腫瘤最愛“亂跑”:注意這3點,能“控制”住癌細胞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癌症到底有多可怕?我們先看下面的一組數據:

2018年9月,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佈了2018年最新全球癌症統計數據《全球癌症報告》。報告中提到:2018年全球新增1810萬例腫瘤病例,死亡人數達960萬,全球腫瘤發病率持續上升。

這意味著,全球範圍內每5個男性就會有1個患癌,每6個女性就會有1個患癌。更可怕的是,其中還有1/8的男性和1/11的女性會因此死亡。而五年生存率,即患腫瘤5年後仍存活的人數估計能達到4380萬。

腫瘤最愛“亂跑”:注意這3點,能“控制”住癌細胞

關於腫瘤,還有一個可怕的詞——腫瘤轉移。不少腫瘤患者在手術之後,依然要面臨腫瘤轉移的風險。

惡性腫瘤是目前醫生上的一個難題,也是迄今危害人體生命健康最主要的一類疾病。美國癌症協會研究發現,腫瘤轉移是90%癌症病人的死亡原因,也是癌症治癒率無法明顯提升的最大絆腳石。

腫瘤最愛“亂跑”:注意這3點,能“控制”住癌細胞

•直接蔓延。直接蔓延即是指腫瘤細胞直接蔓延擴散到周圍臨近組織,從而引起腫瘤的增大和轉移。

•血道轉移。當惡性腫瘤侵入血管內,癌細胞癌細胞隨著血液流動流到一些器官或者組織形成的轉移瘤。常見於胃癌、腸癌通過血行轉移的方式轉移到肝臟部位。

•淋巴道轉移。浸潤的腫瘤細胞穿過淋巴管壁,脫落後隨淋巴液被帶到匯流區淋巴結,並且以此為中心生長出同樣腫瘤的現象。

•種植轉移。惡性腫瘤細胞如種子一樣,播撒在哪裡就在哪裡生根發芽到處散播,常常形成數量眾多的“滿天星”樣的瀰漫轉移病灶,常見於胸腹腔內的惡性腫瘤。

腫瘤最愛“亂跑”:注意這3點,能“控制”住癌細胞

通過上述四種轉移途徑,腫瘤最喜歡轉移到這些器官,比如:骨骼、脊柱、腦。

1、骨骼轉移

骨骼轉移,一般由血液播散而來,體內全身組織和器官的惡性腫瘤細胞都可以通過血液循環系統和淋巴系統轉移到骨骼,常為多發,極少單發。以骨損害、疼痛為主要表現。

目前研究認為,90%以上的骨轉移惡性腫瘤來自於乳腺腫瘤、前列腺腫瘤、肺腫瘤、甲狀腺腫瘤和腎腫瘤這五種類型。乳腫瘤、肺腫瘤和腎腫瘤多轉移到胸椎;前列腺腫瘤、子宮頸腫瘤、直腸腫瘤多轉移到腰椎;鼻咽腫瘤、甲狀腺腫瘤多趨向於頸椎轉移。

腫瘤最愛“亂跑”:注意這3點,能“控制”住癌細胞

2、脊柱轉移

脊柱轉移腫瘤最高發於40-65歲人群,相應也是惡性腫瘤最高發年齡段。轉移病灶通過多種機制侵入脊柱,包括血源性、直接蔓延和經腦脊液播散。

在臨床工作中也發現,許多前來就診並急需手術切除的脊柱腫瘤患者,其癌細胞都是從別的部位“轉移”而來,包括惡性腫瘤中發病率處於前幾位的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腎癌、甲狀腺癌、胃腸道腫瘤及婦科腫瘤。

3、顱內轉移

顱內轉移,又稱腦轉移。顱內轉移瘤的發病年齡高峰為40~60歲,男性多於女性。身體其他部位的腫瘤細胞通過某種途徑轉移到顱內,並在顱內形成新的病灶。

國內外均認為,顱內轉移最常見發生在肺癌、胃腸道癌以及乳腺癌;兒童則以肉瘤和生殖細胞瘤多見。顱內轉移的部位與該區域血流量及組織體積有關,大腦半球最多,且額葉最多見。

腫瘤最愛“亂跑”:注意這3點,能“控制”住癌細胞

對於腫瘤患者來說,腫瘤轉移無疑是二次打擊。同時,腫瘤發生轉移之後,也意味著加大了治療難度。因此,降低腫瘤轉移的風險,對於腫瘤患者來說尤為重要。如何降低腫瘤轉移風險呢?

第一,術後定期複查。為了防止腫瘤細胞出現擴散或者轉移情況,術後一定要去醫院進行定期複查。特別是術後復發和轉移高峰期的5年期間,部分腫瘤在早期如果就被確診出來,積極配合治療,一般可以取得較好的治療效果,甚至可以達到治癒的目的。

第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惡性腫瘤患者,健康生活,規律作息也是非常重要的“治本”措施。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勞逸結合,適度運動,三餐規律飲食,切忌暴飲暴食,清淡低脂飲食,優質蛋白飲食,戒菸戒酒,不熬夜,不過度操勞等等。只有做到健康的生活作息,才能夠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將癌症複發率降到最低。

腫瘤最愛“亂跑”:注意這3點,能“控制”住癌細胞

第三,保持良好心態。好的心態和心情是對抗惡性腫瘤的“制勝法寶”。多個研究顯示,癌症術後保持相對樂觀的心態,有助於抗腫瘤,提高自身的免疫力,降低複發率,提高生存率。與其整天消沉、自怨自艾,不如積極的面對,以積極的心態去對待腫瘤,變被動為主動,主動配合治療和複查。

腫瘤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大難題,腫瘤轉移更是我們要克服的難關。關於腫瘤轉移的主要途徑和預防腫瘤轉移的方法,你瞭解了嗎?

癌轉移是癌友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希望大家引起重視!

[1]《新方法可重新激活“壓制”腫瘤的基因》.新華網 .201-909-28

[2]《腫瘤數據為癌症精準防控“導航”》.解放日報 .2019-07-29

[3]《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衛生健康委網站.2019-07-1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