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都知道:工業互聯網領域本週熱點快訊(2019年11月3周)

​幾乎要和大家失約了,還是咬牙堅持,把看似簡單的事,重複做好!

如果您也喜歡【工業互聯網頭條】嘔心瀝血製作的行業資訊,請記得關注、點贊、轉發。


市場動態

1、阿里京東雙11全天成交額分別為2684億元、2044億元

天貓雙11全天成交額超2684億元,同比增長超25%,去年天貓雙11成交額為2135億元。京東雙11累計下單金額超2044億元

2、31省份前三季度GDP:廣東居首,福建仍超上海進10強

11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佈31省份2019年前三季度GDP數據。目前GDP萬億俱樂部成員已擴大至25個,廣東以7.72萬億居首,山東前三季度GDP首破6萬億;增速方面,17省份增速跑贏全國,雲南位居第一。從前三季度經濟總量上看,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福建排名前10。

3、中汽協:我國10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4%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1日發佈的10月汽車產銷數據顯示,10月份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229.5萬輛和228.4萬輛,環比增長3.9%和0.6%,較去年同期分別下滑1.7%和4%

4、工信部:前三季度軟件業完成軟件業務收入51896億元,同比增長15.2%

工信部官網披露《2019年前三季度軟件業經濟運行情況》,前三季度我國軟件業完成軟件業務收入51896億元,同比增長15.2%,增速同比提高0.2個百分點。前三季度,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6518億元,同比增長10.8%,增速較上半年提高0.9個百分點

5、大摩:2030年中國5G基建投入達40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亞洲公司中國消費品行業首席分析師樓超最新報告認為,到2030年,物聯網聯網設備可能會達到160億臺,是現在5倍。從今年到2030年,中國對5G基礎設施的投入總額會達到4000億美元,關於雲設備相關的IT設備的總投入可能達到3000億美元。

權威聲音

6、工信部:組織開展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申報工作

工信部發布關於組織開展2020年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圍繞工業大數據融合應用、民生大數據創新應用、大數據關鍵技術先導應用、大數據管理能力提升4大類7個細分方向,遴選一批大數據產業發展試點示範項目,通過試點先行、示範引領,總結推廣可複製的經驗、做法,推進大數據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7、發改委:推動消費品工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

發改委發佈《關於推動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推動消費品工業和服務業深度融合。注重差異化、品質化、綠色化消費需求,推動消費品工業服務化升級。以服裝、家居等為重點,發展規模化、個性化定製。以智能手機、家電、新型終端等為重點,發展“產品+內容+生態”全鏈式智能生態服務。以家電、消費電子等為重點,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健全廢舊產品回收拆解體系,促進更新消費;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加快構建標識解析、安全保障體系,發展面向重點行業和區域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推動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推廣一批行業系統解決方案,推動企業內外網升級改造。加快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製造、服務企業的創新應用,逐步實現深度優化和智能決策。

8、胡潤研究院:《2019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知識產權競爭力百強榜》:華為、騰訊、百度位列前三

胡潤研究院聯合知識產權與科創雲平臺匯桔聯合發佈的《IP助燃AI新紀元—2019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知識產權發展白皮書》顯示,在《2019中國人工智能企業知識產權競爭力百強榜》中,華為、騰訊、百度、小米、阿里巴巴、海康威視、科大訊飛、搜狗、國家電網和好未來位列前十。其中,北京入榜55家企業,深圳14家,上海13家,杭州4家。

9、央行穆長春:央行數字貨幣引入了私人部門參建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10日在“第十屆財新峰會:開放的中國與世界”上表示,私人機構是可以運營基礎設施的,但背後是有條件的,要納入到法律監管框架當中,同時要服務監管、為公眾服務,要求公共道德水平比較高。央行數字貨幣從一開始就引入了雙層運營體系,就是運用了私人和公共部門共同建設數字貨幣,今後可能還會運用私人的力量共同建設公共產品。

產品技術

10、新興AI技術聯邦學習標準或明年出臺

從IEEE P3652.1(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學會聯邦學習基礎架構與應用)標準工作組第四次會議上獲悉,聯邦學習標準草案預計將於2020年2月推出,正式標準預計將於2020年上半年出臺。目前,聯邦學習這一新興的AI技術已應用於金融、醫療、城市管理等多個領域。IEEE聯邦學習國際標準項目由微眾銀行發起,於去年12月獲批,是國際上首個針對人工智能協同技術框架訂立標準的項目。AI技術在實際應用落地的過程中面臨著兩大瓶頸:一方面,多數企業擁有的“小數據”難以聚沙成塔取長補短;另一方面,對數據隱私與安全的日益重視早已成為世界性趨勢。而“聯邦學習”作為加密的分佈式機器學習範式,可以使得各方在不披露原始數據的情況下達到共建模型的目的,為應對AI落地困境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11、外媒曝蘋果產品路線圖:2022年推AR頭顯,2023年AR眼鏡

