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朝之後的少數民族越來越難打了?

深漂用戶2019


不知道大家在玩遊戲時有沒有聽過這一句話,打贏時“不是自己太強,而是對手太弱”;打輸時“不是對手太強,而是自己太弱”。我們從唐朝時往前推,中原王朝的戰鬥力一直十分強悍,逼的少數民族不敢拿起刀槍,只敢載歌載舞。

並不是少數民族強大到越來越難打了,而是漢人民族的封建統治下中原王權政策的改變導致了許多有志之士,放馬南山、整天吟詩作賦。

唐漢之前,民風彪悍,朝廷重視文官、敬重武將,全民好戰成風,雖然不是馬背上的民族,但對於戰爭從不服軟。所以打匈奴、退突厥,擴大版圖疆域。

春秋時期,無論是平民還是貴族從小都在騎馬射箭,軍事素養與少數民族不遑多讓。漢代雖然獨尊儒術,但文人受人尊敬,文官可以談論國家大事,對軍事出謀劃策;武官受人崇拜,靠軍功封侯,獲得官級、名望與財富。從唐、漢再到春秋,武官也可以進入最高權力中心,出將入相;文官可以棄筆從戎,博得一份軍功。在那個時候,皇帝調兵遣將只需虎符即可,沒有出現監軍這個職位(監軍的出現,甚至比主帥的權利更大,影響整個戰局)。

隋朝時科舉制的出現,在唐朝趨於成型,學子三年寒窗才有機會入仕,博得一份大好前程。

於是,民間的孩子開始了勤勉讀書,出現“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樣的高論,大家都盼望高中,然後做官,從此衣食無憂。國家招攬人才也只是招攬這些整天滿口愛國救民的高論和寫一手花團錦簇文章的仕子。從此“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然後先前的騎馬射箭之類的武學風氣日漸荒廢,產生了一批批手無縛雞之力的人才。

宋朝之時,宋太祖自身便是軍伍中人,他自己明白武力代表著什麼,為了預防“陳橋兵變”這樣的事情重演,他開始抑制武官的權利。

唐末五代軍閥的割據嚴重影響的中央政權,這讓宋朝的統治者又看到了武將帶來的威脅,於是一次又一次的壓制武將的地位和權限。甚至把軍人的權限壓制到了可悲的境地,而那些為了國家浴血奮戰的軍人的地位甚至比罪犯還不如。

在宋朝之前,中央高級軍事長官多是軍人出身,如太尉、大將軍、大司馬等;到宋朝時的高級軍事官員成了文人擔任,靠那些只會紙上談兵的漿糊腦袋來指揮戰鬥,結果可想而知。並且宋代後的官員軍事素養極低,將領又隨時被調動,這就造成了“兵不知將,將不知兵”,這是兵家大忌。

而這種情況也一直影響到了明朝,明朝時期還設立了“監軍”一職,監軍的作用類似虎符,起初這個職位的出發點是好的。古代皇帝調動軍隊需要靠虎符來對接,但是如果虎符丟失或被盜,就會影響部隊調動,有了監軍的存在就能證明統帥的真假。

(明朝監軍多有太監擔任)

監軍還有一個特殊權利,他可以有額外渠道回報戰爭情況上達天聽,這就造成了監軍的權利太大,甚至干涉統帥的指揮決策。明朝時期的戰鬥失敗經常是因監軍隨意干涉指揮造成的,而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中央統治者對武將的不放心,造成武將指揮處處被肘制。

唐漢之前,少數民族不敢長驅直入中原,是因為他們懼怕中原王朝的軍事力量。

漢唐時,不管是匈奴還是突厥,他們被打的撤退幾千裡,突厥甚至絕望的歸降唐朝,剩下的跑去禍害歐洲。

春秋和秦朝時,中原王朝長期與北方民族戰爭:

  • 秦國滅掉了義渠遊牧民族國家

  • 趙國滅掉了強大的遊牧民族中山國;

  • 李牧大敗匈奴;

  • 燕國滅了東胡;

  • 蒙恬率30萬大軍打的匈奴望風而逃;

《過秦論》記載:“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幹彎弓而抱怨”。

而唐之後的宋明,中原王朝重文輕武,皇帝不信武將,軍人地位低下,文人胡亂指揮,導致隨便一個少數民族都敢欺負漢人。

中原王朝在軍事上毫無威懾力可言:

  • 北方遊牧民族敢長驅直入,抓走皇帝、公主及大量漢人女子;

  • 後金入塞如過無人之境,差點攻入北京城;

縱觀歷史,少數民族一直在保留著時刻戰鬥的思想,他們明白唯有不斷戰鬥才能生存,反觀中原王朝卻一直在打壓軍人地位,讓軍人失去作戰的積極性。再也沒有“文能提筆安社稷,武可馬上定乾坤”的民族思想,對手一直在進步,而我們卻一直在退步,落後就要捱打,這是自古不變的道理。

所以說,不是少民族越來越難打,也不是對手太強,而是自己太弱。


大國布衣


大家好,我是HK君,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1.其實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中原王朝對待周邊的少數民族,特別是對漠北遊牧民族,就逐漸落伍了。

我國最強盛的時代,其實是春秋戰國時代,那時候一個諸侯國的戰鬥力都比後世一個王朝的戰鬥力要強大。

比如說,燕國和明朝。這裡舉例燕國最適合,因為燕國定都薊——北京,明朝也定都北京,明朝是天子守國門,燕國是燕王守國門,結果,明朝天子被蒙古也先抓住了……明長城越修越靠北京,燕長城則遠在內蒙。

下圖藍色的是明長城,紅色的是燕長城和趙長城,綠色的是漢長城。

2.強漢盛唐,其實是有原因的。

(1)漢朝強大是因為華夏民族從春秋戰國時代遺傳的血性沒有退去,有著野蠻的驕傲!

