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統兵大將到出家道士——記明太祖第十七子寧獻王朱權

明太祖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五月,皇子朱權出生,生母不詳。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四月,14歲的朱權被冊封為寧王。同年五月,設立營州中護衛為寧王府護衛官軍,從洪武二十五年十一月

“賜遼王、寧王二護衛軍士綿布。有妻子者人四疋,無者半之。凡八千餘人,布二萬八千九百餘疋。” —《明太祖實錄-卷二百二十二》來看,營州中護衛人數應該在在四千人左右。

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正月,在見證了皇太孫朱允炆的冊封儀式之後,按計劃16歲的寧王朱權和三個哥哥肅王朱楧、遼王朱植、慶王朱栴一起之國。但是肅王朱楧由於狹西各衛調戍士馬未集,暫駐平涼。遼王朱植以廣寧宮殿未成,暫駐大淩河北。慶王朱栴以寧夏糧餉未敷,暫駐慶陽北古韋州城。鬧了半天,只有寧王朱權一人正常之國大寧。按《明史》的說法:“大寧在喜峰口外,古會州地。東連遼左,西接宣府,為巨鎮。”在大寧,朱權完成了另一件人生大事。洪武二十七年十月,兵馬指揮張泰之女,被冊為寧王妃。

守衛大寧,威震漠北

洪武二十八年三月,都督劉真領營州中護衛征剿遼東女真野人,寧王府護衛官軍第一次參加了實戰。可能是對於寧府護衛戰鬥力表示滿意,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置寧王護衛指揮使司,讓北平都司調大寧左、右二衛為寧王營州左、右二護衛。至此,寧王府三護衛官軍集結完畢。

在這裡說明一下,寧王的護衛官軍一直就是營州三護衛,而不是所謂的朵顏三衛。洪武二十二年五月,明太祖朱元璋下令置泰寧、朵顏、福餘三衛指揮使司於兀良哈之地,以居降胡。以阿札失裡為泰寧衛指揮使,塔賓帖木兒為指揮同知。海撒男答溪為福餘衛指揮同知,脫魯忽察兒為朵顏衛指揮同知。各領所部,以安畜牧。同時表示“自古胡人無城郭,不屋居。行則車為室,止則氊為廬。順水草便,騎射為業。今一從本俗,俾遂其性。”—《明太祖實錄-卷一百九十六》。也就是說所謂的朵顏三衛並不是直接隸屬於明朝中央政府的軍事機構,他們還是遵循蒙古人的習俗追逐水草,騎射為業。如果寧府護衛是朵顏三衛,那洪武二十八年底朱元璋的一道詔書就很奇怪了。詔書是這麼寫的:“代、遼、寧、谷四府臨邊護衛常存步卒千人、騎士五百人及守城者五百人,餘皆屯種。”—《明太祖實錄-卷二百四十三》。按詔書意思,寧府護衛官軍中作為常備軍存在的只有2000人,剩下的都從事種田工作。你能想象讓朵顏三衛的蒙古人去種地麼?

從洪武三十年以後,由於馮勝、傅有德、藍玉、王弼等開國勳貴被相繼清理,北境防線上的守邊諸王被賦予越來越多的軍事職責。比如洪武三十年五月,

“以天象示變,佔北方當有警。”朱元璋特地告誡晉王、燕王、代王、遼王、寧王、谷王守邊注意事宜。洪武三十一年四月,又下令寧王與其他諸王一起戒備邊防。《明史》則記載“權數會諸王出塞,以善謀稱。”

逼上梁山,隨同靖難

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號起兵謀反,號稱“靖難”。建文帝朱允炆祭告天地宗廟社稷,削燕屬籍,廢燕王朱棣為庶人。同時命令長興侯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駙馬都尉李堅、都督甯忠為左、右副將軍,帥師討燕。安陸侯吳傑,江陰侯吳高,都督耿瓛,都指揮盛庸、潘忠、楊松、顧成、徐凱、李友、陳暉、平安,分道並進。可以說當時朝廷精英傾巢而出。

耿炳文率領的大軍雖然被朱棣擊敗,但由於雙方依然實力懸殊,朱棣打起了近在大寧的朱權主意。和諸將商議:“曩餘巡塞上,見大寧諸軍慓悍。吾得大寧,斷遼東,取邊騎助戰,大事濟矣。”

