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如果当时的日本不打美国,而是选择和德国一起联手对付苏联,那么结局会怎样?

beyond黄家驹的歌迷


德国与苏联的战争爆发于1941年6月22日,以德国的突然进攻开始。在战争的初期,德国一路上势如破竹,不断地歼灭苏军部队,而且也一度打到了莫斯科附近。

在1941年底的时候德军当时集中了大约190万部队进攻莫斯科,本来一路进展顺利,却被突如其来的暴雪天气阻断了前进的步伐。

当时进攻莫斯科的德军一度都看到了莫斯科的红场,离市中心已经很近了,但也在这个时候,苏联从远东地区调来的40多万大军展开了对德军的反攻,并将进攻的德军打了回去。由于暴雪天气,德军的众多重型武器无法发挥作用,基本全部瘫痪,面对突如其来的苏军的反击措手不及。此后双方也展开了激烈的交火,但终因德军后勤补给不济,且武器大多失灵,导致了莫斯科战役的失败。

▲苏德战争之前形势

之后德军又在1942年发动了规模空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在苏联的顽强抵抗下遭遇失败,自此失去了战争主动权。在接下来的战争里,苏联逐步对德国实施反击,并消灭了德军主力,于1945年5月攻入柏林,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德国“巴巴罗萨”计划

而当时的日本没有选择与德国联手进攻苏联,而是选择了进攻东南亚,东南亚基本是美英的殖民地,也就不可避免地与美国交战。最终日本也不敌美国,于1945年宣布投降。

那么如果日本当时不进攻东南亚,不与美国开战而是与德国联手进攻苏联又会如何呢?

那么我们就要看一下日军在二战时期的动员能力了。

日本与德国联手进攻苏联的情况

在1941年的时候日本陆军大量困在了中国,当时在中国大陆的日军大约有60多万人,这部分因为要对战中国所以是动不了的,而关东军方面有70多万人,可以直接用于进攻苏联。此外,因为是对苏联开战,所以日本方面进攻苏联的部队可以动员到200万人左右,毕竟日本在投降的时候动员到了700万人参战(里面大多数基本都不能打)。

而日军战斗力相对于苏联来说如何呢?我们可以以诺门坎战役数据为例,诺门坎战役中,苏军伤亡在2.4万人左右,日军伤亡在1.7万人左右,可以说日军和苏军战斗力相当。也就是说如果日本发动200万人进攻苏联,则苏联只有用同等的兵力对战日本才能顶住日本方面的进攻。

▲因为诺门坎战役,日本放弃了对苏联的进攻

问题在于当时苏联的主要工业区,尤其是在1941年和1942年的时候都在德国的火力打击范围之内,大量的工业生产都是在远东地区进行的,一旦远东地区遭到日军进攻,则远东地区的工业也只能停滞了。

另外,如果没有莫斯科战役中从远东地区抽调过来的40万军队对德军展开反击,则莫斯科战役苏联很可能会遭遇失败。

如果日本进攻苏联,苏联的应对

那么面对日本的进攻,苏联会坐以待毙吗?绝对不会。实际上苏联最大的优势就是有着广大的战略纵深,如果远东地区遭到破坏不能从事工业生产,那么苏联的工业可以搬到中亚地区或是远离战火的地区,毕竟苏联地大。

而日本要从远东地区一直攻到欧洲地区与德国会师,其实也并不容易,从远东到苏联的欧洲部分,至少也有5000公里的距离,在这么长的距离下,苏联完全可以用空间换取时间,在路上不断地设置防线,层层阻击日军。

▲苏联就是地多,有的是战略纵深

在与德国战斗到最关键的时候可以把远东地区的部队大量抽调到西线应对德国,至于东线与日军的交战,不以土地为得失,主动放弃一些地方,以缓冲日军的进攻。只要西线能够打退德国,之后腾出手来收拾日本也就不在话下了。

当然,也因为日本没有去进攻美国,所以很长时间里美国是不会参战的。在二战后期,尤其是1941年以后,德国也把大量的部队放在西线用于防御以美国为首的盟军的进攻,如果没有美国,单以英国一国的力量是无法在西线对德国展开进攻并开辟第二战场的。如此,德国集中几乎全部力量对付苏联则苏德战争的形势也就扑朔迷离了。