在戰國血性被儒家洗腦之後,漢人王朝在抵抗少數民族時就開始落下風了,在五胡亂華之後,北方漢人基本上不是被殺,就是與少數民族融合了,在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後,鮮卑族等少數民族融入到被儒家洗腦之後的漢族中,這股新鮮血液沖淡了儒家思想的腐化能力,使得漢族人又獲得了新生,因此才有隋唐的強盛。

隋朝楊堅的楊氏,在北朝時曾一度被改姓為普六茹氏,李淵的先祖則被改姓為大野氏,聽著有點像今天日本的姓氏。

(2)因此,唐朝的強盛,是因為十六國、北朝時期的少數民族的野性注入到一潭死水的漢文化中。

唐朝以後,宋朝建立,少數民族建立的王朝,如遼、西夏、金沒有像孝文帝時代那樣徹底地融入漢族,只是部分融入,部分保留了。

這股新鮮血液的注入量不夠,漢文化在宋朝還出現了滅人慾的程朱理學,所以宋朝的漢人的開拓進取的精神,終於被徹底抹殺、閹割。

党項人被蒙古人滅亡,契丹人分散(分別融入漢族、達斡爾族、女真族、吉爾吉斯族等),蒙古人建立元朝,不再融合蒙古和漢族人,金國的女真人後來成為了明末清初的滿族人……

這說明少數民族已經意識到漢人文化存在著很多問題,不向秦漢時代那樣受周邊民族的瞻仰,因此都不再打算融合進漢族了。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HK君,期待您的關注。


HK君


根本原因在於中原漢族政權法家統治技術的成熟與穩定,一句話就是愚民弱民政策導致,中原漢族政權自西漢開始逐漸形成儒表法裡的統治策略,但是唐朝之前,由於封建制國家機器極權專制並未成熟,儒表法裡的法家統治很大程度上執行並不到位,而唐以後,尤其是北宋開始後,這套技術逐漸完善化,漢族人的戰鬥力遂直線下降,至少和平年代是如此,但是一旦局勢動盪,中央集權的愚民弱民政策執行不到位,漢族人的戰鬥力就會某種程度上恢復。

要知道在清朝之前,少數民族政權是不會玩這一套的,自清朝康熙開始,對蒙古與西藏地區清政府也玩起了愚民弱民的儒表法裡統治策略,但是執行方式與形式與中原地區大不相同,中原地區愚民弱民的方式和形式是科舉、保甲、連坐等制度,尤其是八股取士,崇文抑武政策,以文制武,太監監軍,刻意貶低武人社會地位,迫使人民互相監督檢舉,牽制,極力弱化人民的反抗精神和能力,灌輸愚忠思想,禁止人民製造和攜帶有殺傷力的武器,秦漢時期,連韓信落魄的時候還能帶一把劍,到了北宋朝只能帶棍棒朴刀了。以北宋為甚,宋太祖杯酒釋兵權後這種局面開始。但是遼,金,西夏,蒙古這些政權統治者不會這套方法,隨便一個牧民刀劍弓弩隨意製造使用,保持著原生態戰鬥力。

大漢民族族群龐大,而且一直佔據著整個東亞地區光熱條件最好的沿海平原季風地區,就是黃河中下平原和長江中下游平原,在秦漢時期和隋唐時期塑造了整個東亞霸主的地位。但是北宋建立以後,持續被契丹,女真欺辱,最後被蒙古部落全部征服,迴光返照的明朝過後又被滿洲整個征服,根本原因在於大漢民族自身問題,因為無論是契丹,亦或女真,還是蒙古,滿清,以漢民族的人力資源,物質資源與經濟資源,本是可以像秦漢隋唐那樣碾壓之的,但是在武力表現上卻十分孱弱,根本原因在於自身統治者導致的愚與弱,因為統治者統治一個龐大的土地與人口,如果老百姓處於愚昧與孱弱狀態是十分利於統治的,但是十分不利於與周邊遊牧漁獵民族交戰,統治者卻認為周邊侵繞可以中原體量壓服之,內部叛亂是會要了統治集團性命的,因此要守內虛外,強幹弱支,以文制武,如果內部臣民都是愚和弱的狀態了,對統治者沒有威脅,才能體現統治者的英明神武,這才是根本原因。

