墳,墓,冢,陵都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不同?

檯燈50574338


這四個稱謂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都是人死後安葬的地方,不同之處就是等級的區分,正所謂人分三六九等,葬分墳墓冢陵。

在古代,等級制度是非常嚴格的,皇帝乃是九五至尊,生前的待遇那是至高無上的。出門做的那是輦車,住的那是皇宮,吃的是山珍海味。


那死了以後呢?當然和一般人不一樣了,也要顯出他的尊貴和威嚴,所以皇帝的安葬之地就叫陵,陵就是指帝王墓,陵不僅修建講究,還要風水要好,就是俗稱的龍脈。比較出名的就是秦始皇陵了,秦始皇陵修建了三十九年都沒有修好,直到秦始皇崩駕了才草草的收工。還有的就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乾陵了,也算是保存最好的皇陵了。


再就是冢,冢就是比較高大氣派的墳墓,一般就是王侯將相的安葬之地,冢的主人生前一般都是達官貴族,王侯將相。他們也都是上層社會的人,也都希望自己死後可以流芳千古,所以建的墳墓都比較高大,這樣才能和自己的身份相匹配。


還有就是墓了,這個墓一般都是家境比較殷實,比較富庶的人家,他們一般死後都會選用上等的木材,打造的棺材下葬,一般都用楠木,紅木等打造的,墳墓前還立有石碑,記錄著死者的生平簡介,以及所做的功績,以備能流傳後人,世代傳頌。


最後就是墳了,一個土包,或者是一個土堆,也就是窮人埋葬的地方,窮人沒有錢,也不可能修的高大氣派,能有一個地方就不錯了,一般連棺材都買不起,就是一張破蘆葦蓆包起來就埋了。然後堆一個土包作為記號,以便後人悼念先人的時候有一個地方。

有些窮人死了以後連一個葬身之地都沒有,例如朱元璋的爹孃,死了以後就是這樣,好在鄰居幫忙才埋在山腳下,最後山體滑坡一起埋在底下了,連個祭祀的地方都找不到了。


老蘇拉歷史


墳、墓、冢、陵,有一點相同,都是死人住的地方,但在字意和應用上又有差別。

1,墳和墓意思相同,墳偏口語化,墓更書面化。

嚴格來說,墳和墓在字意上是有區別的。古人講“穴地為墓,築土為墳”,意思是地下埋葬棺槨的地方叫墓,地面上堆起的錐形黃土叫墳,但後來這種區別被模糊了。

中國最早的漢字字典、東漢著名史學家、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所著《說文解字》,明確解釋說“墳,墓也”,這說明在中國古代大多數時期,墳和墓的字意完全相同,可以互相替代使用,也可以組合使用,比如“墳墓”。

墳和墓的區別主要是,墳常用作口語,墓則更書面化,比如墳頭、墳地是典型的口語,墓地、墓碑、墓穴則較書面化,再比如祭奠先祖的習俗,口語說“上墳”,書面語說“掃墓”。

2,冢和墳、墓本質相同,但死者身份不同。

冢和墳墓、意思相近,本質相同,但通常冢的規模更大、規格更高、佔地更多,可以理解為“更高更大更豪的墳墓”。

冢不是一般人能建造的,通常只有有身份、有地位的王侯將相、豪門貴族才能建造。普通人家哪怕很有錢,他們的墳墓也不被稱為冢,因為缺乏社會地位和身份。另外,一些身份特殊、名氣很大的人,即便他不是什麼王侯將相,出於尊重他的墳墓也被叫做冢。

冢含有一種紀念意義,有些找不到屍身的死者,人們會用他們生前的衣物代替死者葬入墓穴,以示紀念,這種墓被稱為“衣冠冢”,卻從不叫“衣冠墳”、“衣冠墓”。

3,陵是最高規格的墳墓,僅限於帝王稱呼。

人分三六九等,帝王是最高級別的人,他們的一切都與眾不同,連死了都只能叫“崩”,不能叫“死”,他們死後的墳墓被稱為“陵”,不叫“墳”、“墓”,因為大多依山而建,所以也叫山陵,而其他人的墳墓不能叫陵,否則就是僭越禮制,後果十分嚴重。