所以综合以上来说,如果日本和德国联手进攻苏联,情况仍然很难说,苏联也不一定会输掉战争。


老威观史


假设日本没有进攻美国而是帮助德国夹击苏联,那么日本将死的更快。

首先,9.18事变时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其实从那时起苏联对日本就有了戒心,苏联当时暗中援助东北抗联其实就对日本的警告,如果日本真的想配合德国两面夹击苏联,那么苏联首先就会大规模援助东北抗联乃至国民党政府和中共,这后果日本可能无法承受,因为那样一来,东北抗联在衣食无忧弹药不缺,而且疲惫时可以光明正大的退到苏联修整,而日军将无法消灭抗联,抗联在杨靖宇等领导下,将会迅速的发展起来,那东北很快就会成燎原之火,这后果日本绝对承受不了的,

其次,苏联还会大规模公开的援助国民党政府和八路军,可能还会大规模的派出援华空军配合国军作战,当时苏联工业很强大,要援助中国几十个师的装备那很容易的,当八路军将不在缺衣少食同时也不在缺弹药时,那对日本来说绝对是噩梦。

最后说,就算日本军事上真的出兵苏联,那么国军和八路军肯定不会看热闹,出于唇亡齿寒的道理,都会在战场上大举反攻,而当时的日本最害怕这种局面发生,因为那样一来,日本将两面作战,日本当时哪有那实力。


天宇的文史情怀



1941年6月22日,蓄谋已久的德国出动550万军队,分三路突袭苏联。战争初期,由于苏联疏于戒备,加上德军战术得当,德军进攻势如破竹,苏联损失惨重。于是,希特勒希望亚洲盟友日本出兵西伯利亚和远东,东西夹击苏联,在莫斯科会师。然而,打着小算盘的日本却“背弃”德国,反而不自量力的选择南下偷袭珍珠港,正式向美国宣战!

偷袭美国海军基地珍珠港,将世界最强大的美国拉入二战,这被很多人认为是日本在二战期间犯下最大的战略失误,得知珍珠港事件后的德国元首希特勒甚至在公开场合痛骂日本是“喂不饱的猪。”

在希特勒看来,日本应该与苏联联手解决掉苏联之后,再迫使英国投降,最后占据亚欧大陆之后再和美国较量。而日本提前惹恼了美国,不仅打乱了希特勒的战略部署,而且提前将中立的美国推到盟国方面,而此时的法西斯国家尚没有与美国开战的实力,使得战争胜利的天平彻底倒向了反法西斯国家。

那明知国力不如美国的日本为何没有进攻苏联,而是选择了南下主动发起“珍珠港”事件?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

一、日本没有北上的能力。

日本要背上进攻苏联,依靠的是步兵、装甲兵。而日本最强大的兵种则是以航母在核心的海军,因此,日本北上进攻苏联,无疑是扬短避长。

而苏联则相反,海军不济,但陆军和空军尤其是崇尚火力压制的炮兵实力强大,最重要的是苏联对日作战准备充分。这体现在:1、斯大林在与德国较量的时候,始终没有放松对日本的警惕。一方面,斯大林要报1905年的日俄战争之仇;另一方面,在苏联刚建立之时,外国反对势力组建军队干涉俄国革命,日本出兵最积极、人数最多。可以说,当时的苏联早已把日本视为假想敌。


因此,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德国兵临莫斯科城下的危险情况下,斯大林依然保持了庞大的远东方面军:作战人员约70万人、火炮10000门、坦克3188辆、飞机4140架,合计32个师……实力不可为不强!

我们再来看下盘踞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实力:最初的关东军只有5万人,后来扩编到了35万人,1941年7月份再次扩编到了85万人,另外装备有飞机1025架,坦克414辆。

从两者的实力对此上看,苏德战争爆发的1941年,日本的关东军只有人数占据优势,其他各项武器装备均处于劣势,特别是坦克,几辆日本坦克都不是一辆苏式T——34的对手。况且,苏军经过连年战争,在兵员素质,战略战术等方面更是强于日本。

早在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战争中,日军早就尝到了苏军钢铁洪流的厉害,这种巨大的心理阴影,使日本认识到战胜苏联远东集团军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后勤。苏德战争是在6月份打响,假如日本参战最好的时机是在8月份,俄罗斯的冬季是在10月份,只有两个月战争的时间,要保障85万大军穿越2000公里的西伯利亚平原,后勤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二、北上之后,日本能得到什么?