據外媒報道,知情人士稱,根據蘋果公司的產品路線圖顯示,該公司計劃於2022年推出一款增強現實(AR)頭顯,而2023年會發布一款AR眼鏡。該知情人士稱,蘋果高管上個月在加州總部召開一場內部會議,向員工們展示了公司未來的產品路線圖。這場會議由負責AR和VR項目的蘋果副總裁邁克·羅克韋爾主持,與會人員還討論了AR頭顯在設計和功能方面的一些新細節

12、京東方A:會持續做裸眼3D的技術和產品研發,適時推出相關產品

京東方A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正在進行裸眼3D的開發和技術儲備。在2018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開幕式上,京東方展出了65英寸8K裸眼3D顯示產品,不僅可以將2D片源轉化為3D顯示,還可以自由調整景深,在2D和3D顯示之間切換。京東方會持續做裸眼3D的技術和產品研發,根據市場需求適時推出相關產品。

行業動態

13、格創東智:與西門子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在武漢市智能化改造推廣交流會上,格創東智向與會的30多家企業介紹了武漢智能製造標杆項目-華培動力智能工廠的建設經驗,並與華培動力集團簽訂了進一步深化合作的戰略協議。同時,格創東智與西門子簽署戰略合作,雙方將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推動以武漢市制造業標杆項目為代表的智能製造項目建設

14、浪潮集團:與東華軟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浪潮集團與東華軟件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領域展開全面合作,共同推動醫療、金融、能源等行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信息產業新生態。

15、聯想集團:與施耐德電氣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聯想集團與施耐德電氣在武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在綠色智能製造、工業大數據、工業人工智能等領域,服務中國離散製造及混合製造行業用戶

16、中國電信趙君:運營商搞區塊鏈是被“逼”的,為了打破BAT的流量壟斷

在烏鎮舉行的世界區塊鏈大會上,中國電信區塊鏈技術負責人趙君表示,運營商搞區塊鏈是被“逼”的,以前他們只提供廉價的底層基礎設施,成就了提供互聯網應用的企業,現在運營商的春天來了,他們想通過網絡資源和終端優勢打破BAT壟斷流量的格局,從下層管道提供商升級為客戶的價值流量入口。他同時表示,5G無法解決4G時代的隱私保護、信息安全等問題,但結合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

17、華為:未來五年將投入15億美金,全球發展500萬開發者

華為高級副總裁、Cloud&AI產品與服務CTO張順表示,未來五年,華為公司將投入15億美金,全球發展500萬開發者,切實落實沃土計劃2.0。華為還將於2020年2月在深圳增加一場專門面向開發者的大會“HDC2020”,即華為開發者大會2020。

18、中興通訊聯合中國移動研究院發佈《AR邊緣雲白皮書技術概覽》

中興通訊聯合中國移動研究院發佈《AR邊緣雲白皮書技術概覽》,對AR雲的功能與技術架構、核心技術及實現路徑、AR雲發展趨勢進行系統闡述,釐清了AR雲發展中需要快速解決的核心技術問題。結合對行業的分析和探索,技術概覽給出了當前5G+AR雲三個核心技術路徑:低延時編碼、5G確定性網絡、一致性能力集成接口,為引領5G和MEC、AR平臺、應用開發工具、芯片、終端等產業鏈生態發展提供了指引。

19、許家印:恆大未來3年對新能源汽車投資450億年

恆大在廣州舉行恆大新能源汽車戰略合作伙伴合作峰會。恆大董事會主席許家印表示,未來三年對新能源汽車投資450億元,具體計劃為第一年投資200億,第二年投資150億,第三年投資100億。未來全球十大生產基地年產能規劃均為50萬輛,初期10萬輛。未來5-10年,恆大年產規劃100萬輛;10-15年,達到500萬輛。同時,恆大將與科尼賽克合作,年生產1000輛超級跑車。恆馳品牌的第一款新能源汽車“恆馳1”將於2020年上半年亮相。峰會上,恆大與包括博世、大陸集團、米其林等在內的全球6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20、阿迪達斯擬關閉歐美“機器人”工廠, 還是亞洲更便宜

阿迪達斯近日表示,計劃關閉德國和美國的兩座高科技“機器人”工廠,並且稱,在亞洲部署部分技術將“更加經濟和靈活”。這兩家工廠最遲將在2020年4月停產,該公司將專注於利用其開創的技術,在亞洲的兩家供應商生產鞋子。據悉,阿迪達斯2016年在德國開設了第一家Speedfactory,2017年在美國開設了第二家,目的是為了讓生產更接近其歐美市場的客戶,並應對亞洲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和運輸成本上升。該公司原計劃在全球建立一個“機器人”工廠網絡。事實證明,這些工廠成本昂貴,並且很難將這項技術推廣到不同的產品。

(小編:未來不是工廠和工廠的競爭,而是是供應鏈和供應鏈的競爭,有許多技術、智能之外的因素決定企業的生存。) 

