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治性痛風的治療關鍵:血尿酸持續達標

難治性痛風的治療關鍵:血尿酸持續達標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痛風患病率也在逐年增加,據統計,在我國男性和女性發病率分別為1.26%~ 1.59% 和0.30%~0.36%。在這患者群體中,存在著一部分患者痛風長期反覆發作、累及各系統及器官關節,而且反覆使用常規藥物控制明顯欠佳,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並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壽命,這類痛風患者便可劃分為難治性痛風患者。

難治性痛風的治療關鍵:血尿酸持續達標

難治性痛風是指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反覆發作數年後,出現慢性多發性、破壞性關節炎,伴痛風石形成和(或)尿酸性腎結石,常規劑量降尿酸藥難以使血尿酸達標(低於6mg/dl)的痛風。

2012年美國風溼協會提出具有以下臨床特徵之一即可定義為難治性痛風:

①血尿酸難以達標(低於6mg/dl);

②有持續的痛風相關臨床表現(如反覆痛風發作、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痛風石形成、尿酸性腎結石等)。

難治性痛風患者往往常規降尿酸藥物控制效果不佳,痛風發作頻率及累及部位較嚴重,若長期不予有效控制,甚至會危及生命。於是提出了針對難治性痛風的治療建議:控制血尿酸持續達標

持續達標——包含了“持續”和“達標"2層含義,其中,”持續“是指治療過程的持續性,降尿酸過程可需數年、數10年、幾十年不等;”

達標“即控制血尿酸水平達到正常標準,對於一般痛風患者,血尿酸應控制在 360μmol/L(6mg/dl)以下,而對於難治性痛風患者,血尿酸應控制在240μmol/L(4mg/dl)以下。

難治性痛風的治療關鍵:血尿酸持續達標

對於難治性痛風患者控制血尿酸持續達標能從中獲取以下益處:

  1. 痛風急性發作頻率降低;
  2. 有助於痛風石的溶解;
  3. 能減緩腎功能不全的發展進程;
  4. 能有效改善合併其他基礎病(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疾病等)患者預後。
  • 如何實現血尿酸持續達標?

在痛風治療中,首先強調的是非藥物治療,並始終貫穿著整個治療;其次藥物治療亦需要慎重選擇。

難治性痛風的治療關鍵:血尿酸持續達標

痛風患者均應悉知相關的健康知識,減少高嘌呤含量食物、肉類、海產品的攝入量,避免飲酒、飲用含糖蘇打水等。可適量增多乳製品、維生素C及少量咖啡的攝入。注意多飲用水,保證尿量在2000mL/天以上,可適量使用蘇打水鹼化尿液。

(二)藥物干預

難治性痛風急性發作的一線治療藥物主要為非甾體類抗炎藥、秋水仙鹼和激素,二線藥物為阿片類麻醉藥及抗白介素-1或抗腫瘤壞死因子(TNF)α製劑,同時還可根據病情適量使用少量糖皮質激素類藥物。

診斷難治性痛風患者緩解期時,則主要以控制血尿酸水平為主,而尿酸持續達標是難治性痛風治療的關鍵。對於難治性患者,血尿酸應控制在240μmol/L以下,目前降低尿酸的藥物主要包括 抑制尿酸合成和促進尿酸排洩的藥物,臨床上使用較多的分別為別嘌醇、非布司他和苯溴馬隆、丙磺舒等。

難治性痛風的治療關鍵:血尿酸持續達標

但別嘌醇因較易導致過敏反應綜合徵(最常見的是剝脫性皮炎),其應用受到一定限制,而非布司他主要經肝代謝,在輕中度腎功能不全患者中使用並不需特殊調整用藥。

促尿酸排洩藥物(如苯溴馬隆、丙磺舒)主要通過抑制對尿酸的重吸收而達到降尿酸的作用,因而2012年美國風溼協會指南中指出,有尿路結石史的患者禁用一線促尿 酸排洩藥物。

(三)合併其他基礎病時,提倡用“一箭雙( 三) 雕”藥

不少藥物在降血壓、降血脂和( 或) 降血糖同時也能降低血尿酸,而有“一箭雙鵰”甚至“一箭三雕”的作用。如氯沙坦和非諾貝特在分別降壓和降甘油三酯的同時,可通過促進尿酸排洩而使血尿酸降低,它們還分別有增高尿pH值不增加尿路結晶,以及有抗炎特性而不誘發痛風急性發作的優勢,分別適於合併高血壓和高甘油三酯血癥的痛風患者。阿託伐他汀在降低血膽固醇水平同時,也可通過抑制尿酸合成而使血尿酸降低,適於合併高膽固醇血癥的痛風患者。

難治性痛風的治療關鍵:血尿酸持續達標

總結

痛風是一種尿酸鹽晶體沉積所導致的疾病,其特點是疾病預防難、病程長、多伴發合併症,晚期醫療費用較高,而治療效果欠佳。而難治性痛風則更不是簡單的控制血尿酸水平,更加註重的是血尿酸持續達標,無論採用哪一種或哪幾種降尿酸藥,越早達標,越持續達標,則預後越好。

我是嶺南林大夫,歡迎關注、評論留言及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