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养女别“乱分类”,育儿方式“两极化”,孩子和家长都会受伤

如今女人的地位仿佛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前家里出生的是女娃娃,连满月酒都不给孩子办,但是如今男孩子反而更受委屈一些,不说别人,假如爸爸是个女儿奴,那么男孩子简直就是个受气包。

科学证明,对于孩子,即便是幼儿,我们的大脑也会因为他们的性别而区别对待。总体而言,爸爸对儿子的情感需求较少,这可能是怕他“多愁善感”、“太娇气”、“男孩应该糙着养”等。

可我们要知道,社会开放并不意味着将重男轻女的旧习改变为重女轻男,男孩女孩区别对待,这样其实是不好的,因为孩子长大之后会觉得没有安全感,敏感而自卑,对机会不敢争取,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养儿养女别“乱分类”,育儿方式“两极化”,孩子和家长都会受伤

养儿子和养女儿的确不同,家长自然也要选择相应的教育方式,但他们只是在思维方式和处事习惯上有区别,地位上一定是平等的。如果家里儿女双全,作为家长就更要一碗水端平,这样孩子才会健康地成长。毕竟孩子在长大之前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父母身边,所以我们的教育很大程度上就影响了孩子的性格和未来。

邻居家的女儿小梅总是哭诉“我在这个家里是多余的人”,她小的时候是爸爸妈妈的掌上明珠。她的妈妈每天都在厨房叮叮当当为她做各色的美食,爸爸跟她说话的声音也总是很温柔。可在她五岁的时候,妈妈给她生了一个弟弟,慢慢地一切都变了。

小梅变得很懂事,但是这样的心理落差,终究给了她难以抚平的伤害。谭女士家有两个孩子,大儿子今年七岁,小女儿只有两岁半,所以在有了女儿以后,谭女士有意无意的总是让儿子多照顾女儿一些,有一天女儿把儿子的玩具弄坏了,儿子生气的推了妹妹一个跟头,谭女士上去救给了儿子一巴掌,谭女士以为儿子不会记仇,可儿子却独自离家出走了。科学数据显示,在子女婴幼儿以及中小学阶段,子女性别对父母幸福感并没有显著影响,所以生儿生女不一样,要区别对待的想法的确是有失公正的。

养儿养女别“乱分类”,育儿方式“两极化”,孩子和家长都会受伤

很多家庭崇尚穷养儿富养女,但是往往都用错了方法。

1、女孩获得的物质资源比男孩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有的父母重女轻男,考虑片面,把好东西都紧着女儿用,这样家庭长大的男孩多少有些赀卑,对孩子成长不健康。不被父母爱的男孩,内心往往都有伤口。在家里处处受委屈,在学校会给人欺负,性格上也可能软弱。

养儿养女别“乱分类”,育儿方式“两极化”,孩子和家长都会受伤

2、女孩在家里的选择权优于男孩。

男女先天条件就不一样,女性先天被塑造成弱于男人的形象,赋予给男女的任务也不同。可能是出于帮助弱小的心理,在许多家庭里,都给了女儿一定的优先选择权。虽说对男生来说倡导女士优先是一种绅士的做法,但对于尚小的孩子来说,会让他们失去主见,变得劣势。

养儿养女别“乱分类”,育儿方式“两极化”,孩子和家长都会受伤

3、女孩有更多的特权男孩没有。

许多家长觉得女孩身娇体弱,就不对她们严加管教,各方面的要求都会变得宽松,这样的特殊照顾让她们获得更多的利益,并且不用承担很多的责任。而那些不被父母偏爱的男孩们,长期处在无法平衡的精神痛苦之中,身心疲惫,很难信任父母和同胞手足,对自己也没有信心。

养儿养女别“乱分类”,育儿方式“两极化”,孩子和家长都会受伤

这种错误的“重女轻男”导致的结果可能就是女儿骄纵成性,男孩亲情淡漠。正确对待两个孩子的态度是一视同仁。

1、物质上不能厚此薄彼。

“不允许任何人对自己的孩子厚此薄彼的赏赐,因为这会在孩子间种下相互仇视的种子,断绝真主命令联系的亲情关系。”马立克派著名学者艾哈·默德如是说。家长在物质上对男孩女孩厚此薄彼的行为是不义的、行亏的,对他们都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只有对孩子公平赠赏才会得到每个孩子的孝心,这说明家长在物质上对孩子平等给予才是最睿智的选择。

养儿养女别“乱分类”,育儿方式“两极化”,孩子和家长都会受伤

2、孩子间的争端尽量不介入。

大部分的家庭都很难做到不偏袒任何一方或者真正确定究竟谁对谁错,很有可能我们根本无法判明,因为我们没有看到所有的事情。“正确”永远是一个观点问题。所谓的“正确”,至少从一个孩子的角度上来看肯定就是不公平。当孩子出现争端,家长不如置身事外,让孩子们自己解决,让孩子们处境相同,同等对待每个孩子,而不是盲目介入去助长孩子们形成“受害者”及“欺压”心理。

养儿养女别“乱分类”,育儿方式“两极化”,孩子和家长都会受伤

3、不能以性别作为让孩子让步的理由。

临床调查数据显示:青春期女孩在新陈代谢中的能量会转化为脂肪而男性则会转化为肌肉,鉴于此,男孩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比女孩更加结实。也正因如此,家长往往把脏活累活给男孩干,女孩则做那些不费体力的活,男生就应该让着女生,否则你就不是“大丈夫”。这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道德绑架吗?让女孩养尊处优,难以独立,也让男孩缺爱自卑,心怀怨气。其实,性别从来就不能是让孩子让步的借口

养儿养女别“乱分类”,育儿方式“两极化”,孩子和家长都会受伤

首先家长要知道,过分给女孩子特权,也是重男轻女的表现。不管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家长都要这样教育他们。

1、要有自己的主见。

“幸福是动态的。”著名主持人杨澜这样说。她在盛名之下毅然放弃了“金话筒”,选择默默地出国留学,做出新的成绩。这就是有自己主见的一个典范。男孩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决定,女孩也一样。虽然女孩的力量、独立性都比男孩差一点儿,但依旧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过自己的生活,做有主见的人,独立地面对生活。

养儿养女别“乱分类”,育儿方式“两极化”,孩子和家长都会受伤

2、要对自己负责任。

一个人总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要和周围和身边的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所以一言一行都必须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因为它也会对自己周围的人产生影响。但其实我们可以只有对自己负责,才能真正对别人负责。也正因为对自己负责,孩子们才会考虑自己的举动是否会伤害身边的人,是否会让自己的良心不安,是否会让自己尊严扫地,是否会让人失望?所以让孩子尊重自己很重要。

养儿养女别“乱分类”,育儿方式“两极化”,孩子和家长都会受伤

3、要学会独立面对。

父母包办越多,孩子的能力就会越差,而孩子的独立、自理能力越差,以后就越难生活得幸福,父母一味地溺爱,就会适得其反,危害孩子的将来。父母像保姆一样面面俱到,会毁了孩子的能动力,也会让他们把父母的付出看成理所应当,很容易养出“白眼狼”。对孩子真正的爱,是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鼓励他们懂事创新,而不是养的白白胖胖却不明事理,只是家长千万不要太过心软,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核心品质,让他们以后真的能在社会中立足。

总结和分析

生儿育女对于每个人的人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事,生儿子还是生女儿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无论养儿养女,既然把生了下来就要好好的抚养孩子长大成人,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平等对待,才是真正的好家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