清朝康熙開始在邊疆地區大力推崇喇嘛教,給宗教人士以政治經濟特權,導致蒙藏地區大批青壯年當起了喇嘛,喇嘛消耗了勞動力和繁殖能力,還傳播了宗教愚昧,尤其是乾隆曾撰文吹噓自己的這個政治陰謀成功至極;此外就是種族隔離,避免漢人直接與蒙族接觸,將漢地的先進文化科技傳入蒙古高原,漢地已經知道治療和預防天花霍亂花柳等惡性疾病了,蒙古高原只能靠喇嘛唸經治療,這就進一步削弱了蒙古藏族人民的戰鬥力;分治,將草原分成很多小塊,防止他們結盟集結成大的勢力,眾建諸侯少其力,蒙古西藏就不會再次出現鐵木真,葛爾丹之類的梟雄了。等等。

每當亂世來臨,如元末大亂,漢人的戰鬥力就爆表了一把,明朝開國被後世認為遠邁漢唐是有根據的,西漢開國無奈對匈奴低頭,唐朝開國無奈對突厥低頭,但是明朝開國,大殺四方,前面四代皇帝幾乎以東亞無敵的姿態出現,根本原因在於亂世短暫解除了漢人受到的愚民弱民約束,而朱元璋大殺功臣,明朝穩定之後大力推行八股科舉,抑制武人的政策,重新啟動了愚民弱民枷鎖,走上了北宋積弱的道路;清末自1840年開始漢人又開始了一波武力爆錶的歷史,如太平天國,捻軍,直至本朝近代武裝人民的政策,力扛當年世界兩大超級大國,尤其是在朝鮮半島與越南戰爭中打出了自立於世界強族之林的威望,至今仍受益非淺。


軍都弩


唐朝以後以蒙古帝國為代表的遊牧部族,都具有高效的軍事動員能力,其戰爭方式較此前的遊牧部族有很大不同,所以會“越來越難打”。

首先,蒙古帝國賴以成功的軍事要素在於擁有強大的弓騎兵,這是其成功的最基本。

弓騎兵使用的弓是雙曲複合弓,射程可達300米以上,且穿透力驚人,能輕鬆射穿鎖子甲等各種護甲。另外,蒙古士兵都是騎馬的遊牧民(horse-riding nomads),蒙古草原能夠提供源源不斷的戰馬。

擁有這些機動性很強的坐騎,再配合強大的弓箭火力,足以發動一場使敵人聞風喪膽的戰爭。

其次,蒙古帝國採取的軍事戰術也是極為豐富的。他們特別善於採取鑿穿戰,即“進如合剌合納,擺如海子樣陣,攻如鑿穿而戰”是也。

蒙古士兵被組織為小型而機動的三三、五五、四五的進攻隊形,在遠距離、大範圍內採取包圍、迂迴的運動,由主力部隊進行鑿穿攻陷。這種戰術取得的功效是顯然的。


總而言之,蒙古帝國在軍事上取得的成功是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這是日趨臃腫中原定居居民所無法相比的。


HuiNanHistory


為什麼唐朝之後少數民族越來越難打了?

對外擴張與閉關鎖國

秦漢,包括之前的春秋戰國,周圍的少數民族沒有一個能打的。

我們先說燕國。這個國家在最北方,被稱為苦寒之地,遠離中原沃土,基本上沒啥地位,戰國七雄中實力倒數第一,但就是這個燕國,疆域不斷向北擴大,對奠定中華民族的疆域有重要貢獻,舊燕的土地之後的大王朝基本上就沒有丟失過。

燕昭王時,有燕將秦開,在東胡作為燕國的人質,東胡人很信任他。秦開歸國後,起兵襲擊大破東胡,“東胡卻千餘里” ,結果燕國邊境向東推進了一千多里,大大開拓了燕國的疆域,而燕國亦隨即開始修築北長城。

除此之外秦趙兩國都與北方少數民族接壤,趙國趙武靈王時期胡服騎射,秦國在秦穆公時期就揮師西征稱霸西戎。

南方主要是楚國。楚國欲稱霸中原,無奈屢次被阻,只好向南方推進,楚懷王派大臣昭滑率軍攻越,攻佔原吳國統治的地區。之後又趕走了百越。戰國後期楚國的疆域是七國中最龐大的,所以說“橫則秦帝,縱則楚王”,楚國也有一爭之力。

漢唐更是把周圍的國家給欺負了遍,漢武帝出使西域兵不血刃奪了沃土千里,直到唐朝這個地區都讓人惦記,不破樓蘭終不還。唐代,萬國來朝達到鼎盛,向其朝貢之國多達三百餘。[16] 疆域空前遼闊,極盛時東起日本海、南據安南、西抵鹹海、北逾貝加爾湖,是中國自秦以來第一個未修據胡長城的大一統王朝。

反觀唐之後的國家,宋,明對土地已經不怎麼感興趣了,甚至朱元璋留下,寸板不許下海的遺命。元清更是少數民族建立的國家。這期間還有五胡亂華,令人遐想啊。

經濟問題最要緊

以長城為分界線,以北地區基本是遊牧業,冬季長夏季短,勞動成果基本沒啥剩餘,人們也沒有什麼娛樂項目。除了喝酒吃肉,就舉辦一些舞會,在草原上騎馬射箭打獵摔跤。

這些人,水草豐美的時候是牧民,一旦旱澇成災,那就是草原騎兵,越過長城燒殺搶掠,已經成為鐵律。

長城以南是種植業,剛開始刀耕火種,後來學會了農家肥,出現了鐵質農具,馴服了牛為牲畜,之後有知道灌溉,農時,勞動所產越來越多。雖然也沒多少剩餘,但是比牧民好多了。

漢唐時期,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基本成型。但是糧食生產還是更多的依賴土地的擴展,土地多生產所得就多,所以具有侵略性。跟匈奴打,跟鮮卑打,都不慫。