其实,日本是个非常善于算账的国家,要北上进攻苏联,就必须考虑一下与苏联宣战后能得到什么好处?很显然,日本算出的结果很不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

假如日军能够北上夹击苏联,腹背受敌的苏联投降,那么日本得到的要远比失去的更多。由于德军在欧洲部分进展迅速,实力强大,日本只是个配角,再加上地理位置的原因,战后利益分配上德国肯定要欧洲部分,日本得到的只是一毛不拔的西伯利亚平原。这种赔本的买卖,日本肯定不干。

当时,日本最缺的资源是石油、铜、锡、橡胶、铁矿石,大米。这些东西,西伯利亚没有,而东南亚就有现成的。

东南亚是美、英、荷、法的殖民地,然而,英国、法国、荷兰都不足为惧,唯有实力强大的美国是日本的噩梦。因此,日本认为,只要痛击美国,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上来,承认既定事实,让东南亚拱手让给日本,那么日本可以立刻得到自己想要的资源。

所以,南下占领东南亚比北上进攻苏联更有利可图。

三、国际形势。

1911年,日本和美国签订了三十年的贸易协议,美国一直向日本供应石油、钢铁、橡胶等战略资源。然而,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严重侵害了美国的在华利益,罗斯福多次警告日本撤出中国,恢复战前态势!而日本军部无视美国警告,变本加厉的不仅没有退出中国,反而进一步突袭了越南金兰湾,将魔爪伸向了中南半岛,日本的侵略行径最终让美国忍无可忍。

1939年,美日贸易协议到期之后,美国对日本开始了全面经济制裁,禁运石油等战略资源,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这对于全面侵华战争最激烈、已将战争经费占比提高到54%的日本起来说,打击是致命的。

1941年,东条英机取代近卫文麿成为日本首相之后,开始逐渐不满美国的制裁,并认为只要歼灭美国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利用美国重组舰队、太平洋无强大对手的时间,利用中国和东南亚的资源迅速壮大自己,到时候美国不得不承认既定事实。

然而,日本严重低诂了美国的能力,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使得日本迅速尝到了失败的滋味。被日本偷袭后的美国,不仅没有因为珍珠港的惨败退出亚太地区,反而短期内挫败了日本的进攻锋芒,然后爆发出惊人的军工生产能力。据战后统计,美国参战后,建造和改装航母多达155艘,生产飞机300000架……

四、中国战场的反攻。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之后,经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日本有120万军队被拖在了中国战场。可以说,当时的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假如日军北上攻击苏联,中国的战略反攻会提前到来。到那时,中苏联军很有可能会把日军消灭在广阔的西伯利亚平原上。

所以说,算清了这笔账的日本为了巩固已得的有利态势,达到自己以战养战的目的,只能南下挑战美国了!


独舌视界


1941年6月22日,希特勒出动550万军队、分三路突袭苏联。战争初期,德军势如破竹,苏联损失惨重,希特勒希望日本出兵西伯利亚,东西夹击,在莫斯科会师。然而,日本却选择了南下偷袭珍珠港,这被很多人认为是日本的战略失误,希特勒也痛骂日本是“喂不饱的猪。”


因为在希特勒看来,应该德日联手解决掉苏联之后,再迫使英国投降,最后再和美国较量,日本提前惹恼了美国,彻底打乱了希特勒的战略部署。

那日本为何没有进攻苏联而是选择了南下发动“珍珠港”事件?