帝王陵通常規模巨大,氣勢磅礴,造價昂貴,是帝王至高無上的象徵,很多帝王在生前甚至活得好好的,就開始興建自己的山陵,一建就是十幾幾十年,比如秦始皇陵。

歷朝歷代的帝王陵大多都有名號,所以史料有時用陵號指代某位皇帝,如清朝用景陵指代康熙皇帝玄燁,用裕陵指代乾隆皇帝弘曆,其他朝代的情況也大體相似。

封建制度結束後,陵不再作為帝王的專屬名稱,埋葬和紀念先烈的墓區被叫做陵園,面向社會的公墓也可以叫做陵園。區區一個葬身之地,竟有如此眾多學問,中國古代社會階層之區分、等級制度之森嚴,可見一斑。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狄飛驚


這四個地方有一個共同點,都和死人有關,但是又有所不同,否則也不至於一個個單獨列出。

1、墳



簡單來說,“墳”就是埋葬死人而堆起的土堆,《方言》上說,“土而高大者謂之墳。”

早期埋葬人還不設“墳”,比如商朝時就不設,正常死亡,埋人處要平;非正常死亡,有冤屈的才建墳。周武王攻克了商之後,就加高了比干的墳,這是向世人說明死得冤。

後來,大眾百姓死後都會有一個墳堆,不管怎麼死的,主要是為了方便認出,後人好進行祭奠。

早期,有人會往自己親人墳頭放幾塊石頭,也有人會插個木板在墳頭,或者放個明顯的標誌物,以區別於其它的墳。

後來,有人在墳頭立個碑,上面刻上去世人的名諱和出生年月,立碑起初只是手頭寬裕的人家乾的,後來就慢慢有所普及。

總之,墳地普及和存在,大多數意義是為了好辨認。

2、墓




不說現在這個普遍“屍體火化”的年代,我們只說過去和古代。

墳是埋葬後顯露在外的部分,而“墓”其實就是埋人的那個空間和上面那塊平地,這個空間有大有小,小的時候僅僅放下一個棺材,而大的時候,我們稱之為“墓室”,或者“地宮”,看到這兩個詞,大家就知道了,那相當於建立在地下的房子。

古代,一個人可以沒有墳,但絕對不能沒有墓,沒有墓,就證明沒有埋。

大多數時候,百姓死後的地方,有墳有墓,我們稱之為“墳墓”。

3、冢



“冢”的字面意思,就是高、大的意思。

說白了,冢是又高又大的墳,這是達官貴人區別於普通百姓的標誌之一。冢,普通百姓是建不起的,只有富貴人家才會建“冢”。

除了在埋葬地建冢,還有人建立衣冠冢,什麼意思呢?就是將當事人曾經穿過的衣物或用過的物品收拾了,當成原主人的墓地進行祭拜。這種情況,一般是,離當事人的墓太遠,無法方便祭拜;或者主人的屍體因戰亂等根本找不到;再或者,有其它不方便祭拜的情況。

冢,代表了被埋葬人的地位,要比墳高一級。

4、陵



“陵”這個字是帝王專用的,一些卓越的皇后或太后,如果單獨建陵埋葬,也能用這個字。

“陵”是指特別高大的墳墓,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大,大家看看,各帝王陵,光是地面建築部分,都大得讓人驚訝,更不用說看不見的地宮了。