後來情況發生了重大改變。

首先是精耕細作繼續發展,依靠土地開墾還不如在有限的土地上增加投入。其次是水稻革命,水稻成為大一統國家最重要的糧食,產量接近全國農產值的一半。但是種植水稻的地區只有江南的幾個省份,經濟重心南移,蘇湖熟天下足。

種植業發生重大變革,居民的飲食結構也隨之改變。

北方的旱地在統治者眼中就沒那麼重要了。除了戰略要地,丟失一些無關緊要。

乾的最離譜的就是宋。你說宋軍能戰不?

蒙古鐵蹄,亞洲無敵,西亞的一些國家數月就滅國,宋從1234年一直折騰到1279年,歷經四十五年,數次組織反攻那說能戰不。

但是宋不願意打仗。

統治者會算一筆賬,戰爭勞民傷財,人作為最終要的成產力是統治的根本,都去打仗有傷生產力。一個兵卒一年的吃穿住用,相當於五戶人家不吃不喝勞動一年的收入。更別說戰馬,兵戈,甲衣了,對外作戰得不償失。

如果議和呢,不過是割地賠款,割的地都是北方,一些無所謂的地區丟了就丟了,不傷根本。至於錢財,一年的賠付與作戰所需基本持平,勞動力還完好無損,能不打就不打,處處退讓。

當然還有歷史大環境的影響

北方的日耳曼人進攻西羅馬,西羅馬帝國滅亡,歐洲小國林立。

東晉滅亡,胡人在原來的土地上紛紛建立國家,小國林立。

奧斯曼土耳其進攻東羅馬,東羅馬帝國滅亡。

明朝滅亡,清軍入關。

遊牧民族處於上升期,摧殘文明是大勢所趨。扛不住情有可原。


良人說史


個人覺得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內外因素造成的;

內因:自兩宋以來重文輕武思想的形成和沉澱,很大程度上消磨了漢民族原有的尚武精神和血性;

事實上,兩宋以前的漢族還是具備很強烈的尚武精神的。舉兩個簡單的例子,先秦時代的著名縱橫家蘇秦,在很多人的傳統印象中,都是一個文人謀臣形象,然實際上蘇秦除了出色謀略和外交能力外,還具備高超的劍道水平,時至今天還留下蘇秦背劍這招武學定式。又如唐代著名詩人、素有“詩仙”之譽的李白,除了才華橫溢、酒量不凡外,同樣也是一位劍道高手。

蘇秦和李白這兩個例子,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兩宋以前,漢族人所秉持的尚武精神。然而,這種風氣到了兩宋時期,就發生了轉變。公元960年,趙匡胤通過陳橋兵變,以黃袍加身的方式,建立北宋王朝。有感於過去五代十國時期武人亂政、藩鎮割據的危害,於是趙匡胤選擇了一種糾枉過正的方式,這便是重文輕武力,以文制武的國策。

重文輕武的國策雖然有效的化解了自唐末以來所形成的藩鎮割據局面,確保了北宋王朝的長治久安。但也帶來了極大的副作用,首先就是北宋軍隊戰鬥力的急速下滑,以至於到北宋後期形成了“國勢積弱,人情久玩”的孱弱局面。

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兩宋燦爛的文化和經濟成就,看到唐宋八大家中,兩宋獨佔六席。但卻難以看到兩宋有多少軍事上的輝煌成就,更多的是被動挨打,歲幣外交這類恥辱。

此外,從長遠來看,重文輕武的國策也磨滅了漢族自古以來的尚武精神,消磨了漢族的血性,使得漢族軍隊不復有漢唐之盛,也極大的壓制了開疆拓土的雄心和能力。

外因:在與漢族文明的接觸過程中,塞外少數民族政權也在進步;

不過,兩宋的羸弱也不能全怪內部的重文輕武國策,某種程度上也與少數民族政權的進步離不開關係。

其實,在漢唐時期,漢族王朝所面對的草原民族勢力,其組織結構還是相當的鬆散。像匈奴、突厥,這些草原帝國的統治者,實際上更像是一個盟主而不是一個王朝的皇帝;而各個部落之間,也不像中原王朝那樣擁有自上而下的郡縣制度,而是比較鬆散的部落聯盟制,這就有點類似我們現在所說的“加盟模式”。這種組織形式,面對龐大中原王朝的國家機器,是難以形成優勢的。

然而,自兩宋以來,北方遊牧民族勢力也充分吸收了漢文明的先進文化和政治制度,並形成了自己的封建王朝。比如兩宋時期的塞北三朝遼、西夏和金,以及日後的蒙元和滿清兩個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

這些王朝都是北方遊牧民族在一定程度上漢化後建立的,他們既保留了本民族彪悍的戰鬥力,同時又兼有漢族先進的政權統治形式。因此,便逐漸在對漢族王朝的交鋒中佔據優勢.......



