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臨終前,勸曹操誅殺司馬懿,他是如何知道司馬懿會造反的?

曾有江湖傳言,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來又傳言郭嘉不死冢虎不出,臥龍就是諸葛亮,冢虎就是司馬懿,郭嘉死於公元207年,郭嘉一死就像是斷去了曹操一隻手臂,以至於後來曹操在赤壁兵敗還說若奉孝在此,今日何以落得如此慘敗,由此可見曹操是非常信賴郭嘉這個謀士的,而在這一年年僅27歲的諸葛亮剛剛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出隆中,第二年30歲的司馬懿被曹操強迫出來做官,曹操第一次見郭嘉,經過雙方交談後,曹操與郭嘉如同一對相見恨晚的摯友,很快就在一系列的合作上顯露出真情,曹操指著郭嘉對其他人說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滿臉笑意的郭嘉剛走出營帳對著天空大吼一聲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郭嘉多謀善斷,善於為曹操猶豫不決時一計定乾坤,擅長人物性格分析,料事如神。

郭嘉臨終前,勸曹操誅殺司馬懿,他是如何知道司馬懿會造反的?

郭嘉劇照

不管具體的戰術執行與郭嘉相反的是荀彧,荀彧是戰術大師。曹操的謀主,善於為曹操在每場戰爭中制定具體的細節謀略。

郭嘉臨終前,勸曹操誅殺司馬懿,他是如何知道司馬懿會造反的?

荀彧劇照

郭嘉能猜出曹操的心思,並能順著曹操的心思提出謀略,好像曹操肚子裡的蛔蟲一樣,曹操想打袁紹時缺少信心,郭嘉提出十勝十敗論,增加曹操的信心,曹操參與官渡之戰,擔心後方不穩,有敵人偷襲,郭嘉逐一分析並大膽預測孫策之死,解決曹操後顧之憂,曹操北征烏桓擔心劉表偷襲,郭嘉說劉表是坐談客,主公放心去打這種能順著領導心思謀劃的人,簡直是領導最喜歡的謀士,因此郭嘉也成為曹操最喜歡的謀士。也許是時間的巧合,也許是上天的旨意,天才郭嘉年僅38歲,在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烏丸回來的路上因病去世。郭嘉臨死前對曹操說,司馬懿有鷹視狼顧之相,將來會干預曹家的家事,一定要除掉。那麼郭嘉是怎麼知道司馬懿會造反的呢?當曹操擊敗袁紹後,統一河北乃至整個北方,只是時間問題,而東漢氣數已盡,必有政權會取代,最有可能就是曹操。

郭嘉臨終前,勸曹操誅殺司馬懿,他是如何知道司馬懿會造反的?

曹操劇照

因為在207年時,曹操可是天下勢力最強大的諸侯,兩漢時期,有一句流傳很遠的讖語代漢者塗高也,意思是取代漢明的是當塗高,這個當塗高是什麼意思呢?三國時期魏國的官吏許芝的解釋算是最合理的當塗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當道而高大者魏,魏當代漢,這成為日後大魏取代大漢的法理之一,曹丕也是靠著這句解釋,最終通過禪讓登上皇位,郭嘉明白,曹操平定北方後,天下必然是曹家的了,曹家得到天下後,因為其取代漢朝的原因過於牽強,必然會帶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要知道四百餘年,除了王莽時期有過短暫的亂世,其他時期完全是正宗的漢室天下。

郭嘉臨終前,勸曹操誅殺司馬懿,他是如何知道司馬懿會造反的?

曹操劇照

郭嘉在臨死前做了一個夢,夢見三匹馬同在一個槽中吃草,三馬同槽,槽同曹三馬在當時看來,除了西北的馬騰馬超馬貸外,就是河內的司馬氏了,而西北三馬是外在威脅,而河內三馬是內在威脅,本著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原則,因此最有可能造反曹家的就是河內三馬,而司馬懿就是最重要的人。因此郭嘉在臨死前勸曹操殺司馬懿,以保曹家江山,當然這既不是正史記載,也不是三國演義中的描述,而是電視劇中的胡編亂改而已。

郭嘉臨終前,勸曹操誅殺司馬懿,他是如何知道司馬懿會造反的?

司馬懿劇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