總之,陵一出現,就代表了帝王死去的歸宿。生前高貴無比,死後也一樣展現輝煌。

以上就是墳、墓、冢、陵的不同之處。


藍風破曉


墳、墓、冢、陵都是喪葬之所,但其形制和規制是有嚴格區別的,不能混淆亂用。



“墓”字從莫從土,“莫”表否定,不能、不要的意思,在這裡是不能看見,看不見的意思。墓的本義就是看不見封土的(葬所)。葬而不封不樹,沒有任何標誌,這樣的葬所即謂之墓。墓是喪葬之所的最早形制,臨潼姜寨原始村落基址,位於驪山腳下臨河東岸的第二臺地上,這個村落基址有嚴格的佈局。兩條壕溝將整個村落分成居住區和墓地兩部分,溝外有三片墓地,溝內為居住區。在母系氏族社會,每個氏族都有自己的集體墓地,氏族成員死後都葬在這個墓地裡,但並不做任何特殊標誌。



《周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於中野,不封不樹,喪期無數,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唐孔穎達疏:“不封不樹者,不積土為墳,是不封也;不種樹以標其處,是不樹也。喪期無數者,哀除則止,無日月限數也。”《周易•繫辭》的原文和唐代經學家孔穎達的解釋的大致意思是:古代的葬制,都是用木柴把遺體厚厚地包裹起來,埋葬於氏族各自的墓地中,不建封土堆(墳丘),也不植樹以做標示,也不規定什麼喪期。後來有聖人改用棺槨代替薪柴收斂死者,大概是受了《大過卦》卦形的啟示吧?



《大過卦》有棺槨之象。《大過卦》上兌下巽,“巽為木”,“兌為口”,木上有口,故為“棺”之象。棺木倒置則是“槨”之象。《大過卦》綜而倒之,皆為《大過卦》,故《大過卦》有“棺槨”之象。且“兌”為西方之卦,其性為斂,“巽為入”,將屍體斂而入之,是棺槨的用途。將屍體置入棺槨,至今謂之“入斂”,即“殮”。“殮”從“歹”從斂省,“歹”本指殘骨,這裡指屍體。用棺槨代替薪柴,更體現了對死者的尊重和關懷。



傳統認為,不封不樹的墓葬形制,其最初出發點是為了隱藏葬所,怕人盜墓,實則不然。墓葬形制源於氏族社會,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人民都處於平等的地位,同樣過著水平低下的生活,沒有高低貴賤,沒有私有財產,喪葬也沒有什麼陪葬品,根本不存在盜墓一說。再者,由於原始共產制社會以氏族為社會基本單位,同一氏族內部成員人人平等,還沒有親疏遠近的宗法關係,所以喪葬時“不封不樹”、“喪期無數”,這正是當時這種社會關係的客觀反映,因為這種平等無差別的關係根本沒有必要在喪葬中加以嚴格區分。



原始共產制下的墓和之後階級社會中的墓完全是兩個觀念。原始墓葬不封不樹,是因為氏族成員之間沒有宗法關係,也沒有尊卑貧富之別,大家都是平等的。私有制產生後,社會結構也發生變化,私有個體家庭成為社會最小單位,原始宗法觀念也產生了,人各親其親,各祀其祖,喪葬中多有珍貴的陪葬品,所以才產生為了防盜的墓葬形式。



成吉思汗的葬所是典型的為了防盜的墓。據說成吉思汗下葬後,不僅不封不樹,還令萬馬踏平葬跡,並令人守護至青草重新長出,凡參於葬事的知情者皆一律處死,所以成吉思汗墓至今未被人發現。



“墳”字從土從賁(bì),賁就是文飾美化的意思,故簡化漢字時把墳寫作墳。墳的本義就是積土成堆的葬所。封土是對葬所的一種裝飾,成為葬所的標誌。墳是階級社會的產物,墳者,封也。封土的高低是有嚴格的等級規定的。依規定皇帝的封土堆可建九丈高,但一般皇帝的封土總是超過這個高度。至於老百姓的墳墓,則受限在三尺以下,否則就是違法,要接受處罰的。其他大臣們的墳墓也有規格限制,不能隨便超越。



“陵”字從阜從夌。阜者,土堆也;夌者,高而在上也。陵的本義是高大的土山,引申特指帝王的墳。在這個意義上講,陵就是超級高大的墳。天子為表現最高統治者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墳不僅佔地廣闊,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墳就稱為“陵”。