這些歷史要讀


首先是生產力提高了,唐朝以後,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的生產力得到了很大提高,特別是在金屬冶煉方面。

比如,從克什米爾和伊朗傳入的鑌鐵技術,讓契丹人的武力得到了極大發展。史料記載“遼以鑌鐵為號”。大批來自西亞,中亞的工匠為遼朝和後來的金朝打造鑌鐵武器。在冶金技術上超過了北宋。

蒙古更是從西亞學會了回回炮,導致遭圍攻7年的襄陽無法堅守。當時記載:從國兵攻襄陽未下,亦思馬因相地勢,置炮於城東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撫呂文煥懼,以城降。

清朝也是一樣,從1626年,八旗軍遭到寧遠紅夷大炮轟擊,到1640年以後的松錦大戰,才十多年時間。清軍的重炮部隊已經取得了對明朝的壓倒性優勢。

情況為什麼這樣呢?是因為從契丹佔領幽雲十六州開始,遊牧漁獵民族開始長期佔據城市。大力招募來自西亞,中亞,還有中原的工匠,給予特殊優待。農牧結合,發展冶金業,增加了經濟的穩定性。從契丹開始,再也沒有,遊牧漁獵帝國出現像匈奴和突厥那樣因為一場大雪而亡國的悲劇。

另外就是,中原的鹽鐵專營,越來越嚴厲,直接後果就是,專營導致鐵的質量越來越差。唐宋以後的金屬質量已經趕不上北方漁獵和遊牧民族帝國。宋朝好的工匠都去燒瓷器去了,一本萬利的買。事實上中原鋼甚至不如馬來鋼和倭鋼。

最後就是馬鐙的完全普及化,讓騎兵的騎射和馬上長矛馬刀功夫,得到了極致發揮。而宋朝開始的幾乎完全官營養馬,更是讓養馬質量越來越差。此消彼長,北方遊牧和漁獵民族也就越來越難打了。對手再也不是,早期一場暴風雪就可以亡國,騎著光屁股馬,帶著骨箭石頭箭頭的那些遊牧騎兵了。


深度軍事


不請自來。遊牧民族的組織能力和裝備在漫長的拉鋸戰中得到了進步,而中原王朝的擴張屬性卻在一步步下降,此消彼長之下自然就難打了。

想當初春秋戰國中原打成了漿糊,卻沒有忘記將國家縫隙之間的各路蠻夷填了牙縫,等到秦始皇統一之時,曾經扮演過重要角色的義渠戎、赤狄、白狄、孤竹和中山已經從中原被永久驅逐了。

▲草原雄主--冒頓單于

自從冒頓單于統領的“四十萬控弦之士”登場之後,除開漢唐有過短暫的消停之外,中原大地幾乎永無寧日。

誠如提問所言,唐代之前少數民族幾乎沒有佔到太多事實性的便宜,反而變成史冊中的符號:犬戎、匈奴、鮮卑、柔然、突厥、靺鞨、烏桓... ...這些民族最終被殺得支離破碎,蹤跡難尋,而唐之後的對手換成了契丹、党項、蒙古和女真,他們跟中原王朝的戰爭幾乎沒落過下風甚至取而代之。

少數民族的原因

一、裝備升級

湯曰:“夫胡兵五而當漢兵一,何者?兵刃樸鈍,弓弩不利。今聞頗得漢巧,然猶三而當一。--《漢書.陳湯傳》

西漢的陳湯曾謙虛的表示過從前一個打五個,後來他們get了不少漢朝技能,只能一個打三個了。

▲將漢高祖圍於白登的匈奴騎兵

雖然在我們的映像中始終是遊牧民族的“過萬不可敵”,但事實上以精鋼兵器對抗青銅,以強弩對付弓箭,曾經秦漢時可是一點不吃虧的。但後來冶金技術不再成為秘密時,遊牧民族也就用得起了。

後來成吉思汗的馬隊能夠橫掃歐亞,多少堅固的城堡被夷為平地,關鍵在於他們的秘密武器--回回炮,畢竟騎兵是跳不上城牆的。

▲蒙元的攻城利器--回回炮

回回炮是一種來自西域的大型投石機,發射的是重達一百五十餘公斤的巨石。它的射程,根據《襄陽守城錄》中記載為250步,約391.25米,這遠遠超過了襄陽城護城河與壕溝的寬度。

二、組織能力

匈奴王庭盛極一時的那段時間,其實他們的社會組織還處在中原三皇五帝時期的部落軍事聯盟階段,當然王庭直轄的撐犂部落實力冠絕各部,這是冒頓單于能夠指揮匈奴全軍的基礎。

但只要打殘了王庭,匈奴各部馬上就會陷入內亂之中,直至他們打出新的王者,或者被別的遊牧民族競爭對手取而代之。

總之他們比皇權階段的中原王朝組織力差了幾個檔次,大凡中原統一、強盛的時候總會摁著遊牧民族一頓狠揍。

▲漢民族屢次被迫“和親”

不管是窮兇極惡的匈奴還是不可一世的“五胡”,他們沒有建立帝國的思維,而是作為征服者的存在。前秦的苻堅和北魏的孝文帝曾經嘗試過全面漢化,但顯然他們尚且駕馭不了中原人的厚黑學和帝王之術,很快就被幹掉了。

