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冲锋枪,泛指使用手枪子弹的连发枪械。由于射速高、火力猛、结构紧凑等特点,常用于冲锋陷阵或者近距离接战,是轻武器的几大类别之一。然而你知道吗?二战中美国的主战冲锋枪M3风评并不好,甚至一度被讥笑为“注油枪”,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历史,老先辈珠玉在前

虽然世界上最早的一把实用冲锋枪是德国在1917年研制的MP18冲锋枪,不过美国在这个领域的起步其实并不晚。早在1919年,大名鼎鼎的汤姆逊冲锋枪的原型便已问世。这把新式武器有着一个装载100发美式.45ACP标准手枪弹子弹的大弹鼓,并且可以在短短四秒内将全部子弹倾泻而出——正如它的制造者所宣称的那样,这是一柄名副其实的“堑壕扫帚”。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汤姆逊冲锋枪第一型量产时为M1921,因一战结束军方需求消失,所以这个武器就被送到了民用市场上。不过这个版本因为其极高昂的价格,导致了在市场上销售情况极差(M1921售价200美元,当时一辆福特汽车只售卖400美元)。不过随着禁酒运动和随之而来的犯罪率激增,以及战后美国的经济动荡,美国犯罪者们开始纷纷装备汤姆逊冲锋枪,打的警察们抱头鼠窜。美国甚至出现了,三个匪徒就能压制一堆警察的荒唐事情。而美国的邮递部门也经常丢掉包裹,因为匪徒们都装备着先进武器来——冲锋枪来,来抢劫包裹。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迫于无奈,美国邮政检查部门和警察系统开始装备汤姆逊冲锋枪,主要用于保护邮件避免劫案,以及打击私酿酒水和走私行动。其次是被投入打击犯罪的美国海军陆战队,他们也大批量的采购汤姆逊冲锋枪来和犯罪分子作斗争。这就有效的缓解了美国的犯罪问题,因为当训练有素的军人手持冲锋枪时,战斗力肯定是强于那些手里拿着冲锋枪的匪徒的。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同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国外的行动,也再一次证明了这种武器的优越性。它们提供的火力(4人小队)与一支九人的班相当,因此它在对抗尼加拉瓜游击队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固定火力点。

然而,汤姆逊冲锋枪并不是尽善尽美,其缺点主要来自重量,除此之外其在50码以外的射击精准度会急剧衰退,且虽然使用.45 ACP弹药,但却缺乏.45 ACP手枪的穿透力。但即便如此,这种武器也因为这种无形的宣传流传到了国外,成为了各国采购的对象。

二、现状,泱泱大国竟无枪可用?

然而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成功”,让美国军方对冲锋枪一直有所抵触。由于当时并非处于战争状态,军队换装缓慢,基本上每次只会有数量几百不等的小订单。

直到1941年8月面临参战的压力,美国军方才向军火公司一次性订购了319,000支汤姆逊冲锋枪临时应急。这也让美国成了二战初期少有几个未大规模列装冲锋枪的主要强国

(另一个奇葩是日本,日本陆军的轻武器一直很落后,仅在二战后期列装过一些百式冲锋枪)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而在1941年,和德国的MP40冲锋枪、苏联的波波莎冲锋枪、芬兰的索米冲锋枪、英国的斯登冲锋枪等主流枪械相比,汤姆逊冲锋枪的性能已经并不突出,价格和生产难度更是高得离谱。在这期间美国军方虽然一直在尝试改进汤姆逊冲锋枪,

但由于其复杂的制造工艺,使得此类努力始终收效甚微。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与汤姆逊冲锋枪的改进工作同步进行的是,1942年美国陆军在阿伯丁靶场进行的各种冲锋枪的对比试验。在这一对比实验中,除了当时美国的冲锋枪以外,军方还广泛收集了欧洲各国生产的冲锋枪以及缴获的德国冲锋枪,并进行了性能、操作性和生产性等各方面的对比实验。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此次对比实验得出了惊人的结果,实验中得到最高评价的并不是汤姆逊冲锋枪,而是用粗糙金属管和冲压件焊接而成的英国司登冲锋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司登冲锋枪的结构设计非常简单,拥有汤姆逊冲锋枪无法比拟的低生产难度和难以置信的低成本。(事实上当时每把

斯登冲锋枪的价格普遍只要10美元,而汤姆逊冲锋枪的价格要200美元。即使在经过大规模生产导致成本降低的1944年,每把汤姆逊冲锋枪的价格也至少要44美元。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在所有的美国冲锋枪中,海德2冲锋枪得到了最好的评价。迫切需要大量冲锋枪的陆军向海德公司下达了发展试制海德2冲锋枪的指令,并将其命名为“M2冲锋枪”。但是最终由于该枪在设计上的缺陷停止了生产,已经生产出的M2冲锋枪也被报废处理。

三、新枪横空出世,竟惨遭士兵嫌弃?

