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的日本,通過擊敗中國和俄國,步入了世界強國行列

亞歐大陸被稱為“世界島”,數千年來人類的主要文明都誕生在這裡,在這一“世界島”的兩端有兩個與眾不同的島國,即英國和日本。

日本之於中國,猶如英國之於歐洲大陸。

在漫長的人類文明史上,日本和英國一樣都默默無聞,它們既沒有產生偉大的文明,也沒有在農業文明時期產生龐大的帝國,對於人類早期的發展來說甚至可以忽略不計。

但是,在近代這兩個國家對世界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其中,英國成為人類第一個邁入工業文明時代的國家,從此工業革命從亞歐大陸的西北一隅迅速向東西擴展,於是西至美國,東至日本都逐漸邁入了工業文明。

日本,則成為東亞國際秩序的挑戰者,並取得了空前的成功,至今仍是世界強國,也是東亞地區一支不可小覷的地緣力量。

那麼,日本又是如何崛起的呢?

1、明治維新與洋務運動

公元1840年,英國通過鴉片戰爭的形式撞開了舊中國的大門。

公元1853年,美國用炮艦威逼日本打開了國門,這便是日本歷史上的黑船事件。

近代的日本,通過擊敗中國和俄國,步入了世界強國行列

黑船來襲

在歐美列強到來之初,日本和中國的表現其實沒有什麼區別。日本和中國一樣鎖國禁教,但同時不完全杜絕西方商船 ,也沒有察覺到西方的海商的巨大威脅。

但隨著美國炮艦闖進日本,美國、英國、法國、荷蘭、俄國等先後與日本訂立“不平等”的通商條約,一如我國與列強簽訂的《南京條約》《北京條約》:開港口,協定關稅,租界,駐兵,治外法權等等。

為了改變被侵略的處境,中國和日本都進行了改革:

公元1861年,恭親王奕忻上奏《通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從此我國開始了一場以富國強兵、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

近代的日本,通過擊敗中國和俄國,步入了世界強國行列

公元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也開始了一場學習歐美技術的工業化浪潮,這便是明治維新。

比較日本的明治維新與我國的洋務運動,便可以發現近代的日本為何能夠成為亞洲惟一一個完成工業化的國家。

洋務運動本質上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只是對我國原有的農業文明修修補補,並未觸及根本。而明治維新則不同,它在日本歷史上堪與“大化改新”相提並論,只不過“大化改新”是學我國的唐朝,而“明治維新”是學西方,在這一點上日本更有經驗。

與當年學習唐朝一樣,日本迅速摒棄了東方文明,開始了“脫亞入歐”的浪潮。

  • 政治上,日本建立了君主立憲制,並廢除了傳統的“士、農、工、商”的等級制度,實行四民平等。
  • 經濟上,廢除各藩的領地所有制,承認土地私有,四民都能自由買賣;同時規定農民有遷徙的自由,也有職業選擇的自由。
  • 軍事上,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制,大力發展軍隊。
  • 文化教育上,完全向西方看齊,並大量翻譯西方著作,這一點對中國也影響巨大。

經過改革,日本的土地使用和勞動力的使用都從傳統農耕文明的束縛下解放出來,而農民遷徙和職業選擇的自由適應了新興工業對勞動力的需求。

近代的日本,通過擊敗中國和俄國,步入了世界強國行列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

對比起來,我國的洋務運動幾乎就只是在軍事上的改革,只是看到了西方的“船堅炮利”,或者說由於數千年文明的優越感不願意承認文明整體的落伍。

明治維新,使日本搭上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末班車,並趕上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迅速強大起來。

2、中日甲午戰爭——擊敗中國,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在近現代,一個大國的崛起總是伴隨著戰爭,日本同樣不例外。在亞洲,印度屬於大英帝國,中國是一個龐然大物,冉冉升起的日本要想成為一個大國,那麼首先便要擊敗中國,日本也正是這樣做的。

