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人说明朝其实只有一个皇帝?

历史红尘


历史上对明朝的只有一个皇帝的说法,虽然有写夸张,但这样足以说明朱元璋对明朝做出的一系列措施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他并非只是一个开国皇帝而已。

朱元璋在位期间所作的各种改革,直接影响到了清朝时期,而他也是唯一一个让康熙敬为英雄的人物。相对来说,如果没有朱元璋的手段,那么也不会有明朝两百多年的存在。

清朝对朱元璋的崇拜

满清入关后,在许多制度上是直接沿袭了明朝的,因为明朝时期对于制度方面已经做到了非常完美的改善。

康熙两次下江南祭拜明太祖朱元璋,康熙三十八年时,当他再次要去祭拜时候,大臣纷纷劝阻让他人代替即可。但康熙认为,他下江南祭拜朱元璋的意义不一般,因为当时的汉人的文人领袖大都聚集在江南之地,而康熙的行为容易感动江南的文人士子。

相对于用无力控制文人阶层,不如用祭拜明朝皇帝的方式来感动这些人来得更有效果。而康熙在祭拜朱元璋时,用的规格礼仪太高,又被大臣阻拦,但他却说:“洪武乃英武伟烈之主,非寻常帝王可比”,并写了一副匾额“治隆唐宋”挂在明孝陵前。

清朝对于朱元璋的崇拜不光只是康熙一个人,当时顺治帝读《资治通鉴》时问内阁诸位大臣:“中国历代帝王,从汉高祖一下,何帝为优?”各大臣有人举例宋太祖,也有推崇汉武帝,但只有16岁的顺治帝认为:“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

所以说,在明朝这么多的皇帝里,能让清朝极度崇拜的也只有朱元璋一人,这也是为何会说明朝“只有一位皇帝”,因为朱元璋不光只是一个从农名起义做到皇帝的人,而是他一手设计了大明王朝接近三百年的国家制度,而这些制度的完美和详细,直接被后来的清朝继承。

朱元璋的大局规划

朱元璋在位时间达31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他总结了自己的施政要领、结合历史教训,不断的修改和调整。明朝的制度不仅仅是继承了元朝,并且还吸取了秦汉、唐宋的特点和历史经验。

“以内制外、内外相制、以下制上、上下相继”这16个字是明朝国家体制的发展方针。

  • 以内制外:明朝继承的元朝广大疆域后,采取了内敛发展的策略,在边境修长城抵抗外敌入侵,先发展起自己的优势,再地域游牧民族的骚扰。

  • 内外相制:朱元璋吸收汉唐时期的朝贡体系,对待周边国家采用安抚、朝贡制度,比如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就是采用这种制度,其目的就是彰显国威,让四海朝服。
  • 以下制上:明朝时期一改宋朝商品经济,采用重农抑商的政策方针、轻徭薄税,重视农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
  • 上下相继:未来保证皇权的权威,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并利用内廷宦官和外廷文官两套制度相互制约。

朱元璋认为中国历史上朝代的覆灭最大的原因在于小人专权乱整、皇帝委任权臣,导致上下蒙蔽。因此到了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谋反罪杀了丞相胡惟庸,从此明朝废掉了宰相制度,同时将原来中书省下属的吏部、户、礼、兵、刑、工的正三品升为正二品,分管政务直接向皇帝回报。


宰相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1300多年,但在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后,有700年没有宰相,皇帝作为一国之君可以完全的独揽大权,而清朝也一直沿袭了这个制度。

为何说明朝只有朱元璋一个皇帝

朱元璋为了明朝的国祚,把制度设计得天衣无缝,但遗憾的是这些制度的设计太过于理想化,而后世的政治家们恰恰利用这些制度打擦边球来获得自己的利益。

朱元璋的制度有利也有弊,但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制度设定对明朝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即便后代的皇帝多有昏庸着,但国家的机器还是能够照常运转,比如官员的考核、税费的征收、军队的训练等,而全国各县市该收税还是继续收税、改审案也审案,并不影响王朝的运行。

当时在万历皇帝十几年不上朝的情况下,明朝也未出现过混乱,这就足以说明朱元璋队国家设计的精妙之处。

清朝对朱元璋的崇拜就因为他一个人扛起了明朝的整个江山,而后世的明朝皇帝是无忧无虑的享受朱元璋给他们铺好的路。清朝入关后对明朝的制度几乎就是照搬过来,比如海禁制度、朝贡制度等等,这些都对清朝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至少,在清朝修的明史中,他们把明朝的皇帝几乎都“黑”了一遍,唯独不敢贬低朱元璋,因为在他们看来,明朝唯一值得称赞的只有朱元璋,所以他们才认为明朝只有一位皇帝。