1942年10月,美国陆军决定开发一种性能优于M2的新冲锋枪,由此开发出的新武器就是后来的M3冲锋枪。开发过程以美国陆军少校雷涅·R·斯达特拉为中心,由通用汽车公司国内部主任工程师弗雷特利克·W·圣普森领导的开发小组推进设计,而在设计过程中最重视并作为参考的就是英国的司登冲锋枪。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1943年年初,通用汽车公司开始整顿M3冲锋枪的生产线,并在当年夏季正式投入生产。新冲锋枪的机匣由冲压成型的左右各半个机匣焊接成一体成型,复进簧、枪机等零部件由机匣前方装入,扳机、阻铁等零件也都是冲压件。冲压件的好处很明显,相比于切削技术制造的汤姆逊冲锋枪,M3冲锋枪和司登冲锋枪一样,造价便宜,而且价格亲民,因为不存在切技术造成的大量浪费行为。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而广泛采用冲压件的结果就是M3的生产性能超过了以往任何的美式冲锋枪,单价成本也降到了22美元。此外新冲锋枪结构简单,整枪仅由九个零件组成,极大降低了保养难度空枪约重3.7千克,相比于汤姆逊冲锋枪的4.8千克也有大幅度减少。虽然看起来只是减少了1.1千克,但是在战场上这1.1千克对于士兵的负重减轻是十分巨大的,可以说对于士兵,它有决定性的意义。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1943年秋季,美军开始装备M3冲锋枪。但由于相比于汤姆逊冲锋枪,M3的射速较慢且外形诡异,导致刚开始时美军士兵并不是十分习惯,甚至给它起了个“注油枪”的难听外号。

因为这种枪实在是有些小巧和轻便了,同时重量比之汤姆逊冲锋枪也是小了很多。士兵们纷纷认为,这种武器不是真正的战士用的,更像是一个女人用的枪。因此士兵们就给它起了许多难听的绰号。在这里面,注油枪还算是好的,因为那只是说它长得像个润滑油注射器。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但就和曾经表示不吃一口饭的那位小哥最终说出了真香一样,美军士兵们最终也走上了真香定律的道路。因为随着M3冲锋枪投入实战,M3结构简单、容易维护、易于控制等优点也逐渐显露,很快就得到了士兵们的喜爱和信任。

这个道理十分简单,因为相比于沉重的汤姆逊冲锋枪或是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M3冲锋枪可以放在任何你需要它在的地方,这一点就帮了士兵们大忙。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比如说空间狭小的坦克里,往往车组成员可以防身的武器少的可怜,如果需要弃车逃亡,那么士兵基本上只能靠手枪来跑路了,会不会死就要自求多福。但是有了M3冲锋枪就不一样,士兵们可以抱着这个和敌人战斗了,因为它可以放在你需要的任何位置上。

而伞兵们也十分喜欢这种武器,因为它可以轻松的挂在自己的胸前,然后和你一起伞降到地面,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光这一点就保证了美国伞兵们的生命安全了。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总共生产了605664支M3冲锋枪,这些M3冲锋枪也不仅仅是装备于美军,很多也被提供给盟国或是空投给各地的游击队和抵抗组织。美军甚至贴心的为前线的部队提供了,可以使用德国9毫米X19手枪弹的版本。可以说M3冲锋枪在二战中为打击纳粹德国和日本军国主义,都做出了十分重要贡献。

战后,老兵不死

二战过后,阵地战、堑壕战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信息化战争和治安战成为主流。曾经风靡一时的冲锋枪也逐渐被突击步枪所取代。M3冲锋枪成了美国军方列装最多的一款冲锋枪,也成了美国陆军最后一款大规模列装的冲锋枪。

结构可靠易于操控,却因造型而被厌恶的M3冲锋枪,要如何挽回名誉

直到半个世纪后的1991年,海湾战争时期的美军第一装甲师卡车司机依然还装备着二战时期的M3冲锋枪,而菲律宾海军特种部队更是还装备这种老枪。如今,相比于战场,博物馆、影视剧和各类文艺作品才更像是M3冲锋枪的舞台。或许就像它的老前辈汤姆逊冲锋枪一样,M3冲锋枪终于也走出了战火,化作了那个年代的时代象征。

参考文献:《经典二战武器鉴赏指南》

《二战美军武器装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