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如何“海選”皇帝的:為什麼慈禧選擇溥儀做皇帝才是對的?

清朝是如何“海選”皇帝的:為什麼慈禧選擇溥儀做皇帝才是對的?

故宮

我們今天來聊一聊晚清。

晚清有幾大“玄案”,而這其中最讓人覺得“玄”的“玄案”就是為什麼慈禧太后臨終時要選擇年僅三歲的溥儀當新皇帝,為什麼不選擇年富力強的載灃,而要給載灃一個名不正言不順的“監國攝政王”。

不少朋友據此認為是慈禧太后臨終老糊塗了,也有朋友認為這是慈禧太后為了方便自己侄女,光緒皇帝的皇后隆裕垂簾聽政,是慈禧的私心。

以上這兩種說法,在邏輯上都能自洽,但是很遺憾,這兩種說法都不是事實。

慈禧太后之所以臨終前選擇三歲的溥儀,並不是慈禧太后老糊塗了,而是根據清朝皇室皇位繼承原則,慈禧太后只能選擇三歲的溥儀做新皇帝。

所以,與其說是慈禧太后老糊塗或者有私心,不如說封建帝國的舊有原則實在太頑固了,即使垂簾聽政半個世紀的慈禧太后最後也不能,也不敢忤逆最古老最基本的皇位繼承原則。

因此,從這個角度講,清朝的滅亡只因為清帝國落後於時代太久了,不合時宜了。

清朝是如何“海選”皇帝的:為什麼慈禧選擇溥儀做皇帝才是對的?

慈禧太后

好了,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為什麼說慈禧太后兩次立嗣(光緒帝與宣統帝)並沒有私心,而是完全遵循清帝國皇位繼承原則的。

首先,清帝國和明帝國不一樣,沒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皇位繼承法則,從清太宗到清世祖再到清聖祖、清世宗、清高宗,繼承皇位的方式五花八門,雖然最後確立了秘密立儲原則,但是隨著清皇室漢化加深,從嘉慶帝開始,清朝皇室的皇位繼承還是會遵循以下原則:

“立近不立疏,立嫡不立庶,不奪嫡。”

所謂“立近不立疏”,簡單來說,為同治帝尋找繼承人,只會在道光帝血脈中尋找,道光帝兄弟的後裔就是所謂的“疏”,而且清朝主要是看實際血緣關係。

“立嫡不立庶”,還是以為同治帝尋找繼承人為例,新皇帝只會從道光帝兒子們與他們正福晉生的孩子裡面選,不會考慮側福晉的孩子的。

“不奪嫡”,以恭親王一支為例,最後的恭親王溥偉沒有同胞兄弟,也承襲了恭親王爵位,那麼溥偉就自動從光緒帝繼承人評選中出局了;因為如果選擇了溥偉,那麼就意味著新的恭親王要從溥偉庶出的弟弟中間選,對於恭親王來說,等於他這一支從溥字輩開始就是“以庶混嫡”,這對於恭親王這一支來說是很失禮的事情。

清朝是如何“海選”皇帝的:為什麼慈禧選擇溥儀做皇帝才是對的?

同治帝

結合上面的三原則,我們來看同治帝去世後,為什麼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會選擇四歲的載湉。

傳統說法都指責慈禧太后權力慾太盛,可是如果我們結合上面皇位繼承原則,就會發現除了載湉,還真沒有合適的皇位繼承人。

同治帝死後無子,那麼就出現立嗣皇帝的情況。《滿清外史》上說當時溥字輩有十幾人,這十幾人都可以過繼給同治帝。

但是,如果我們看清宮皇室《玉牒》就能知道,《滿清外史》的說法有嚴重的問題,因為整個愛新覺羅皇室溥字輩有十幾人不假,但是都是遠支,近支道光帝血脈裡還活著的是皇五子惇王、皇六子恭王、皇七子醇王。這三位王爺就代表道光帝三支,其實是兩支,因為道光帝生前不喜歡皇五子,早早就把他過繼給了自己三弟,也就是宗法上皇五子已經不是道光帝兒子,是道光帝侄子。

當然,清代皇室畢竟不是明朝皇室,如果恭王和醇王系沒有合適的溥字輩,而惇王繫有合適的溥字輩,也是可以過繼給同治帝的,畢竟惇王身上流著道光帝的血。

可惜當時整個道光帝三個兒子裡沒有一個兒子有溥字輩的孫子。

雖然宗法上道光帝皇長子過繼了一個溥字輩的溥倫,但溥倫其實是清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成親王血脈,到了同治帝去世時,成親王永瑆這一支血脈已經可以算是“遠支宗室”了。

所以當時儘管有人提議溥倫可以過繼過同治帝,但這個建議不用慈禧太后否決,惇王就跳出來否決了,惇王否決的理由就是“溥倫疏屬,不可。”

清朝是如何“海選”皇帝的:為什麼慈禧選擇溥儀做皇帝才是對的?