一、日本没有北上的能力。

斯大林在与德国较量的时候,始终没有放松对日本的警惕。一方面,斯大林要报1905年的日俄战争之仇;另一方面,在苏联刚建立之时,协约国组建军队干涉俄国革命,日本出兵最积极、人数最多。苏联早已把日本视为假想敌。

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的情况下,斯大林依然保持了庞大的远东方面军:人员70万人、火炮10000门、坦克3188辆、飞机4140架,合计32个师。

再看日本关东军的实力:最初的关东军只有5万人,后来扩编到了35万人,1941年7月份再次扩编到了85万人。具有飞机1025架,坦克414辆。

经过对比之后可以发现,日本的关东军只有人数占据优势,其他各项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特别是坦克,几辆日本坦克都不是一两苏式T——34的对手。况且,苏军经过连年战争,在兵员素质,战略战术等方面更是强于日本。


早在1938年的张鼓峰事件和诺门坎战争中,日军早就尝到了苏军钢铁洪流的厉害,这种巨大的心理阴影,使日本认识到战胜苏联远东集团军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后勤。苏德战争是在6月份打响,假如日本参战最好的时机是在8月份,俄罗斯的冬季是在10月份,只有两个月战争的时间,要保障85万大军穿越2000公里的西伯利亚平原,后勤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二、北上之后,日本能得到什么?

假如日军能够北上夹击苏联,迫使苏联投降。由于德军在欧洲部分进展迅速,实力强大,日本只是个配角,战后利益分配上德国肯定要欧洲部分,日本得到的只是一毛不拔的西伯利亚平原。这种赔本的买卖,日本肯定不干。

当时,日本最缺的资源是石油、铜、锡、橡胶、铁矿石,大米。这些东西,西伯利亚没有,而东南亚就有现成的。


东南亚是美、英、荷、法的殖民地,英国法国荷兰都不足为惧,只要痛击美国,迫使美国回到谈判桌上来,承认既定事实,日本可以立刻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所以南下比北上有利可图。

三、国际形势。

在1911年,日本和美国签订了三十年的贸易协议,美国一直供应日本石油和金属物资。然而,日本全面侵华严重侵害了美国在华利益,罗斯福多次警告日本撤出中国,而日本军部却进一步突袭了越南金兰湾,这让美国忍无可忍忍。在1939年,贸易协议到期之后,美国对日本开始了全面经济制裁,禁运石油,并冻结了日本在美国的资产。这对于战争经费占比提高到54%的日本起来说,打击是致命的。


1941年,东条英机取代近卫文麿成为日本首相之后,认为只要歼灭美国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利用美国重组舰队的时间,日本完全可以利用东南亚的资源迅速壮大自己,到时候美国不得不承认既定事实。

然而,日本严重低诂了美国的能力,强大的工业制造能力时日本迅速尝到了失败的滋味。

四、中国战场的反攻。

日本全面侵华之后,经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日本有120万军队被拖在了中国战场。当时的日军已是强弩之末,假如日军北上攻击苏联,中国的战略反攻会提前到来。到那时,中苏联军很有可能会把日军消灭在广阔的西伯利亚平原上。

所以说,日本为了以战养战,只能南下。


品读春秋001


我是鹏正!我来回答!我是喜欢军事和历史的小学弟鹏正。

日本如果不南下东南亚的话,配合德国北进苏联,这样只会让日本会更惨。我们的压力反而会减少很多,在当时那个情况下,苏联打不过德军,还收拾不了小日本?诺门坎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况且小日本很惧怕苏联,还有几点重要原因听我给你分解。

首要原因就是在开战以前,苏联方面就防备着日本会北进苏联,所以苏联在远东方面有很强大的兵力部署,至少会有五个机械化师和日本对峙,日本的海军强大,陆军很是脆弱,根本就不能和苏联匹敌,这是为什么一直在战争结束,日本高层很害怕和苏联开战。日本担心和苏联开战会丢掉东北,这样对日本方面是致命的。


其次,北进苏联对日本有很大的劣势,德国可以闪击苏联那是因为繁华的地带都处于在欧洲大部分地区,但是远东地方除了西伯利亚寒冷的鬼天气还有什么?日本不可能有时间进行以战养战的方式会对西伯利亚进行改造吧?连德国都没有时间就地取材补充,更何况日本,所以日本高层绝对不会干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事,这对日本方面是个极大损失,日本人根本消耗不起。
况且谁不知道西伯利亚远东是苦寒之地,除了寒冬就是土豆,根本就没有战略价值,日本不可能因为几个土豆和苏联真的你死我活,这样只会便宜了德国损失了自己。而且此时考虑到底是北进还是南下的日本已经资源方面不足,所以他们只会资源丰富的东南亚来填补他们的战争机器的运转,如果北进苏联的话,还没开打,自己就已经全部瘫痪。


