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改革,這兩類人“鐵飯碗”不保,將被取消編制

現在已經是2020年,持續好幾年的事業單位改革收官在即,本次改革頗為全面,多數事業單位類崗位都將受到影響。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曾經的“鐵飯碗”這次可能被“哐”一下砸爛。而改革最全面的應該是高校和醫院了。取消原來的編制,改為聘用制,也就意味著知道幹不出成績,隨時可能被淘汰。

事業單位改革,這兩類人“鐵飯碗”不保,將被取消編制

面對高校和醫療機構這類龐大的機構,人員數量眾多,約佔整個事業編制人員的三分之二還多,有的單位還自行招聘一些人員,由單位自身的收入來解決這部分人員的工資。然而聘用人員在單位與有編制的人員相比,其資待遇相差極大,為解決同工不同酬的問題,提高廣大職工幹事創業的熱情,取消編制勢在必行。

取消機構編制。根據《事業單位機構改革實施方案》的要求,高校及縣級以上的醫療機構在機構改革中取消機構編制,其編制從以前的核準制改為備案制。也就是說,改革前高校及縣級以上的醫療機構的編制實行是按照各地編制部門核准人編制進行統一管理,有編制就有財政補助,在人員的招聘錄用時,如果高校及公立醫院編制不足,想招聘人員參與教育或醫療衛生服務,作為編制部門是不認可的,財政部門也不進行撥款供給。取消機構編制後,根據單位的崗位和實際需要,確定崗位和人員設置,全部人員實行合同制管理,讓高校和縣級以上的醫療機構有充分的用人自權,有效提高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及醫務人員的幹事熱情。

事業單位改革,這兩類人“鐵飯碗”不保,將被取消編制

一、人員聘用自主化。改革後高校和縣級以上的公立醫院可根據自己的事業發展和人才建設的需要,在人員聘用方面由單位自行根據情況確定,在人員解聘方面單位也有了很多自主權,打破了以前的有編制人員“鐵飯碗”,無編制人員“臨時工”的用人導向,可以突出單位“能進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導向,充分調動幹部職工的幹事熱情及愛崗敬業的熱情。

二、工資待遇合法化。當前,面臨著執紀監督的高壓態勢下,很多高校和醫療機構雖然有錢,但怕違反財經紀律,存在想發不敢發的情況。高校、縣級以上公立醫院機構改革後,單位按企業化管理,對人員的工資福利的發放單位有了更多的自主權,工資的多少、發放多少由單位根據每位職工的工作業績進行發放。改革後,單位可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職工工資發放,高校和醫院的工資將會大幅度提升。

三、人員流動常態化。改革後打破了高校和縣級公立醫院“能上不能下”的用人機制。這種改革是讓高校和縣級以上的公立醫院在事業發展、人員的招考錄用、薪酬的發放等方面有很大的自主權,充分提高單位的積極性和幹事創業的熱情。同時也有效督促管理層加強經營管理,促進單位的健康發展

事業單位改革,這兩類人“鐵飯碗”不保,將被取消編制

近年來,上學貴、看病難已然成為新的嚴重的社會問題。在教育方面,小學幾百元,高中上千元,大學上萬元,供孩子讀大學的費用對於收入低微的農民來說近乎天文數字。醫療存在的問題更嚴重。衛生部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約有近半居民有病不就醫,29.6%的居民應住院而不住院。對高校、醫院的收費會健全法規制度進行規範管理,使其符合市場價值,既不加重學生及其家長和患者的負擔,又不致使高校老師、醫院醫護人員因財政資金創收不足,難以維持單位正常運轉並支付符合市場價格的工資而出現大量人才流失。絕對不是讓看病貴、上學難問題更嚴重,而是要減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