“冢”字形似“家”,是指把葬所修建成一個家的樣子,有房舍有院落,這一般是土豪家庭之所為。活人之居為家,死人之居為冢。冢就是陰宅。“家”字從宀從豕。宀俗稱寶蓋頭,代表房屋,寶蓋頭上面的一點就是屋頂上的煙囪。豕就是豬,古代的家庭在院內養豬,豬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財產,故在這裡實際借代財產。有房有財產就是一個家。“冢”字從冖從豖。冖就是宀少了上面一點,表示有房而房上沒有煙囪。死人已不食人間煙火,故所居之房沒有了煙囪。豖(chù)就是在豕的足上綁了繩子,意思就是被捆綁住的豬,在這裡特指綁著陪葬的豬。《說文》:“冢,高墳也。”這個解釋並不太準確,冢應當是仿造活人之居而建的葬所,象家的模樣。冢的形制一般比較美觀華麗,所以沒有隱藏防盜的功能,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古人於是多建假冢,以假亂真,以達到防盜的目的,稱為“疑冢”。



為了宣揚“孝”的思想,儒家主張厚葬,這是儒家常被詬病的地方。我們提倡的新風尚是厚養薄葬,不要不必要地浪費大量的社會和自然資源。但在某些地方,暴發戶們卻大肆地修擴建祖墳地,據報到曾有的當權多財戶竟把祖宗墳冢修成天壇的模樣,規模宏大華麗,這在古代就是大逆不道的僭越行為,在今也未必是好事。“德不配位,必有餘殃”,招災惹禍之舉。


子夏故壇


墳,墓,冢,陵這四個字都是用來表示人死後安葬的地方,那麼為何有這許多的說法呢,一起來了解下吧。

原來這不同的稱謂是古代封建社會用來區分不同級別的人享受不同的等級的一種制度。

古代平常百姓死後埋葬的叫墳,墳的樣式一般都是高於平地,用土堆起來。



讀書人,或者在社會上有一定聲望,但是沒有當官,死後安葬的叫墓。墓一般是平的。



凡是有官職的死後安葬的都可以稱之為冢。冢的情況有三種:

1,死後入土為安,將屍體裝棺埋葬的,這種是正常的一種。

2,因為某些特殊原因,死後屍體沒有能夠入土的,將他們生前的衣物安葬的,這種叫做衣冠冢。

3,還有我們經常在電視裡面看到的,死後將兵器,或者生前心愛的物品埋葬,這種也屬於衣冠冢的一種。

歷史上有兩個人例外,孔子和關羽。他們被稱之為文聖,武聖。這種叫做林,山東省曲阜的孔林,河南省洛陽的關林,就是這種情況。



帝王死後也要入土為安,規格也是最高的,叫做陵。皇陵一般依山而建,氣勢宏偉,佔地面積廣大。如北京的十三陵,那兒埋了明朝十三個皇帝。東陵,西陵是大清皇帝的墳墓。

一些遠古時代的帝王被後人祭祀,後人根據傳說,在他們死亡的地方蓋廟紀念,這種廟也叫陵,如黃帝陵,炎帝陵,那兒不一定真有炎黃二帝的屍體。

還有一些人不是帝王,可是他們的墳墓也照帝王的標準去建,如周口鹿邑的老君臺,是紀念老子的廟,廟的格局是按帝王的模式建的,這是因為老子大大的有名,被後世帝王推崇,撥鉅款建造,享受他們的待遇。後來帝王們又喜歡上了孔子,就把老子拋到一邊了。所以現在老君臺就成這樣了。這兩種陵不是真正的,是廟的一種。