鹏正


如果当时日本没有进攻美国,而是选择配合德国进攻苏联,那么结果只能是输的更惨。先说说日本为什么没有进攻苏联,而是选择招惹美国。日本不知道美国的强大吗?当然不是,而是美国的手里掌握着日本支撑战争重要的战略资源,日本为了实现战争野心,只能铤而走险。日本没有进攻苏联的原因,简单说几点。

第一点,苏联没有日本迫切需要的战争资源。

苏德战争爆发前后的日本,正是在中国战场上陷入僵局的时期,由于在中国战场上战线拉得过长,导致军队数量投入过大,急切的需要大量的石油、钢铁等战略资源。而此时,眼见野心日益膨胀的日本,美国先后对日本实施了钢铁和石油禁运,日本因此陷入资源紧缺的困境中。而紧挨中国东北的苏联远东地区,没有日本急缺的军事资源。

而此时日本对资源的迫切需求,加之美、英、法、荷等国对日本实施的钢铁和石油禁运,使日本对南进的呼声越来越高。而此时日本已经建立起了以美国为假想敌的强大联合舰队,不和拥有强大海军的对手过过招,不是白费心思了。当时东南亚的各国军队又不堪一击,而且守着大量的日本急需的战略资源,东南亚也自然成为了攻击的首选目标。

第二点,日本意识到陆军实力同苏联之间存在不小的差距。

诺门罕战役之后,日本虽然使苏联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还是输掉了战役,自己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日军也就清醒的认识到了同苏联军队之间的差距,苏联可不是中国那样的软柿子,苏联拥有完备的军事工业,可以快速的批量建立军队。在苏德战争爆发前后,苏联在远东地区一直防范日本,扩军备战。

而且此时也正是苏联扩军备战的时期,仅仅1940年,苏联的军工生产就比1939年增长了30%;而苏联步兵师的数量也从1939年的98个,增长到了303个;机械化师也增加了9个,并计划增加到29个;到了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军队的人数,已经从1939年的194万人,迅猛增加到了470万人。

1941年,此时虽然《苏日互不侵犯条约》已经签订,但苏联对日本丝毫没有放松警惕。苏联在远东地区先后组建了第30机械化军,第59坦克师和第69摩托化步兵师,并着力扩充空军和海军部队。到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苏联远东方面军已拥有1,737架飞机,太平洋舰队拥有近300艘舰艇,驻军总人数保持在50万人以上,此时的日本是没有大规模进攻苏联的实力的。

第三点,日本需要巩固扩大在在中国的战果。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第一个大规模援华的国家,不是英美等国,而是与中国接壤的苏联。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此前一直对国民政府进行援助的德国,不得不中止一切援助。1937年8月,中苏两国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苏联开始向中国提供了大批军火,并派遣志愿空军人员来华作战。1938年6月,27名苏联军事顾问和专家抵达中国,以帮助抵御日本的侵略与扩张。

这个时期,德国军事顾问即将从中国撤出,中国空军已无反抗能力,中国抗战进入了最孤立、最危险的时期。苏联对华军援可谓是雪中送炭,帮助国民政府熬过了最艰难的那段抗战时期。日本在诺门罕战役中试探了苏联军队的实力之后,明知不是苏联的对手,就转换目标。

日本大力推动签订《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目的就是使民国政府无法得到苏联的军事援助,是自己可以在中国战场上获得更大的突破,巩固扩大在中国的战果。条约签订后,苏联停止对华一切军事援助,而日本借此对民国政府又发动了一系列进攻,抗战又进入到一段黑暗时期,民国政府不得不专向美国等国寻求帮助。

而假设日本选择同德国一起进攻苏联,苏联只需要拆毁沿途铁路,边打边向西退守,拖延时间。德国在苏德战争中面临尚且只是东欧的严寒,而日本则要面临的是西比利亚的严寒,困难程度可想而知。就算日本真的占领了西伯利亚,对日本也没有什么好处,除了要派兵驻守连苏联都懒得守的苦寒之地西伯利亚,徒徒增加负担之外,对日本没有任何好处。

最终就是更快的拖垮日本,使日本更早的失败。

以上为狼君个人看法,如有不同意见,欢迎留言与我交流讨论


狼君历史


这样做没意义,不具备可行性,直接导致日本会输的更惨。

很多人都知道日本当时有北上和南下两个战略方向,最后的结果就是南下占了上风。为啥南下会占上风?南下派得势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北上苏联的可行性太低,利润太少,短期内还尝不到甜头,这么多缺点摞一起,你还北上干啥?

