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益-资管日报」实锤!35亿私募"大老板"被刑拘

三季度信托加速“瘦身” 短期兑付压力不减

11月26日,中国信托业协会发布《2019年3季度中国信托业发展评析》。中国信托业协会指出,三季度信托资产规模环比降幅增大,继续保持稳步下降,其中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持续下降是主要原因。但预计信托明年面对的兑付压力依然不小,仍需要做好更多防范风险的准备,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兑付压力。

近三年信托业普惠金融服务规模达1.74万亿元

11月29日,云南信托发布信托业普惠金融服务研究报告。该报告是云南信托牵头的信托业协会2019年重点课题研究成果《信托参与普惠金融服务研究》的一部分。报告指出,近三年信托业普惠金融服务规模达1.74万亿元。其中,从普惠金融业务模式看,信托公司通过开展消费金融信托、慈善信托、资产证券化信托、供应链信托、家族信托、服务信托等为客户提供服务。

规模一年陡降2万亿:多家信托公司收紧股票质押融资

根据Wind数据统计获悉,2019年以来,共有54家信托公司开展了448笔股票质押业务,质押股数为374.46亿股,质押日参考市值约为1953.07亿元,质押股份最新参考市值约为3890.12亿元。今年信托公司参与上市公司股票质押业务热度的下降较为明显。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共有62家信托公司开展了922笔股票质押业务,质押日参考市值约为2462.20亿元;2017年,则有64家信托公司开展1323笔股票质押业务,质押日参考市值约为5803.74亿元。

建信信托设立全国首单外资全额认购ABN信托

2019年11月26日,建信信托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全国首单外资全额认购的资产支持票据(ABN)——狮桥融资租赁(中国)有限公司2019年度第一期定向资产支持票据。据悉,建信信托用创新产品搭建平台,形成“全闭环”、“全球化”、“全服务”的“三全”特色一体化业务平台。

实锤!35亿私募"大老板"被刑拘

35亿票据基金的“大雷”出事了,炸伤三家上市公司。上海洗霸今晚发布公告透露的信息坐实了华领资管的危机。上海洗霸是怎么踩雷的呢?拿了2000万去买私募基金,相当于去年净利润的25%,结果延期兑付了,延期就延期吧,反正买的是优先级。这家私募涉嫌集资诈骗被立案侦查,实控人兼董事长孙琪被刑事拘留?孙琪老婆亲口证实他是被刑事拘留了。

理财还是战略布局? 多家上市公司狂买私募

在证券市场上作为被投资方的上市公司,也有极大的投资热情,尤其是对私募基金。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至少有23家上市公司拟认购或已认购私募基金份额,投资总额超26亿元。对于上市公司购买私募的原因,业内人士表示,大致出于自身理财需求和战略布局两方面的考虑。同时,目前股票市场估值水平低,也是其热情高涨的原因。

150万亿赛道“变窄” 财富管理开启资产配置升级模式

资管新规后时代,在银保监会发布《保险资产管理产品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之后,资管监管频路渐趋补齐,金融机构开始发挥各自优势转型财富管理。虽然财富管理竞争赛道“变窄”,但庞大的财富管理市场仍对金融机构充满吸引力。根据建设银行和波士顿联合公布的《中国私人银行2019》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总量为147万亿元。2023年这一数据有望达到243万亿元。

越大越好?规模效应在资管业开始失灵

《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要求打破刚性兑付、消除多层嵌套、去通道、禁止资金池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要求坚持保险资管产品私募定位,面向合格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费用的下降、客户转向低成本被动产品、以及监管的加强,资产管理公司如今面临一系列挑战。但先前提出的缓解行业痛苦的方法——通过扩大规模来实现规模经济,似乎正在失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