呢?是後主無情還是另有他情?諸葛亮的真正墓葬地又是何處呢?下面我們一起來探索這個困擾後世千年的諸葛亮殯葬之謎。

其實諸葛亮屍身之所以沒運回成都安葬到真不能怪後主劉禪無情,因為這完全是諸葛亮自己的意思。我們知道諸葛亮一生崇尚節儉,對於自己的身後事更是一切從簡,據《三國志》記載:

“亮遺命葬漢中定軍山,因山為墳,冢足容棺,斂以時服,不須器物”。

史書中記載了諸葛亮留有遺命要葬於定軍山中,但關於殯葬的具體細節並沒有細說。不過關於諸葛亮的殯葬之謎一直還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相傳諸葛亮病危於五丈原時曾對自己的身後事作出了一個令時人不解的決定,怎樣的決定呢?相傳諸葛亮曾囑咐,死後只需命四名壯漢抬這自己的棺槨一直往南走,走到抬棺的繩子斷了的時候,就就地埋葬,而後來劉禪因這件事感到非常惱火,畢竟丞相的屍身怎能如此草率處理呢!於是一怒之下就將那四名壯漢給殺了。而這一殺可不得了,因為自此就沒有人知道諸葛亮到底葬在何處了,由此諸葛亮的真墓所在地成了個不解之謎。當然不知傳言是否真實,但有一點確實毋容置疑的,那便是諸葛亮確實是葬於定軍山中,但具體在何處,直到現今都無定論。

這裡話又說回來,諸葛亮為什麼會選擇這樣一種殯葬方式呢?其墓葬不為人知的背後究竟是否是有意為之呢?這裡就得說說當時特定的環境背景了。

我想諸葛亮之所以選擇要薄葬於定軍山中,其因有二:

首先最大的一個原因是其大公無私的一片忠國之情。諸葛亮病危時正率領大軍駐紮於五丈原與魏軍對峙,是雙方已對峙數月有餘,可謂都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刻,時諸葛亮自知天命將近,一旦病故勢必影響軍心,倘若自己病故的消息讓魏軍得知,則魏軍勢必軍心大振而蜀軍必遭重創,故諸葛亮深知自己的後事必須從簡且要隱秘,這樣才能留有時間確保北伐大軍安然撤回。

其次薄葬既是當時的一種風氣,更是諸葛亮個人的夙願!由於朝政混亂,軍閥四起,導致漢末三國時期盜墓之風異常猖獗。這個時期的盜墓無非出於兩個原因,一是復仇,二是獲利。當時軍閥的財政收入相當匱乏,於是便想到了盜墓這個方法,像董卓、曹操、孫權等便是當時最有名的盜墓者。我們知道諸葛亮位高權重,自然也樹敵不少,這不僅包括敵國的,就是在蜀國,也難免有與諸葛亮有仇的人,雖然是一心為國,忠心耿耿,但難免不會遭人嫉妒而生恨意。

綜合當時的社會現象和諸葛亮自身的地位和為人來看,諸葛亮之所以選擇薄葬定軍山,一來是其從簡誠心的表現,二來也是藉此求得屍身安寧。

諸葛亮真墓在定軍山中是毋容置疑,現在一般都認為在漢中市勉縣的定軍山腳下,但是不是真墓一直也一直沒有定論。不過說真的,我倒希望那並不是真墓,我們都說“入土為安”,既然諸葛先生的遺願便是如此,後世又何必去擾亂他的清靜呢?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早年諸葛亮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建安十六年(211),他又指揮蜀軍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蜀章武元年(221),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諸葛亮一生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病逝於五丈原,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

一代名臣的一生是在北伐過程中隕落的,諸葛亮一生可以說是智計頻出,他已經是中華文化中智者的代表。可是這樣的智者臨死的最後一計,讓自己萬劫不復,永世不得超生是怎麼回事?

在最後一次出祁山北伐的時候,魏蜀兩軍相峙,司馬懿採取堅守不出的策略。諸葛亮無可奈何,只得在屯田駐紮下來,本想與魏軍長期對峙。無奈的是,身體經過長時間的操持,已吃不消了。最後他積勞成疾,于軍中逝去。

在臨死時,他叫來楊儀、魏延、姜維等人分別託以後事,他將自己的兵法、弩法一一傳給了姜維,讓他代自己行使北伐之事;他囑託馬岱一切按計劃行事;託付楊儀與魏延對陣時打開他給的錦囊。此外他還寫了一份遺表給劉禪,將家裡的情況告訴劉禪,同時也暗示劉禪善待自己的家人。

當然,古人都對自己後事看的格外地重要。例如秦始皇為了自己的陵寢,可以說耗費巨大,同時讓十萬工匠為之陪葬。諸葛亮也對自己死後的喪禮和墓地也安排得妥妥的了。一身清貧的諸葛孔明,沒有太多的財產,家裡只有桑樹數百株,薄田十多頃,也讓皇帝劉禪不要厚葬,墓裡面不能有太多的金銀珠寶,這是為了怕他身後被盜墓,而不得安息。