恭親王畫像

畢竟道光帝還有三個親兒子還活著呢,把皇位傳給成親王永瑆的血脈,這算怎麼一回事啊。更何況當時溥倫才三個月,比四歲的載湉還有長不大的危險。

在道光帝兒子們反對,同時道光帝三支親王系統內又沒有合適的溥字輩情況下,慈禧與慈安太后選擇醇王四歲的兒子載湉是合乎宗法繼承製的。

當然,兩宮太后選擇年幼者承嗣也是同治帝的前車之鑑,從現有史料看,同治帝真說不上什麼合格的君主,暴躁易怒而且刻薄寡恩。

同治帝曾經一天之內不但免去了恭親王鐵帽子王待遇,削去了恭親王的王爵,把恭親王降為郡王,還開除了全體軍機大臣。

這可是有清一代從來沒有過的事情,即使慈禧太后垂簾聽政,因為想要越級提拔一位大臣擔任巡撫都被軍機大臣以不符合程序為理由,表示“臣不敢奉詔”給堵回來(雖然是下跪免冠的形式),同治帝這麼“跋扈”相信所有滿蒙親貴以及大臣們都心有餘悸。

所以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公開表示要找一個年輕皇位繼承人以便於調教時,道光帝三支親王沒有一個出來反對這一條的,朝臣裡也沒有特別反對這一條的。

清朝是如何“海選”皇帝的:為什麼慈禧選擇溥儀做皇帝才是對的?

惠陵

吳可讀“尸諫”主要目的是擔心慈禧太后會讓同治帝絕嗣,而不是反對慈禧太后與慈安太后立一個年幼的繼承人。

同樣,幾十年後在慈禧太后在選擇誰來繼承光緒帝帝位時也面臨類似的抉擇:

首先,不可能在道光帝直系血脈以外選擇光緒帝的繼承人。

慈禧太后之所以選擇端王載漪的十五歲兒子溥儁為“大阿哥”,也是因為載漪是道光帝第五子惇王的兒子,載漪只是過繼給了端王。

而義和團事件後,惇王系因為參與了義和團事件,基本上不可能再成為新皇帝的考慮人選。

恭親王一脈只有溥偉是嫡脈,但是溥偉繼承了恭親王爵位,沒有道理讓溥偉辭掉恭親王再來做皇帝,再說,這樣對於恭親王一系來說,如果溥偉不再擔任恭親王,而由溥偉的異母弟弟擔任恭親王,那也是“以庶混嫡”,同樣不合理法。

事實上溥偉之所以能過繼給恭親王早逝的長子為嫡孫,也是因為溥偉的母親是恭親王次子載瀅的正福晉所生,立為嫡孫符合禮法。

清朝是如何“海選”皇帝的:為什麼慈禧選擇溥儀做皇帝才是對的?

溥儀

那麼也就只剩下醇親王一系了,而剛好載灃的正福晉生了溥儀,而載灃還沒有給溥儀申報世子,也就不存在皇家“奪”醇親王“嫡子”,所以這麼一來,確實只有溥儀最合適:

1、 他是道光帝嫡脈。

2、 他是正福晉嫡子。

3、 他年幼。

4、 他還沒有正式成為醇親王世子,正好兼祧同治帝與光緒帝。

當然,不是不可以立載字輩年長皇族,但是道光帝一系的載字輩皇族都已經成年生子了,如果是這些成年皇族成了新皇帝,那麼同治帝與光緒帝的香火問題怎麼辦?

要知道當時慈禧太后已經病重了,又有明朝嘉靖帝前車之鑑,把正德皇帝母親張皇太后活生生變成皇伯母的例子在前,如果慈禧太后立了載字輩,比如說載灃為新皇帝,那麼也許光緒帝的香火問題不用擔心,可同治帝怎麼辦?

如明朝嘉靖帝他為自己生父母爭權利不算是錯,可這就直接導致明孝宗與明武宗絕嗣。

慈禧太后就算不為自己侄女考慮,也要為自己早逝的兒子考慮,而且立溥儀,從任何方面說都符合宗法繼承製度。

所以,最後慈禧太后選擇立三歲的溥儀為光緒帝的繼承人,不僅宗室沒有意見,就連朝臣們也沒有意見。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批評清帝國宗法制度腐朽落後,但是我們不能說慈禧太后立溥儀是年老糊塗,相反,慈禧太后正因為很清醒才會立溥儀為帝;當然,從另一個方面講,她立溥儀為帝,也確實有一個母親愛兒子(同治帝)的私心在裡面。

《略論慈禧的三次立嗣》、《慈禧為何選擇載灃攝政》、《晚清近支宗室過繼研究》、《載治入繼近支宗室的原因及其宗族地位》、《清代出繼皇子宗族地位探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