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白細胞抗原可抵禦近20種癌種,並能夠長時間預防復發

免疫療法是當今最火熱的癌症治療方式,被譽為癌症治療的第三次革命。

到目前為止,免疫治療已經發展出了多種形式:靶向抗體、癌症疫苗、過繼細胞療法、溶瘤病毒、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細胞因子和免疫佐劑。無論是在國內外,這些免疫治療都已經被獲批治療多個惡性腫瘤。

免疫治療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和療法如化療等結合使用,截止至2019年4月,目前FDA已經批准免疫治療治療近20種癌種。

癌症患者白細胞抗原可抵禦近20種癌種,並能夠長時間預防復發

​隨著對免疫系統和癌細胞的深入瞭解,科學家們發現,在癌細胞生長髮展時,免疫細胞將通過“免疫監視”來清除癌細胞。然而可惜的是,這個過程並不總是成功的。

有時癌細胞會逃脫免疫系統得到監視形成“免疫逃逸”繼續生長和轉移。因此,免疫療法的目的就是通過增強或提高免疫細胞的抗癌能力,使得癌細胞無法完成免疫逃逸。

癌症患者白細胞抗原可抵禦近20種癌種,並能夠長時間預防復發

​一項新的數據表明,癌症患者體內白細胞抗原種類越多,其接受免疫治療的效果越好。未來醫生有望根據癌症患者的人類白細胞抗原基因圖譜,提供更好的個體化治療。相關臨床數據於近日發表在《自然·醫學》上。

免疫細胞的記憶T細胞可以記住癌細胞的特徵,當下一次再遇到時,能夠十分迅速的發起攻擊。而免疫療法可以幫助以及產生更多的記憶T細胞,因此對於免疫療法來說,一旦有效就意味著很大幾率會長久有效,並且能夠長時間的預防癌症復發

目前已有長期的數據表明,無論是Keytruda還是Opdivo長達5年的隨訪研究都顯示,免疫治療的有效反應是非常持久的。即使在治療結束後,也可以繼續發揮作用。

癌症患者白細胞抗原可抵禦近20種癌種,並能夠長時間預防復發

​圖自:Nature.com

a:設計方案。HEDs是利用Grantham距離計算肽結合域之間的HEDs,然後用於對ICIs治療的患者進行分層。預測的新肽被稱為使用患者腫瘤的整個外顯子序列,計數並與HED相關預測的病毒和自身肽也與HED相關。

b:HLA-A、HLA-b和HLA-C(HLA-I)的層次聚類分析。熱圖顯示所有患者隊列中所有等位基因的z評分標準化。藍色到紅色的顏色梯度分別表示等位基因對之間的低HED和等位基因對之間的高HED。

此外,HED強烈影響腫瘤、病毒和自身免疫肽體的多樣性以及腫瘤內T細胞受體的克隆性。與腫瘤突變負荷相似,HED是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物-肽複合物多樣性的基本度量,它決定了ICI的療效。數據鏈將HLA等位基因的優勢與免疫治療的療效聯繫起來,揭示了ICI反應如何依賴於HLA介導免疫的進化效率。

癌症患者白細胞抗原可抵禦近20種癌種,並能夠長時間預防復發

​《2018年全國最新癌症報告》顯示,2014年全國惡性腫瘤估計新發病例數380.4萬例,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確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個人被確診為癌症。

龐大的病患群體中有相當多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在經歷了手術、放療、化療、靶向治療等傳統治療方法後,依然不能有效緩解病情。1996年一項動物實驗應用的一種新療法,為傳統治療難以奏效的病患群體帶來了一絲曙光。

這種被稱作免疫療法的新手段,應用於腫瘤治療主要是通過增強免疫系統中某些成分的活性或者解除癌症細胞對免疫系統的抑制來發揮作用。

癌症患者白細胞抗原可抵禦近20種癌種,並能夠長時間預防復發

​在幾個月前某臨床招募啟動會上,解放軍總醫院肝膽外科主任盧實春指出:

“免疫細胞治療也被稱為第三次腫瘤治療技術革命,和手術、放療與化療等治療方式相比較,免疫治療側重利用人體自身的免疫機制,對復發、難治性腫瘤患者表現出了突破性療效。”

資料顯示,T細胞在免疫療法中起著重要作用,T細胞是一種免疫細胞,它能發現並清除體內癌變的細胞等異常細胞,將惡性腫瘤等某些疾病扼殺。T細胞表面一種名為CD28的分子,能與異常細胞表面的分子進行識別並結合,從而激活T細胞的免疫功能。

但在惡性腫瘤患者體內,T細胞的功能往往被抑制,因此腫瘤會繼續惡化。後來有科學家在T細胞表面發現了與CD28相似的CTLA-4,為新療法的誕生打開了大門。

癌症患者白細胞抗原可抵禦近20種癌種,並能夠長時間預防復發

​各種免疫治療臨床實驗也在國內鋪開。CAR-T療法是一種對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治療效果較好的免疫療法。