對於朱權如何歸附,《明史》和《明太宗實錄》說法不同。按《明史》說法:“燕王遂自劉家口間道趨大寧,詭言窮蹙來求救。權邀燕王單騎入城,執手大慟,具言不得已起兵故,求代草表謝罪。居數日,疑洽不為備。北平銳卒伏城外,吏士稍稍入城,陰結三衛部長及諸戍卒。燕王辭去,權祖之郊,伏兵起,擁權行。三衛彍騎及諸戍卒,一呼畢集。守將硃鑑不能御,戰歿。王府妃妾世子皆隨入松亭關,歸北平,大寧城為空。”在這裡朱棣以弱者形象取得朱權的同情心,隨後派人進城暗中聯絡寧府護衛官軍。趁朱權出城送別之時,裹挾朱權、寧王府家眷以及護衛官軍一同返回北平。這個說法當然有可疑之處,同樣《明史》記載“朝議恐權與燕合,使入召權,權不至,坐削三護衛。”也就是說在朱棣來大寧之時,寧府三護衛已被削除。那麼朱權既然不敢像朱棣那樣起兵謀反,又沒有像湘王朱柏那樣自殺明志。那麼按照建文帝朱允炆的尿性,此時的朱權即使沒有被廢為庶人,也一定在王府中被監視居住。

回過頭來,我們看《明太宗實錄》是如何記載的。十月六日,朱棣率軍抵達大寧。

“城中不虞我軍驟至,倉卒關門拒守。”朱棣率騎兵繞城偵察,“適至西南隅而城崩。”於是朱棣身先士卒,率軍登城。“眾蟻附而上,遂克之。時寧王權三護衛為朝廷削奪者,尚留城中。至是皆歸附,上悉以還寧王。”十月十八日,“拔大寧之眾及寧王權皆回北平。”個人覺得實錄比明史的記載要更靠譜。當時的寧王絕沒有可能像《明史》所說那樣自由,即使朱權願意招待燕王,大寧城中的朝廷軍隊也不會放過朱棣。

三年的靖難戰爭,每次朱棣率軍在外征戰,朝廷軍隊都會趁機攻擊北平。雖然後來史書把守城功勞都頒給了當時的燕王世子,後來的明仁宗朱高熾,還有當時的燕王妃,後來的仁孝文皇后徐氏。但是世子朱高熾從未打過仗,徐氏雖然是徐達的女兒,但沒有聽說老子是名將,女兒就會打仗。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沒有寧王朱權坐鎮北平,朱棣是不敢輕易出動的。並且寧王手下的營州三護衛官軍,也為朱棣打天下立下過大功。比如永樂六年二月,武康伯徐理去世。徐理,營州中護衛指揮僉事。靖難之役中,

“戰白溝,破雄縣,徇山東,取滄州,攻藁城,定兩淮。入師大小數十戰,理皆鼓勇爭先,所向克捷,累官至都督僉事,封武康伯。”

從統兵大將到出家道士——記明太祖第十七子寧獻王朱權

寧獻王朱權

封王江西,鬱郁餘生

朱棣初得到朱權幫助的時候曾經說過“事成,當中分天下。”朱權當然不會把這句話當真,但他沒想到的是四哥朱棣對他的忌憚會如此之深。朱棣攻入南京稱帝之後,朱權上奏請求將杭州作為自己的封國。杭州是江南富庶之地,朱權此舉也是向朱棣表示自己只想做個富貴王爺,別無所求。沒想到朱棣對此嚴詞拒絕,賜書報之曰:“杭州,昔皇考嘗以封第五子為吳王。後考古制,天子畿內不以封諸侯,遂改河南。建文不遵祖訓,封其弟允熥為吳王,眾論非之。往者嘗許弟自擇封國,吾未嘗忘。今博諮於眾,鹹謂建寧、荊州、重慶、東昌皆善地。弟可於四郡內擇一郡,遣人報來,庶好經營王府。”—《明太宗實錄-卷十一》建寧位於福建,荊州是湘王舊封,重慶遠在四川,東昌則在現山東、河北、河南三省交界之處,都稱不上什麼好地方。

十月份朱權來南京,雙方進行了友好協商,最終封國定在江西。於是朱棣下令改江西布政司治為寧王府。永樂元年正月,朱棣下旨原在北平的營州三護衛官軍不必來南京,原地駐紮。二月,寧王朱權之國江西南昌。改南昌左衛為南昌護衛,隸寧王府。原來的營州三護衛則改為隆慶左衛、隆慶右衛和寬河衛,由朝廷予以收編。不動聲色之間,寧王府的精銳部隊就被收歸了國有,朱棣的手段比他侄兒朱允炆可高明的太多了。