北上苏联最直接的问题就是苏联这个土地面积,一个西伯利亚就有1300万平方公里,你日本该往哪个方向打?这就是个问题。你想打莫斯科,不好意思,这有5000多公里的距离。别的不说,就西伯利亚这1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就够日军喝一壶的了,进去之后要后援没后援,要补给没补给。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你运兵都成问题。

最关键的是,苏联还时时刻刻提防日本,即便对德国开战了,苏联也丝毫没有放弃对日本的警觉。远东地区的苏军数量一直是在百万左右,而且越来越多,就是担心日本背后骚扰。即便莫斯科战役,苏联最艰难的时候,他抽掉了远东地区的士兵,他依旧补充了新兵,保持远东地区的兵力。

如果日本入侵,他面对的是苏联的百万大军,以及漫长的补给线,以及远东的冰天雪地。这仗日本能打赢么?日本派出百万大军过去了,打的赢打不赢还是个问题。远东苏军就光消耗,都能给日本的侵略军消耗干净了。进去了的日军不是想着如何抢西伯利亚的资源,而是抢着活着出去。

如果日本进攻苏联,他至少派出百万大军,几千辆坦克,这坦克他是没有那么多,而且,他出兵了,你要知道,他进攻苏联需要的兵力要远比进攻东南亚需要的兵力要多。那么他在中国的兵力一准空虚,到时候就是被反击,这个结局,是会直接让日本几十年来的努力直接付之一炬的。

他对美国开战,目的不是占领美国,而是夺取东南亚的资源地,切断东南亚美军后路,到时候盘算着和美国谈和。日本也是深知美国的实力,他要的是赌一把,毕竟东南亚那些资源都是现成的,打苏联打美国,如果对方铁了心收拾你,结果都是一样的,权衡一下,还是打美国划得来,毕竟美国离得远,还有个孤立主义作祟,有可能最后的结果就是谈和。只可惜,日本赌这一把,赌输了,输的干干净净。


军武文斋


小小小百科全书观点

二战时期如果日本王八吃秤砣铁了心的和德国一起打苏联。那么苏联只能亡国。而且真要发展到那个程度,这个世界现在很可能就是德国和日本说的算了。

事实上早从二战爆发前,英法美三国的计划就是引动德国和日本攻打苏联。因为当时苏联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威胁太大了。苏联幅员辽阔,军队数量庞大这只是一方面原因。更重要的是,苏联的颜色革命彻彻底底的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给吓着了。要知道自从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建立苏联后。苏联就成为了整个资本主义阵营的公敌。

一战德国战败后,在欧洲英国一方面为了防止法国在欧洲势力太过于膨胀从而损害英国的利益。所以英国在一战德国失败后迅速开始扶持德国。帮助德国恢复实力。另一方面,由于苏联的出现。英国担心苏联的颜色革命影响到欧洲资本主义大本营。所以扶持德国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一德国对抗制衡苏联。而在亚洲地区,美国为了抑制苏联的发展扩张。就只能依靠日本了。因为当时东亚地区,离苏联最近的而且有能力抑制苏联发展的只有日本。所以从一战后美国就开始支持日本的军事扩张。增强日本的军事力量。其目的也是为了对抗苏联。甚至到二战爆发后,在初期美国依旧在支持日本。就是期望日本可以和德国共同进攻苏联。但谁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

实际上想让日本进攻苏联一直都是美国人自己一厢情愿罢了。虽然从日俄战争后,日本和俄国就互相不对付。甚至看对方不顺眼。但日本也很清楚俄国并不好对付。更别说更加强大的苏联。所以说日本对于北上和苏联死磕其实并不感兴趣。而且和苏联死磕也不符合日本的利益。正所谓柿子捡软的捏。当时的中国和苏联,让日本挑一个下手,那结果自然再明显不过了。而且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就是为了吞并扩张,掠夺。日本自然也不希望付出太大的代价。所以说美国人期望日本进攻苏联也只能是一个美梦罢了。