21、亞馬遜抗議美國防部將百億合同授予微軟:明顯偏見

亞馬遜示,已向美國聯邦索賠法院提交一份通知,表示計劃抗議美國國防部決定將一項價值100億美元的雲計算合同授予微軟。其稱,“評估過程包含明顯的缺陷、錯誤和毫無疑問的偏見。”美國國防部此前宣佈將這一十年期合同授予微軟。該合同被稱為聯合企業防禦基礎設施,將為五角大樓提供基本服務和雲功能的雲服務,再到人工智能處理、機器學習以及處理關鍵任務工作負載的能力。

投資動態

22、工業互聯網方案提供商“全應科技”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工業互聯網方案提供商“全應科技”近日宣佈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高瓴資本領投,明勢資本和線性資本跟投,公司創始人夏建濤表示,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市場推廣、業務團隊擴大、和產品迭代升級。全應科技成立於2016年,聚焦於工業生產智能化,基本流程如下:設備、產線、生產過程數字化升級改造、數據收集並安全傳輸至雲端、通過雲端生產數字孿生模型對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分析結果優化生產過程,以實現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品質的目的。以“PaaS+SaaS”產品套件組合可以廣泛應用於工業領域,目前全應科技主要提供熱電行業的智能化運行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全應科技的方案包括有硬件及軟件兩大部分,一個項目的完整落地需要約2~3個月的時間。收費方面,費用可大致分為雲平臺的賬戶費、智能邊緣控制器費用、和數據計算服務年費。

23、阿里:港交所IPO所募資金主要用於包括助力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

阿里週五起至下週三公開招股,每股招股價上限為188元,發行5億股,其中公開發售部分佔2.5%,即1250萬股,國際發售部分佔97.5%,即4.875億股。每手100股,入場費18989.45元,股份預計於11月26日掛牌。阿里巴巴已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上市申請稱,本次IPO所募資金主要用於,驅動用戶增長及提升參與度。將繼續在我們的數字經濟體中拓展並提供廣泛的產品和服務,持續通過中國領先的線上視頻平臺優酷及一系列其他分發和內容平臺來打造數字媒體及娛樂服務。我們將繼續實施新零售業務,為此持續在雲計算技術、供應鏈管理系統和營銷系統進行投入。

24、密碼管理公司“1Password”獲2億美元A輪融資

多倫多密碼管理公司1Password宣佈獲2億美元A輪融資,領投方為Accel。這次融資的數額遠超常規的A輪融資,也是它成立14年以來第一輪外部融資。1Password於2005年在多倫多成立,希望幫助用戶創建“獨特、安全的密碼”,並在登錄特定的網站和應用時,只需輕輕一點就可直接登錄,這樣用戶就不需要“費太多精力去記密碼,甚至無需驗證個人身份”。

25、印度SaaS平臺“Freshworks”獲1.5億美元H輪融資

日前,印度企業服務軟件和自動化工具創企Freshworks宣佈獲得1.5億美元的H輪融資,該輪融資由Alphabet旗下CapitalG、紅杉資本和Accel領投。除了融資,Freshworks還在此次的聲明中發佈了一款稱為“客戶終身雲”的新產品。該產品將建立一個跨越其各種系列產品的通用數據網。Freshworks在此次的聲明中發佈了一款稱為“客戶終身雲”的新產品。該產品將建立一個跨越其各種系列產品的通用數據網,為企業客戶在銷售、市場營銷和客戶支持等方面從“360度視角”更全面地瞭解客戶活動。這很可能有助於向上銷售、交叉銷售以及客戶保留。Freshworks於2010年在印度欽奈創立,致力於提供以云為基礎的Freshdesk產品,幫助企業跟進客戶、促進交互、管理票證並更加廣泛地開展團隊協作。實際上,Freshworks在2017年更名之前被稱為Freshdesk。使用新名稱的原因在於反映公司所有系列產品的廣泛性,包括使用Freshchat進行實時聊天、通過Freshsales進行銷售CRM、利用Freshcaller呼叫中心管理、通過Freshteam進行HR軟件操作以及利用Freshservice進行IT智能服務管理等。

26、人工智能語音識別芯片企業“啟英泰倫”獲東方富海數千萬元投資

人工智能語音識別芯片企業“啟英泰倫”近日完成新一輪數千萬元融資,本輪由東方富海管理的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深圳南山有限合夥)獨家投資,本輪資金將主要用於下一代語音AI芯片研發及投片。

(end)


如果您也喜歡【工業互聯網平臺】嘔心瀝血製作的行業資訊,請記得關注、點贊、轉發!

往期熱文 TOP3:





以下內容和本文無關:

區塊鏈,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軟件,數字化,企業服務,tob,智能製造,saas,商業模式創新,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軟件,數字化,企業服務,tob,智能製造,saas,商業模式創新,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軟件,數字化,企業服務,tob,智能製造,saas,商業模式創新,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軟件,數字化,企業服務,tob,智能製造,saas,商業模式創新,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軟件,數字化,企業服務,tob,智能製造,saas,商業模式創新,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AI,物聯網,IoT,大數據,軟件,數字化,企業服務,tob,智能製造,saas,商業模式創新,製造業轉型,互聯網,雲計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