而後來就不一樣了,成吉思汗的天分和氣數絕非偶然,他的蒙古在入主中院之前就不再是股份制的公司,而是家族企業的模式了,不再有別的貴族敢覬覦黃金家族的地位,這已經跟夏商周的家天下模式非常類似了。

▲中原的苦主--漁獵民族女真

而女真人的兩次入主中原則最有說服力,第一次突襲東京具有很大的僥倖成分,他們後來幾乎全盤接受了漢化,然後被腐蝕而衰敗,後按照“胡運不過百年”的宿命被蒙古人再次趕回了深山老林;第二次則完全沿襲了中原王朝的禮制、繼承和官制,腐化的進程大大延長,如果不如恰逢“數千年未見之鉅變”,打破大唐三百年國祚的封建王朝壽命記錄當沒有疑問。

三、學習能力

遊牧民族跟我們血緣差距並不大,智商和學習能力也不大,最初他們對於中原王朝的和親、分化和拉攏幾乎是沒有什麼抗拒能力的,因為眼中只有利益。

▲被凌遲處死的袁崇煥

以滿清為例,入關之前他們就重用范文程和洪承疇等漢臣建立了皇權制度,過往的十王議政逐漸被廢棄。而文化水準僅限於《三國演義》的皇太極居然會用反間計幹掉袁崇煥,他和多爾袞是極具政治天賦的人物。

後來則是招降、分化和利誘都用的飛起,如果不是他們能夠學習並建立中原王朝的政治和官僚制度的話,那麼多的降將自然會多掂量一下自己的選擇,是否會有自己新的官位和地位,總不能跟著這群野豬皮退到關外啃人參吧。

中原王朝的原因

其實中原和遊牧民族在人種和起源上並沒有什麼區別,伴隨早期的中原文明逐漸由漁獵進化為農耕,自然也就逐漸更曾經好勇鬥狠的漁獵習性劃清了界限。要說一定打不過遊牧民族也不是,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

一、趙宋的錢多多

經過五代的折騰之後,換血重生的趙宋王朝體現出溫文爾雅的氣質可謂令人大跌眼鏡。

趙宋的確是缺少了隴西養馬之地和山海關天險的先天不足,但哪個浴火重生的王朝也是需要一步步開疆拓土的,如果他們很想的話,燕雲十六州遲早能拿回來。

▲筆者總認為趙匡胤著急了點

但一代雄主趙匡胤似乎沒有考慮過動武,他一門心思地想著用錢把故土贖回來,這顯然是天方夜譚,而在北漢尚存的情況下早早地“杯酒釋兵權”,似乎也有一點操之過急,更像是安排後事的行為。

而他那個志大才疏的弟弟趙光義則一戰陪光了北宋開國的所有精銳,堂堂天子駕著一輛牛車灰溜溜地逃回開封。自此制定了著名的“守內虛外”國策,將“花錢買和平”作為一項慣例傳承了下來。

▲媾和條約簽到手軟的兩宋

自此之後的檀淵之盟、海上之盟、隆慶和議、嘉定和議... ...打贏了也送錢,打輸了也送錢,甚至結盟也要送錢。如此荒唐,何來勇氣?

二、尚武精神的淪落

從信史記載的先秦到溫文爾雅的宋明,大抵中國人的尚武精神是一步步退化的。

不同於孔子的儒家先哲形象,他老人家其實身高1米9,腰挎寶劍,動不動就喊打喊殺,那個時代上陣殺敵是國家公民的特權,而駕駛戰車的則是出生貴族的世家子弟。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西漢.陳湯

漢代決不妥協的悍勇和盛唐以建功立業為驕傲的全民尚武精神也是國人遙遠的記憶,“長安遊俠”漸趨不見,人們開始以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形象為榮了。比如《白蛇傳》裡面的許仙和《西廂記》裡面的張生,筆者一直很好奇,美女喜歡這樣的男人是想展現一下母愛嗎?

▲皇帝連“精忠報國”的機會都沒給他

而宋代自官方對於軍人地位的貶低,也加深了這種氛圍,兵士而言,多有發配邊疆的罪犯與之為伍,大家一起刺青防止逃跑,而天賜的戰神狄青被文官集團的奏摺活活嚇死,岳飛被坑死,劉整被逼降。對武人集團的過度防範和抬高文官集團的話語權,是趙宋之後陷入“自己搞自己”怪圈的最大原因。社會流傳著“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的俗語。

中原的逆襲

明太祖的北伐和成祖的五徵漠北可謂蕩氣迴腸。

▲永樂大帝將蒙古從帝國打回了部落時代

前者是歷史上第一次從南往北的成功統一,後者則是再現了兩漢“封狼居胥”和“燕然勒功”的千古偉業。成吉思汗的後裔在兩代雄主的摧枯拉朽般的冰封面前完全沒有了前人的風範,可謂從哪裡來回哪裡去。而迷醉於中原三百年的滿清貴族們甚至丟掉了他們的語言和習俗,老家都不想回去了。