字裡行間的夢


墳、墓、冢、陵這四個字,其實從字面意思來看都是人死後埋葬他的地方。

但是在古代,這四個字卻有著鮮明的階級性,雖然同樣是人死後的歸宿,但是這四個字卻代表著不同階級的人,死後埋葬地方的不同的叫法。

這就像在古代死亡,皇帝的死叫做“崩”,諸侯的死叫做“薨”,士大夫的死叫做“卒”,而老百姓的死,就叫做“死”。

所以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在喪葬文化上的等級森嚴。

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四個字的意思,和它們的不同之處。

一、 什麼是陵

在古代,一般老百姓是不能將自己埋葬的地方稱為陵的,就是達官貴族也是不行的。陵是皇家的專用,只有中國帝王的墳墓稱為“陵”。

為什麼中國帝王的墳墓要叫做陵呢?這是因為當時的王權不斷地增強,為了表現君王至高無上的地位。

他不僅在活著要享受高高在上的特權,就是在死了之後,這份至高的尊貴也要繼續擁有。

所以帝王的墳墓必須要佔地廣,不僅佔地廣闊,而且他的墳墓的封土還要很高,高到像山陵一樣。所以從這,帝王的墳墓就開始叫做陵。

在古代帝王的皇陵其實一般都是依山而建,這樣才能彰顯它的氣勢雄偉。而普通人就算建的墓再大,也佔山為墓,那也不能稱做陵墓。要記住陵是皇家的專用,千萬不能跨級。

知道了陵的含義,我們也就知道了為什麼秦始皇的墓叫秦始皇陵了吧,同理還有比較出名的乾陵,明十三陵等。

也就是說陵作為墳墓,是規格最高的,它是皇家專屬的稱謂。

二、什麼是冢

要說冢的字面意思,就是高墳。能建高大墳墓的人,他的身份地位當然也是比較高的。所以冢在古代多為貴族和皇親國戚所用。

在這裡我們還要說一個名詞,它就是衣冠冢,大家可能都聽過這個詞吧。那麼衣冠冢是怎麼回事呢?

話說能有衣冠冢的都是歷史上的大人物。這些人雖然不是真正的皇帝,但他們在歷史上都是做過傑出貢獻的人,功勞相當地大,對後世的影響也很大。

這些人死後因為沒有留下肉身,所以衣冠冢裡埋的不是屍骨,而是死者的衣物。

是人們為了紀念他,將他生前的衣物埋葬到冢裡。

他們的墳墓其實足以稱為陵的。但是如果稱為陵的話,就顯得這個人是與帝王平起平坐的,在那個封建的等級社會里,這肯定是不行的。

但是如果將這些大人物的墓稱為墓或是墳,那又顯得他的地位有點太低了,有點委屈了他的影響力。

所以冢也就成了對這些人墳墓的最恰當的稱呼了,不高不低也不委屈,足以匹配他的身份。

三、什麼是墓

在古代墓要比墳的等級要高一點。在這裡要說一下,墓不像陵、冢和墳,它一般是平的,是不高於地面的。

也就是說,墓是沒有土包的,完全隱於地下。它是一種地下建築,多數是沒有標記的。那這又是什麼樣的人死後他的墳墓能稱為墓呢?

