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动不动就让你断母乳、喂奶粉的话,千万别听

当妈以后才知道为母不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只是个开始,漫漫孕育路还有太多的挑战。就拿母乳喂养这件事来说吧,奶水不足就得花式喝汤、按摩追奶;奶水太足又会胀痛淤堵,痛苦不堪;再到乳头皲裂、长血泡……母乳喂养之路已经艰险丛生,还有一些人在说着不靠谱的风凉话。

那些动不动就让你断母乳、喂奶粉的话,千万别听

“你奶水咋那么少?真不争气!喂奶粉吧!”

“稀的奶水不是正经奶水,快扔了别给孩子喝!”

“宝宝咋刚吃完奶就哭了,肯定没吃饱,喂点奶粉!”

“这娃咋总拉稀啊,肯定是你奶水不好,喂奶粉吧!”

“月经来了你咋还喂奶?这是毒奶,会害了孩子的!”


听了上述这些话,小编都要气炸了!你们一个个的是给奶粉厂家代言了嘛?

那些动不动就让你断母乳、喂奶粉的话,千万别听

母乳颜色淡就没营养?胡扯!

有些人看到母乳的颜色很淡、很稀,就觉得是没营养。可母乳又不是煮米汤,怎么能凭颜色看出浓还是稀?其实,母体分泌乳汁的功能非常“智能”,从宝宝出生开始,就会不断调整营养成分的比例,来适应不同月龄宝宝的营养需求。所以每次哺乳时的奶水浓度、颜色、成分都不一样。

宝宝每次刚开始吃到的奶为“前奶”,含水量较高,呈淡蓝色,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免疫因子,能解渴,所以纯母乳喂养的宝宝通常在6个月前无需额外喝水。而随后吃到的奶呈淡黄色,含丰富的脂肪和乳糖,热量很高,能扛饿,是宝宝增加体重的关键。所谓的看起来很稀的往往就是前奶。

那些动不动就让你断母乳、喂奶粉的话,千万别听

宝宝刚吃完就哭≠没吃饱

首先,宝宝一哭就喂奶这种方式是错误的!宝宝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拉了尿了、需要妈妈的关注、困了想睡觉、生病哪里不舒服等等,这些都需要家长细心的区分和判断。想知道宝宝是否饿了需要吃奶,哭也不是唯一的指标。

针对3个月以下的宝宝,如果你用手指触摸宝宝嘴周围的皮肤或上下嘴唇,宝宝就会把头转向受刺激的方向,小嘴吸吮过来,企图吃你的手指,这就证明宝宝需要吃奶了。在宝宝睡着的时候,把自己的小手放在嘴边吮吸、舔自己的嘴唇、头转过来转过去、往妈妈怀里扎.......都可能是宝宝饿了的信号。所以,家长需要学会辨别哦!

那些动不动就让你断母乳、喂奶粉的话,千万别听

宝宝拉稀是因为“奶凉”?

宝宝的肠胃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出现拉肚子也很常见,不一定是母乳的锅!发现宝宝腹泻,我们第一时间要做的是判断严重程度,包括大便的次数是否频繁,宝宝的吃奶量、精神状态有没有变化等。必要时应尽快去医院,根据医生的检查和诊断再做下一步打算,而不是盲目甩锅给母乳!

配方奶因为消化吸收率低,有些没被吸收的东西就会随大便排出。和吃奶粉的宝宝相比,母乳喂养的宝宝相对吸收率高,大便里干货少、水分多,自然是要稀一些的。甚至有时候还会连续很多天不排大便,也就是出现了 “攒肚”。

但如果除了这一点,其他方面都没什么问题,宝宝吃得好、睡得香,体重稳步增长,那么由母乳喂养导致的稀便并不算什么大问题,用不着紧张。


那些动不动就让你断母乳、喂奶粉的话,千万别听


经期母乳是“毒奶”,宝宝不能吃?

老一辈人总说,哺乳期来月经了就不能喂母乳了,奶水质量会受影响,对孩子也不好,实则为无稽之谈。恢复月经后母乳的成分变化并不大,完全可以继续喂奶,而且即使是月经期间也同样可以进行哺乳。

妈妈们产后恢复月经有早有晚,有的三四个月就恢复月经了,有些在整个哺乳期间不会有月经,这都属于正常情况。

月经期间的乳汁与之前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在激素的影响下,奶量可能会减少,母乳的味道也可能会有细微的改变。而对于味觉敏感的小宝宝来说,可能会出现暂时性拒奶,一般到月经结束就一切如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