想來朱權到了南昌以後的心情是很鬱悶的,十一月,有人向朱棣告密寧王權有誹謗魘鎮事。這在古代,一向是被用來殺人的藉口。朱棣沒有動手,只是賜書警告朱權。永樂三年,朱棣認為寧王“所為過失日多”,借給弟弟周王的信中說:“寧王不亮吾心,稍不順意,內懷怏怏。或聽小人教誘為非,甚者形諸怨謗魘鎮。…吾恐傷同氣,一皆容忍不問。…繼今之後吾惟常念親親之恩…亦惟常念皇考之法具在…”這已經不是警告,而是赤裸裸的威脅了。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朱棣駕崩,皇太子朱高熾繼位。也許是朱權以為他和新皇帝之間有一起守衛北平的革命感情,於是在九月份上奏朝廷,稱江西非其封國。不料仁宗絲毫沒有給他面子,

“所云寄居江西非所封之國,不與封鎮各王例同。蓋江西之地叔受之先帝已二十餘年,為國南屏。非封鎮而何?惟叔審之!”—《明仁宗實錄-卷二下》

從統兵大將到出家道士——記明太祖第十七子寧獻王朱權

明宣宗朱瞻基

仁宗在位一年去世,其子宣宗朱瞻基繼位,改元宣德。在宣德朝初期,寧王和宣宗的關係尚稱得上和諧。比如宣德元年十月,“賜寧王權樂人二十七戶。”宣德二年八月,“寧王權奏府中乏內使,上遣中官送火者二十人往賜之。”宣德三年七月,“寧王權遣人進扇且奏求鐵笛,上命工部制鐵笛與之。”

也許是短暫的蜜月期讓朱權再次產生錯判,於是宣德四年四月,朱權上奏稱“宣德元年八月,江西布政司移文謂太祖高皇帝子孫,以祿米定品級,臣不勝惶懼。伏惟祖訓所載,祿米蓋親親次序,無有品級。…臣不避斧鉞之誅,幹冒天聽,伏望赦免。誠宗廟之福,骨肉之幸也。”

宣宗對於叔祖朱權的上奏稱他變亂成法,非常震驚。因為“變亂成法”這幾個字,正是當年他祖父朱棣起兵靖難的藉口。宣宗對大臣們表示:

“朕自即位以來,恪遵成憲。…昨以祿米定品級,皆出舊制,非出自朕。今行之三年,忽有此語,其意蓋未可量。若不明白,則蓄疑積釁,事將不測。朕當有以復之。”

五月,在回覆朱權的書中,宣宗先是對朱權所稱“祿米定品級非舊制”之事,表示自己“再三披閱,駭愕良深。”隨後在《祖訓錄》內尋找證據,洋洋灑灑一大通之後話鋒一轉,表示“今叔祖輒有不避斧鉞,乞為赦免之說。宗廟神靈,鑑臨在上,何冤何抑,而忿恨不平?”然後稱文武群臣都認為朱權此舉“意非在此,蓋託此為名耳。”隨後發出威脅:“或復不謹,非獨群臣有言不已,天下之言皆將不已。是時予雖欲全親親之義,有未易能。”

感受到宣宗皇帝雷霆之怒後,朱權趕緊在六月份“具奏深陳悔過之誠。”宣宗當然也不想深究,表示“今叔祖深自引咎,足見虛已從善之心。夫事理既明,闢之春冰,既消湛然無跡,更不用芥蒂於心也。”

宣宗去世後,其子英宗朱祁鎮繼位。已經歷經太宗朱棣、仁宗朱高熾、宣宗朱瞻基三朝的朱權早已心如止水,波瀾不驚。正統三年二月,朱權請求豫造墳塋。朝廷破天荒同意,“命江西三司經營之。”正統七年九月,朱權上奏朝廷說先前自己所用來的祭祀南極真人的地方既蒙朝廷賜名南極長生宮,請於附近道觀克修戒行道士,給度牒住持。皇帝再次同意請求。

醉心詩書,成就驚人

寧王潛心向道之後,與道家第43代天師張宇初頗有結交。平時又日與文學士相往還,託志翀舉,自號臞仙。嘗奉敕輯《通鑑博論》二卷,又作家訓六篇,《寧國儀範》七十四章,漢唐秘史二卷,《史斷》一卷,《文譜》八卷,《詩譜》一卷,其他注纂數十種。朱權所編纂的古琴譜集—《神奇秘譜》,是現存最早的中國琴曲專集。親手所制飛瀑連珠琴,更被稱為明代第一琴。評論專著《太和正音譜》則是中國現存最早雜劇曲譜,是中國戲曲史上重要的理論著作。所做《茶譜》一書,從品茶、品水、煎湯、點茶四項談飲茶方法。正是從朱權開始,人們改變原來的飲茶之法,取茶葉而棄餅茶。另外還曾編寫雜劇,著名的有《衝漠子獨步大羅天》、《卓文君私奔相如》。

從統兵大將到出家道士——記明太祖第十七子寧獻王朱權

飛瀑連珠琴

正統十三年九月,寧王朱權去世,享年71歲,賜諡曰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