墓因為是平的沒有標記,所以它可以帶碑,碑能記錄墓主人的生平,所以說墓中所埋葬的人還是有一點社會地位的,他們在社會上也有一定的威望 的。

所以這樣的人,因為他們的地位要比老百姓高,在那個等級社會里,為了和百姓區分開來,就把他們的墳墓稱為墓。

像杜甫墓,他在唐代是個偉大的詩人,所以他的墳墓就稱為墓了。

四、什麼是墳

墳在古代就是老百姓死後葬身的地方稱為墳。它也是最簡單的,就是挖個坑,把棺木放進去,然後埋上土,但是需要在地面上隆個大土包。

這個大土包的高度,在古代也是有限制的,那就是不能高於三尺。

而帝王的陵墓都是在九尺之上的,這也就是差距了。

而且在古代,墳地的埋葬者是沒有任何身份記錄的,因為沒有記錄所以很可能死者是誰都不知道,它是地位最低的埋葬方式。

當然,老百姓也就是自己知道自己的親人埋在哪,或是這個村的人都知道,這個墳是誰的。要是外面人,那是肯定不知道墳裡埋的是誰的。

但在現在,一般墳和墓都不加以區分了。一般統稱為墳墓,而且不分地位的高低,當然也可以立碑講述死者的生平。

但是在農村還是有一點,那就是一個家族的墓,它的高度還是會是決定一個人的地位的。

也就是說兒子的墓是一定不能比老子高的,當然這也是天經地義,必須的。

除此之外,現在的墳墓基本上是沒有區別了。可以說是掃墓,也可以說是上墳。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看出,在古代陵、冢、墓、墳,這幾個墓葬的稱謂,是按照從大到小排列下來的。

其實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於階級性,也就是地位越高的人,墓葬的稱謂等級就會高。而且這個稱謂是專屬的,絕對不能亂用。

而現代社會是人人平等的社會了,已經沒有陵和冢這個稱謂了。人們死後所葬的地方都稱為墳墓。

而陵和冢現在都成了參觀的景點,它們的稱謂已經成為歷史了,不會再出現在新時代裡了。

有書君語 :有書送書季開始啦~每週會免費贈送1000本實體書給大家作為福利,本次送出的是年度必讀之書《無聲告白》。私信回覆:福利,即可免費包郵領取書藉,本次僅剩200本,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墳,墓,冢,陵這四種殤葬形式是與中國的傳統文化有關的。其實更重要的是用墓葬的形式來彰顯社會地位。



墳很好理解,高高的土堆,便於識別,但又入殮簡陋,墳內幾乎沒有棺材和陪葬物。

墳的來由於商朝比干被紂王冤殺,周武王為了紀念比干的忠心,特地將埋葬比干的地方用土堆高高壘起。

商以前的殤葬形式是深埋地底的,地面是沒有可視物的。

隨著歷史的發展,墳的殤葬形式逐步被窮苦大眾所接受,既滿足了可祭祀的傳統需求,又在家庭的經濟接受範圍內。



墓葬形式與墳差不多,但比墳要更精細,有墓室,墓碑,棺材等。從外觀來看,主要是有了墓碑,上面有逝者的生平和名諱,立碑者等信息。

墓的形式更多的被大富人家和一般官宦家庭所採用,這個階層才有經濟能力打造墓室,墓碑,棺槨等設施。



冢的墓葬形式更多的帶有政治和經濟色彩,埋於冢內的人有一定的社會地位和民間影響。冢的主人要麼是王候級別,要麼有重要的影響。

比如袁崇煥就有衣冠冢,項羽也有相關的冢。



陵的墓葬形式專指皇帝用殤葬形式,每個皇帝登基後都會為自己著手修建皇陵。

皇陵的修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這也是整個朝廷一項非常重要的國家工程和經濟支出。

陵的變現形式更為豐富,有封土,墓道,神道,祭殿等等。大家可看明陵和清陵有多雄偉。

無論是墳,墓,冢,陵都是中國傳統的殤葬文化的一種表現形式。?


沉墨9527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同樣的現象,但是根據其場景不同,對象不同,往往用的字(詞)也不一樣。比如說同樣是人過世了,和尚用圓寂,道士用羽化,天子帝王用駕崩(崩),對於諸侯用薨,不滿20歲去世用殤,老年去世則用壽終正寢,此外還有犧牲、卒、夭折、作古、坐化等說法。

墳、墓、冢、陵,意思都是差不多的,都是指過世之人的葬身之地,但是其使用的對象則是有區別的。

墳和墓我們經常連在一起用,二者的意思基本上也差不多,《說文》中是這麼解釋的:墳,墓也!但是,墳和墓之間還是有區別的,墓指就是下葬時的洞穴,墳指的是上面的土堆。《禮記》中就有這麼一句話話:墓而不墳。只是後來二者的區別被慢慢的淡化了,混為一談。



