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評價張愛玲:我對她有偏見,長相難看,還非要死出風頭

楊絳評價張愛玲:我對她有偏見,長相難看,還非要死出風頭

“在我,漢奸是敵人,對漢奸概不寬容,“大東亞共榮圈”中人,我們都看不入眼!” ——楊絳

張愛玲,我國文學史上一代佳人,一生創造除了大量小說、散文,晚年深居簡出,其愛情史更是讓人唏噓不已。楊絳身為風華才女,賢妻良母,和錢鍾書的愛情故事則成為了佳話。同樣是一個時代最傑出的女性,同樣有著頂級的文學造詣,不得不讓人感嘆她們兩人取得的成就。同時她們兩人的性格也很相似,都是那麼清高、孤傲,不願意沾染世俗那麼楊絳是如何評價張愛玲的呢?為什麼?

張愛玲的性格清高,也比較孤僻,無論出生在哪一個時代,可能都是人們眼中性格古怪的才女。而楊絳則有著正統的出身,而且婚姻、學術觀念都很端正,一生都在為文學事業做出貢獻。

如果單論文學水準的話,兩人很難決出勝負。曾經張愛玲在作品中表露出過對楊絳的欣賞,但在

楊絳眼中,她對張愛玲卻有著偏見,認為她太愛出風頭。

楊絳評價張愛玲:我對她有偏見,長相難看,還非要死出風頭

人說,這是因為張愛玲的家庭不夠出色。張愛玲出身並不低,反而大有來頭,她出身名門,祖外祖父是李鴻章,即便是清朝已經過去,這樣的家庭也足夠出色。

但她的家庭並不是那麼和睦,甚至被可以被成為是已經腐爛的、帶有封建味道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典型的封建老爺,母親則是受過西方教育的女性,這樣的兩個人註定無法很好的相處。於是年幼的張愛玲就受到了父母離異的打擊,母親去了西方求學,年幼的張愛玲只能跟著父親生活,迎來了一個噩夢般的青春。

楊絳評價張愛玲:我對她有偏見,長相難看,還非要死出風頭

童年時期她的生活環境很差,甚至連必要的親情都沒人能給予。離婚之後父親卻只會抽大煙,繼母甚至還會對她拳腳相加,把她當做出氣筒。有時候繼母的錯,也會她父親歸結到她的身上,曾經因此被囚禁了數十天。後來逃脫出來,心如死灰的張愛玲選擇投靠母親。

原本她的母親對她還存有希望,想要把她培養成西洋女子,但不久後發現張愛玲並沒有那樣的底子,加上生活來源並不豐厚,最終只能選擇放棄。可以看出,張愛玲的童年並不完美,甚至充滿著不安全感,這也讓她養成了孤僻的性格。在她眼中,這個世界早已荒涼。

楊絳評價張愛玲:我對她有偏見,長相難看,還非要死出風頭

所以在成名之後,遇到成熟的胡蘭成,即便明知對方有家室,也無法捨棄這段感情。從胡蘭成那裡她得到了安全感,她的地位也開始變得卑微起來。但胡蘭成對於她來說並不是那個對的人,張愛玲只是他人生中的一段旅程,註定不會長時間停留。

這段感情過後,張愛玲對世界的看法明顯更加暗淡了。而後選擇離開故鄉,隻身前往美國。起初張愛玲在美國的日子並不好過,好在後來遇到了賴雅,兩人共同生活,直到 1967年賴雅去世,此後,張愛玲開始過期了深居簡出的生活。

楊絳評價張愛玲:我對她有偏見,長相難看,還非要死出風頭

相比張愛玲的一生,楊絳的明顯要過得更加順利。她出生在書香世家,而且從小就受到了文化的薰陶。長大成人之後順利成長的開始求學、成婚、生子。相比張愛玲,她的婚姻明顯要更加順利,她和丈夫錢鍾書相濡以沫。甚至連他的事業,她也一直十分上進,孜孜不倦的在求學。整個思想全部投入在國家政治上,時刻關注這國家的命運。

很明顯,兩個生命軌跡完全不同的人,本來就是殊途同歸,所以有一些偏見在所難免。樣件曾經在一封信裡就說過:“大家都過高的看待張愛玲了,我對她有偏見……她太喜歡出風頭了,總是靠著奇裝異服,想要吸引別人的目光,明知相貌不好……”

原本是同一時代的才女,但她對於張愛玲的評價卻讓不少人感到詫異,她們兩人本來也沒有什麼過節,那麼這些話又是什麼意思呢?其實在楊絳心中,她比起張愛玲大了8歲,生活的時期已經有所不同了。楊絳認為,張愛玲沒有經歷過敵寇肆虐的日子,因此在她心中,

漢奸就是敵人,對漢奸決不能心慈手軟。

楊絳評價張愛玲:我對她有偏見,長相難看,還非要死出風頭

不難看出,楊絳的一言一句都是在說胡蘭成的身份是漢奸,張愛玲明知他的身份,卻依舊深愛著他。在楊絳看來,這顯然是無法被接受的一點。作為文學家,藝術高先不論,首先要看的一定是人們的民族氣節。在楊絳心中,想張愛玲這樣只想著自己享樂,而不顧國家和民族的人,最終只能讓人瞧不起。

從這些話我們也不難看出,楊絳並不是看不起張愛玲的文化、家庭,而是在諷刺她愛著一個漢奸。胡蘭成是什麼人,他當年跟隨汪精衛投降,而且還在偽政府當官,任何一位有著氣節的國人都難以接受,而張愛玲最終還嫁給了胡蘭成。

因此在楊絳心中,張愛玲就是一個自我主義者,她始終活在自己的愛情生活中。為了自己的愛情,她甚至願意放棄民族氣節,跟隨胡蘭成,把這樣的恥辱深深的鑲嵌在了身上。

我想,張愛玲一定也不想這樣。可惜,從小家庭不和導致她性格孤僻,遇到了胡蘭成,給了她安全感,這對她來書也是一種劫難。也難怪晚年期間張愛玲遠走美國,還有那麼多愛她的人在全世界尋找她。

楊絳評價張愛玲:我對她有偏見,長相難看,還非要死出風頭

如若當初沒有遇到胡蘭成,她的筆下也很難出現看透世界的文字。很難說,胡蘭成的出現到底是否毀了張愛玲。而楊絳對她的評價,其實也只是因為出生在不同的環境中,接受了不同的教育,才產生的歧義罷了。

兩人本來就是不同世界的人,出現偏見一定在所難免。像楊絳這樣的大師,出身正統,可能一輩子也無法體會到張愛玲幼年時期經歷的絕望,也無法明白她為何會做出讓人難以理解的決定。因此,楊絳成為了文學界的大師,而張愛玲才是更多人心目中的才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