為了防止自己死後自己的陵墓被人盜掘,諸葛亮在生前就給後主劉禪寫下一封信。諸葛亮信中寫到,待自己死後,把屍體入棺,用繩索綁住,有四名士兵抬著向南走,直到走到繩索斷掉的位置,就把自己葬在此地。抬著他棺材的四個士兵,走了兩天已經體力不支了,但是繩子卻沒有斷掉。後來這些個士兵為了早點完成任務,故意將繩子弄斷了,就隨地把諸葛亮給掩埋了,接著就回去覆命。但劉禪覺得繩索不可能那麼快就斷掉,就對這四人嚴加審問,他們哪裡扛得住嚴酷的刑罰,很快四人便招供了。後來劉禪以欺君之罪將這四人處死了。

就這樣孔明所葬之地就成了一個謎,一個困擾中國人兩千年的謎團,沒有後人去祭拜,沒有紙錢,沒有宗祠。因此說諸葛亮臨死最後一計,讓自己萬劫不復,永世不得超生。


鄧海春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的“神人”之一,他是歷史上最聰明的人,後世人把他視為智慧的象徵,他的神機妙算家喻戶曉,為後人所傳唱。

他是三國時期蜀國丞相,是我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劉備三顧茅廬才請出諸葛亮輔助自己,諸葛亮素有“臥龍”的美稱。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出師表》

一首《出師表》表達了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崇高精神,自從輔佐劉備以來,他勤勉謹慎,大小政事都要親自處理,賞罰分明,後世人尊稱諸葛亮為“武侯”。

諸葛亮一生妙計無數,空城計、草船借箭、火燒赤壁、隆中對等,每一個妙計都出神入化,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他一生的計策都是為了蜀國的大業著想,從不為個人的生死做任何打算,但是人活一世,草木一生,最終都逃不過一個“死”字,最後一次北伐途中,諸葛亮在五丈原戰場上結束了他輝煌的一生。

諸葛亮精通奇門遁甲之術,對於自己的生死時日算的比較清楚,在五丈原戰場,他知道自己死期將至,他做了兩件事成功讓剩下的蜀軍安全撤回岐山。

第一件事就是做了一個假雕像,唬住了司馬懿,第2件事是口含7粒米,使自己將星不落,司馬懿本就是一個多疑的人,當時諸葛亮一直想引誘司馬懿出來和蜀軍對陣,但是司馬懿遲遲不出。

司馬懿也看到諸葛亮的將星越來越微弱,但是他知道諸葛亮非常擅長六丁六甲之術,以司馬懿多疑的性格,他認為是諸葛亮特意想辦法讓自己將星隕落來迷惑他,從而引誘自己出去和他對陣,恰恰就是他多疑的性格使自己喪失了作戰的大好時機。

諸葛亮又讓人做了一個假雕像,使司馬懿遠遠看去以為諸葛亮還活著,這就給蜀軍的撤離取得了大量的時間,當司馬懿回過神來,蜀軍已經成功退回岐山,司馬懿才知道自己中計了,悔之晚矣。

諸葛亮最後一計,不讓世人知道自己的陵墓所在。

自漢代以來,盜墓之風盛行,帝王將相的陵墓十有九空,這些帝王將相生前享盡了榮華富貴,此後也希望能夠繼續享有,所以死後都用很多金銀珠寶作為陪葬,這使得盜墓者趨之若鶩,就連曹操都做起了盜墓的勾當。

當時曹操為了解決軍隊的經費問題,專門設立了摸金校尉,也就是專門用來盜墓的機構。諸葛亮自知自己一生大權在握,得罪了很多人,恨他的人肯定很多,等到自己死後,肯定會有人想來挖自己的墓。

因此他特意給劉禪寫信,讓他萬萬不要厚葬自己,也不要任何陪葬品,更不要在自己的墓前做任何標誌,只求有個墓穴能放下自己的棺材就好。

他讓劉禪派四個人抬著棺棺材一直向南走,綁棺材的繩子在哪裡斷了就把他葬在哪裡。因此劉禪聽從了諸葛亮的安排,派了四個人抬著諸葛亮的棺材一直朝南走,可是這四個人走了三天三夜繩子都沒有斷,他們實在走不動了,沒有遵從劉禪的吩咐,隨便找了個地方就把諸葛亮埋葬了,然後回去覆命。

可是劉禪知道自己準備的繩子大概什麼時候才能斷,看到他們四人居然提早回來了,心生疑惑便對他們進行拷問,四個人經不住拷打說出了實情,劉禪一怒之下就把他們給殺了,殺完以後才想起沒有問諸葛亮被埋葬的具體地點,急忙派人出去尋找,可是四野茫茫,到哪裡去尋找呢?


自此以後,一代武侯諸葛亮的墳墓到底在哪裡無人知曉,有人說劉禪對武侯不敬,居然都沒有厚葬他,但他正是聽從了諸葛亮的安排才這麼做,這個鍋他背的有點怨。

而墓穴無法被找到也許正是諸葛亮想要達到的結果,他在生前早已為身後事做好了打算,他要劉禪準備了足夠粗的繩子,也知道那四個人絕對不會一直走下去,而劉禪在暴怒之下很可能會直接將四人殺死,這樣自己的墓穴的位置將永遠是個謎。正是因為諸葛亮對人性有著十足的瞭解,所以才能想出這樣周全的計策,真不愧是智慧的化身。(以上圖片均來源於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