墳和墓,都是通用的說法,上至帝王將相,下到貧民百姓的葬身之地都可以有用這兩個字,只是墓顯得更加正式一些。

冢,《說文》中解釋:冢,高墳也。也就是說,冢是規格比較高的墳墓。一般百姓由於條件有限,自然建不了規格較大的墳墓,因此,冢一般是社會上層人士或者比較有名望之人的墳墓。包括皇帝的墳,也可以稱之為冢。《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冢。當然,冢裡面埋葬的不一定是時,還可以是衣物,比如說衣冠冢。



陵,則是帝王們的專用字了。陵字,從阜從夌。阜,大土山;夌,攀越。合起來是“攀越大土山”,引申為帝王們死後的昇天之所。因此,才會有明十三陵,清東陵這樣的存在。


(其實,陵作為帝王墳墓的專用字,應該是漢代才有的事情,在漢以前,帝王陵被稱之為長山。《三秦記》中說:秦名天子冢曰長山,漢曰陵,故通名山陵。)

當然了,時至今日,封建帝制早已消失,陵也不再是是帝王們專用了,現在有烈士陵園。


小鎮月明


帝王稱陵;王侯將相稱冢,平頭百姓稱墳。按照《史記》記載:若死亡,皇帝稱“崩”,諸侯稱“薨”,士大夫稱“卒”,老百姓稱“死”。



《禮記》記載:“土之高者謂墳。”可見“墳”就是封土。“墓謂兆域,今之封塋也。”故墓葬不壘墳頭。古稱:“墓而不墳”。所以“墓”一般是平的,不高於地面。而墳是在墓上還堆起一個土包,以做標記。 現在人的品位就是高了,老百姓的葬地都有墓有墳有碑,所以稱之為“墳墓”是在恰當不過的,墳和墓的概念也分不開了。

陵,則是指帝王或諸侯的墓地,今通稱以陵墓為主的園林。也作“園陵”,如北京的十三陵,那兒埋了明朝十三個皇帝。皇陵一般依山而建,氣勢宏偉,佔地面積廣大,自然金銀財寶也就多,考古價值也高。



冢,高墳的意思。是比較高大的墳,也就是“冢”比平常的墳要高要大,能建高大的墳墓之人,身份地位當然也是比較高的。真要按尊卑排列在古代應該是陵、冢、墓、墳。


心定7


謝謝題主的提問。墳、墓、冢、陵是中國古代對人死後墓葬等級稱謂的嚴格區分。根據個人的理解,試著說一下自己的分析。墳、墓、冢、陵的不同之處,可以用四句話簡單概括:百姓墳、有碑墓、王侯冢、皇帝陵。下面分別予以簡要解釋。

墳是主要用於百姓人家墓葬的稱謂,是在墓的基礎上堆上一個土丘,便於尋找與辯識。

墓是指地下部分,所謂“地上為陵,地下為墓”,統稱“陵墓”或者“墳墓”。秦漢之前,通常採取“墓而不墳”的做法。因此,墓一般與地面持平,不會高於地面。

冢,通常用於王侯將相和達官貴人。本意是“高大的墳”。如,曹操的“七十二疑冢”。

陵用於皇帝,有其所謂的“專用昇天通道”。如明十三陵中的定陵、努爾哈赤的福陵。但個別特殊時期的人物,因其特殊身份或功勳卓著或名望幾乎等同於聖賢,其陵寢也可以叫做“陵”,如位於南京的中山陵,埋葬關羽身軀的關陵(湖北當陽)。

墳、墓、冢、陵稱謂的不同,源於中國封建社會十分嚴格的等級制度。生前如此,死後到另外一個世界生活也必須要體現等級。

以上個人觀點難免膚淺偏頗,歡迎各位留言發表您的觀點。原創和碼字不易,若有所啟發敬請點贊或轉發。我是漫步世界遺產,喜歡獨立思考,遠離人云亦云,斧正更多拙作,歡迎點擊右上角添加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