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皇帝自殺殉國後,朝廷的大臣是什麼反應?半天殉國幾千口

公元1644年4月25日拂曉(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闖王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在絕望中下令後宮嬪妃及自己女兒自盡,同時安排自己身邊的心腹太監喬裝打扮後帶著三個兒子從不太放心乘亂逃出北京,安排完後事,崇禎皇帝帶著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登上煤山自縊殉國。

崇禎皇帝自殺殉國後,朝廷的大臣是什麼反應?半天殉國幾千口

對歷史比較熟悉的讀者可能會知道,南宋末年,丞相陸秀夫在崖山海戰兵敗後,揹著小皇帝趙昺投海自盡。之後大批南宋軍民也跟隨著跳入海中殉國。崇禎壯烈殉國以後,朝中那些“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文武百官們反應如何?

崇禎皇帝上吊自盡後,聽聞消息的宮中太監宮女紛紛上吊自盡,追隨崇禎皇帝而去。據記載太監自縊有200多人,宮女自縊300多人。紳生生員等700多家、皇親國戚全家自殺者數百家,三四千口人集體上吊。

崇禎皇帝自殺殉國後,朝廷的大臣是什麼反應?半天殉國幾千口

史料中,有一份不算完整的名單,記錄了其中一小部分自殺殉國官員姓名:李遇知,著名的東林黨人。北京城破後被俘,劉宗敏勸他投降。他誓死不從,一頭撞死在臺階上。死後,由生前好友將其屍體收殮,運回洋縣,葬於縣東吳家山柏樹坪。

範景文,官至工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師,眾臣請帝南幸,範景文勸帝“固結人心,堅守待援”,不久崇禎自縊。範景文留下遺書曰:“身為大臣,不能滅賊雪恥,死有餘恨。”後投雙塔寺旁古井自盡。

崇禎皇帝自殺殉國後,朝廷的大臣是什麼反應?半天殉國幾千口

倪元璐,官至戶部尚書,北京城陷之日,倪元璐沐浴更衣,揮筆大書:“以死謝國,乃分內之事。死後勿葬,必暴我屍於外,聊表內心之哀痛。”於是朝南面自縊殉國。

李邦華,左都御史,追贈吏部尚書,李自成破城後,寫下絕命詩,而後上吊自盡。刑部右侍郎孟兆祥全家投井自殺;御史陳良謨全家投井自殺;吏部許直投水自殺;兵部成德全家自縊;戶部吳甘中全家自殺;兵部主事金鉉全家自殺。留名者還有許多···

崇禎皇帝自殺殉國後,朝廷的大臣是什麼反應?半天殉國幾千口

中國歷史五千年,改朝換代好幾次,像明朝這樣文武官員大規模殉國,還真是不多見。因此可以說,明朝是最有骨氣的朝代,就連清朝都非常敬佩,殉國大臣許多都賜了諡號,並傳旨國人為崇禎服喪三天,舉國哀悼,國家雖亡,但從皇帝到大臣,能讓對手佩服,這在歷史上也非常罕見。

當然,貪生怕死而投敵的官員也不少。諸如戶部尚書、大學士陳演;狀元郎、大學士、內閣首輔魏藻德;崇禎帝的岳父、嘉定侯周奎等,還有人稱二王公的司禮太監王德化,竟然開門納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