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擱置十年,投資兩億,3個半小時長的電影,看到這些關鍵詞,大家心裡想的肯定又是一部史詩級鉅作。



事實證明,是的,海報上,三張臉,四個傳奇。


大師馬丁·斯科塞斯回來了。


他帶著三位國寶級演員,給觀眾帶來了又一部黑幫史詩——


《愛爾蘭人》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76 歲的羅伯特·德尼羅,79 歲的阿爾·帕西諾, 76 歲的喬·佩西


以及 77 歲的導演馬丁·斯科塞斯


這樣的陣容足夠的硬,當國寶級的導演和演員在同一部電影裡集結的時候,一看就是劍指奧斯卡。


那份歲月曆練過的厚重感,反倒讓“年度最佳”這個頭銜看起來顯得輕飄飄。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雖然陣容加起來有300多歲了。


但《愛爾蘭人》絕不是一場暮氣沉沉的,販賣情懷的返場演出,相反地,他們依舊生猛。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在影片上線幾個小後口碑解禁,爛番茄新鮮度100%。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向來苛刻的Metacritic的評分高達94分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在國內與觀眾網盤相見後,《愛爾蘭人》在豆瓣的評分不降反升,如今分數穩定在9.1分。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看得出來,馬丁·斯科塞斯這次向大眾交了一個滿意的答卷,大導演一出手,就是不一樣,寶刀未老。


《愛爾蘭人》是馬丁·斯科塞斯的第26部電影院線長片,也是他最難產的一部。


電影立項於2010年,但直到2017年才開始拍攝。


拍攝時間為106天,電影時長3個半小時,均打破了斯科塞斯的個人記錄。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其實,本片最開始接手的是派拉蒙,但在拍攝期間出現了嚴重的超支問題。


關鍵時刻,Netflix買下了《愛爾蘭人》的版權,並給了馬丁·斯科塞斯近2億美元的投資,以及絕對的創作自由


所以,才出現如今三個半小時長的版本。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在這2億美金中,導演其實將很大一部分錢都花在了場景之上,為了還原1960年到2003年這龐大的時間跨度,影片中出現了多達三百個場景。

要知道,普通影片裡場景都是兩位數,很多影片的場景甚至只有個位數!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由於這筆鉅額的製作經費,觀眾有幸可以看到CG減齡技術呈現的主演們中年時期的相貌。


而且藉助12臺同時工作的攝影機,和不會干擾到演員對戲的隱形標記,演員們得以不用替身,親自扮演各個時期的自己。


講真,年輕人在電影中扮老人不少見,但老人在影片中迴歸壯年,並且長時間保持如此,就並不多見了。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不僅化妝技術通過科技來完成,給大家帶來更好的觀影體驗。


服道化更是將細節做到了極致。


片中光是男主羅伯特·德尼羅,就有102套造型,主角服裝超過400件,群演的服裝多達6500件。

這只是《愛爾蘭人》細節精緻的一個縮影。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可見,這部戲布了多大一個局,擱置將近十年,為的就是這質量的把控。


《綜藝》評價它是一部冷酷、迷人、引人入勝、偉大的黑幫史詩。


《好萊塢報道者》稱:“馬丁·斯科塞斯與這群傳奇演員重聚,講述一個史詩般的黑幫傳奇,冷酷、幽默、懷舊。”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黑幫史詩,是這部片的關鍵詞,但它並不是玩虛的。


因為電影的背後,是真實的故事。


它改編自美國前檢察官,辯護律師查爾斯·布朗特撰寫的回憶錄《聽說你刷房子了》。


何謂“刷房子”?


就是,這樣——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這其實是黑道上的一句話。


它指的是:用槍爆頭殺手的時候,血會濺到牆壁上,所以房子就需要重新粉刷了。


在影片中,羅伯特·德尼羅所飾演的主角弗蘭克·希蘭在第一次和阿爾·帕西諾所飾演的美國卡車司機工會主席吉米·霍法談話的時候。


兩人的對話就是:


我聽說你刷房子。


是的,先生,我........刷房子。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隨後,弗蘭克·希蘭又補了一句:


我還自己做木工。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木工對應做棺材,暗指處理屍體。


是的,他做事非常的麻利,痛快,見面→開槍→收工。


就在一眨眼的瞬間,根本來不及你反應。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所有此類的殺人場面都相當快速,而這恰恰是呈現為弗蘭克的專業。


在片中,就有一場戲是弗蘭克對其中一位黑手黨的刺殺,就相當的刺激。


一個長鏡頭跟隨著弗蘭克,從下車到進入飯店殺人再到上車,伴隨著旁白的解讀,硬核得讓人想尖叫。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而且每次辦完事,就把手槍往水裡一丟,然後若無其事的回家吃飯,睡覺。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本片用兩層閃回串起了三個時間段,即壯年時期初入黑幫,中年時如日中天,和老年時孤身一人的弗蘭克。


乍一看,以為本片講述的就是弗蘭克·希蘭的黑幫闖蕩史,其實不是,本片中

有著兩條敘事線,一條是弗蘭克混跡黑幫三十年的“光輝歲月”。


另一條線則是曾經工會大佬吉米·霍法的神秘失蹤案。(就是開頭給弗蘭克打電話的工會主席)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在兩條線的交織下,電影中隨著主角弗蘭克的敘述,帶出了大量美國曆史上的真實事件。


比如,以吉米·霍法為標誌的美國工會運動史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本片還通過藝術創作和加工,從電影角度展現了肯尼迪當選,豬灣事件,古巴導彈危機,肯尼迪刺殺等事件。


所以,有人說,完全可以把《愛爾蘭人》看成是“黑幫版”的《阿甘正傳》。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說是黑幫片,但本片對於暴力的展示,馬丁·斯科塞斯其實都表現得很剋制。


所有的槍殺鏡頭都幾乎用的中遠景。


而影片最暴力的一個橋段,則是弗蘭克為自己的女兒出頭,毆打商店的老闆。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但看到這一幕,明顯能感受到76 歲的羅伯特·德尼羅的力不從心,雖然面貌可以採用CG減齡技術。


但是打人的那個動作,可以清晰的看到整個人的顫顫巍巍的樣子。


這不禁讓廠長想到電影的最後,弗蘭克的律師死了,當FBI的人去詢問弗蘭克的時候,他的第一反應居然是問:“誰幹的?”


這個細節其實充分展示了他的江湖氣,可是屬於他們的時代早已過去。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後來警察告訴他,律師是死於癌症,並不是死於非命。


但下一句臺詞,又會勾出你的眼淚。“大家都死了,希蘭先生。”


這部電影怕是要「血洗」明年的奧斯卡


是的,這一幕就像是現實中的本片,馬丁·斯科塞斯想把一首黑幫史詩升級成了一首墓前輓歌。


畢竟,將這幾位七八十歲的老人聚集在一起的機會不多了。


有人說,這是一種告別,老馬丁和四位偉大的演員,完成了自己對黑幫片的時代,一次鄭重的揮手。


這樣一部作品,或許也會是黑幫片最後的絕響。


或許以後還會有黑幫電影,還會有黑手黨在銀幕上出現,但不會再有《愛爾蘭人》這樣的電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