戴老师讲历史


从法理上来说,明朝一共16位皇帝;但是按照实际皇帝的集权程度,依据明朝内阁制设计时间来说,真正的皇帝其实只能算一个。一指的是朱元璋。

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朝从建文帝开始设置了内阁制,此后内阁权利逐渐变大,几乎主宰国家命运。而内阁制实际上形成了现代政治的雏形,内阁制。这就意味着皇帝有成为国家象征的可能,权利受限;内阁位政府首脑,管理具体事物。这就容易造成皇权与内阁权利对一种拉锯,皇权强大时,内阁权利就弱;皇帝权利弱,内阁权利就大。

朱元璋白手起家,开国帝王,雄才大略,手下臣子谁都不如他,所以朱元璋想杀谁就杀谁,蓝玉案,胡惟庸案,空印案等,屠杀十几万公务员,还废除了丞相。而朱棣造反藩王,路子野,虽比不上老爹,但也是雄才大略,手里沾着血,没几个人敢触犯,但朱棣无法像老爹朱元璋那样想干谁就干谁,还是有所顾忌,而且当时已经有内阁,按照题意,从这个标准来说,不能算一个完全的皇帝。

其余皇帝,才干不如朱元璋,朱棣,对大臣掌控力度更不如,而内阁的权利也越来越大,甚至出现大臣管理皇帝家事,限制皇帝行为的事情出现,可以说是内阁制的顶峰了,皇帝权利不再唯我独尊。


姑且说


信大多数人都知道明朝一共有16位皇帝,与以往历朝历代不同的是明朝每个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因此明朝只有一个皇帝,其实是一个伪概念。笔者并没有听过这种说法,或许这种说法真的存在。当然,如果这种说法真的存在,它的出现也绝不是空穴来风。

明朝皇帝特别尊崇祖制,或许是第一个原因。

朱元璋在位期间只用了“洪武”一个年号,后面的皇帝也只好用一个。当然,除了明英宗,因为他不得不登基了两次。另外,改年号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不利于年代记录,还要重新铸币。在明朝之前,皇帝一有什么重大喜事就喜欢改年号,彰显皇帝功绩。朱元璋是一个务实的人,根本不屑于跟风。于是,后面的皇帝也不好意思改年号了。事实上,明朝之后,年号已经逐渐代替庙号成为皇帝的一种别称。

明朝皇帝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务正事”,或许是第二个原因。

按说做皇帝的都应该勤于国事,鞠躬尽瘁,但是明朝的大部分皇帝似乎爱好特别多,就是对当皇帝不感冒。明仁宗朱高炽非常爱吃,爱到了什么程度呢?据历史记载,他从南京到北京去见朱棣,竟然偷偷带了20位御厨。他沉迷于吃,以至于吃的太胖,走路都要人搀扶,甚至;明宣宗朱瞻基就是传说中的“蟋蟀皇帝”,每天只管着斗蟋蟀,不管国事;明宪宗朱见深是一个痴情种,而且痴情姐弟恋,可能是短少母爱的原因,以至于找了一个比他大十七岁的万贵妃;明孝宗朱佑樘只有张皇后一个女人,没有纳过其他嫔妃,与其他皇帝相比简直是一股清流;明神宗朱栩钧也就是大家熟悉的万历皇帝。万历皇帝竟然20多年不上朝,以致于很多朝廷大吏都没有见过皇帝本人,将国家大事都交给了太监来管;嘉靖帝朱厚熜,最热心的作业就是炼制丹药,寻求长生不老;明光宗朱常洛,仅仅当了一个月皇帝,就因为纵欲过度死在了女人身上;明熹宗朱由校则是一个手艺高超的木匠师傅,对政事更是不闻不问,导致了“九千岁”太监魏忠贤的横空出世;总算到了勤政克俭的崇祯皇帝,灭掉了魏忠贤,然后大明就亡国了。

“明朝其实只有一个皇帝”,这个说法实质上是对这个皇帝能力和政绩的肯定。

明朝只有一个皇帝说的大概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吧,他在任时把明朝的规章制度搞得风生水起,因此大明的后世皇帝都遵从于他的规章制度,几乎没有什么创新和改动。

也许,这些就是有人说明朝只有一个皇帝的原因吧!