▲中原王朝的強盛之時從來沒有慫過

其實中原並非一味的好惡還手之力,如果以朱棣對上成吉思汗,勝負也許未可知也。遊牧民族終結的都是在歷史週期律作用下的王朝暮年,彼時已經是內憂外患不可開交,既使沒有外夷入侵,他們離壽終正寢也不會太遠,不過恰逢其時地入主中原罷了。

總結一下,遊牧民族在於中原王朝三千年的對抗史上的確是越來越強,中原王朝則由於自身的各種原因深陷泥潭,在一致對外方面總是力所不及。

其實不管是歷史上的哪個年代,少數民族的經濟、軍事、裝備乃至人口幾乎都不及中原王朝的零頭,但他們有一項專屬技能:全民皆兵。而中原王朝的經濟實力卻往往缺乏轉化為戰爭潛力的可能,呼嘯而來的騎兵永遠比步兵在陣戰和偵查上具備太大的優勢,從來就沒有過好打的仗。


涼州七里


這種類似的問題我回答過:答案就是唐朝之後的少數民族開始自創文字。

在唐之前,眾多民族是沒有用漢字就行了,但唐之後,那些少數民族就有自己的一些小想法:

那些少數民族突然開始創造自己的文字了

圖文契丹文

圖為党項文

圖文女真文

文字是什麼?除了是交流的工具,也還是文明的標誌。

正是甲骨文證明了中華文化早在數千年前意見存在

唐之後那些少數民族對自己的外在服飾、內涵文化都對當時的中華文化的區別開始有所在意。

烏克蘭跟俄羅斯同屬斯拉夫人,但是當居住在烏克蘭的斯拉夫人自身認為自己是烏克蘭人,而不是斯拉夫人,於是俄羅斯很難對烏克蘭進行徹底征服。

那麼為什麼唐之後少數民族主義會突然都想搞自己的文化了呢?

那是因為安史之亂,原本華夷一家的國際關係體系,由於安祿山的叛亂,導致漢人對少數民族防範心日益加重。當然作為少數民族,會突然有種隔離感,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成立自己的文化圈。於是是拉攏一幫跟自己穿的衣服相似、說的話相同、吃的飯一樣的一群人。創立自己的文字文化。這樣的少數民族是很難打的。


銫媒體




契丹騎兵


從秦、漢開始,中原漢族政權就和北方少數民族進行了長期廝殺爭鬥。從軍事實力來說,在唐朝中期以前,中原政權對北方少數民族總體佔有較大優勢。唐末五代時期,北方少數民族開始崛起,軍事實力發生質的飛躍。這次飛躍是從後晉太祖石敬瑭送給契丹“幽雲十六州”開始的。後晉太祖石敬唐為了壯大自己,爭取外援,主動投靠契丹人,自稱兒皇帝,將原本屬於中原政權的“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人。契丹民族因此開始逐漸強大,為中原漢族政權埋下了禍根。

佔據了“幽雲十六州”的契丹人,從此開始了亦耕亦牧的生活。這一時期,大量漢人加入契丹政權,為契丹帶來了先進的漢文化,尤其是組織文化、軍事指揮文化,以及先進的生產力和武器生產工藝。契丹政權靈活地採取南北院兩套管理制度,南院管理漢族農耕地區,北院管理北方地區遊牧民族,算是最早的“一國兩制”。

北方遊牧民族本身不缺優良的戰馬,從小生活在馬背上,善騎射,加之有了先進的理論武裝和生產工藝,如虎添翼。此後他們不僅兵強馬壯,而且組織越來越嚴密,決策越來越靠譜,軍事指揮越來越科學。當時,宋太宗趙光義對收復“幽雲十六州”志在必得,為此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的北伐,都被契丹大敗。



北宋和遼對峙圖


第一次北伐,趙光義自己差點成了契丹的俘虜;第二次北伐,即公元989年的雍熙北伐,宋朝動員了三路大軍約30萬軍隊,先後徵調了近百萬民夫運糧食和武器裝備,準備不可謂充分,考慮不可謂不周到,力量不可謂不強大。但是,宋太宗最終還是在幽州(今北京)功敗垂成,被契丹打的大敗而歸。在這兩場戰爭中,契丹軍隊都顯示了卓越的指揮水平,他們已經把孫子兵法用的爐火純青。

契丹建國是北方少數民族文化進步的一次質的飛越,不但文明程度得到較大提高,而且在軍事裝備、武器改良方面也都有大的提升;在部隊指揮上,幾乎都是皇室親王領兵指揮作戰,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等等,都是獨當一面的大將,文化水平和指揮水平在當時都堪稱一流。金國剛崛起時,騎兵異常彪悍,加上對馬具的改良,對漢族軍事思想的進一步吸收,金國生成了一支擁有強大戰鬥力的騎兵部隊。

當是,金國建立了比較先進的猛安謀克軍事制度:猛安是千夫長,謀克是百夫長,再往下還有什長、伍長。伍長一組五個人,什長一組十個人,下轄兩個伍長。謀克手下一百人,手下十個什長,二十個伍長。軍事組織十分嚴密,指揮系統非常高效。這算是後來滿清八旗制度的前身。金滅遼以後,金朝的軍事力量比早期的遼朝更勝一籌。金朝在騎兵裝備、戰法運用、攻城技術等方面又有了較大進步。



