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華縣農村生產隊的拉腳伕

拉腳伕的艱辛路

作者 秦獲幸

華州曾有俗語“騎驢的不知道趕腳的難”。所謂趕腳的,一是步行者,二是牽牲口馱貨的人。人們把趕牲口車拉運貨的人稱作拉腳。再後來到了上世紀六十年代,架子車逐步進入農村,家庭經濟條件好一點的農戶就購買一副下腳(即架子車軲轆),請木匠做車廂或者買車廂,在生產隊里拉糞土,秋麥兩季收穫莊稼都可以多掙工分。一九六三年秦家村就有一個柳姓青年,騎著自行車來到七十多里外的渭南縣城,在城西上南塬,在一家供銷社花二百元買了一副架子車下腳。當年冬季從南山根下往大荔縣蘇村碼頭的渭河險工拉運石頭,在磅上竟然過了一千九百六十三斤。這是載重量最多,印象最深的一次一一重量和年代相同的一九六三!

上世紀華縣農村生產隊的拉腳伕

架子車 自網絡

到了六十年代後期,架子車基本普及到了農村,有些生產隊就和基層供銷社聯繫,組織架子車拉運隊。當時的定額報酬是從華縣到王宿供銷社為每車拉五百斤為四塊錢,以後為大荔縣蘇村供銷社和沙苑供銷社及大荔縣城一般都是按噸公里的標準。每人每次給隊裡交兩塊錢,記十分工,儘管當時每十分工價值才一毛錢左右。

拉腳的貨源一般情況都在華縣縣城的幾大商業公司,從食鹽,生活,文化用品,生產工具,應有盡有,碰著什麼貨就拉運什麼貨。

在那艱難困苦的歲月裡,腳伕們一般都要在華縣東關的羊肉泡饃和大肉泡饃小飯館裡吃一頓。兩家泡饃都是一碗收五毛錢,有一家是稠酒管飽,另一家則是釅茶喝好。有一次拉運水泥電杆停在一家泡饃館休息吃飯,一輛汽車過來,司機下來要求腳伕挪車子。泡饃館老闆對著正在吃飯的腳伕們說要求挪車子,一個腳伕沒客氣的反問他,你是攆我這些客不在你這兒吃飯咧?一聽這話,那老闆像演員一樣又變了一副嘴臉,對那汽車司機說,你看這些下苦的人挪個車子不容易,你這汽車油門一加就過去咧,路這麼寬,要的那方向盤是幹啥的!

有人要問,既然一天只掙四五塊錢,給生產隊交兩塊錢,再吃五毛錢,才剩多一點錢。下那麼大的苦,出的牛馬力,不去總能行麼!這就叫做坐著說語不腰疼。在那個貧困的年代,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去拉腳。有些人還是通過關係跟供銷社合作愉快,才能堅持下去的。否則,供銷社可以不讓你們幹這個活兒的,因為要下苦掙錢的人多的是。

在拉運隊內部,小頭頭也是要合理安排,儘量讓本隊的男勞力有架子車的人都有機會去下苦掙錢。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節,連生產隊也放假。這一天拉腳掙錢不用給生產隊交兩塊錢,小頭頭就安排了三個人去華縣為蘇村供銷社拉貨,也算得上有一點實惠了。不過這機遇是幾百年才能碰到那麼一回的!

我們這裡拉腳伕送貨最遠的是從華縣新車站給大荔縣城供銷社拉腳。這一趟長途必須要捎上鋪蓋卷,頭一天晚上在官池的一所小學校的教室裡宿營一晚,第二天再送到縣城。腳伕們剛開始按定量每車五百斤,嘗試過一兩回感覺了太少,後來就再增加一二百斤,就能多的掙錢一兩塊錢。

那個時代為大荔縣蘇村供銷社拉腳是最辛苦,最吃虧的。僅舉幾個明顯的例子,人們就可想而知是多麼艱辛。

蘇村供銷社管轄範圍從東邊的陽村到西邊的張家。每次拉貨不論從華縣城和華縣車站,最近到張家,最遠到陽村都是一個定額。蘇村供銷社的採購員是一個猴精猴精的吳姓山西人。老吳到華縣縣城以後,把採購的商品重量掌握得一清二楚。他給每一個車子分配的重量都是隻多不少,少則十來斤,多則上百斤。如果有人提出太多了,老吳就會很和氣的說到下一回給你少裝些,其實到下一回還是多裝沒商量。有時候統一超載不多,他就會說還有一點牛籠嘴給每一個車子上勻上十來個。竹編的牛籠嘴一串成十個,僅僅四五斤,讓腳伕們感覺這輕輕的也就計較了。從蘇村供銷社返回時也有來回腳,往華縣拉運的一般都是大棗和收購的廢品。

在六十年代的路面除了老西潼公路是沙石路面,通往各村社的都是土路,平時天晴還好走,一遇下雨泥濘坑深更難行走。為蘇村供銷社拉腳過了渭河大壩到河灘地,那個路就沒有個正形。沙土多,沙坑深,到了碼頭上下船必須是大夥兒同心協力。一路上不能有一個掉隊的,如果遇到颳風下雨,每戶就必須有一個幫手,否則就寸步難行……

上世紀華縣農村生產隊的拉腳伕

1988年下廟鎮濱垻渡口 張韜 攝

時光荏苒,蹉跎歲月,老農民的生存之路曲折坎坷。在有生之年,有必要記下這曾經的生活,讓後來者至少知道前人的真實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