或许,明朝皇帝大多不务正业的说法有被夸大的嫌疑,也许只是他们的爱好被好事者故意虚夸了而已,毕竟一个维持近300年的庞大帝国不是一个又一个游手好闲的人能做到的。


可可历史文化评论馆


史学界曾有一种说法,说明朝只有朱元璋一个皇帝。观点虽有些夸张,但你若是看完本文,你会发现,明朝的兴与衰都由朱元璋所定下的各种制度所决定。


公元163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在位31年间,结合秦汉、隋唐以及宋元历代的经验教训,制定了明朝的各项施政纲领,明朝后来的15位帝王都没跳出这个框架,包括明成祖朱隶。


16字方针

以内制外、内外相制、以下制上、上下相继。
  1. 以内制外:边境地区修筑长城,采取内敛型边防策略;

  2. 内外相制:发展朝贡型外交,与周边邻国和平相处;

  3. 以下制上:重农抑商、轻徭薄税,重视农业生产,抑制商业;

  4. 上下相继: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皇帝集权。


朱元璋的16字方针决定了明朝的兴衰。


创业史记


这话我不敢苟同,洪武皇帝可以说是整个封建王朝中。最最最奇特的开国皇帝了,他制定的一系列制度及法则,对于整个明朝以及之后的清朝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后期的废止丞相制度,对于皇权的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明朝还有一位不是开国却被成为祖的皇帝,成祖朱棣!朱棣的一生就是一部传奇的故事,从庶出的皇子,到跟随父亲南征北战,到被封为燕王,最后靖难之役夺得帝位,之后迁都北京…一切的一切都展现了其雄才大略!另外,以往被吐槽的亡国之君崇祯帝,其实也是一位勤政爱民的帝王,只不过真的是明朝天数已尽,而且杀了祸国殃民的魏忠贤,非但没有改善朝堂以及国家的面貌,反而缺少了这位大奸臣的制衡,使得朝廷更加混乱,不能不说真的是极大的讽刺,但这仍然不能说崇祯是昏君!天不随尔!


累得半死的小叫兽


清朝入关后,制度大体延承了明朝的政治制度。而有明一朝,政治制度大体都是草根皇帝朱元璋在位时创立的,基本框架没有变,而朱元璋本身就在身前死后影响重大,所有有了明朝其实只有一个皇帝朱元璋这个说法。

由于明朝是前朝,所以清朝对明朝皇帝大多采取高级黑的评价。清代史书文人对明朝大部分的皇帝都评价很低,但是对于朱元璋,有清一朝的评价都是相当的高,《清世祖实录》曰:顺治在读《资治通鉴》的时候,对范文程、宁完我、陈名夏等内阁大臣问道:“中国历代帝王,从汉高祖以下,何帝为优”,这帮人有推举汉高祖的,有推举宋太祖的,还有推举汉文帝的。当时只有16岁的顺治帝却认为:“朕一位历代贤君,莫如洪武。”顺治帝曰:“洪武所定条例章程,规画周详”。

而清代官方史书《明史》,对朱元璋的评价达到了一个极高的高度,明史曰:太祖以聪明神武之资,抱济世安民之志,乘时应运,豪杰景从,戡乱摧强,十五载而成帝业。崛起布衣,奄奠海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惩元政废弛,治尚严峻。而能礼致耆儒,考礼定乐,昭揭经义,尊崇正学,加恩胜国,澄清吏治,修人纪,崇凤都,正后宫名义,内治肃清,禁宦竖不得干政,五府六部官职相维,置卫屯田,兵食俱足。武定祸乱,文致太平,太祖实身兼之。至于雅尚志节,听蔡子英北归。晚岁忧民益切,尝以一岁开支河暨塘堰数万以利农桑、备旱潦。用此子孙承业二百余年,士重名义,闾阎充实。至今苗裔蒙泽,尚如东楼、白马,世承先祀,有以哉。

清朝最推崇的还是朱元璋所创立的明朝政治体制,中央集权超过了之前所有的王朝,而清朝对明朝制度几乎照搬全收,并且加以改良达到了封建王朝的顶峰,对于前辈朱元璋,清朝皇帝们当然是不吝夸赞的。

朱元璋活了70岁,在位31年,在这漫长的三十一年之中,朱元璋吸取前朝经验教训,不断改良制度,真正的八股取士始于明太祖,当然清朝将其发扬光大。朱元璋之后的明朝皇帝都在规划好的政治体制框架内执政,可以说都是老朱的影子,无非是影子有好有坏,能力有大有小,仅此而已。


我家的猫叫皮蛋


这种说法本身有点绝对,说明朝只有一位皇帝,指的是朱元璋,因为是朱元璋开创了八股制,一直用到清末,而且,朱元璋是一个赤手空拳打下天下的一个皇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