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剛灸好燙,艾灸一月以後感覺不燙了是什麼原因?

歡迎閱讀滕州妙手徐長芳新一期的健康科普文章,最近經常有朋友留言諮詢“艾灸剛灸好燙,艾灸一月以後感覺不燙了是什麼原因?”今天就給大家分析解答一下:

艾灸開始好燙一個月以後不燙首先排除艾灸火力及高度的因素,其次排除艾灸部位的改變,最後艾灸是應用傳統的煙熏火燎的方法,應用懸灸(木盒、艾灸器),而不是直接灸(也就是發泡灸、瘢痕灸)的情況下,存在以下四種因素。

一、艾灸熱度的燙由點轉化為面,由淺層皮膚轉化為全身。

這種現象在艾灸中很常見,在保持艾灸位置高度及部位不變的情況下,從艾灸起初的淺層皮膚很熱發燙,轉化為深層的溫熱感,在這種情況下,艾灸的灸感(也就是熱傳導或通透的狀態)會逐漸產生,由淺層的皮膚髮燙,轉化為全身變得溫熱。或者正在轉變的路上,這種情況下,應該繼續保持原有的艾灸劑量,繼續堅持。

艾灸剛灸好燙,艾灸一月以後感覺不燙了是什麼原因?

二、艾灸後食用寒涼的食物或者受涼

艾灸對身體寒熱變化的敏感度很高,當一直灸感或溫熱感很好的時候,在服用寒涼的食物,或者受涼的時候,艾灸會突然出現感覺不到熱的現象。需要繼續艾灸幾次才能重新出現原有的灸感,這個和艾灸溫補的特性有關,艾灸溫補的其中一個技巧就是提高血液循環速度。《內經》中記載的“勞者溫之、損者溫之、寒者熱之、逸者行之、摩之浴之”等溫補的方法,都是靠提高血液循環來完成的。所以艾灸後要注意防寒保暖,禁用寒涼食物。

艾灸剛灸好燙,艾灸一月以後感覺不燙了是什麼原因?

三、季節及室內外溫度的改變

艾灸適宜的劑量,春夏秋冬要求不一樣,春天要求微寒,以助於陽氣生髮,也就是春甜的養生之道。夏天要求大汗,使氣得洩,也就是養長之道。秋天要求微汗,以助於陽氣收斂,也就是養收之道。冬天要求無汗,身熱即可,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以助於陽氣收藏潛伏,也就是養藏之道。

室內外溫度有熱變涼和季節的改變相似,也會出現艾灸溫熱感的變化,早上對應春天,中午對應夏天,下午對應秋天,晚上對應冬天。

艾灸剛灸好燙,艾灸一月以後感覺不燙了是什麼原因?

四、自身就是虛寒或陽虛體質或有疑難疾病

虛寒或陽虛體質對寒涼的敏感度高,比如平時手足冰涼,在患有各種與寒涼有關的疾病,如頸椎病、腰椎病、女性宮寒等,再有上述幾種常見的原因,影響血液循環速度,也會出現艾灸由熱轉化為不熱的現象。《內經》雲:多寒者難已、多熱者易已。這種情況需要堅持繼續艾灸,待艾灸溫熱感或灸感產生後,身體素質也就會有明顯的上升,有很多與虛寒有關的疑難雜症出現自愈的現象。

艾灸剛灸好燙,艾灸一月以後感覺不燙了是什麼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