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軍,作為皇帝親兵,是如何形成的?


禁軍,作為皇帝親兵,是如何形成的?


摘要:宋代以前禁軍的發展歷程中國的早期是沒有禁軍的。五代時期,在政權頻繁的更替和帝位轉移中,禁軍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力量,以至有“各朝興亡,多視禁軍向背”的說法。


引言

禁軍原指“皇帝的親兵,即侍衛宮中及扈從的軍隊”。禁軍由皇帝本人直接管理,是皇帝的親兵,最初承擔護衛帝王或皇宮、首都警衛的職責,歷朝歷代均有設置,但是具體名稱各不相同,例如有禁衛、親衛、近衛、御林軍等不同稱呼。

古代各王朝護衛皇帝、皇宮、守衛京師的軍隊,通稱為禁衛軍,但是基本上不直接用禁衛軍的名稱命名這類軍事組織。隨著歷史上政治發展的需要,禁軍的職能逐步擴大,發展到宋代成為全國範圍內鎮守和作戰的國家正規軍、主力軍。禁軍從無到有到發展壯大,有一個很長的發展過程。


禁軍,作為皇帝親兵,是如何形成的?


一、宋代以前禁軍的發展歷程


宋代以前禁軍的發展歷程中國的早期是沒有禁軍的。在夏、商時期,中央政府並無常備武裝力量,軍隊都是臨時調動平民百姓和奴隸組成。我國古代最早的常備軍隊是周代的六軍,“王六軍,大國三軍,次國二軍,小國一軍。”即是周天子和各諸侯國所擁有的正規軍隊的規模,這些軍隊的職能涵蓋了禁軍。


中國歷史發展到了漢武帝時代,隨著皇權的不斷加強,為了加強自身的防禦力量,由皇帝親自領導和指揮的嚴格意義上的禁軍出現了。建元三年(前138年),漢武帝“期門掌執兵送從”,設置了期門衛掌兵專門負責皇帝的護衛工作。元始元年(1年)漢平帝


將期門衛“更名虎賁郎,

”設置了中郎將,俸祿的品級達到“二千石”,又設置“羽林掌送從,次期門”可見御林軍的地位比期門衛稍低。“羽林”是由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設立的“建章營騎”改名而成的。經過漢武帝的設置和改造“期門”、“羽林”兩支禁衛軍,豐富了禁衛軍的含義,擴充了禁衛軍的制度,成為皇帝直接領導的重要軍事力量。


禁軍,作為皇帝親兵,是如何形成的?


東漢將領耿秉擔任禁軍執金吾時,“秉常領禁兵宿衛左右”,皇帝巡幸各地的各種活動都由他隨侍護衛,可見對禁軍的重視和信任。東漢以後陸續設立了各種番號的禁軍,軍隊的規模和職能也在不斷的擴大,逐漸由擔任皇帝護衛工作,發展具有到對外鎮壓和宿衛的職能。但從總體來說唐朝之前的禁軍主要是作為為天子的侍衛軍隊,擔任護衛皇帝和京師工作。禁衛軍發展到唐朝產生了較大的變化,唐朝的天子禁軍包括南衙軍和北衙軍:

“夫所謂天子禁軍者,南、北衙之兵也。南衙,謂諸衛兵是也;北衙者,禁兵也。”


南衙是統領全國府兵的中央軍,南衙禁衛軍在唐朝前期軍隊中處於主導地位,起著侍衛皇帝、保衛京師和統領全國府兵的任務。北衙是屯駐在皇宮北面,以保衛皇帝和皇家為主要任務的皇帝私人軍隊。歐陽修說過唐朝擁有天下兩百多年,兵制曾經出現過三次巨大的變化,唐朝最強盛的時候是府兵制。


府兵制崩潰之後又設立了彍騎宿衛,在彍騎逐漸廢弛的時候,地方割據形成藩鎮興起。唐朝後期時,“強臣悍將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於京師,曰禁軍。”針對藩鎮割據地方兵強馬壯的現實,皇帝為了對抗地方武裝在京師新設置了各種番號名目的禁軍,這些軍隊不僅具有鎮守京師的功能,更多用於更戍地方討伐地方叛亂,是跟後代禁軍性質相同的軍隊。唐末宣武節度使朱全忠篡奪政權,成為後梁太祖皇帝。他將滅唐時掌握的主力部隊進行了改編,設置了在京馬步軍都指揮使,歸自己私人所有。


這支私人軍隊在後唐明宗時軍隊被改名為侍衛親軍,葉夢得有記載:都指揮使本方鎮軍校之名,自梁起宣武軍,乃以其鎮兵,因仍舊號,置在京馬步軍都指揮使而自將之。蓋於唐六軍諸衛之外,別為私兵。至後唐明宗,遂改為侍衛親軍,以康義誠為馬步軍都指揮使。秦王從榮以河南尹為大元帥,典六軍,此侍衛司所從始也。


由材料可知,朱溫所置的在京馬步軍都指揮,獨立於其他軍隊,由皇帝全權掌握。後唐明宗將在京馬步軍都指揮使改成了侍衛親軍,歐陽修也說“親軍之號,始於明宗”。可知在後唐明宗時侍衛司正式形成。後周世宗柴榮對禁軍進行了全面的改革整頓,他下令精簡諸軍,淘汰禁軍中的老弱病殘。又因地方藩鎮掌握了大量禁兵,下令:“詔募天下壯士,鹹遣詣闕,命太祖皇帝選其尤者為殿前諸班”,命令當時為殿前司都虞候趙匡胤選拔全國最精銳的部隊組成殿前司諸班。這樣在侍衛司外建立了殿前司,“而置都點檢,位在都指揮使之上”,設置殿前司都點檢對禁軍進行管理,地位在都指揮使之上。後周時期由侍衛司和殿前司共同管理禁軍,加強了皇帝對禁軍的控制,削弱了地方藩鎮的軍事力量。


禁軍,作為皇帝親兵,是如何形成的?