日本从甲午战争后,就一直在布局侵略中国。在日本看来,领土广袤,自然资源丰富又孱弱的中国,远比凶狠的斯拉夫人好对付的多。美国人就是没有看清这一点,所以还在不停的诱惑日本人侵略苏联。而日本人为了美国的能源物资供给也就不断的和美国虚与委蛇。

而日本和美国的战争也同样是利益使然。在二战过程中,日本逐渐受不了来自美国的制裁。因为当时日本的绝大多数能源物资供给都来自于美国。美国一直对日本的行为横条鼻子竖挑眼。其目的就是要日本听美国的指挥北上苏联。所以日本人为了摆脱美国人的掣肘就想要自己寻找能源物资供应地。而东南亚自然也就进入了日本人的视野。而日本人侵略东南亚势必会影响到美国的利益。所以在日本侵略东南亚后,美国大发雷霆。不仅断绝了日本的能源物资供应,还封锁了日本海域。这就使得日本的军国主义者极度愤慨。在这种情况下日军自然想要警告美国人一下,表示自己不是好惹的。甚至很多日本人当时狂妄的认为,美国人只会造玩具。根本造不了飞机大炮。而这种狂妄最终也埋葬了自己。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评论支持。


小小小百科全书



原本希特勒的想法是德军由西向东进攻苏联,而日本由北向南夹击,一鼓作气拿下苏联。

可惜日军在诺门坎战役中被苏联打怕了,也为了防止苏联干预中国战场而与苏联签订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

所以希特勒的建议是好的,但是日本表面上虽然与德国组成了轴心国,实际上还是同床异梦,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优先的。

当时日本的国家利益是:

一、征服中国,让岛国日本变成大陆强国;

二、分兵南下,柿子捡软的捏,侵略东南亚那些小国,获得橡胶、石油、棉麻资源,补充战时物资需要;

三、不招惹身边的硬骨头苏联,专心搞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建立以日本人为中心的亚洲超级大国。

所以,日本没有理会希特勒的请求,没有北上招惹苏联,转而南下打东南亚去了。这也就算了,他还在战争狂人们的策划下,在苏德会战的关键时刻,跑去偷袭了美国珍珠港,把希特勒气的吐血,大骂日本这群蠢猪。,如此一来,苏联情绪高涨,信心大增,立即调回了陈兵中苏边境防范日本的远东精锐,全力以赴打击德国侵略军。

那么,假设日本真的北上夹击苏联世界战争形势会怎样?窃以为,不大可能改变战争最终结果,反而会提前减轻中方的战场压力。

那是因为,虽然日本关东军在亚洲不可一世,但是实际上他的装备水平比起欧洲来说,还有代差。这也就是在蒙古诺门坎战役时日军精锐被苏联打的找不到北的原因,这也是日本不敢冒险北上夹击苏联的原因。

苏联虽然在西线战场面临德军的巨大压力,但是为日本准备的数十万远东精锐一直是在中苏边境枕戈待旦的。关东军虽然厉害,但是要想一口吃下苏联远东精锐怕是也没有那么容易。


一旦在远东陷入僵持甚至是失败,已经吃下的大半个中国战场局势就会逆转。毕竟苏联已经实现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产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连德国在制造能力上都无法跟他较劲,就更别说比欧洲落后的多的日本了。

一旦苏日陷入战争僵持,苏联就不会再给日本脸了,大量的苏制武器、物资就会进入中国,而关东军被苏军拖住,中国军人一定不会看热闹,会趁机反击。兵员、物资、后勤都已经万分紧张的日本恐怕就会腹背受敌,难以为继了。


如此一来,恐怕苏联会更加艰难,而中国会压力缓解,甚至提前翻盘,反过来支持苏联的欧洲战争。所以,日本不夹击苏联并不是一个愚蠢的决定,相反的,站在日军自己的立场来说,还是一个保护自己国家利益的英明的决定。


谢金澎


日本和德国的协议是,德国攻下莫斯科,日本才出兵。

结果情报被苏联特工佐尔格得到。

佐尔格是德国派驻日本记者,德国驻日本的大使,所有的事都和他研究。

苏联得到可靠情报,就死守莫斯科,不防日本。

德国在苏联战场败了,苏联又返过来打日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