甲午戰爭,爆發於公元1894年,這一年中國洋務運動進行了33年,日本明治維新開展了26年,這一戰戰爭無疑是對兩國改革成果的一場真正的較量。

事實上在這場戰爭之前,日本已經開始了對外侵略,一個重要的標誌便是公元1879年完全佔領琉球。而甲午中日戰爭的爆發,本身便源於對中國藩屬國朝鮮的爭奪。

日本在此時便想要南佔琉球,北佔朝鮮,開始了對中國的包圍。

甲午戰爭的過程我們都很熟悉了,公元1894年,朝鮮爆發了東學黨起義,朝鮮政府軍無力平定,於是向宗主國中國求援,中國出兵之時,日本也同時出兵,兩國的戰爭就此爆發。

近代的日本,通過擊敗中國和俄國,步入了世界強國行列

這一場戰爭,日本是蓄謀已久,而清朝則是倉促應戰,戰爭的結局我們也很清楚——以我國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而告終,洋務運動的成果遂毀於一旦。

擊敗中國,日本由此成為亞洲第一強國;被“蕞爾小國”日本擊敗,清朝上下極度震驚,中國最後一張“遮羞布”被日本揭了下來,西方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

從此,朝鮮與中國上千年的宗藩關係被終結,同時英日同盟形成,日本開始步入大國行列。

3、日俄戰爭——擊敗俄國,正式成為世界強國

甲午戰爭之後,日本佔領了臺灣,但日本更想佔據朝鮮和遼東半島。本來遼東半島在《馬關條約》中已經割讓給了日本,但由於俄國認為此舉阻礙了其對我國東北的擴張,便聯合法國和德國一起逼日本吐出了遼東半島,日俄就此結怨。

近代的日本,通過擊敗中國和俄國,步入了世界強國行列

日俄戰爭

公元1900年,隨著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俄國出兵佔領了東北全境。《辛丑條約》簽訂後俄國並沒有從我國東北撤兵,而這更加深了日俄之間的矛盾。

至公元1902年,帝國主義國家在爭奪我國的利益上形成了兩大集團:

  • 其一是英日同盟,美國站在英國一邊。
  • 其二是法俄同盟,德國雖然在歐洲反對法國,但在遠東卻支持俄國。


近代的日本,通過擊敗中國和俄國,步入了世界強國行列

所以,1904年的日俄戰爭幾乎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預演,或者說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亞洲版。這一戰,日本和俄國為了爭奪朝鮮半島和我國遼東半島的控制權,在我國的東北、黃海、朝鮮半島和對馬海峽展開了決戰,俄國甚至從從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抽調艦船,組成“太平洋第2分艦隊”,繞過整個非洲,跨越半個地球開往遠東增援,但最終仍然敗於日本之手。

我們認為日本人對俄國的勝利是東方(黃種人)對西方(白種人)的勝利,我們認為日本的勝利就是我們自己的勝利。

這是當年孫中山在聽到日本戰勝俄國之後所說的話,這句話雖然在今天看來有些不合時宜,但卻從一個側面說明日本戰勝俄國確實是一個標誌,標誌著日本正式步入了世界列強行列。

此戰後,俄國割讓庫頁島北緯50度以南的部分給日本,日本則在公元1910年正式吞併了朝鮮。至此,從朝鮮經日本本土,到琉球、臺灣,日本完成了從海上對中國的包圍,為日後的侵華戰爭奠定了基礎。


在亞洲,中國、印度、波斯、奧斯曼諸帝國在農業文明時代都曾遠遠強於日本,但在近代唯有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實現了工業化,然後經過甲午戰爭~日俄戰爭擊敗中國和俄國,位列世界強國。

一戰之後,世界列強在美國召開華盛頓會議,並簽訂了《五國海軍條約》,規定五國主力艦總噸位限額為英美各52.5萬噸、日本31.5萬噸、法意各17.5萬噸,即五國按比例為5∶5∶3.∶1.75∶1.75,日本的海軍實力僅次於英國和美國,其當時的國力由此可見一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