二、北宋的禁軍情況簡述


五代時期,在政權頻繁的更替和帝位轉移中,禁軍是起到決定性作用的力量,以至有“各朝興亡,多視禁軍向背”的說法。最典型的就是北宋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他原是後周中央禁軍高級的將領,藉助自身擔任的禁軍殿前都點檢的身份之便,通過發動陳橋兵變登上帝位。北宋初軍事上基本沿襲的是後周的禁軍體制,宋太祖自己由武將登上帝位,為了防止之後再出現武將奪權,保證趙家天下的代代相傳,在穩定統治之後,削弱禁軍將領的權力勢在必行。宋太祖吸取了五代王朝更替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下令:“萃精銳於京師,雖曰增損舊制,而規模宏遠矣。”為防止後世效仿擁兵自重,導致皇權更替,在軍事上採取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收其精兵”,將全國精銳之師集中京城。


為了達到全這個目的,宋太祖命令“諸州長吏選所部兵送都下,以補禁旅之闕。”這項措施從兵力上徹底瓦解了藩鎮割據的基礎,增強了中央的軍事實力,穩固了趙宋王朝的統治。禁軍成為北宋的主力、正規作戰部隊,是天子的衛兵,承擔著“守京師,備征戍”的任務,是實行對外作戰、對內鎮壓的最重要工具。宋真宗時,侍衛司被分為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二司,

“侍衛司馬軍、步軍遂分為二,並殿前號三衙,而馬、步二軍始居殿前之下焉。”與殿前司,

並稱“三衙”。


三衙各設有都、副指揮使和都虞候,這九員長官稱為“三衙管軍”,他們的官職不高,地位較低,便於皇帝的管理和控制,利於集權和鞏固統治。三衙將帥統領全國禁軍,承擔拱衛內廷和衛戍京畿,帶兵征伐、鎮守的重任。為了進一步的將軍權收歸中央規定北宋的兵權:“隸於三衙,本之樞府。樞府有發兵之權而無握兵之重,三衙有握兵之重,而無發兵之權。”軍隊的領兵權和調兵權分離,樞密院擁有調兵之權而不直接統領軍隊,三衙直接統領軍隊卻沒有調兵之權。樞密院的長官由文臣擔任,體現了宋朝以文制武的目的,樞密院與三衙二者相互制約,皇帝輕鬆地將軍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禁軍,作為皇帝親兵,是如何形成的?


北宋時期禁軍軍制十分完備,名稱和職能明確。北宋初年禁軍選拔嚴格,禁軍數量少但是皆為精銳,“藝祖養兵“止二十萬,京師十萬餘,諸道十萬餘。”宋太祖時全國禁軍總數不過20萬,其中京城10萬,地方10萬。為防止出現地方割據的弊端,又施行更戍法,“立更戍法,使往來道路,以習勤苦,均勞逸。故將不得專其兵,兵不至於驕墮。”使禁軍不斷更換屯駐地,防止出現將領長期領導一支軍隊,出現擁兵割據的局面。希望可以達到:“使京師之兵足以制諸道,則無外亂”整合京師屯駐之兵有足夠兵力應對地方上的叛亂,“合諸道之兵足以當京師,則無內變”,集合全國的軍隊可以抵抗京師的兵力,即全國禁軍各分一半分別駐京師和地方州郡,內外相制,達到所謂“內重外輕,強幹弱枝”的目的。


募兵制從唐朝開始興起,取代了之前的徵兵制度,是中國古代軍制的一項重要變革。募兵制招募和管理方式,有利於生產和社會安定,維護和鞏固了國家的統一,使政局基本穩定。北宋禁軍的招募制度是以募兵制為主,宋太祖下詔:

“選州兵壯勇者悉部送京師,以備禁衛,”將全國精銳全部集中在京城。兩宋319年間,雖然經常發生小規模的兵變、民變,但是中央和地方沒有出現過大規模難以控制的叛亂,這是在封建社會是很少見的。北宋初期,軍隊戰鬥力強,南征北戰基本無往不利,戰鬥力十分強大。


禁軍,作為皇帝親兵,是如何形成的?


但隨著政局的長期穩定,朝廷軍隊政策的改變,長時間生活在和平環境下,軍隊的管理漸漸鬆懈,原本嚴密的軍事體制逐漸腐化崩潰,士兵的素質和戰鬥力越來越低下,軍隊變得不堪一擊。軍政的腐敗,在北宋末年靖康之變面臨戰爭時加速了國家的滅亡。


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朱熹說過:

本朝鑑五代藩鎮之弊,遂盡奪藩鎮之權,兵也收了,財也收了,賞罰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禍,金騎所過,莫不潰散。


他認為北宋吸取五代藩鎮割據的弊端,將地方上的財、政、軍權通通收歸了中央所有,削弱地方的實力,使之再也無法與中央相抗衡。但是過度削減地方力量,是得不償失的,靖康之變發生後,金國攻打各地,地方上根本無法有效組織軍隊進行抵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