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0 上世紀華縣有名的六大蔬菜品種,看看你村有沒有種

明時,“泥河(今華州鄉泥河堡)治蔬菜”。當時華州境內有蔥、韭、蒜、芥、茄、芹、蘿蔔、蔓青等,至清末,“凡蔬之類,無一不備”。民國時,蘿蔔、白菜普遍。山藥、苴蓮、茄子、紅薯、馬鈴薯等無所不有。建國後,隨著人口數量增長(特別是城鎮人口增長),蔬菜用量劇增,1988年,華州蔬菜面積達到3.5萬多畝(相當於總耕地面積12%),為1950年的3倍多。1989年,全縣蔬菜面積為2.6萬畝,蔬菜計40種,120多品種。其中,蔥、蒜、白菜為大宗。

上世紀華縣有名的六大蔬菜品種,看看你村有沒有種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赤水大蔥

1.大蔥。以赤水為著,初植於赤水鎮江村、會東坊、程高等村,後擴展至赤水鎮所轄老西潼公路以南各村。八十年代,塬區5鄉鎮遍植。面積由幾千畝發展到1988年的1.6萬畝,總產達1億多斤,銷西安、銅川及渭北各地。1989年冬,曾進京參加展銷。

2.白菜。一名菘,夏菜名熱白菜,秋菜最佳,葉大、脆嫩、少絲,冬臘月,行銷境外,集中植於東趙鄉閻巖村、君朝村、北沙村、洪黃李村、孔村、東西趙村等。在玉米地套種者居多。1987年,全鄉9個行政村,種白菜3500畝,畝產5000斤。1988年面積增大,全縣約計總產數千萬斤,冬季積壓,損失慘重。1989年,政府疏浚銷路,次年春,市斤售價人民幣2角以上。

上世紀華縣有名的六大蔬菜品種,看看你村有沒有種

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東趙白菜

3.山藥。“華州山藥”為上等滋補品,久負盛名,“士大夫每作饋贈品”。以鍁農、楊巷、黃河、吝家、趙村、南解、秦家灘、田村、賈家、王裡渡盛產。做菜蒸、炒皆宜。1985年,藥農烘乾出售,然行銷不暢,積壓損壞極多,山藥生產消沉。1988年,省科委列其專題研究項目,為華縣發展山藥生產創造了條件。

4.蒜。產於梓里、故縣、李莊、南王堡、沙圪塔、過村、南沙、鐵王村。冬春收蒜苗,夏收前產蒜薹,之後,產大蒜頭。供應市場,持續較長。杏林鎮子八十年代初,建有大蒜生產協會,解決生產物資、技術、銷路等問題。今已擴種到東趙、赤水、高塘、華州等地。

上世紀華縣有名的六大蔬菜品種,看看你村有沒有種

如今的梓里蒜苗

5.韭菜。各鄉菜農皆種,尤其是大棚韭菜每於春節前後及清明節、端午節,在華縣、渭南市場暢銷不衰。

6.蓮菜。清末至民國,植於澤口、梓里、沙圪塔等村。後植於羅紋、白家河、鍾張、北劉、李莊、安家河、南沙、寺門前、東新莊。1987—1988年,華縣農業技術推廣站農藝師劉振兵、助理農藝師同俊肖,曾於安家河村試驗“蓮籽育苗移栽有性繁殖”成功,改變以往無性繁殖蓮藕的傳統栽培法,畝產達到2000斤以上。

上世紀華縣有名的六大蔬菜品種,看看你村有沒有種

21世紀的杏林中棚香菜 宋朝峰 攝

1988—1989年,華縣農技站引種南方蔬菜“茭白”於瓜坡鎮安家河,畝產達1500-3000斤,畝收益在1000—2000元。此外,蓮花白、西紅柿、西葫蘆等,均在六十年代後引種。為季節性大宗蔬菜,苴蓮等栽種鮮少。

野菜如馬齒莧、苜蓿、茵陳、邪蒿、薺薺菜等,城鄉民眾亦喜食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