2018年11月,國內細胞治療領域啟動最大規模臨床招募,招募人數總共為272人,參與免疫細胞治療用於防止肝癌根治術後復發的臨床試驗,是肝細胞癌的免疫治療療法的首次大規模臨床招募。

癌症患者白細胞抗原可抵禦近20種癌種,並能夠長時間預防復發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肝膽外科主任吳健雄介紹,肝癌是我國三大癌症之一,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進行肝手術,但是治療後複發率很高,患者手術後在5年內的複發率可高達70%,然而目前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防治復發手段的效果都不夠令人滿意,但是免疫細胞治療似乎前景廣闊。

因為腫瘤的發生大多沒有具體原因,而且在打擊腫瘤的同時還要注意機體免疫能力的保護,因此在未來,細胞免疫治療或許會成為重要治療方法,而且相對於放療和化療,它往往沒有較多的危險性和毒副作用。

癌症患者白細胞抗原可抵禦近20種癌種,並能夠長時間預防復發

​除了美國,德國等歐美國家在細胞免疫治療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日本厚生勞動省(相當於中國的衛生部)也已經官方宣佈將細胞免疫療法列入A級先進醫療技術,並已用於上萬例晚期癌症患者的臨床治療。所以這也是近年來很多國內患者前往日本就醫的原因之一。

目前,日本有多家醫療機構獲得醫療資質可以進行臨床應用的細胞免疫治療。在患者群體中認可度較高的療法,主要有CAR-T療法,a・βT細胞療法,γ・ΔT細胞療法,NK細胞療法,DC細胞療法等。

癌症患者白細胞抗原可抵禦近20種癌種,並能夠長時間預防復發

我國的醫療機構只是開展了大量臨床研究,但並未進入臨床應用,患者希望接受高質量細胞治療的呼聲日益增高。政府也在規範並加快細胞治療科學發展,並允許臨床研究證明安全有效的體細胞治療項目經過備案在相關醫療機構進入轉化應用。我們期待能夠早日實施。

癌症患者白細胞抗原可抵禦近20種癌種,並能夠長時間預防復發

​根據病情的進展程度,治療時間和治療頻率也會變化。此外,免疫細胞治療從治療開始到起效,需要一定的時間,這也是免疫細胞治療的特徵之一。

免疫細胞治療是通過強化患者自體的免疫細胞,激活體內的免疫機制,讓孱弱的免疫系統恢復的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一旦結束,在機體新陳代謝作用下,效果會立即消失;而免疫細胞治療與之不同,一旦重構了機體的對癌免疫,即使停止細胞治療,短期內效果也不會消失。但同時,好不容易修復的免疫功能,由於腫瘤帶來的不利影響,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再次變得低下。

所以,對於晚期、復發癌,為了維持免疫力,第1個療程治療(治療週期約為3~6個月,間隔2週迴輸細胞)結束後,間隔一定的時間後會繼續治療。

癌症患者白細胞抗原可抵禦近20種癌種,並能夠長時間預防復發

​從治療經驗上來看,第1個療程治療結束後的1~2年,建議每隔2~3個月回輸1次,之後第5年左右建議每隔3~4月回輸1次。

對於預防術後復發,僅一個療程的治療也值得期待。前文也有提到,經信賴度較高的隨機對比得出結論,免疫細胞療法能夠很大程度上降低複發率。但是對於復發風險較高的癌症,特別是最初的2~3年易復發期間,按每隔2~3個月治療1次的頻度維持是最好的。

免疫細胞治療需要修復和重新構築體內的免疫系統,通常來說需要花費一定的時間。治療開始後可能不會立即產生直觀的效果,而數個月後伴隨腫瘤標誌物下降、腫瘤縮小的案例較多。這些都是傳統化療所不具備的特徵,也是判斷免疫細胞治療療效必須要留意的地方。

癌症患者白細胞抗原可抵禦近20種癌種,並能夠長時間預防復發

​相信細胞免疫療法將打開一扇窗,為國內腫瘤患者康復求生新開一條路。

同時需要病友,腫瘤的治療一定是依託於權威醫院及權威專家的正規治療,在採取常規治療手段(手術、放療、化療)治療後,根據自身的經濟情況,輔助免疫治療技術等綜合療法,達到鞏固治療,預防復發,提高生活治療,延長生存期的目的,最終取得抗癌成功。

​好了,今天的話題我們就探討到這裡,我是免疫療法學者伊藤教授,如果您想了解細胞免疫療法或腫瘤相關問題需要諮詢的話,可以通過點擊我的頭像私信聯繫到我,我會用豐富的經驗,醫者的仁心為您提供我最大能力的幫助。您的留言、關注、轉發,是對我最大的認可和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