金國騎兵 圖畫


北宋滅亡前,大臣李鄴被派去金朝談判,根據所見所聞,他形容金兵“人如虎、馬如龍,上山如猿、入水如獺,其勢如泰山、中國如累卵”。北宋君臣認為李鄴說的過於誇張,說他長別人的志氣,滅自己的威風。後來,金兵殺來了,才發現李鄴說的果真八九不離十。

金國滅亡北宋的時候,有組織嚴密、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騎兵至少20萬,並且出現了大規模人、馬皆披鎧甲的重裝騎兵(鐵浮屠)部隊。同樣,金朝的統治集團也不再是之前那種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文盲,像完顏宗弼、完顏宗瀚等皇室親王,都是熟讀兵法的才俊,他們的軍事指揮水平都足以名垂軍史。

在與中原政權爭鬥的過程中,遊牧民族最大的優勢就是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優良戰馬。在這種優勢下,將領的軍事才能和軍事組織能力又提高到和漢人差不多的水平,那漢人怎麼打的過他們?金朝將南宋打怕了,只是金國當時政治水平還不夠高明,要想完全佔領南宋,也很難做到,只好和南宋議和。議和後,金國的金世宗開造了“大定盛世”,金世宗本人被朱熹譽為小堯舜,金國當時的治理水平一點都不比南宋差。



南宋和金朝對峙圖


再後來,南宋被蒙古軍隊滅亡。南北兩宋都是亡於北方少數民族,第一次是被完顏家族建立的金朝滅亡,第一次是被蒙古黃金家族建立的元朝滅亡。這足以反映當時遊牧民族和中原政權在軍事力量對比上發生了質的變化。在當時,這種軍事實力對比的變化是少數民族文化和生產力進步推動的,不是某一個人能改變的。

元朝的騎兵更是橫掃歐亞大陸。他們所向無敵的原因不光是兵強馬壯,更重要的是統帥的軍事指揮水平高超,成吉思汗、忽必烈都是偉大的軍事指揮家。

元朝消滅南宋後,確立了在全中國的統治。對北方遊牧民族來說,這是破天荒的是第一次。因為是第一次,所以元朝蒙古統治者的統治經驗明顯存在不足,自身皇權設計不穩,內訌頻發,迅速腐化。所以,元朝不到百年就退出了在中原統治,回到祖祖輩輩生活的蒙古高原。

隨後,明太祖朱元璋多次派大軍深入蒙古高原掃蕩,明成祖朱棣更是多次御駕親征蒙古高原。朱棣時期的明朝軍隊,也可算是打遍東亞大陸無敵手。這一段時期,明朝中央王朝短暫保持了對北方少數民族的壓倒性軍事優勢。



徐達進北平 圖畫


但是,到明英宗朱祁鎮繼位後,蒙古人又開始逐漸強大起來,他們時常越過明朝長城防線搶掠、殺人。明英宗正統十四年(1449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鎮率20萬大軍御駕親征蒙古瓦剌部來犯之敵,其中大約有5萬騎兵,6萬火槍部隊,但是在河北懷來縣的土木堡被也先的騎兵打得落花流水,幾乎全軍覆沒,明英宗本人被俘虜。這次失敗,固然和明朝指揮失誤的存在重大關聯,但如果蒙古人沒有強大的軍力,肯定也無法消滅這麼多明軍。之後,明朝對這些北方少數民族真沒有找到好的辦法對付。

《明英宗實錄》記載了巡按監察御史張昊在景泰元年(1550年)的一個上疏:“虜酋也先分道入寇,或二三百騎我軍雖千百不能擒,或四五百人我軍雖數萬不能勝。”翻譯成白話文:“瓦剌的也先太師,率兩三百騎兵來犯的時候,我們有上千人的軍隊,但是我們對他們沒有辦法;他們來了四五百人的時候,我們有上萬人,我們對他們還是沒辦法。”

“土木堡之變”後,明朝對北方邊防都是採取以守為主。但是防不勝防,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韃靼的俺答汗還率軍殺到北京城外(庚戌之變),嚇得嘉靖皇帝驚慌失措。後來,從崇禎二年(1629年)開始到明朝滅亡前,滿族騎兵更是5次殺到河北、山西、山東等地燒殺搶掠,明朝雖然是被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滅亡的,但是李自成和南明的殘餘政權都是被滿清消滅的。



電影《最終武器:弓》滿族騎兵劇照


滿族騎兵當年有多厲害?可以說是打遍東亞無敵手,是當時東亞最強大的、組織最好的軍隊。有興趣的可以看看韓國拍攝的電影《最終武器:弓》,雖然是電影,俗話說,管中窺豹、略見一斑,大體也可以看的出那個時候滿族騎兵的驍勇善戰。

歲月輪流轉,到1760年代,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後,蒸汽機出現,新型熱兵器(滑膛步槍、機槍、大炮等)不斷出現,新型交通工具(鐵路、汽車)也開始出現。工業革命對戰爭的一個重要影響就是:戰馬對戰爭勝負的影響逐漸變小,戰馬對軍隊戰鬥力的影響也不斷減弱。此後,人口數量佔劣勢的少數民族開始再次落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